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45
篇文章
<
1
2
…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血管内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畸形(摘要)
被引量:
1
1
作者
吴中学
王小平
王忠诚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84-85,共2页
硬脑膜动静脉畸形(DAVM)是动静脉畸 形(AVM)中少见的一种类型,与动脑静脉畸形有许多不同点。我们从1985年到1990年血管内栓塞治疗10例 DAVM。一股情况:10例中男6例,女4例;年龄9~51岁,平均36岁。症状与体征:在10例中,头痛10例。
关键词
硬
脑膜
动静脉
血管内栓塞治疗
搏动性耳鸣
静脉
畸形
畸形病
供血动脉
静脉
窦闭塞
海绵窦
介入神经放射
眼球运动障碍
原文传递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4年第1卷关键词索引
2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i001-i008,共8页
关键词
脑血管病
缪中
大脑中动脉狭窄
脑
动静脉
畸形
颅内动脉瘤
脑梗死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急性缺血性卒中
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出血患者
颈动脉狭窄
硬
脑膜
动静脉
关键词索引
键词索引
杂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被引量:
39
3
作者
吴中学
姜除寒
罗俊生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57-360,共4页
目的 探讨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效果、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经股静脉-岩下窦入路和经股静脉-面静脉-眼上静脉入路到达病变侧海绵窦,用GDC、EDC、游离弹簧圈和丝线等多种栓塞材料填塞海绵窦,同时闭塞瘘...
目的 探讨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效果、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经股静脉-岩下窦入路和经股静脉-面静脉-眼上静脉入路到达病变侧海绵窦,用GDC、EDC、游离弹簧圈和丝线等多种栓塞材料填塞海绵窦,同时闭塞瘘口。结果 应用两种静脉入路对13例病人的17侧海绵窦进行了栓塞治疗。10例治疗后即刻造影显示海绵窦和瘘口完全闭塞。3例虽将海绵窦闭塞,但仍残留岩下窦的引流(1例)和翼丛引流(2例)。栓塞术后最常见症状为头痛伴呕吐。1例伴有动眼神经麻痹的病例在栓塞治疗后其它眼部症状消失,但动眼神经功能仍未恢复。随访3个月到26个月未见复发。3例残留瘘口的病例均于术后3个月行脑血管造影复查:2例残留瘘口消失,1例仍有翼丛引流。其他病例未行脑血管造影复查。结论 经静脉途径栓塞治疗是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有效方法,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窦区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经
静脉
入路
栓塞疗法
治疗
原文传递
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全面认识与正确治疗
被引量:
20
4
作者
张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337-339,共3页
关键词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正确治疗
介入神经放射学
正确诊断率
影像学表现
脑血管疾病
DAVF
血管构筑
栓塞材料
介入栓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硬脑膜动静脉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1
5
作者
李昌华
张小军
王守森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年第5期316-319,共4页
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是指发生于硬脑膜动脉与硬脑膜静脉、脑静脉窦及皮质静脉间的异常动静脉吻合,属颅内血管畸形的范畴,占颅内血管畸形的10%~15%,幕上动静脉畸形的6%,幕下动静脉畸形的35%,可发生于硬...
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是指发生于硬脑膜动脉与硬脑膜静脉、脑静脉窦及皮质静脉间的异常动静脉吻合,属颅内血管畸形的范畴,占颅内血管畸形的10%~15%,幕上动静脉畸形的6%,幕下动静脉畸形的35%,可发生于硬脑膜的任何部位,但以海绵窦、横窦、乙状窦、上矢状窦为多。DAVF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但目前尚无确切定论,本文就其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静脉
窦血栓形成
静脉
窦高压
血管生成因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神经血管疾病复合手术规范专家共识
被引量:
18
6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04-809,共6页
神经血管疾病(neurovasculardiseases)主要指脑或脊髓血管异常所致的疾病,包括脑卒中、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AVM)、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脊髓血管畸形、富血供神经系统肿瘤等一系列广泛疾病。以神经血管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
关键词
神经血管疾病
复合手术
脊髓血管畸形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专家
脑
动静脉
畸形
神经系统肿瘤
颅内动脉瘤
原文传递
小脑幕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
16
7
作者
周良辅
陈亮
+2 位作者
宋冬雷
顾宇翔
冷冰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3-326,共4页
目的复习有关小脑幕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文献,介绍处理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小脑幕DAVF患者资料,包括病史、影像学、手术记录和随访资料。结果5例患者中表现为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进行性神经障碍3例。Borden分级Ⅱ级1例,Ⅲ级4...
