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大田县前峰矿区硫多金属矿矿床成因探究
1
作者 卢林 郭志文 许志华 《江西建材》 2017年第6期227-228,共2页
福建省大田县前峰矿区硫多金属矿矿床的成因历来以来具有争议,主流观点认为其属于矽卡岩型多金属硫化矿床;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沉积变质热液叠加改造的层控矿床。本文从矿床物质成份及地球化学角度探讨其成因,认为该矿床是一个以生物化... 福建省大田县前峰矿区硫多金属矿矿床的成因历来以来具有争议,主流观点认为其属于矽卡岩型多金属硫化矿床;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沉积变质热液叠加改造的层控矿床。本文从矿床物质成份及地球化学角度探讨其成因,认为该矿床是一个以生物化学沉积成矿(生物礁成矿)为基础的多源的变质(区域变质、矽卡岩化)改造的层控矿床。该矿床形成于浅海碳酸盐岩的泥质礁灰岩相,历经泻湖相沉积环境的变迁过程。后经区域变质成矿与矽卡岩化热液成矿作用的叠加、改造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田县 前峰 金属矿 矽卡岩 稳定同位素
下载PDF
福建大田龙凤场硫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外围找矿前景分析
2
作者 罗碧笏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第21期63-64,共2页
龙凤场硫多金属矿位于大田—龙岩拗陷带北东端之广平倒转向斜南西翼,区内广平倒转向斜倒转翼F0-F1间和正常翼F1-F0间的早二叠世船山组—中二叠世栖霞组蚀变带,其顶、底部受F1、F0断层控制,是寻找硫多金属矿的有利部位。
关键词 金属矿 地质特征 蚀变带 大田龙凤场
下载PDF
某铜锌硫多金属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高起鹏 孟宪瑜 秦贵杰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5-17,共3页
铜锌硫多金属矿石分离历来是选矿界的难题。在对某铜锌硫多金属矿石进行选矿研究时 ,应用选择性好的捕收剂甲基硫氨酯 ,实现了铜、锌矿物的分选 ,并且在碱性矿浆中 。
关键词 铜锌金属矿 甲基氨酯 酸铵
下载PDF
硫多金属矿床开采对水环境的影响——以福建大田地区矿产开发为例 被引量:16
4
作者 许乃政 袁旭音 陶于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18-724,共7页
闽西大田地区矿床采选冶活动对水土生态环境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矿区采选矿废水pH值、SO42-浓度远远超过水环境标准,选矿废水和接纳采选矿废水的河流水体中Fe、Mn、Cu、Pb、Zn、Cd的含量大部分超过地面5类水标准,少部分超过4类水标准... 闽西大田地区矿床采选冶活动对水土生态环境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矿区采选矿废水pH值、SO42-浓度远远超过水环境标准,选矿废水和接纳采选矿废水的河流水体中Fe、Mn、Cu、Pb、Zn、Cd的含量大部分超过地面5类水标准,少部分超过4类水标准,矿区采选矿业废水是地表水金属污染的重要源头。矿业废水pH值与金属Fe、Mn、Cu、Pb、Zn、Cd的含量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SO42-浓度与金属离子Fe、Mn、Cu、Pb、Zn、Cd浓度具有较一致的变化规律。提出整治硫多金属矿山环境污染,应坚持因地制宜、矿业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方针,用石灰石碱性中和酸性废水,隔离覆盖尾矿矿堆,对废弃矿山植树种草进行生态修复,对效益低下的开采矿山退矿还林,对严重环境污染的矿山实行关闭,对新开矿山要进行科学规划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 酸性废水 山整洽
下载PDF
七宝山花岗斑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3
5
作者 胡祥昭 肖宪国 杨中宝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51-554,共4页
