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暖温带森林功能发育过程中的物种扩散和生态位分化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海丰 薛达元 桑卫国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359-2366,共8页
群落构建的驱动力(随机过程与确定性过程)对群落构建的作用受森林功能发育过程的影响,但鲜有研究探讨两者随群落功能发育过程发生的特点.次生林功能发育阶段多样,具有检测发育过程中群落构建驱动力变化的优势.本研究利用20 hm2暖温带次... 群落构建的驱动力(随机过程与确定性过程)对群落构建的作用受森林功能发育过程的影响,但鲜有研究探讨两者随群落功能发育过程发生的特点.次生林功能发育阶段多样,具有检测发育过程中群落构建驱动力变化的优势.本研究利用20 hm2暖温带次生林样地基础调查数据检测了局域尺度上暖温带森林功能发育过程中群落物种扩散与生态位过程的发生特点,区分了2类过程对群落多样性构建的相对贡献.结果显示,局域尺度上功能发育过程显著影响物种扩散与生态位过程,对生态位分化过程的影响速率要快于物种扩散.在森林功能发育过程中,生态位分化表现为稳定下降,而物种扩散则为前期不变,后期稳定下降.群落功能发育尺度上的物种扩散伴随了冠层稳定的骨架结构及分离的垂直结构,提高了垂直分布上群落物种组成的匀质性,有利于物种共存.局域尺度上,物种扩散与生态位分化过程的交互效应是群落构建的主要动力,物种扩散作用要强于生态位分化过程.本研究暗示除了空间因子等的被动调节,中性与生态位过程对群落构建的相对贡献也受群落功能发育阶段的影响,群落构建驱动力受群落自身功能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构建 群落结构 物种丰富度 中性过程 确定性过程 相对贡献
原文传递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研究态势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炀 张泽晋 +6 位作者 王芳 李通 宋秀芳 杨幼清 夏安全 吴文超 崔骁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6923-6935,共13页
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是当前的热点研究领域,中国学者对此开展了大量研究,发表了众多高水平论文。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2003—2022年期间WOS(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该研究领域论文的数量、被引频次、作者、国家(地区)、研究... 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是当前的热点研究领域,中国学者对此开展了大量研究,发表了众多高水平论文。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2003—2022年期间WOS(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该研究领域论文的数量、被引频次、作者、国家(地区)、研究机构、期刊以及关键词进行统计。基于VOSviewer可视化软件分析贡献居前的作者、国家(地区)、研究机构、期刊以及重要关键词,借助Scimago Graphica软件将不同国家(地区)的发文数量可视化,利用bibliometrix包(R语言)分析研究热点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在2003—2022年间,中国学者在本研究领域共发表论文374篇,排名世界第一;根据年度发文量,该领域的研究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萌芽期(2003—2005年)、波动发展期(2006—2011年)和指数增长期(2012—2021年);Zhou JZ(周集中)、Li XZ(李香真)和Chu HY(褚海燕)是本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中国科学院是核心研究机构,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为WOS数据库文献的主要来源期刊;本领域研究热点词的演变与测序技术的发展紧密关联,测序技术从454焦磷酸测序发展到高通量测序和宏基因组测序,推动了该领域从优先效应和中性理论等概念的引入发展到通过模型确定确定性过程和随机性过程相对贡献的定量研究。在系统描述2003—2022年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可能的一些重要研究方向,有助于相关学者加深对该研究领域的理解,对进一步聚焦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领域的研究方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优先效应 中性理论 确定性过程 随机性过程
下载PDF
设施蔬菜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及群落构建的季相变化
3
作者 刘蕾 肖广敏 +3 位作者 王凌 茹淑华 张国印 孙世友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0-210,共11页