目的复习有关小脑幕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文献,介绍处理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小脑幕DAVF患者资料,包括病史、影像学、手术记录和随访资料。结果5例患者中表现为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进行性神经障碍3例。Borden分级Ⅱ级1例,Ⅲ级4例。瘘口位于小脑幕游离缘3例,外侧1例,内侧1例。经岩骨前入路手术3例,经改良翼点入路1例,经枕叶小脑幕入路1例。术后3例患者行DSA,证实DAVF消失;1例患者行MR见静脉瘤血栓形成,脑干水肿消退;1例见扩张静脉部分血栓。全部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无手术死亡。随访1~2年,未见复发。结论小脑幕DAVF危害性大,应积极采用显微外科手术伴或不伴血管内介入治疗,闭塞瘘口和(或)软脑膜引流静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幕
患者
DAVF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瘘口
诊断和治疗
进行性
消失
游离
神经
原文传递
前颅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
12
8
作者
许奕
刘建民
+2 位作者
洪波
黄清海
赵文元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58-460,共3页
目的分析12例前颅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s)外科治疗方法和结果,探讨治疗的必要性及如何提高疗效。方法行六血管全脑血管造影,结合CT、MRI,分析影像学特点,全麻下进行经颅手术夹闭瘘口或血管内栓...
目的分析12例前颅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s)外科治疗方法和结果,探讨治疗的必要性及如何提高疗效。方法行六血管全脑血管造影,结合CT、MRI,分析影像学特点,全麻下进行经颅手术夹闭瘘口或血管内栓塞治疗。3例经眼动脉分支供血动脉到接近瘘口处用10%~20%的NBCA胶栓塞,1例经颌内动脉分支接近瘘口用ONYX胶栓塞,2例经颌内动脉以PVA栓塞;6例(包括1例经静脉入路血管内治疗失败后)经前颅窝底入路用动脉瘤夹直接夹闭位于筛板的瘘口的静脉端。结果6例前颅窝底DAVFs直接手术夹闭瘘口治愈;4例经动脉入路栓塞治愈;2例经动脉入路栓塞治疗后好转。结论前颅窝底DAVFs直接手术效果好;经动脉入路栓塞到瘘口静脉端也可治愈,但需防止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前颅底
手术夹闭
栓塞
原文传递
硬脑膜动静脉瘘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实验和临床
被引量:
8
9
作者
杨铭
马廉亭
+4 位作者
余泽
秦尚振
徐国政
龚杰
姚国杰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0年第3期142-144,共3页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揭示DAVF的发病机理;临床中探索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对3组狗作不同处理,诱发DAVF;临床中依病情采用不同的栓塞方法,以获得临床治愈。结果 实验组中共有4只动物发生DAVF;39例病人中,临床治愈23例,好转12例,死亡1例。结...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揭示DAVF的发病机理;临床中探索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对3组狗作不同处理,诱发DAVF;临床中依病情采用不同的栓塞方法,以获得临床治愈。结果 实验组中共有4只动物发生DAVF;39例病人中,临床治愈23例,好转12例,死亡1例。结论 静脉窦内压增高是诱发DAVF病因之一;血管内栓塞对DAVF的治疗效果可靠,但必须针对病情采用不同的栓塞方法,或是联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栓塞治疗
实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被引量:
12
10
作者
刘恋
吕宪利
+1 位作者
姜除寒
吴中学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95-698,共4页
目的探讨经静脉入路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VF)的最佳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19例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CSDAVF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A组12例,仅应用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B组7例,应用弹簧圈联合Onyx胶栓塞治疗。本文对治疗后...
目的探讨经静脉入路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VF)的最佳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19例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CSDAVF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A组12例,仅应用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B组7例,应用弹簧圈联合Onyx胶栓塞治疗。本文对治疗后的影像学结果、并发症、临床表现和随访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91.7%和100%,并发症主要有脑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脱发等;治疗时间分别为(6.77±2.49)h和(3.75±1.63)h;治疗费用分别为(16.9±4.8)万元和(10.3±5.7)万元。结论Onyx胶结合弹簧圈技术有望安全可靠的替代单用弹簧圈栓塞治疗CSDAV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窦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栓塞治疗
原文传递
手术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
被引量:
9
11
作者
吴斌
石祥恩
+2 位作者
张永力
周忠清
范涛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70-472,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方法。方法2005年5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8例难治性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25-42岁。病变部位以双侧大脑凸面硬脑膜为主3例,乙状窦小脑幕病灶2例,前颅窝和眶尖病灶1例,矢状窦双侧乙状窦...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方法。方法2005年5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8例难治性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25-42岁。病变部位以双侧大脑凸面硬脑膜为主3例,乙状窦小脑幕病灶2例,前颅窝和眶尖病灶1例,矢状窦双侧乙状窦1例。手术依据病灶部位,选择额颞、颞枕、额下、乙状窦前或联合入路,电凝、离断病灶供血动脉,切除受累的病变硬脑膜,沿动脉化静脉分流方向寻找瘘口,切断动静脉分流,必要时也可切断压力较高严重动脉化的静脉窦,改善静脉回流,恢复神经功能缺失。结果8例中5例病人术后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硬脑膜动静脉瘘消失,1例手术中出血死亡。结论手术切除各种复杂硬脑膜动静脉瘘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应防止术中较大的动静脉瘘和静脉窦撕裂产生的致命性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手术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原文传递
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与软脑膜动静脉瘘的鉴别
被引量:
9
12
作者
马廉亭
谢天浩
徐召溪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9年第6期321-323,共3页
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rformation,AVM)、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fistula,DAVF)及软脑膜动静脉瘘(pialarteriovenous fistula,PAVF)为脑血管畸形的不同类型。
关键词
脑
动静脉
畸形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软
脑膜
动静脉
瘘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后硬脑膜动静脉瘘(附5例报告)
被引量:
10
13
作者
张小军
李昌华
+1 位作者
王守森
王如密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0年第8期449-452,共4页
目的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与静脉窦血栓形成发生的关系,以及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5例继发于或伴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中,3例表现为颅内出血,2例表现...
