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成因探讨:流体包裹体及氢-氧-硫-铅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明超 陈仁义 +5 位作者 叶天竺 李景朝 吕志成 何希 陈辉 姚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453-3470,共18页
江苏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宁镇地区,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铅锌矿之一,近年来在其深部取得重大找矿突破,但该矿床的成因仍存在争议。本文在详细的野外调查基础上,重点对深部样品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采集。通过对其各成矿... 江苏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宁镇地区,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铅锌矿之一,近年来在其深部取得重大找矿突破,但该矿床的成因仍存在争议。本文在详细的野外调查基础上,重点对深部样品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采集。通过对其各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及H、O、S、Pb同位素系统测定及分析,并结合地质事实,最终确定其矿床成因,为该矿床及区域下一步找矿提供方向。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栖霞山矿床流体包裹体类型以纯液相包裹体(L)和气液两相包裹体(V+L)为主。显微测温结果显示:主成矿期(热液成矿期)第一阶段磁铁矿-石英阶段(Ⅰ)的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变化于280~380℃,盐度变化于4.24%~9.86%Na Cleqv;第二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Ⅱ)的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变化于180~320℃,盐度变化于1.74%~8.00%Na Cleqv;第三阶段石英-碳酸盐岩阶段(Ⅲ)的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于80~160℃,盐度变化于0.53%~6.74%Na Cleqv。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均一温度和盐度均有降低的趋势,显示流体混合的特征,可能是其矿质沉淀的重要机制。H-O同位素分析(δ^(18)OH2O值为-1.9‰~5.5‰,δD值为-80.3‰^-69.9‰)显示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流体,后期有大气降水的加入。硫化物S同位素研究显示,δ^(34)S值总体变化范围-4.6‰~3.8‰,呈塔式分布,位于零值附近,暗示着栖霞山矿床硫化物的S主要来源于岩浆,且可能有部分赋矿地层S的混入。矿石硫化物的(206)~Pb/(204)~Pb为17.616~17.817,207Pb/(204)~Pb为15.513~15.718,(208)~Pb/(204)~Pb为37.907~38.585,说明Pb主要来源于岩浆,可能有部分震旦系基底地层Pb的加入。综合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及H、O、S、Pb同位素特征可知,栖霞山矿床属于主要受石炭系黄龙组灰岩与高丽山组砂岩之间"硅钙面"控制的岩浆热液矿床,与本区早白垩世晚期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氢-氧-硫-铅同位素 硅钙 岩浆热液矿床 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下载PDF
秦岭凤太铅锌-金矿集区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瑞廷 张革利 +3 位作者 李青锋 张斌 成欢 冀月飞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8-548,共21页
凤太铅锌-金矿集区地处秦岭泥盆系贵金属-多金属成矿带西段,总体为夹持于湘子河断裂、酒奠梁断裂之间,以NWW向褶皱和NWW向断裂组合而成的近似菱形构造块体,主要出露的泥盆系为浅变质碳酸盐岩与细碎屑岩建造,东部出露的花红树坪岩体、西... 凤太铅锌-金矿集区地处秦岭泥盆系贵金属-多金属成矿带西段,总体为夹持于湘子河断裂、酒奠梁断裂之间,以NWW向褶皱和NWW向断裂组合而成的近似菱形构造块体,主要出露的泥盆系为浅变质碳酸盐岩与细碎屑岩建造,东部出露的花红树坪岩体、西坝岩体和集中分布的岩脉为区内铅锌、金成矿提供了物质及热动力。典型矿床解剖结果表明:铅锌矿床受控于区域断裂及背斜构造且产出于特定的岩性层,与铅锌成矿关系密切的物理化学条件转换界面是中泥盆统古道岭组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之间接触界面(硅钙面),铅锌矿床多位于面状高磁异常与低磁异常过渡部位并显示Pb-Zn-Hg-Cd组合化探异常,表明铅锌矿床成因类型为层控岩浆热液型;已知含矿背斜走向与倾向延伸部位、与其有相似成矿条件的次级背斜、大面积千枚岩覆盖区深部隐伏背斜的鞍部及倾斜部位是铅锌找矿有利地段。