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在儿童急性肝衰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葛许华 喻文亮 +5 位作者 陈俊 赵劭懂 张琴 肖岳 缪红军 王晓榕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74-1378,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2年来使用治疗性血浆置换联合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透析方法在16例急性肝衰竭儿童中的应用,探讨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对儿童急性肝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南京... 目的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2年来使用治疗性血浆置换联合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透析方法在16例急性肝衰竭儿童中的应用,探讨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对儿童急性肝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PICU住院治疗的急性肝衰竭患儿16例,自入院开始,按需要给予降酶、退黄、抗感染、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等内科综合治疗;符合急性肝衰竭诊断标准后,立即给予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以开始血液净化治疗作为0点,在0、1、2、3、5和7d时点抽取静脉血行血生化、凝血常规检查,比较其在不同时点的谷丙转氨酶(ALT)的水平,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尿素氮(BUN)、肌酐(Cr),在治疗的0d、3d二个时点抽取静脉血行甲胎蛋白(AFP)检测。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i±s)表示,治疗前后组内两均数间进行方差分析。结果16例患儿均行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血浆置换时间(7.25±2.25)h,连续血液滤过(+透析)时间(120.75±33.45)h。其中治愈出院12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2例。治疗2dALT水平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FFA)明显上升,3dPT明显改善,Cr、TBIL水平明显下降,5dBUN水平明显下降。结论与传统内科保守治疗相比,治疗性血浆置换联合连续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能明显改善急性肝衰竭患儿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连续血液净化 人工肝 非生物型人工肝 急性肝衰竭 多器官功能障 综合征 治疗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