目的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与静脉窦血栓形成发生的关系,以及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5例继发于或伴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中,3例表现为颅内出血,2例表现为突眼和结膜红肿。3例经开颅手术及1例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后均恢复良好;另1例未行外科处理,神经功能障碍呈进行性加重。结论静脉窦血栓形成可继发DAVF,但部分患者先期难以明确静脉窦血栓形成,而表现为DAVF伴静脉窦血栓性闭塞;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后继发的DAVF易发生颅内出血,应积极行血管内栓塞或开颅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静脉
窦
血栓形成
开颅手术
血管内栓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介入神经放射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
9
14
作者
凌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277-1278,共2页
介入神经放射学近年发展迅速 ,已成为微侵袭神经外科的一大重要分支 ,在颅内动脉瘤、颅内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缺血性脑血管病及脊髓血管病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和途径 ,特别是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技术的发展及新型栓塞材...
介入神经放射学近年发展迅速 ,已成为微侵袭神经外科的一大重要分支 ,在颅内动脉瘤、颅内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缺血性脑血管病及脊髓血管病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和途径 ,特别是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技术的发展及新型栓塞材料的研制中取得了十分可喜的进展。然而从加快发展来看 ,目前需要进一步加强介入神经放射学基础理论的研究 ,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开发 ,加强专业医生培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神经放射学
颅内动脉瘤
颅内
动静脉
畸形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缺血性脑血管病
微侵袭神经外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46例非高血压性自发性脑出血的病因与DSA分析
被引量:
8
15
作者
何静
李铁林
段传志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3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 探讨非高血压性自发性脑出血的病因并分析其DSA结果。方法 非高血压性自发性脑出血 2 46例 ,全部做了DSA检查。结果 脑动静脉畸形 116例 ( 47.2 %) ,以顶、颞叶AVM多见。颅内动脉瘤 85例 ( 34.6 %) ,以Willis环动脉瘤多见。Moya...
目的 探讨非高血压性自发性脑出血的病因并分析其DSA结果。方法 非高血压性自发性脑出血 2 46例 ,全部做了DSA检查。结果 脑动静脉畸形 116例 ( 47.2 %) ,以顶、颞叶AVM多见。颅内动脉瘤 85例 ( 34.6 %) ,以Willis环动脉瘤多见。Moyamoya病 15例 ( 6 .1%)。硬脑膜动静脉瘘 7例 ( 2 .8%)。 2 3例DSA未发现异常。结论 非高血压性自发性脑出血常见病因是脑动静脉畸形和颅内动脉瘤 ,临床DSA检查是确诊病因的重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高血压性自发性脑出血
病因
DSA
脑
动静脉
畸形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颅内动脉瘤
原文传递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栓塞治疗
被引量:
7
16
作者
黄承光
白如林
+2 位作者
陈左权
张光霁
卢亦成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32-334,共3页
目的 探讨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治疗方法。方法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共 12例 ,经颈外动脉以微粒栓塞 3例 ;以正丁基氰基丙烯酸异丁酯 (NBCA)栓塞 2例 ;经颈外动脉插入海绵窦以NBCA栓塞1例 ;经岩下窦以机械可脱性弹簧圈 (MDS)栓...
目的 探讨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治疗方法。方法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共 12例 ,经颈外动脉以微粒栓塞 3例 ;以正丁基氰基丙烯酸异丁酯 (NBCA)栓塞 2例 ;经颈外动脉插入海绵窦以NBCA栓塞1例 ;经岩下窦以机械可脱性弹簧圈 (MDS)栓塞 1例 ;经眼上静脉以MDS栓塞 5例。结果 瘘口完全消失 8例 ;瘘口残留 4例 ,其中 2例瘘口残留患者 3个月后症状好转。结论 根据不同的类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窦区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栓塞治疗
海绵窦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CDAVF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
被引量:
8
17
作者
单永治
凌锋
KITZ K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 评估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采 用伽玛刀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16例,其中单纯伽玛刀治疗7例,经动脉途径栓塞或手术治疗后再 行伽玛刀治疗9例。根据Congard分型,硬脑膜动静脉瘘Ⅰ型4例,Ⅱa型5...