金矿床受控于断裂构造带或其旁侧的脆-韧性剪切带及其叠加部位,多位于高磁异常带中局部高磁异常向低磁异常过渡部位,与Au-Ag-(As-W-Bi-Sb)组合化探异常吻合度高,岩浆活动与金成矿关系密切,表明金矿床为中低温岩浆热液型;已探明大型金矿床近外围及深部是金找矿重点靶区。铅锌、金矿床均属于印支期与碰撞造山岩浆期后热液有关的铅锌、铜、金矿床成矿系列。基于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成矿结构面与矿体的相互作用与位置关系,建立了凤太铅锌-金矿集区铅锌、金成矿模式;叠加典型矿床物化探、遥感异常特征,构建找矿预测综合信息模型;采用“证据权法”,预测找矿靶区6处,说明区内找矿潜力大,下一步找矿工作重点是对隐伏控矿构造与隐伏矿体的预测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床 金矿床 成矿规律 成矿模式 找矿潜力 靶区预测 硅钙 秦岭
下载PDF
江苏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硅钙面控矿特征研究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明超 李永胜 +3 位作者 杜泽忠 姚磊 甄世军 贾文彬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18-122,126,共6页
江苏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是当前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铅锌银多金属矿床,自发现铅锌矿以来,众多地质工作者对栖霞山矿区的勘探和综合研究工作没有停止过,对于矿床的成因认识,至今仍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4种,即深源岩浆热液成因、火山... 江苏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是当前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铅锌银多金属矿床,自发现铅锌矿以来,众多地质工作者对栖霞山矿区的勘探和综合研究工作没有停止过,对于矿床的成因认识,至今仍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4种,即深源岩浆热液成因、火山(次火山)热液成因、同生沉积成因、层控-热液复成成因。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矿体围岩主要为碎屑岩(砂岩、石英砂岩、页岩等硅铝质岩石)+碳酸盐岩(灰岩、白云质灰岩等钙质岩石)组合。经过研究,认为该矿床中的大部分矿体并非受具体层位控制,而是受硅钙面控制,矿床应属于受硅钙面控制的特殊的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矿床。厘清硅钙面在成矿作用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对于指导该矿床的成矿理论研究和深部找矿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栖霞山 铅锌银多金属矿床 硅钙 岩浆期后热液 深部找矿
下载PDF
西秦岭凤太矿集区铅锌矿床硅钙面控矿作用--以铅硐山铅锌矿床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石永红 王永 +3 位作者 陈柏林 谭人文 高允 申景辉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6-240,共15页
【研究目的】西秦岭凤太矿集区是秦岭铅锌金多金属成矿带重要组成部分,但对矿集区铅锌矿的矿床类型和控矿因素一直存在争议。【研究方法】通过对凤太矿集区内具有代表性的铅硐山铅锌矿进行详细的野外调查和资料梳理,论述了该矿床的硅钙... 【研究目的】西秦岭凤太矿集区是秦岭铅锌金多金属成矿带重要组成部分,但对矿集区铅锌矿的矿床类型和控矿因素一直存在争议。【研究方法】通过对凤太矿集区内具有代表性的铅硐山铅锌矿进行详细的野外调查和资料梳理,论述了该矿床的硅钙面控矿特征。【研究结果】认为作为凤太盆地铅锌矿底板的古道岭组灰岩,为偏碱性的Ca质岩石,顶板星红铺组千枚岩为Si质的岩石,形成了一个完美的Si/Ca界面。地层中初始富集的成矿物质在三叠纪岩浆热液作用下再次富集,并沿盆地内NWW向的一系列褶皱构造及同生断裂运移,在大型褶皱转折端、层间滑脱带等部位的Si/Ca界面聚集成矿。【结论】据此认为区域上复式背斜转折端附近和其翼部的层间滑脱带、复式背斜的鞍部、层间滑脱带是成矿的有利部位。同时西秦岭印支期铅锌矿成矿作用与大规模的构造-岩浆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相耦合,矿集区内铅锌矿床类型为与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床 硅钙 热液矿床 矿产勘查工程 凤太矿集区 西秦岭
下载PDF
闽西南马坑式铁矿成矿结构面特征及找矿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森 张达 +5 位作者 吴淦国 易锦俊 李兴俭 宇腾达 白昱 高孝巧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8年第2期199-211,共13页