为研究设施生态系统丛枝菌根(Arbuscularmycorrhiza,AM)真菌群落变化的关键驱动过程,采集设施番茄不同生长季(休耕、花期、果期)土壤样品,利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AM真菌物种和谱系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变化特征,并结合群落谱... 为研究设施生态系统丛枝菌根(Arbuscularmycorrhiza,AM)真菌群落变化的关键驱动过程,采集设施番茄不同生长季(休耕、花期、果期)土壤样品,利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AM真菌物种和谱系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变化特征,并结合群落谱系分析方法探讨不同生长季随机性过程和确定性过程之间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季AM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和谱系多样性均发生显著改变:相比于休耕期,番茄生育期(花期、果期)土壤中AM真菌丰富度、Shannon多样性、Pielou均匀度、谱系多样性(PD)和平均成对谱系距离(MPD)分别显著下降了42.82%~59.18%、43.25%~48.31%、17.46%~25.40%、57.14%~67.86%和50.00%;除球囊霉属相对多度显著增加,近明球囊霉属和类球囊霉属相对多度均显著下降,原囊霉属相对多度先增加后降低。置换多元方差分析(PERMANOVA)和非度量多维度分析(NMDS)结果表明休耕期基于物种组成和谱系组成的AM真菌群落结构显著差别于番茄生育期,但花期和果期之间差异不显著。谱系分析结果显示,休耕期净亲缘关系指数NRI=0,表明AM真菌在谱系结构上是随机的,花期和果期NRI>0,表明谱系聚集,暗示了AM真菌群落构建由随机性过程主导向确定性过程主导的转变,中性群落模型(NCM)结果也支持该推断。Mantel检验结果显示,土壤pH、养分(有机碳、全量氮磷钾和有效磷)、盐分含量以及土壤温湿度作为确定性因素显著影响AM真菌群落的季相变化。综上所述,设施生态系统高集约化生产方式促进了AM真菌群落构建从随机性过程主导向确定性过程主导转变,导致多样性降低和群落结构变化,研究结果对揭示设施蔬菜栽培条件引起的土壤质量退化及其过程中的微生物组演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谱系结构 随机性过程 确定性过程 群落构建
下载PDF
真菌群落构建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洁 李杏春 郭良栋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25,共13页
真菌是真核生物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类群之一,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生物多样性的分布与维持、群落构建以及物质与能量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近年来随着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极大推动了真菌多样性分布格局与... 真菌是真核生物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类群之一,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生物多样性的分布与维持、群落构建以及物质与能量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近年来随着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极大推动了真菌多样性分布格局与群落构建机制的研究进展。本文概述了基于生态位理论(niche theory)和中性理论(neutral theory)的选择(selection)、扩散(dispersal)、成种(speciation)和漂变(drift)等过程与生态模型的定量分析确定性过程和随机性过程对群落构建贡献的机制,及其在真菌群落构建中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群落构建 确定性过程 随机性过程 生态模型
原文传递
丰水期鄱阳湖浮游植物群落构建机制及影响因素
5
作者 吴强 刘聚涛 +3 位作者 温春云 杨平 刘隆凌峰 王飞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53-1365,I0004,共14页
揭示水生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群落的构建机制,是有效预防藻类水华以及科学管理水生态系统的重要条件。为了揭示长江中下游通江湖泊鄱阳湖浮游植物群落的构建机制,以及明确驱动该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具体影响因子,于2020年8月,对全... 揭示水生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群落的构建机制,是有效预防藻类水华以及科学管理水生态系统的重要条件。为了揭示长江中下游通江湖泊鄱阳湖浮游植物群落的构建机制,以及明确驱动该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具体影响因子,于2020年8月,对全湖38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及其功能群组成,以及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分析。共检出7门59属91种,其中绿藻门(27属46种)、硅藻门(13属22种)和蓝藻门(8属11种)分别占总藻类种数的50.5%、24.2%和12.1%,其他门类占13.2%。浮游植物可划分为23个功能群,其中N、G、P、W1和LO为鄱阳湖优势功能群,它们所指示的生境特征表明鄱阳湖存在富营养化风险。鄱阳湖湖湾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主航道水域存在明显差异,湖湾水域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主航道水域(Mann-Whitney U test,P<0.001)。群落距离与环境距离和地理距离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环境过滤作用和空间扩散限制作用共同影响了鄱阳湖浮游植物及其功能群群落的构建,而变差分解分析、C-score分析和校正随机率分析结果进一步明确了确定性过程(环境过滤作用)占据主导地位且其对功能群群落影响更大。约束性排序分析结果显示,浊度、高锰酸盐指数和电导率是驱动鄱阳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的最重要环境因素,温度、电导率和高锰酸盐指数是影响鄱阳湖浮游植物功能群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浮游植物 功能群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空间因子 确定性过程
下载PDF