目的 评估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采 用伽玛刀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16例,其中单纯伽玛刀治疗7例,经动脉途径栓塞或手术治疗后再 行伽玛刀治疗9例。根据Congard分型,硬脑膜动静脉瘘Ⅰ型4例,Ⅱa型5例,Ⅱa+b型3例, Ⅲ型3例,Ⅳ型1例。靶点边缘剂量16~20Gy,平均18Gy,靶点边缘被50%~70%等剂量曲线 所包含。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108个月。 结果 14例患者术后症状消失,2例部 分改善。12例MRI或造影证实瘘口完全或近全闭塞,4例部分闭塞。无放射治疗导致的并发症。 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是一种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侵袭型硬脑膜动静脉瘘 且伴有广泛皮质静脉引流的患者,血管内治疗或手术治疗结合放射外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伽玛刀治疗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患者
靶点
并发症
闭塞
根据
单纯
目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
9
18
作者
王胜
李振强
+4 位作者
何跃
陈如东
于加省
陈劲草
雷霆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1年第3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VF)的诊断及治疗。方法:CSDAVF患者15例,均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1例行颈动脉压迫,14例行血管内栓塞,其中9例经静脉途径,3例经动脉途径,2例经动脉和静脉途径联合栓塞。结果:3例单纯颈外动脉供血患者...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VF)的诊断及治疗。方法:CSDAVF患者15例,均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1例行颈动脉压迫,14例行血管内栓塞,其中9例经静脉途径,3例经动脉途径,2例经动脉和静脉途径联合栓塞。结果:3例单纯颈外动脉供血患者经动脉途径栓塞术后复查2例治愈,1例部分栓塞,眼部症状明显改善;经静脉途径栓塞的9例患者术后造影均示瘘口完全消失;单纯行颈动脉压迫的患者自觉症状改善。结论:全脑血管造影术是CSDAVF的确诊检查,血管内栓塞技术是治疗首选,具有微创、安全和疗效确切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海绵窦
血管内栓塞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Onyx胶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初步体会
被引量:
9
19
作者
李明昌
何伟文
+1 位作者
伍健伟
梁建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总结应用Onyx胶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初步结果及经验。方法采用Onyx胶经血管内栓塞治疗18例影像学证实的硬脑膜动静脉瘘。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血管内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采用动脉入路、1例采用动静脉联合入路、...
目的总结应用Onyx胶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初步结果及经验。方法采用Onyx胶经血管内栓塞治疗18例影像学证实的硬脑膜动静脉瘘。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血管内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采用动脉入路、1例采用动静脉联合入路、2例采用静脉入路进行栓塞治疗。13例患者经栓塞后瘘口完全闭塞,3例大部分栓塞,2例部分栓塞,死亡1例。17例患者随访3~24个月,症状完全消失或无加重,造影显示病变1例复发。结论Onyx胶是血管内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理想材料,通过动脉入路对大多数患者能较好的弥散并栓塞瘘口,短期疗效满意。对于动脉入路难以到达瘘口而静脉窦通畅者,可行动静脉入路或静脉入路进行。其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的随访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血管内介入治疗
栓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硬脑膜动静脉瘘形成机制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
9
20
作者
陈亮
赵曜
+1 位作者
毛颖
周良辅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 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发病机制。方法将大鼠右侧颈总动脉的近心端与颈外静脉的远心端端端吻合并结扎对侧横窦导致颅内静脉高压,随访12周,监测静脉窦压力、脑血流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基底节、皮层、蛛网膜和硬膜...