七宝山花岗斑岩岩体产于湖南浏阳境内,出露面积约2km2,其形态十分复杂,铷、锶、钾、氢同位素年龄为(184~227)×106a,岩石具斑状结构.其矿物成分主要由石英(约35%)、正长石(约30%)、钾长石(约28%)及黑云母(约7%)组成.化学成分中,SiO... 七宝山花岗斑岩岩体产于湖南浏阳境内,出露面积约2km2,其形态十分复杂,铷、锶、钾、氢同位素年龄为(184~227)×106a,岩石具斑状结构.其矿物成分主要由石英(约35%)、正长石(约30%)、钾长石(约28%)及黑云母(约7%)组成.化学成分中,SiO2偏低(w(SiO2)=70%),CaO含量极低,富钾贫钠(m(K2O)/m(Na2O)=4.2),铝过饱和(w(Al2O3)=15.83%);岩体分异指数高(DI=80),稀土元素总量偏低,w(REE)=(158.31~176.97)×10-6,轻稀土含量大于重稀土含量,w(LREE)/w(HREE)=16.97~19.02,δEu为0.88~1.02,无异常,与同熔型花岗岩相当,成矿元素Cu平均含量为1800g/t,为世界花岗岩平均含量的90倍,总体富铷贫锶,w(Rb)/w(Sr)=4;岩体Co,Cr,Ni等元素含量高于世界花岗岩中的平均值,岩体属壳幔同熔型成因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浏阳七宝山 花岗斑岩 地质特征 地球化学 岩石学 斑状结构 成因 形态 金属矿
下载PDF
某高硫铜锌多金属矿综合回收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文翰 李志春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4-67,共4页
某复杂高硫铜锌多金属矿富含多种有价金属元素,铜、锌矿物以细粒嵌布为主,黄铁矿主要以粗粒形态存在,矿物间嵌布关系复杂。采用粗磨铜锌异步混选抛尾-粗精矿再磨铜锌分离选矿工艺,获得了铜精矿品位22.56%、回收率87.55%,锌精矿品位42.86... 某复杂高硫铜锌多金属矿富含多种有价金属元素,铜、锌矿物以细粒嵌布为主,黄铁矿主要以粗粒形态存在,矿物间嵌布关系复杂。采用粗磨铜锌异步混选抛尾-粗精矿再磨铜锌分离选矿工艺,获得了铜精矿品位22.56%、回收率87.55%,锌精矿品位42.86%、回收率75.64%的指标,粗磨混浮尾矿用摇床重选可选出合格硫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 异步浮选 综合回收
下载PDF
广东某铜硫矿铜硫综合回收选矿流程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辉跃 《矿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70,共5页
对广东某低铜高硫含钨铜硫矿进行了选矿小型试验研究。采用磁选-浮选联合流程,原矿磨矿至-0.074 mm粒级占75%后进行弱磁选,弱磁尾矿选铜,选铜尾矿再浮硫,最终可获得硫品位37.10%、硫回收率38.11%、铁品位56.64%的磁性精矿,铜品位18.81%... 对广东某低铜高硫含钨铜硫矿进行了选矿小型试验研究。采用磁选-浮选联合流程,原矿磨矿至-0.074 mm粒级占75%后进行弱磁选,弱磁尾矿选铜,选铜尾矿再浮硫,最终可获得硫品位37.10%、硫回收率38.11%、铁品位56.64%的磁性精矿,铜品位18.81%、铜回收率88.38%的铜精矿和硫品位42.35%、硫回收率53.04%的硫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 磁黄铁 分离 再磨再选 先磁后浮
下载PDF
内蒙古别鲁乌图铜硫多金属矿成因类型及找矿标志 被引量:10
8
作者 徐通 李鹏 +1 位作者 王银川 陈功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81-190,共10页
别鲁乌图铜硫多金属矿是早期发现的内蒙古中部较大的铜硫多金属矿床。根据获得的矿床主要矿物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黄铁矿S/Fe为1.795~2.002(〈2),Co/Ni值大于1,表现出岩浆热液型黄铁矿特征;雌黄铁矿、铅锌矿、闪锌矿均表现出中高温成... 别鲁乌图铜硫多金属矿是早期发现的内蒙古中部较大的铜硫多金属矿床。根据获得的矿床主要矿物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黄铁矿S/Fe为1.795~2.002(〈2),Co/Ni值大于1,表现出岩浆热液型黄铁矿特征;雌黄铁矿、铅锌矿、闪锌矿均表现出中高温成因特征。结合矿床的矿石构造特征、矿物生成顺序、围岩蚀变及成矿温度,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交代型脉状矿床。黄铁矿、雌黄铁矿和毒砂的δ34S‰为0.2‰~1‰,变化范围较窄,接近陨石S的成分,表明其成矿物质可能与深部华力西晚期中基性侵入岩有关。铁帽为金属硫化物风化淋滤残留的产物,是直接的找矿标志,华力西晚期侵入岩、北东东向—近东西向断裂构造和明显的热液蚀变(硅化、绿泥石化和滑石化为主)也是主要的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鲁乌图 金属矿 物地球化学 成因类型 标志