石油污染对场地中细菌群落的影响及其反馈机制 被引量:5
6
作者 郑一鸣 何小松 +4 位作者 单光春 崔骏 虞敏达 赵航正 席北斗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87-995,共9页
石油污染场地细菌群落的组成与分布差异性较大,且受多种因素影响.石油污染过程如何驱动场地中细菌群落变化仍然不明确,石油污染场地的细菌群落组装过程仍待研究.为了探明石油污染场地细菌群落结构及其与污染物之间的关系,以甘肃省某石... 石油污染场地细菌群落的组成与分布差异性较大,且受多种因素影响.石油污染过程如何驱动场地中细菌群落变化仍然不明确,石油污染场地的细菌群落组装过程仍待研究.为了探明石油污染场地细菌群落结构及其与污染物之间的关系,以甘肃省某石化场地为研究区域,调查了油泥、石油污染土壤、未污染土壤及受污染含水层中沉积物的石油浓度、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群落组装过程.结果表明:在好氧环境下,高石油浓度的油泥环境可以选择出具有降解石油能力的基因型(alkB基因和nah基因),油泥环境中好氧降解基因拷贝数高达10^(7) copies g;而在含水层沉积物等厌氧环境下,好氧降解石油的基因拷贝数仅为10^(6) copies g,ass和bamA等厌氧降解基因也没有在厌氧环境中得到高效表达.石油污染土壤后,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降低,且与石油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未污染土壤相比,油泥和受污染沉积物中细菌群落α-多样性降低了50%左右,而石油污染土壤中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降低了大约33%.在油泥、石油污染土壤和未污染土壤等地表环境中,群落组装主要受多样化和漂变等随机性过程主导,而与污染程度无关.在受污染含水层沉积物等厌氧环境中,微生物的群落组装主要受环境选择、种间竞争等确定性过程主导.研究显示,石油污染场地中的细菌群落多样性主要受石油浓度驱动,但是其对环境的反馈,例如降解基因的选择、群落组装过程等则需要较高的石油浓度才有所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场地 细菌群落 确定性过程 随机性过程
下载PDF
大型浅水湖泊中浮游细菌群落的空间格局及其驱动机制一一以太湖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白承荣 蔡舰 +7 位作者 汤祥明 高光 邵克强 胡洋 于传宁 刘京涛 夏江宝 孙景宽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33-1442,共10页
浮游细菌在驱动湖泊物质循环、指示湖泊水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探明其在湖泊中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机制,是揭示湖泊物质循环过程及水环境状况的关键。浅水湖泊具有水动力扰动强烈的生境特点,其中的浮游细菌群落空间格局的形... 浮游细菌在驱动湖泊物质循环、指示湖泊水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探明其在湖泊中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机制,是揭示湖泊物质循环过程及水环境状况的关键。浅水湖泊具有水动力扰动强烈的生境特点,其中的浮游细菌群落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尚未明晰。本研究以大型浅水湖泊——太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全湖开展系统的野外调查,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及生态学模型构建,系统探明太湖浮游细菌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揭示格局形成的驱动机制。结果显示:(1)太湖西北部湖区(藻型湖区)与东南部湖区(草型湖区)之间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而这两个区域内各湖区间及湖心区与周边湖区间之间的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差异不显著,太湖浮游细菌群落结构整体上呈现较弱的距离衰减规律;(2)太湖草、藻型湖区及湖心区中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分别与叶绿素a、透明度及总悬浮物显著相关,总体上环境变量对太湖浮游细菌群落空间格局的相对贡献率大于空间变量;(3)尽管确定性过程中的异质化选择、随机过程中的非主导性过程以及扩散限制对太湖浮游细菌空间格局的形成均产生重要影响,但总体上随机过程对格局形成的相对贡献更大;(4)太湖无序风场驱动的水力混合作用导致各湖区间浮游细菌群落的随机扩散,是导致随机过程主导其中浮游细菌空间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揭示了太湖浮游细菌群落的空间格局及其驱动机制,有利于丰富对水域微生物生物地理学及水域微生物生态学理论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湖泊 太湖 浮游细菌 空间格局 随机过程 确定性过程
下载PDF
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细菌空间分布特征及驱动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威 马沛明 +3 位作者 张俊芳 杨英 周连凤 赵先富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7-266,共10页