马坑式铁矿位于闽西南晚古生代坳陷盆地内,是福建省境内最主要的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矿体主要受岩性界面及构造结构面控制,尤以硅钙面控矿作用显著。马坑式铁矿主矿体定位于林地组(C_1l)石英砂岩与经畲—栖霞组(C_2j—P_2q)碳酸盐... 马坑式铁矿位于闽西南晚古生代坳陷盆地内,是福建省境内最主要的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矿体主要受岩性界面及构造结构面控制,尤以硅钙面控矿作用显著。马坑式铁矿主矿体定位于林地组(C_1l)石英砂岩与经畲—栖霞组(C_2j—P_2q)碳酸盐岩的岩性界面(硅钙面)。通过对马坑式铁矿硅钙面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划分了五类主要的成矿结构面类型:林地组与经畲组—栖霞组、经畲组—栖霞组与文笔山组、经畲—栖霞组内部碎屑岩与灰岩、经畲组—栖霞组与花岗岩类以及推覆(滑脱)界面。研究认为马坑式铁矿主矿体受不同的物理化学岩性界面(硅钙面)控制,这种界面在构造活动及流体参与过程中容易形成扩容空间,构成成矿地球化学障,有利于成矿物质的沉淀富集。在以上认识基础上,建立了以硅钙面为主要成矿作用标志的马坑式铁矿成矿模式,认为运用硅钙面控矿理论指导闽西南地区找矿预测的具有重要的找矿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坑式铁矿 成矿结构 硅钙 闽西南
下载PDF
硅钙面理论在马坑铁矿区的找矿实践
6
作者 陈小兵 《福建冶金》 2024年第1期1-3,共3页
本文以马坑铁矿78-80线(18m~90m分段)、东区84线以东(233m~300m分段)为研究对象,利用硅钙面控矿理论,系统收集现有地质资料,通过钻探工程手段,按60m×30m勘查工程网度获得探明+控制资源量266.17万吨,地质品位37.25%,为后期在硅钙面... 本文以马坑铁矿78-80线(18m~90m分段)、东区84线以东(233m~300m分段)为研究对象,利用硅钙面控矿理论,系统收集现有地质资料,通过钻探工程手段,按60m×30m勘查工程网度获得探明+控制资源量266.17万吨,地质品位37.25%,为后期在硅钙面位置深部边部找矿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坑铁矿 硅钙 钻探工程 工程网度
下载PDF
广东大宝山多金属矿床外围硅钙面控矿特征研究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曹能文 肖飞云 +2 位作者 黄小波 杨齐智 黄文海 《国土资源导刊》 2019年第4期41-44,共4页
大宝山多金属矿床是我国最重要矿床之一,自上世纪50年代末始,众多地质工作者对大宝山矿区进行了研究,关于区内灰岩地层中铜铅锌矿床的成因众说纷纭,主要存在以下五种观点:岩浆热液成因、斑岩成因,层控成因、火山-次火山岩成因、复合成... 大宝山多金属矿床是我国最重要矿床之一,自上世纪50年代末始,众多地质工作者对大宝山矿区进行了研究,关于区内灰岩地层中铜铅锌矿床的成因众说纷纭,主要存在以下五种观点:岩浆热液成因、斑岩成因,层控成因、火山-次火山岩成因、复合成因。经过研究,认为该矿床大部分铜铅锌矿体并非受层位控制,而是受硅钙面控制,矿床应属于受硅钙面控制的岩浆中后期中低温热液矿床,以期待对该矿床的成矿理论和边深部找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宝山 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硅钙 成因 边深部找矿
下载PDF
浙江建德铜矿成矿流体、成矿物质来源与矿床成因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陈辉 倪培 +5 位作者 陈仁义 叶天竺 吕志成 庞振山 耿林 贾儒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4-366,共13页
浙江建德铜矿位于钦杭结合带北东段,是浙江省最大的铜矿之一,该矿床的成因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在详细的野外调查基础上,对建德铜矿成矿期流体包裹体及氢、氧、硫同位素进行了系统测定。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建德铜矿主要发育三类包裹体:... 浙江建德铜矿位于钦杭结合带北东段,是浙江省最大的铜矿之一,该矿床的成因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在详细的野外调查基础上,对建德铜矿成矿期流体包裹体及氢、氧、硫同位素进行了系统测定。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建德铜矿主要发育三类包裹体:Ⅰ类富液相气液两相包裹体,Ⅱ类富气相气液两相包裹体,以及Ⅲ类含子晶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显示:Ⅰ类富液相包裹体加热后均一到液相,均一温度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280~340℃,流体包裹体盐度0.63%~8.00%NaCleqv;Ⅱ类富气相包裹体加热均一到气相,均一温度296~334℃,盐度1.22%~2.00%NaCleqv,属低盐度范围;Ⅲ类含子晶包裹体加热均一到液相,均一温度范围与Ⅱ类包裹体基本相同,分布范围为290~326℃,盐度很高,分布范围为31.87%~38.16%NaCleqv。Ⅱ类与视域内共存的Ⅲ型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相似,盐度相差很大,表明发生强烈的流体沸腾作用。