下载PDF
复杂铜硫多金属矿综合利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卫亚儒 王宇斌 +1 位作者 何廷树 王瑞廷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8-103,共6页
针对国内某铜硫多金属矿,含铜0.45%,硫33.65%、金1.45g/t、银41.02g/t,试验采用优选浮选工艺,铜回路采用一粗二扫二精的浮选流程并使用组合捕收剂硫脲+MOS-2的方法,获得铜精矿铜品位20.39%、铜回收率81.00%;硫回路采用一粗二扫的浮选流... 针对国内某铜硫多金属矿,含铜0.45%,硫33.65%、金1.45g/t、银41.02g/t,试验采用优选浮选工艺,铜回路采用一粗二扫二精的浮选流程并使用组合捕收剂硫脲+MOS-2的方法,获得铜精矿铜品位20.39%、铜回收率81.00%;硫回路采用一粗二扫的浮选流程并使用调整剂硫酸+捕收剂丁基黄药,通过闭路试验得到硫精矿硫品位49.68%、硫回收率96.24%,伴生金、银综合回收率分别达到91.71%、95.17%。试验指标较好,对该资源开发利用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 优先浮选 组合抑制剂 综合利用
下载PDF
铜锌硫多金属矿石选矿生产实践 被引量:6
10
作者 俞炎良 《矿业快报》 2005年第4期21-22,42,共3页
铜锌硫多金属矿石分离,历来是选矿试验研究和生产中的难题。铜都公司在铜锌硫多金属矿石进行选矿分离的实践中,采用快速浮选,蒸汽加温,异步浮选,应用选择性较好的混合捕收剂甲基硫氨脂和BK30 1的混合液,以及锌矿物的有效抑制剂,实现了... 铜锌硫多金属矿石分离,历来是选矿试验研究和生产中的难题。铜都公司在铜锌硫多金属矿石进行选矿分离的实践中,采用快速浮选,蒸汽加温,异步浮选,应用选择性较好的混合捕收剂甲基硫氨脂和BK30 1的混合液,以及锌矿物的有效抑制剂,实现了铜锌硫矿物的有效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锌金属矿 快速浮选 异步浮选 甲基氨脂 BK301 物抑制剂
下载PDF
豫西骆驼山硫多金属矿床纹层状矿石硫化物Rb-Sr定年及S同位素组成对矿床成因的制约 被引量:7
11
作者 邢波 向君峰 +4 位作者 叶会寿 陈小丹 张国苏 杨晨英 金雪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98-1014,共17页
已有研究在骆驼山硫多金属矿床成因方面存在较大争议,争论的焦点在于该矿床是否形成于中—新元古代的喷流沉积成矿作用。纹层状矿石曾被认为是喷流沉积成因矿床的重要证据之一,但也可能为热液交代成因。厘定骆驼山硫多金属矿床纹层状矿... 已有研究在骆驼山硫多金属矿床成因方面存在较大争议,争论的焦点在于该矿床是否形成于中—新元古代的喷流沉积成矿作用。纹层状矿石曾被认为是喷流沉积成因矿床的重要证据之一,但也可能为热液交代成因。厘定骆驼山硫多金属矿床纹层状矿石的成矿时代和成矿物质来源是解决争议最为直接有效的途径。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观察,该型矿石在空间上主要产于矽卡岩与致密块状硫化物矿石之间,在透辉石长英角岩、矽卡岩及大理岩等围岩中也有分布,这种构造通常由不同金属矿物的纹层相间排列,以及金属矿物纹层与围岩纹层相间排列而成,地质特征表明纹层状矿石交代了矽卡岩。采用硫化物Rb-Sr同位素定年法对9件纹层状构造发育的硫化物样品(6件闪锌矿和3件磁黄铁矿)进行成矿年龄测定,获得闪锌矿和磁黄铁矿的等时线年龄为139.6±2.6Ma,表明骆驼山硫多金属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纹层状矿石样品的S和Sr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矿石的δ^(34)S值为+1.7‰^+3.3‰(平均值为+2.44‰),塔式分布特征明显;Sr同位素初始比值(^(87)Sr/^(86)Sr)i介于0.709704~0.709943之间,平均值为0.709823,二者均反映骆驼山硫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下地壳的深源岩浆。综上分析,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显微镜下观察,认为纹层状矿石是中生代岩浆热液成因,而非中—新元古代喷流沉积成因,进而表明骆驼山硫多金属矿床应属岩浆热液交代成因的矽卡岩型矿床。该结果对于今后在该矿集区乃至整个豫西地区寻找类似的硫多金属矿床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物Rb-Sr定年 S同位素组成 纹层状 骆驼山金属矿 栾川集区
