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口市2022年冬季重污染过程中细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马英歌 杨露 +11 位作者 狄睿苗 马南 乔利平 吴宇航 周文鑫 赵新华 张越 孙志华 陈长虹 陈学军 楼晟荣 黄成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986-5996,共11页
为研究周口市冬季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导致其暴发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城区环境空气在线高时间分辨仪器对2022年1月周口市大气常规污染因子、细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等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二次无机气溶胶(SNA)、碳质气溶胶(CA,... 为研究周口市冬季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导致其暴发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城区环境空气在线高时间分辨仪器对2022年1月周口市大气常规污染因子、细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等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二次无机气溶胶(SNA)、碳质气溶胶(CA,包括有机碳OC和无机碳EC)以及重构后的地壳物质(CM,如Al2O_(3)、SiO_(2)、CaO和Fe_(2)O_(3)等)是PM_(2.5)中含量前三的组成,占比分别为61.3%、24.3%和9.72%,SNA、CA、CM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浓度均随AQI升高而升高.1月硫氧化率(SOR)和氮氧化率(NOR)分别为0.53和0.46,SO_(4)^(2-)和NO~-3增长速率[μg·(m^(3)·h)^(-1)]分别为0.027(-5.89~9.47,下同)和0.051(-23.1~12.4).重污染时段SO_(4)^(2-)和NO~-3增长速率分别为0.13μg·(m^(3)·h)^(-1)和0.24μg·(m^(3)·h)^(-1),较月均值高4.8倍和4.7倍.1月整体SOR大于NOR,但由于气态前体物浓度和相对湿度变化等影响,NO~-3增长速率约是SO_(4)^(2-)的1.8倍,重污染日NO~-3增长速率显著高于SO_(4)^(2-).高AQI和高湿度时段SOR、NOR、SNA和SOA浓度均高于低AQI和低湿时段,大气氧化性Ox(NO_(2)+O_(3))随湿度增加而下降.SOA夜间浓度高于白天,夜间浓度随湿度增加幅度大于白天,SNA昼夜浓度差异不显著随湿度有缓慢增加.结合周口本地情况,在低温、高湿和低风速条件下,需重点关注SNA气态前体物排放,加强对SO_(2)和NO_(2)主要排放源如移动源和燃煤源提前管控,可降低冬季大气重污染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PM_(2.5)) 二次无机气溶胶(SNA) 氧化(NOR) 氧化(sor) 二次无机盐增长速
原文传递
伊犁河谷夏季PM_(2.5)和PM_(10)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特征和形成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巧 谷超 +6 位作者 徐涛 周春华 张国涛 赵雪艳 吴丽萍 李新琪 杨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009-5017,共9页
区域尺度大气颗粒物的同步观测与分析是制定大气污染防治策略的重要途径.为研究伊犁河谷城市群大气颗粒物和水溶性无机离子的空间分布特征,于2021年7月19~29日期间同步采集伊宁市和周边三县大气颗粒物样品,深入分析了PM_(2.5)和PM_(10)... 区域尺度大气颗粒物的同步观测与分析是制定大气污染防治策略的重要途径.为研究伊犁河谷城市群大气颗粒物和水溶性无机离子的空间分布特征,于2021年7月19~29日期间同步采集伊宁市和周边三县大气颗粒物样品,深入分析了PM_(2.5)和PM_(10)中9种水溶性无机离子(WSIIs)的空间分布特征、存在形式和影响因素,并对二次无机颗粒物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夏季伊犁河谷城市群ρ(PM_(2.5))和ρ(PM_(10))均值分别为(23±3)μg·m^(-3)和(59±7)μg·m^(-3),伊宁市受本地工业源和移动源排放影响,导致其PM_(2.5)浓度在区域中最高;伊宁县受扬尘源和地形影响,使其PM_(10)浓度在区域中最高;而霍城县的良好扩散条件使其PM_(2.5)和PM_(10)浓度最低.PM_(2.5)和PM_(10)中WSIIs占比分别介于28.2%~29.9%和16.0%~20.2%之间.4种主要离子(SO_(4)^(2-)、NO_(3)^(-)、NH_(4)^(+)和Ca^(2+))占到WSIIs的90%左右,在PM_(2.5)中浓度大小排序为:SO_(4)^(2-)>Ca^(2+)>NH_(4)^(+)>NO_(3)^(-),在PM_(10)中浓度大小排序为:SO_(4)^(2-)>Ca^(2+)>NO_(3)^(-)>NH_(4)^(+);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4个城市SO_(4)^(2-)浓度相近主要是由区域输送所致,而Ca^(2+)在PM_(2.5)和PM_(10)中占比高于国内大部分城市反映出伊犁河谷核心区城市受扬尘源的影响较大.PM_(2.5)和PM_(10)中n(NO_(3)^(-))/n(SO_(4)^(2-))分别为0.78和0.76,表明伊犁河谷受固定源影响大于移动源;4个城市n(NO_(3)^(-))/n(SO_(4)^(2-))的大小排序为:伊宁市>霍城县>伊宁县>察县,与各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大小一致,反映出伊宁市受机动车等移动源的影响高于周边三县.二次组分主要以(NH_(4))_(2)SO_(4)、NH_(4)HSO_(4)和NH_(4)NO_(3)的形式存在,各城市NH_(4)^(+)与SO_(4)^(2-)反应后均有盈余,盈余的铵盐在伊宁市主要以NH_(4)NO_(3)存在,与伊宁市较高的NO2浓度有关.夏季PM_(2.5)和PM_(10)中NOR变化幅度分别为0.03~0.10和0.03~0.16,受夏季高温影响导致NO_(3)^(-)二次转化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无机离子(WSIIs) 二次无机组分 氧化(sor) 形成机制 伊犁河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