为了探讨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细菌的群落组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驱动机制,于2017年9月,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基于16S rRNA分子标记进行单分子测序,分别对两湖共57个位点的水体细菌群落组成进行了研究,同步监测了水体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 为了探讨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细菌的群落组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驱动机制,于2017年9月,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基于16S rRNA分子标记进行单分子测序,分别对两湖共57个位点的水体细菌群落组成进行了研究,同步监测了水体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洞庭湖和鄱阳湖共发现水体细菌20门42纲93目191科533属,在门水平上,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水体细菌组成均以放线菌门、蓝细菌门和变形菌门为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两湖水环境条件有显著性差异,鄱阳湖的空间差异性大于洞庭湖;Mantel分析表明显著影响蓝细菌类群和其他类群组成的因素较为一致,在洞庭湖以物理环境因子和营养盐因子为主,而鄱阳湖以物理环境因子为主;零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随机性过程为两湖水体细菌的群落构建机制的主要成分,占比分别为58.8%和79.7%。总体来说,鄱阳湖水环境空间异质性更高,水体细菌受到一些水文水动力学因子介导的物理环境因子影响,且其群落构建机制由随机性过程主导;洞庭湖水环境空间异质性较低,水体细菌受到物理环境因子和营养盐因子的共同影响,其群落构建机制由随机性过程和确定性过程共同决定。认识两湖水体细菌在空间上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差异,对两湖水生态健康监测和评估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鄱阳湖 水体细菌 分布格局 随机性过程 确定性过程
下载PDF
南昌市湖泊丰水期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高鹏飞 王鹏 +4 位作者 黄祎 丁明军 张华 聂明华 黄高翔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75-1483,共9页
浮游细菌群落对城市湖泊中的营养元素循环及有机质分解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南昌市湖泊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的时间(4、6和8月)和城郊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南昌湖泊浮游细菌优势类群为放线菌门(Actinoba... 浮游细菌群落对城市湖泊中的营养元素循环及有机质分解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南昌市湖泊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的时间(4、6和8月)和城郊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南昌湖泊浮游细菌优势类群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41.60%)、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22.29%)、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16.21%)和拟杆菌门(Bacteroidota,10.17%).(2)南昌湖泊细菌群落结构在4、6和8月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城区湖泊与郊区湖泊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以Proteobacteria(4月>6月>8月)和Cyanobacteria(6月>8月>4月)为主的10种菌门的丰度在3个月份间存在显著差异;6月菌群结构的相似性会随地理距离的增加产生明显的减小趋势,4月和8月的减小趋势不明显.(3)在降水偏多的6月,湖泊非淡水细菌的占比显著高于4月和8月,城区湖泊与郊区湖泊的非淡水细菌占比没有显著差异.(4)确定性过程主导了湖泊细菌群落的构建,随机过程对湖泊菌群构建的贡献较低;水温是影响南昌湖泊细菌群落的最重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昌市湖泊 细菌群落结构 地理距离衰减 确定性过程 随机过程
原文传递
气候因子调节荒漠土壤中丰富和稀有微生物群落的聚集过程
10
作者 Qiang Sun Hang-Yu Li +8 位作者 Kuan Li Xiao-Qing Zhang Ya-Bo Shi Yan-Tao Wu Xing Li Zhi-Yong Li Jing-Hui Zhang Li-Xin Wang Cun-Zhu Liang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SCIE CSCD 2023年第6期220-235,共16页
土壤微生物由少数的丰富类群和大量的稀有类群组成,它们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有不同的贡献。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荒漠土壤样品的物种组成进行DNA测序分析,揭示土壤微生物丰富类群和稀有类群的组成结构。采用相关性分析和随机... 土壤微生物由少数的丰富类群和大量的稀有类群组成,它们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有不同的贡献。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荒漠土壤样品的物种组成进行DNA测序分析,揭示土壤微生物丰富类群和稀有类群的组成结构。采用相关性分析和随机森林方法进一步分析环境因子对丰富和稀有类群群落的影响。最后,利用基于零模型的β-最近类群指数(βNTI)解析土壤微生物的群落构建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荒漠土壤中,稀有细菌的群落构建几乎完全由确定性的同质选择过程支配;相比之下,随机过程对丰富细菌的影响更为明显。