下载PDF
广东某钨硫多金属矿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运凡 冯晓双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15,21,共5页
本文对广东某钨硫多金属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确定了浮硫—浮钨—磁选回收铁的联合工艺流程,有效回收了钨、硫等矿物,最终获得了一级钨精矿品位72.33%,产率0.118%,次级钨精矿品位34.46%,产率0.115%,钨总回收率70.24%;硫精矿品位47.47%... 本文对广东某钨硫多金属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确定了浮硫—浮钨—磁选回收铁的联合工艺流程,有效回收了钨、硫等矿物,最终获得了一级钨精矿品位72.33%,产率0.118%,次级钨精矿品位34.46%,产率0.115%,钨总回收率70.24%;硫精矿品位47.47%,回收率99.53%的选矿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 钨精 综合回收
下载PDF
东秦岭崤山北麓银家沟硫多金属矿床分带及矿体群分布规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飞 高洋 李炎 《甘肃冶金》 2017年第6期74-80,84,共8页
东秦岭崤山北麓银家沟硫多金属矿床在豫西地区较为罕见,通过归纳和分析矿床的分带及矿体群的分布特征,目的是为今后地质工作者寻找同类型的矿产资源提供依据。矿床产于钾长花岗斑岩岩株的接触带上,出现较明显的分带特征。水平分带:岩体... 东秦岭崤山北麓银家沟硫多金属矿床在豫西地区较为罕见,通过归纳和分析矿床的分带及矿体群的分布特征,目的是为今后地质工作者寻找同类型的矿产资源提供依据。矿床产于钾长花岗斑岩岩株的接触带上,出现较明显的分带特征。水平分带:岩体内接触带为钼矿,接触带为铅、锌、铜、铁等,主接触带为以硫铁矿为主,外接触带为铅锌矿,温度成矿序列明显;垂直分带:上部为细脉浸染型钼矿,中部为高温磁铁矿,下部为中温黄铁矿、菱铁矿,垂直分带似呈现逆向序列;主要工业硫矿体以矿体群形式出现。每个矿体群由2~4个矿体组成,矿体密集产出而且产状接近,矿体产状与钾长花岗斑岩和围岩接触带产状一致。矿床共生矿产有Cu、Pb、Zn、Mo、Au矿,Cu、Pb、Zn基本上以伴生资源出现,Mo、Au矿可作为独立矿体圈出。总而言之,银家沟硫多金属矿床工业综合利用价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秦岭 崤山 金属矿 床分带 体群 钾长花岗斑岩 共伴生资源 综合利用
下载PDF
东升庙硫多金属矿深部氧化带微粒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雪玲 曹建劲 +4 位作者 赖佩欣 吴政权 王正海 曾键年 吴亚飞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4-107,共4页
采集内蒙古东升庙硫多金属矿床深部氧化带微粒,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并对氧化微粒的形成过程和来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氧化作用能形成纳米微粒,主要包括自然Ag、石英、针铁矿等。微粒形态各异,大小在几纳米到几百纳米不等,一般呈... 采集内蒙古东升庙硫多金属矿床深部氧化带微粒,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并对氧化微粒的形成过程和来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氧化作用能形成纳米微粒,主要包括自然Ag、石英、针铁矿等。微粒形态各异,大小在几纳米到几百纳米不等,一般呈聚合体存在,组成元素一般以高价态存在,这与氧化带的氧化环境一致。不同氧化带因地质环境和氧化条件不一样,形成的微粒种类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 氧化微粒 TEM分析 氧化过程 来源 东升庙
下载PDF
福建大田地区铁、硫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