目的 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发病机制。方法将大鼠右侧颈总动脉的近心端与颈外静脉的远心端端端吻合并结扎对侧横窦导致颅内静脉高压,随访12周,监测静脉窦压力、脑血流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基底节、皮层、蛛网膜和硬膜的分布。结果术后出现皮层血流的显著性下降,右侧枕叶最明显并持续至实验结束。基底节区VEGF表达在术后1周即达高峰,在2周后转为阴性或弱阳性,枕叶皮层和蛛网膜血管呈持续阳性表达。枕部矢状窦及周围硬膜在术后早期呈弱阳性,在4周至12周呈持续阳性表达。术后12周硬膜微血管明显增加,管腔扩张。结论DAVF形成的关键在于静脉窦压力升高,脑慢性低灌注是从静脉窦高压到硬膜血管增生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模型
大鼠
原文传递
题名
血管内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畸形(摘要)
被引量:
1
1
作者
吴中学
王小平
王忠诚
机构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出处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84-85,共2页
文摘
硬脑膜动静脉畸形(DAVM)是动静脉畸 形(AVM)中少见的一种类型,与动脑静脉畸形有许多不同点。我们从1985年到1990年血管内栓塞治疗10例 DAVM。一股情况:10例中男6例,女4例;年龄9~51岁,平均36岁。症状与体征:在10例中,头痛10例。
关键词
硬
脑膜
动静脉
血管内栓塞治疗
搏动性耳鸣
静脉
畸形
畸形病
供血动脉
静脉
窦闭塞
海绵窦
介入神经放射
眼球运动障碍
分类号
R7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4年第1卷关键词索引
2
出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i001-i008,共8页
关键词
脑血管病
缪中
大脑中动脉狭窄
脑
动静脉
畸形
颅内动脉瘤
脑梗死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急性缺血性卒中
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出血患者
颈动脉狭窄
硬
脑膜
动静脉
关键词索引
键词索引
杂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被引量:
39
3
作者
吴中学
姜除寒
罗俊生
机构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锦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57-360,共4页
文摘
目的 探讨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效果、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经股静脉-岩下窦入路和经股静脉-面静脉-眼上静脉入路到达病变侧海绵窦,用GDC、EDC、游离弹簧圈和丝线等多种栓塞材料填塞海绵窦,同时闭塞瘘口。结果 应用两种静脉入路对13例病人的17侧海绵窦进行了栓塞治疗。10例治疗后即刻造影显示海绵窦和瘘口完全闭塞。3例虽将海绵窦闭塞,但仍残留岩下窦的引流(1例)和翼丛引流(2例)。栓塞术后最常见症状为头痛伴呕吐。1例伴有动眼神经麻痹的病例在栓塞治疗后其它眼部症状消失,但动眼神经功能仍未恢复。随访3个月到26个月未见复发。3例残留瘘口的病例均于术后3个月行脑血管造影复查:2例残留瘘口消失,1例仍有翼丛引流。其他病例未行脑血管造影复查。结论 经静脉途径栓塞治疗是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有效方法,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关键词
海绵窦区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经
静脉
入路
栓塞疗法
治疗
Keywords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Cavernous sinus-, Transvenous embolization
分类号
R65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全面认识与正确治疗
被引量:
20
4
作者
张鹏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放射诊断治疗中心神经外科
出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337-339,共3页
关键词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正确治疗
介入神经放射学
正确诊断率
影像学表现
脑血管疾病
DAVF
血管构筑
栓塞材料
介入栓塞
分类号
R651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硬脑膜动静脉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1
5
作者
李昌华
张小军
王守森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福州总医院临床医学院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年第5期316-319,共4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基金(NO:2010Y0043)
文摘
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是指发生于硬脑膜动脉与硬脑膜静脉、脑静脉窦及皮质静脉间的异常动静脉吻合,属颅内血管畸形的范畴,占颅内血管畸形的10%~15%,幕上动静脉畸形的6%,幕下动静脉畸形的35%,可发生于硬脑膜的任何部位,但以海绵窦、横窦、乙状窦、上矢状窦为多。DAVF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但目前尚无确切定论,本文就其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关键词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静脉
窦血栓形成
静脉
窦高压
血管生成因子
分类号
R743.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经血管疾病复合手术规范专家共识
被引量:
18
6
机构
《神经血管疾病复合手术规范专家共识》编写委员会
出处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04-809,共6页
文摘
神经血管疾病(neurovasculardiseases)主要指脑或脊髓血管异常所致的疾病,包括脑卒中、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AVM)、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脊髓血管畸形、富血供神经系统肿瘤等一系列广泛疾病。以神经血管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
关键词
神经血管疾病
复合手术
脊髓血管畸形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专家
脑
动静脉
畸形
神经系统肿瘤
颅内动脉瘤
分类号
R65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小脑幕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
16
7
作者
周良辅
陈亮
宋冬雷
顾宇翔
冷冰
机构
上海神经外科临床医学中心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3-326,共4页
文摘
目的复习有关小脑幕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文献,介绍处理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小脑幕DAVF患者资料,包括病史、影像学、手术记录和随访资料。结果5例患者中表现为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进行性神经障碍3例。Borden分级Ⅱ级1例,Ⅲ级4例。瘘口位于小脑幕游离缘3例,外侧1例,内侧1例。经岩骨前入路手术3例,经改良翼点入路1例,经枕叶小脑幕入路1例。术后3例患者行DSA,证实DAVF消失;1例患者行MR见静脉瘤血栓形成,脑干水肿消退;1例见扩张静脉部分血栓。全部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无手术死亡。随访1~2年,未见复发。结论小脑幕DAVF危害性大,应积极采用显微外科手术伴或不伴血管内介入治疗,闭塞瘘口和(或)软脑膜引流静脉。
