1
|
物源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 |
赵红格
刘池洋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500
|
|
2
|
中国红层的分布及地质环境特征 |
程强
寇小兵
黄绍槟
周永江
|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
2004 |
191
|
|
3
|
碎屑岩储集层孔隙的形成、演化和预测 |
朱国华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131
|
|
4
|
碎屑岩储层物性非均质性的层次结构 |
焦养泉
李思田
李祯
温显端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89
|
|
5
|
陆相碎屑岩储层隔夹层成因、特征及其识别 |
张吉
张烈辉
胡书勇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
2003 |
97
|
|
6
|
储层沉积学研究工作流程 |
裘亦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0 |
70
|
|
7
|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晚古生代物源区分析及其地质意义 |
刘锐娥
黄月明
卫孝锋
孙粉锦
蔺洁
|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83
|
|
8
|
低孔渗油气富集区优质储层形成条件及相关问题 |
王多云
郑希民
李风杰
王峰
刘自亮
王志坤
李树同
|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
2003 |
77
|
|
9
|
碎屑岩次生孔隙形成机制 |
杨晓宁
陈洪德
寿建峰
张惠良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04 |
68
|
|
10
|
碎屑岩天然气储集层次生孔隙的三种成因机理 |
陈丽华
赵澄林
友亮
王雪松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59
|
|
11
|
影响碎屑岩天然气储层物性的主要控制因素 |
史基安
王琪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70
|
|
12
|
碎屑岩储层地质历史时期孔隙度演化恢复方法——以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为例 |
王艳忠
操应长
葸克来
宋国奇
刘惠民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73
|
|
13
|
水介质的化学性质和流动方式对深部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的影响 |
袁静
赵澄林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2000 |
59
|
|
14
|
一种新的储层孔隙成因类型——石英溶解型次生孔隙 |
邱隆伟
姜在兴
陈文学
李晓红
熊志东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58
|
|
15
|
靖安油田上三叠统长6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
李斌
孟自芳
李相博
卢红选
郑民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60
|
|
16
|
碎屑岩储集层成岩作用研究进展与展望 |
张金亮
张鹏辉
谢俊
董紫睿
张明
丁芳
袁勇
李景哲
|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65
|
|
17
|
延长组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氧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
王琪
禚喜准
陈国俊
李小燕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59
|
|
18
|
苏里格庙气田碎屑岩储集层特征与天然气富集规律 |
李文厚
魏红红
马振芳
屈红军
刘锐娥
陈全红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50
|
|
19
|
新疆鄯善油田碎屑岩中的粘土矿物特征 |
刘林玉
曲志浩
孙卫
岳乐平
朱玉双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45
|
|
20
|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碎屑岩储层低渗特征及含油性主控因素 |
高剑波
庞雄奇
王志欣
姜振学
丁保来
席胜利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5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