然而,无论是丰富真菌还是稀有真菌都表现出相似的群落构建模式,即确定性过程和随机过程共同决定了真菌的群落构建过程。这些结果表明,随着平均年降水量(MAP)和平均年气温(MAT)的增加,丰富细菌的群落构建过程从随机性转变为确定性。而对稀有真菌来说,随着MAT的增加,群落构建过程从确定性向随机性转变。该研究提供了MAT和MAP调节荒漠土壤中丰富和稀有微生物群落构建过程的明确证据。这些发现为进一步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生态功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理学 确定性过程 随机过程 丰富类群和稀有类群 气候因素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内模控制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乔俊飞 孙雅明 毛鹏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5-28,共4页
根据具有非线性、强耦合、不确定性过程的控制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内模控制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及非线性逼近能力,建立非线性、强耦合、不确定性过程的动态模型及逆模型.采用这种方法对冷轧过程中带材全局板... 根据具有非线性、强耦合、不确定性过程的控制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内模控制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及非线性逼近能力,建立非线性、强耦合、不确定性过程的动态模型及逆模型.采用这种方法对冷轧过程中带材全局板形进行仿真实验控制,取得了理想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控制 内模控制 板形控制 确定性过程
下载PDF
鄂西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自然恢复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12
作者 冯广 艾训儒 +3 位作者 姚兰 刘峻城 黄永涛 林勇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共9页
【目的】比较环境与空间因素在群落恢复与构建中的作用,分析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自然恢复过程中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变化规律,为进一步深入了解此类森林的自然恢复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在湖北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老龄林... 【目的】比较环境与空间因素在群落恢复与构建中的作用,分析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自然恢复过程中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变化规律,为进一步深入了解此类森林的自然恢复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在湖北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老龄林、35年天然次生林(1980年采伐)和20年天然次生林(1995年采伐)中各随机选取10块森林动态固定样地(20 m×20 m),对不同恢复阶段森林群落木本植物多度、胸高断面积、物种丰富度、稀疏物种丰富度(以100个树木个体为基数)进行比较,采用冗余分析(RDA)对30块样地进行排序。将空间(PCNM)和环境变量(土壤与地形)一同作为解释变量对不同恢复群落物种组成进行方差分解,以环境和恢复时间作为解释变量对30块样地的木本植物多度、胸高断面积、物种丰富度和稀疏物种丰富度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群落在恢复过程中,木本植物多度(F=8.64,P<0.01)、物种丰富度(F=10.24,P<0.001)和稀疏物种丰富度(F=9.615,P<0.01)均显著减少,胸高断面积(F=14.2,P<0.001)显著增加,土壤环境则无显著变化(P>0.05);土壤密度、土壤p H、坡向、坡度、海拔和坡位对研究区物种组成的解释能力显著(P<0.05);方差分解显示,恢复20年次生林、恢复35年次生林和老龄林分别有31.4%,36.8%和54.1%的物种组成变异受环境影响,空间因素(PCNM变量)仅对恢复35年次生林(16.8%)和老龄林(23.2%)的物种组成变异具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恢复20年次生林无显著影响(P>0.05);同步自回归结果显示,恢复时间、凋落物厚度、坡度、海拔、坡向机土壤p H对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具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在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以及环境因素均会发生明显变化,环境、空间及恢复时间是决定群落组成的关键因素。种源空间扩散、优先效应等随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自然恢复 次生演替 环境选择 确定性过程与随机过程 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Luenberger鲁棒故障检测观测器的设计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世国 王树青 伍斌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08-711,共4页