关键词
小脑幕
患者
DAVF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瘘口
诊断和治疗
进行性
消失
游离
神经
Keywords
Tentorium
Dura marer
Arteriovenous fistula
Diagnosis
Therapy
分类号
R65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前颅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
12
8
作者
许奕
刘建民
洪波
黄清海
赵文元
机构
上海长海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58-460,共3页
文摘
目的分析12例前颅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s)外科治疗方法和结果,探讨治疗的必要性及如何提高疗效。方法行六血管全脑血管造影,结合CT、MRI,分析影像学特点,全麻下进行经颅手术夹闭瘘口或血管内栓塞治疗。3例经眼动脉分支供血动脉到接近瘘口处用10%~20%的NBCA胶栓塞,1例经颌内动脉分支接近瘘口用ONYX胶栓塞,2例经颌内动脉以PVA栓塞;6例(包括1例经静脉入路血管内治疗失败后)经前颅窝底入路用动脉瘤夹直接夹闭位于筛板的瘘口的静脉端。结果6例前颅窝底DAVFs直接手术夹闭瘘口治愈;4例经动脉入路栓塞治愈;2例经动脉入路栓塞治疗后好转。结论前颅窝底DAVFs直接手术效果好;经动脉入路栓塞到瘘口静脉端也可治愈,但需防止并发症。
关键词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前颅底
手术夹闭
栓塞
Keywords
Du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
Anterior fossa
Clipping
Embolization
分类号
R686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硬脑膜动静脉瘘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实验和临床
被引量:
8
9
作者
杨铭
马廉亭
余泽
秦尚振
徐国政
龚杰
姚国杰
机构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0年第3期142-144,共3页
基金
国家"九五"攻关课题资助(编号:96-907-02-04)
文摘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揭示DAVF的发病机理;临床中探索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对3组狗作不同处理,诱发DAVF;临床中依病情采用不同的栓塞方法,以获得临床治愈。结果 实验组中共有4只动物发生DAVF;39例病人中,临床治愈23例,好转12例,死亡1例。结论 静脉窦内压增高是诱发DAVF病因之一;血管内栓塞对DAVF的治疗效果可靠,但必须针对病情采用不同的栓塞方法,或是联合治疗。
关键词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栓塞治疗
实验
Keywords
DAVF, dural Erabolization, endovasonlar
分类号
R743.330.5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被引量:
12
10
作者
刘恋
吕宪利
姜除寒
吴中学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介入中心
出处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95-698,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经静脉入路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VF)的最佳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19例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CSDAVF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A组12例,仅应用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B组7例,应用弹簧圈联合Onyx胶栓塞治疗。本文对治疗后的影像学结果、并发症、临床表现和随访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91.7%和100%,并发症主要有脑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脱发等;治疗时间分别为(6.77±2.49)h和(3.75±1.63)h;治疗费用分别为(16.9±4.8)万元和(10.3±5.7)万元。结论Onyx胶结合弹簧圈技术有望安全可靠的替代单用弹簧圈栓塞治疗CSDAVF。
关键词
海绵窦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栓塞治疗
Keywords
Cavernous sinus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Embolization.
分类号
R686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手术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
被引量:
9
11
作者
吴斌
石祥恩
张永力
周忠清
范涛
机构
北京三博复兴脑科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70-472,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方法。方法2005年5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8例难治性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25-42岁。病变部位以双侧大脑凸面硬脑膜为主3例,乙状窦小脑幕病灶2例,前颅窝和眶尖病灶1例,矢状窦双侧乙状窦1例。手术依据病灶部位,选择额颞、颞枕、额下、乙状窦前或联合入路,电凝、离断病灶供血动脉,切除受累的病变硬脑膜,沿动脉化静脉分流方向寻找瘘口,切断动静脉分流,必要时也可切断压力较高严重动脉化的静脉窦,改善静脉回流,恢复神经功能缺失。结果8例中5例病人术后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硬脑膜动静脉瘘消失,1例手术中出血死亡。结论手术切除各种复杂硬脑膜动静脉瘘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应防止术中较大的动静脉瘘和静脉窦撕裂产生的致命性出血。
关键词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手术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Keywords
Dural arterial-venous fistula
Surgery
分类号
R65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与软脑膜动静脉瘘的鉴别
被引量:
9
12
作者
马廉亭
谢天浩
徐召溪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中国人民解放军神经外科研究所、国家级重点学科神经外科
出处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9年第6期321-323,共3页
文摘
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rformation,AVM)、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fistula,DAVF)及软脑膜动静脉瘘(pialarteriovenous fistula,PAVF)为脑血管畸形的不同类型。
关键词
脑
动静脉
畸形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软
脑膜
动静脉
瘘
鉴别诊断
分类号
R743.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447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后硬脑膜动静脉瘘(附5例报告)
被引量:
10
13
作者
张小军
李昌华
王守森
王如密
机构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0年第8期449-452,共4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Ⅰ(编号:2010Y0043)
文摘