15
作者 李建碧 《南方国土资源》 2012年第7期30-31,34,共3页
文章对福建大田地区铁、硫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了论述,认为该矿床具有矽卡岩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并提出该区铁、硫多金属矿床的找矿标志。
关键词 铁、金属矿 地质特征 标志 大田地区
下载PDF
东秦岭熊耳山地区骆驼山硫多金属矿床赋存规律及成因研究
16
作者 权知心 李香资 +3 位作者 付恒一 张蓓 袁征 付治国 《甘肃冶金》 2016年第1期106-110,共5页
总结归纳骆驼山硫多金属矿床的赋存规律和成因,主要是通过介绍矿床的控矿地质条件、赋存规律、矿床成因、成矿作用,以期为采用类比法寻找同类型的硫多金属矿床提供经验;矿床产于新元古界青白口系栾川群三川组大理岩所夹矽卡岩带中。矿... 总结归纳骆驼山硫多金属矿床的赋存规律和成因,主要是通过介绍矿床的控矿地质条件、赋存规律、矿床成因、成矿作用,以期为采用类比法寻找同类型的硫多金属矿床提供经验;矿床产于新元古界青白口系栾川群三川组大理岩所夹矽卡岩带中。矿体呈大的透镜状,产状与矽卡岩带展布规律一致;矿床矿种多,组份复杂,共生矿产主要有S、Cu、Wo_3、Zn、Ca F_2,伴生有益组分有Be、Cd、In、Ag等,以密集块状和浸染状矿石为主,矿床工业综合利用价值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 赋存规律 矽卡岩带 物质来源 环境 河南栾川
下载PDF
马尾山铜锌铅银硫多金属矿铜浮选试验研究
17
作者 鲍雷 胡崴 孙锐 《现代矿业》 CAS 2022年第11期158-161,173,共5页
为了提高马尾山铜锌铅银硫多金属矿矿石的综合利用率,针对矿石中有用矿物嵌布粒度不均匀、单体解离不一,导致选矿回收不利的问题,进行了铜优先浮选工艺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0.074 mm75%,捕收剂LP-01用量35 g/t,组合抑制剂ZnSO... 为了提高马尾山铜锌铅银硫多金属矿矿石的综合利用率,针对矿石中有用矿物嵌布粒度不均匀、单体解离不一,导致选矿回收不利的问题,进行了铜优先浮选工艺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0.074 mm75%,捕收剂LP-01用量35 g/t,组合抑制剂ZnSO_(4)+Na_(2)SO_(3)用量600 g/t,矿浆pH值为8.0时,经3次精选后获得了铜品位14.69%、铜回收率31.83%的铜精矿,全流程闭路试验可获得铜品位8.02%、铜回收率40.86%的铜铅精矿,提高了铜回收率,实现了铜的综合高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锌铅银金属矿 浮选工艺
下载PDF
藏南扎西康锑硫盐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分析:兼论北喜马拉雅成矿带主要矿床矿质来源的差异性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关清 顾雪祥 +6 位作者 程文斌 章永梅 张岩 代鸿章 吕鹏瑞 张兴国 夏抱本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0-104,共15页
扎西康矿床是北喜马拉雅Sb-Au成矿带上一个较为特殊的大型-超大型锑硫盐多金属矿床,赋存于下侏罗统日当组。矿床容矿围岩以黑色含炭钙质板岩为主体,矿体严格受近南北向和北东向两组断裂控制,呈脉状、透镜状产出。矿石中金属矿物除闪锌... 扎西康矿床是北喜马拉雅Sb-Au成矿带上一个较为特殊的大型-超大型锑硫盐多金属矿床,赋存于下侏罗统日当组。矿床容矿围岩以黑色含炭钙质板岩为主体,矿体严格受近南北向和北东向两组断裂控制,呈脉状、透镜状产出。矿石中金属矿物除闪锌矿、方铅矿、辉锑矿等常见硫化物之外,还大量发育硫锑铅矿、脆硫锑铅矿、黝铜矿、车轮矿等硫盐矿物;非金属矿物主要为菱锰矿、菱铁矿、石英和方解石,矿床的形成经历了中低温热液期和表生期。元素地球化学和硫、铅同位素研究表明,矿床中矿石和矿化岩石除富集Sb、Pb、Zn、Ag等主成矿元素外,还富含MnO、Cu、As、Cd、Au等矿化元素;容矿地层中Sb、As、Ag、Pb、Zn、Mn等成矿元素也较为富集,具备提供成矿物质的能力;矿石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与容矿地层接近,指示成矿流体在运移过程中萃取了容矿地层中的Sb、As、Ag和S等组分,日当组为硫的主要提供者;铅同位素具变质结晶岩系特征,指示变质结晶岩系及与之有亲缘关系的淡色花岗岩为成矿提供了Pb、Zn等金属组分。