为了实现故障检测,在传统的Luenberger观测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Luenberger鲁棒故障检测观测器的设计方法及相应的故障检测算法,并给出了在干扰存在的情况下,实现鲁棒故障检测观测器设计的充分必要条件.利用此观测器可以实现系统中带... 为了实现故障检测,在传统的Luenberger观测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Luenberger鲁棒故障检测观测器的设计方法及相应的故障检测算法,并给出了在干扰存在的情况下,实现鲁棒故障检测观测器设计的充分必要条件.利用此观测器可以实现系统中带有确定性过程噪声的故障检测,且该鲁棒故障诊断观测器主要针对执行器故障的检测.仿真结果表明,该观测器可以克服噪声影响,实现鲁棒故障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enberger观测器 鲁棒故障检测 执行器 确定性过程噪声
下载PDF
不同类型热泉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群落分布的影响
14
作者 李煜 王露霞 郭清海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9-200,共12页
热泉环境的水化学条件与其他类型的水环境相比常差异显著,不同类型热泉的水化学条件也往往截然不同。开展不同热泉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对比研究,有利于获取对热泉环境变化影响下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的系统认识,拓... 热泉环境的水化学条件与其他类型的水环境相比常差异显著,不同类型热泉的水化学条件也往往截然不同。开展不同热泉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对比研究,有利于获取对热泉环境变化影响下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的系统认识,拓展极端环境微生物的研究体系。在云南典型岩浆热源型地热区(腾冲热海)和非岩浆热源型地热区(龙陵)采集了16个热泉沉积物样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环境影响因素,并讨论了随机性因素和确定性因素对群落组成的影响以及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热海和龙陵热泉的微生物主要由Crenarchaeota、Thermotogota、Aquificota、Acetothermia等门类组成,两地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主要由温度、pH值以及特征水化学组分决定;Li、Rb、Cs、B、As、Sb、Al、W、Sr等特征组分含量的差异是导致热海和龙陵热泉沉积物微生物出现物种差异的关键因素;热泉沉积物微生物群落变化则同时受到随机性因素的影响,物种间出现明显的生态位划分,且以正相互作用为主。上述研究结果揭示了岩浆流体输入导致的地热水化学条件对热泉微生物群落分布规律有极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泉 微生物群落 环境因子 随机性与确定性过程 网络分析 岩浆流体输入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的智能控制策略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会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4-68,共5页
垃圾焚烧是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的理想手段。针对控制策略不当导致的严重污染与能源浪费,探讨了智能控制策略在垃圾焚烧控制中的应用。剖析了垃圾燃烧控制的难点,讨论了垃圾焚烧炉燃烧过程的控制论特性,研究了与控... 垃圾焚烧是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的理想手段。针对控制策略不当导致的严重污染与能源浪费,探讨了智能控制策略在垃圾焚烧控制中的应用。剖析了垃圾燃烧控制的难点,讨论了垃圾焚烧炉燃烧过程的控制论特性,研究了与控制论特性匹配的控制策略,构造了基于仿人智能的基本控制算法。实验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强抗扰动能力,在过程参数大幅度变化时仍表现出极强的鲁棒性。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仿人智能控制算法对垃圾焚烧杜绝污染与能源浪费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 确定性过程 烟气污染 智能控制策略
下载PDF
具有不确定性时滞及仿射结构不确定性过程的简易自适应控制
16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39-43,共5页
讨论了具有不确定性时滞及仿射结构不确定系统的简易自适应控制问题.给出了对系统再建模方法,所提出的方法可更精确评价不确定性时滞.通过对受控对象附加鲁棒并行补偿器补偿,设计了简易自适应控制器.
关键词 具有不确定性时滞及仿射结构不确定性过程 再建模 鲁棒并行补偿器 简易自适应控制
下载PDF
一类不确定性纺织过程的自组织模糊控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潘海鹏 柯挺 戴文战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7-19,共3页
针对一类不确定性纺织生产过程 ,提出一种自组织模糊控制算法。该算法不执行矩阵运算 ,而是通过对对象的辨识 ,按照自学习的方法直接修改模糊决策表 ,增强了控制的实时性。应用结果表明 ,算法对具有慢时变、大滞后。
关键词 确定性纺织过程 自组织控制 模糊控制
下载PDF
基于QFT的不确定性加工过程计算机控制
18
作者 刘志良 姚锡凡 《机械制造》 2006年第6期22-24,共3页
定量反馈理论(QFT)是一种比较新颖的频域鲁棒设计方法。介绍了QFT的基本原理,并通过铣床加工控制来说明QFT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仿真结果显示,采用QFT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控制效果,容易满足性能要求。
关键词 确定性加工过程 定量反馈理论 鲁棒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