目的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与静脉窦血栓形成发生的关系,以及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5例继发于或伴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中,3例表现为颅内出血,2例表现为突眼和结膜红肿。3例经开颅手术及1例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后均恢复良好;另1例未行外科处理,神经功能障碍呈进行性加重。结论静脉窦血栓形成可继发DAVF,但部分患者先期难以明确静脉窦血栓形成,而表现为DAVF伴静脉窦血栓性闭塞;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后继发的DAVF易发生颅内出血,应积极行血管内栓塞或开颅手术治疗。
关键词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静脉
窦
血栓形成
开颅手术
血管内栓塞
Keywords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Craniotomy
Endovascular embolization
分类号
R742.32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743.4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介入神经放射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
9
14
作者
凌锋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277-1278,共2页
文摘
介入神经放射学近年发展迅速 ,已成为微侵袭神经外科的一大重要分支 ,在颅内动脉瘤、颅内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缺血性脑血管病及脊髓血管病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和途径 ,特别是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技术的发展及新型栓塞材料的研制中取得了十分可喜的进展。然而从加快发展来看 ,目前需要进一步加强介入神经放射学基础理论的研究 ,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开发 ,加强专业医生培训 。
关键词
介入神经放射学
颅内动脉瘤
颅内
动静脉
畸形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缺血性脑血管病
微侵袭神经外科
Keywords
interventional neuroradiology
intracraninal aneurysm
intracrani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duramater arteriovenous fistula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spinal cord blood vessel disease
分类号
R65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46例非高血压性自发性脑出血的病因与DSA分析
被引量:
8
15
作者
何静
李铁林
段传志
机构
武汉大学医学院
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3年第2期115-117,共3页
文摘
目的 探讨非高血压性自发性脑出血的病因并分析其DSA结果。方法 非高血压性自发性脑出血 2 46例 ,全部做了DSA检查。结果 脑动静脉畸形 116例 ( 47.2 %) ,以顶、颞叶AVM多见。颅内动脉瘤 85例 ( 34.6 %) ,以Willis环动脉瘤多见。Moyamoya病 15例 ( 6 .1%)。硬脑膜动静脉瘘 7例 ( 2 .8%)。 2 3例DSA未发现异常。结论 非高血压性自发性脑出血常见病因是脑动静脉畸形和颅内动脉瘤 ,临床DSA检查是确诊病因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
非高血压性自发性脑出血
病因
DSA
脑
动静脉
畸形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颅内动脉瘤
分类号
R743.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栓塞治疗
被引量:
7
16
作者
黄承光
白如林
陈左权
张光霁
卢亦成
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32-334,共3页
文摘
目的 探讨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治疗方法。方法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共 12例 ,经颈外动脉以微粒栓塞 3例 ;以正丁基氰基丙烯酸异丁酯 (NBCA)栓塞 2例 ;经颈外动脉插入海绵窦以NBCA栓塞1例 ;经岩下窦以机械可脱性弹簧圈 (MDS)栓塞 1例 ;经眼上静脉以MDS栓塞 5例。结果 瘘口完全消失 8例 ;瘘口残留 4例 ,其中 2例瘘口残留患者 3个月后症状好转。结论 根据不同的类型 。
关键词
海绵窦区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栓塞治疗
海绵窦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CDAVF
Keywords
Therapeutic embolization
Cavernous sinus
Dura mater
Arteriovenous fistula
分类号
R651.15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
被引量:
8
17
作者
单永治
凌锋
KITZ K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5-18,共4页
文摘
目的 评估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采 用伽玛刀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16例,其中单纯伽玛刀治疗7例,经动脉途径栓塞或手术治疗后再 行伽玛刀治疗9例。根据Congard分型,硬脑膜动静脉瘘Ⅰ型4例,Ⅱa型5例,Ⅱa+b型3例, Ⅲ型3例,Ⅳ型1例。靶点边缘剂量16~20Gy,平均18Gy,靶点边缘被50%~70%等剂量曲线 所包含。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108个月。 结果 14例患者术后症状消失,2例部 分改善。12例MRI或造影证实瘘口完全或近全闭塞,4例部分闭塞。无放射治疗导致的并发症。 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是一种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侵袭型硬脑膜动静脉瘘 且伴有广泛皮质静脉引流的患者,血管内治疗或手术治疗结合放射外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模式。
关键词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伽玛刀治疗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患者
靶点
并发症
闭塞
根据
单纯
目的
Keywords
Arteriovenous fistula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Gamma knife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
9
18
作者
王胜
李振强
何跃
陈如东
于加省
陈劲草
雷霆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1年第3期172-175,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VF)的诊断及治疗。方法:CSDAVF患者15例,均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1例行颈动脉压迫,14例行血管内栓塞,其中9例经静脉途径,3例经动脉途径,2例经动脉和静脉途径联合栓塞。结果:3例单纯颈外动脉供血患者经动脉途径栓塞术后复查2例治愈,1例部分栓塞,眼部症状明显改善;经静脉途径栓塞的9例患者术后造影均示瘘口完全消失;单纯行颈动脉压迫的患者自觉症状改善。结论:全脑血管造影术是CSDAVF的确诊检查,血管内栓塞技术是治疗首选,具有微创、安全和疗效确切的优点。
关键词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海绵窦
血管内栓塞
诊断
治疗