北喜马拉雅成矿带主要典型矿床在矿质来源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成矿带中部和北部的Sb和Sb-Au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容矿地层和矿区岩浆岩(包括中生代中基性岩和新生代闪长岩),而在成矿带南部的Sb(-Au)-Pb-Zn矿床中,除容矿地层和矿区岩浆岩提供Sb、As、S之外,变质结晶岩系(拉轨岗日岩群)及与之有亲缘关系的淡色花岗岩也为成矿提供了Pb、Zn等金属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西康锑金属矿 物质来源 元素地球化学 铅同位素
下载PDF
河南栾川中鱼库矽卡岩矿物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昕凯 张寿庭 +4 位作者 曹华文 裴秋明 夏炳卫 赵玉 王亮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8-333,共16页
河南栾川中鱼库硫锌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矽卡岩型硫锌多金属矿床,为进一步探讨其成矿机制,本文以矽卡岩矿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野外观察、岩矿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综合研究。研究表明,矿床成矿阶段可细分为早矽卡岩阶段、退化蚀变阶... 河南栾川中鱼库硫锌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矽卡岩型硫锌多金属矿床,为进一步探讨其成矿机制,本文以矽卡岩矿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野外观察、岩矿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综合研究。研究表明,矿床成矿阶段可细分为早矽卡岩阶段、退化蚀变阶段(晚矽卡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石英-碳酸盐阶段。该矿床矽卡岩为交代成因的钙矽卡岩,石榴子石以钙铁榴石-钙铝榴石系列为主,辉石以透辉石-钙铁辉石系列为主,帘石主要为绿帘石,角闪石为钙角闪石,绿泥石为铁镁绿泥石。石榴子石、辉石端元组分特征显示矽卡岩阶段成矿流体经历了从酸性到碱性、从还原到氧化的转变。随着流体演变,从退化蚀变阶段到石英-硫化物阶段,成岩成矿环境逐渐从氧化环境过渡到还原环境。石英-硫化物阶段是成矿主阶段,在此阶段金属硫化物大量富集和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秒卡岩 物学 金属矿 中鱼库
下载PDF
安徽省泾县小山硫铅锌银多金属矿成矿地质背景及找矿标志
20
作者 齐维维 《现代矿业》 CAS 2022年第6期47-50,共4页
小山硫铅锌银多金属矿位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太平复向斜中次级褶皱铜山向斜和茂林背斜接合部。为分析其地质找矿潜力,根据勘查成果,分别从地层、构造、岩浆岩等角度详细分析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对矿床成因作了分析。... 小山硫铅锌银多金属矿位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太平复向斜中次级褶皱铜山向斜和茂林背斜接合部。为分析其地质找矿潜力,根据勘查成果,分别从地层、构造、岩浆岩等角度详细分析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对矿床成因作了分析。结果表明,Ⅶ、Ⅷ、Ⅸ号矿体具有明显的层位性,矿体主要分布在石炭系下统金陵组中部渗透性强的碳酸盐岩地层中;Ⅱ~Ⅵ号矿体受断裂带控制,矿体主要赋存于北东向的断裂带中,在断裂两侧分布的碎裂岩中,蚀变矿化较发育;Ⅰ号矿体与岩浆岩关系密切,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与围岩接触带附近的岩石破碎带。综合分析认为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出露地段成矿潜力较好,是矿区下一步开展找矿勘探工作的有利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银金属矿 地质特征 床成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