Keywords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cavernous sinus
embolization
diagnosis
treatment
分类号
R74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743.4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Onyx胶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初步体会
被引量:
9
19
作者
李明昌
何伟文
伍健伟
梁建峰
机构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6-49,共4页
文摘
目的总结应用Onyx胶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初步结果及经验。方法采用Onyx胶经血管内栓塞治疗18例影像学证实的硬脑膜动静脉瘘。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血管内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采用动脉入路、1例采用动静脉联合入路、2例采用静脉入路进行栓塞治疗。13例患者经栓塞后瘘口完全闭塞,3例大部分栓塞,2例部分栓塞,死亡1例。17例患者随访3~24个月,症状完全消失或无加重,造影显示病变1例复发。结论Onyx胶是血管内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理想材料,通过动脉入路对大多数患者能较好的弥散并栓塞瘘口,短期疗效满意。对于动脉入路难以到达瘘口而静脉窦通畅者,可行动静脉入路或静脉入路进行。其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的随访评价。
关键词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血管内介入治疗
栓塞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硬脑膜动静脉瘘形成机制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
9
20
作者
陈亮
赵曜
毛颖
周良辅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4-127,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00524)
文摘
目的 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发病机制。方法将大鼠右侧颈总动脉的近心端与颈外静脉的远心端端端吻合并结扎对侧横窦导致颅内静脉高压,随访12周,监测静脉窦压力、脑血流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基底节、皮层、蛛网膜和硬膜的分布。结果术后出现皮层血流的显著性下降,右侧枕叶最明显并持续至实验结束。基底节区VEGF表达在术后1周即达高峰,在2周后转为阴性或弱阳性,枕叶皮层和蛛网膜血管呈持续阳性表达。枕部矢状窦及周围硬膜在术后早期呈弱阳性,在4周至12周呈持续阳性表达。术后12周硬膜微血管明显增加,管腔扩张。结论DAVF形成的关键在于静脉窦压力升高,脑慢性低灌注是从静脉窦高压到硬膜血管增生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
硬
脑膜
动静脉
瘘
模型
大鼠
Keywords
Dura arteriovenous fistula
Model
Rats
分类号
R686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血管内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畸形(摘要)
吴中学
王小平
王忠诚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
1
原文传递
2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4年第1卷关键词索引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吴中学
姜除寒
罗俊生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
39
原文传递
4
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全面认识与正确治疗
张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硬脑膜动静脉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李昌华
张小军
王守森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
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神经血管疾病复合手术规范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8
原文传递
7
小脑幕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诊断和治疗
周良辅
陈亮
宋冬雷
顾宇翔
冷冰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6
原文传递
8
前颅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许奕
刘建民
洪波
黄清海
赵文元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2
原文传递
9
硬脑膜动静脉瘘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实验和临床
杨铭
马廉亭
余泽
秦尚振
徐国政
龚杰
姚国杰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0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刘恋
吕宪利
姜除寒
吴中学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2
原文传递
11
手术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
吴斌
石祥恩
张永力
周忠清
范涛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
9
原文传递
12
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与软脑膜动静脉瘘的鉴别
马廉亭
谢天浩
徐召溪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9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后硬脑膜动静脉瘘(附5例报告)
张小军
李昌华
王守森
王如密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0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介入神经放射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凌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246例非高血压性自发性脑出血的病因与DSA分析
何静
李铁林
段传志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3
8
原文传递
16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栓塞治疗
黄承光
白如林
陈左权
张光霁
卢亦成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
单永治
凌锋
KITZ K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诊断与治疗
王胜
李振强
何跃
陈如东
于加省
陈劲草
雷霆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1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Onyx胶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初步体会
李明昌
何伟文
伍健伟
梁建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硬脑膜动静脉瘘形成机制的初步探讨
陈亮
赵曜
毛颖
周良辅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
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2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