流体的强烈沸腾作用是造成建德铜矿成矿物质沉淀富集的原因。氢氧同位素测试结果(δ^(18)O_(H_2O)值在8.1‰~10.6‰,δDH_2O变化范围从-78‰^-61‰)显示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流体。硫化物硫同位素研究显示,δ^(34)S值的总体变化范围是0.78‰~4.77‰,并且总体分布在零值附近呈塔式分布,这也暗示着建德铜矿硫化物的硫主要来自于岩浆。流体包裹体及氢、氧、硫同位素研究,并结合地质特征,表明建德铜矿是与晚侏罗世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有关的,受石炭系灰岩、白云岩和泥盆系砂岩之间"硅钙面"控制的岩浆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氢氧硫同位素组成 硅钙 岩浆热液矿床 建德铜矿 浙江省
下载PDF
湘南绿紫坳锡多金属矿床硅钙面控矿作用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长明 吴清生 +1 位作者 杨齐智 胡新发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5-145,共11页
湘南地区是南岭地区重要的锡多金属矿勘查区,勘查区的控矿规律研究是实现找矿突破的关键环节。以大义山矿田绿紫坳锡多金属矿床为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总结了锡多金属成矿规律,认为锡多金属矿体主要受3类硅钙面控制:Ⅰ类... 湘南地区是南岭地区重要的锡多金属矿勘查区,勘查区的控矿规律研究是实现找矿突破的关键环节。以大义山矿田绿紫坳锡多金属矿床为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总结了锡多金属成矿规律,认为锡多金属矿体主要受3类硅钙面控制:Ⅰ类为花岗岩体与碳酸盐岩的“硅钙面”接触界面,形成了Ⅰ号矿带的矽卡岩型铜锡矿体;Ⅱ类为泥盆系上统锡矿山组下段灰岩与上段碎屑岩界面,形成了Ⅱ~Ⅴ号矿带的锡铅锌矿体;Ⅲ类为泥盆系中统跳马涧组砂岩与棋梓桥组灰岩的硅钙界面,形成了Ⅵ和Ⅶ号矿带的锡铅锌多金属矿体。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规律,构建了锡多金属构造控矿模式。综合分析了区内控矿要素特征,认为白水源地段为有利找矿靶区。通过勘查发现了7条锡铅锌多金属矿体,产于第Ⅰ类硅钙面中铜锡矿体1条、第Ⅱ类硅钙面中锡铅锌矿体1条、第Ⅲ类硅钙面中锡铅锌矿体1条,断裂带中矿体4条,获得锡铅锌资源量约1.5万t,取得了矿床南部锡多金属矿的找矿进展。通过对比分析湘南地区香花岭矿田和荷花坪矿田等重要锡多金属矿床,认为硅钙面控矿对湘南地区锡多金属矿具有普遍意义,加强硅钙面的控矿规律研究对于指导湘南地区锡多金属找矿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多金属矿床 硅钙 控矿作用 找矿意义 绿紫坳矿床 湘南地区
下载PDF
凤县铅硐山—东塘子铅锌矿成矿作用特征和矿床成因研究
10
作者 王欣 马双宝 +1 位作者 李晓晨 任军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4期71-74,共4页
凤县铅硐山-东塘子铅锌矿床位于陕西省凤太矿集区南部,铅锌矿体赋存在古道岭组灰岩与星红铺组千枚岩接触界面,同时受背斜构造和地层之间的硅钙面控制。有关铅硐山-东塘子铅锌矿床成因认识的分歧主要集中在沉积成因和热液成因之争,进一... 凤县铅硐山-东塘子铅锌矿床位于陕西省凤太矿集区南部,铅锌矿体赋存在古道岭组灰岩与星红铺组千枚岩接触界面,同时受背斜构造和地层之间的硅钙面控制。有关铅硐山-东塘子铅锌矿床成因认识的分歧主要集中在沉积成因和热液成因之争,进一步研究矿床成因是凤太矿集区深部找矿预测的基础。通过对矿体形态特征、矿石结构构造、成矿阶段分析,结合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H-O同位素组成和成矿时代等研究,认为铅硐山-东塘子铅锌矿床属于受古道岭组灰岩与星红铺组千枚岩之间“硅钙面”控制的岩浆热液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太矿集区 铅锌矿床 硅钙 岩浆热液型矿床
下载PDF
安徽西湾铅锌矿床地质特征与控矿因素
11
作者 张建明 程培生 +3 位作者 李壮 杜东旭 韩旭 顾大年 《地质学刊》 CAS 2023年第3期249-258,共10页
西湾铅锌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段庐枞矿集区北部、NE与近EW向基底断裂交会处,成矿条件优越。通过对矿区地质、矿化蚀变、矿体特征及矿石特征等进行分析,认为西湾铅锌矿的主要赋矿围岩为中三叠统周冲村组灰岩角砾岩,控矿构造为基... 西湾铅锌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段庐枞矿集区北部、NE与近EW向基底断裂交会处,成矿条件优越。通过对矿区地质、矿化蚀变、矿体特征及矿石特征等进行分析,认为西湾铅锌矿的主要赋矿围岩为中三叠统周冲村组灰岩角砾岩,控矿构造为基底褶皱隆起带、基底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构造破碎带和“硅钙面”对铅锌矿体的控制明显。NE向断裂为导矿构造,其次级断裂及其形成的破碎带和“硅钙面”为容矿构造。根据赋矿围岩、控矿构造及铅锌矿赋存特征,认为西湾铅锌矿床的控矿因素为地层和构造,该矿床为受地层岩性和构造控制的热液充填型铅锌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褶皱隆起带 破碎带 硅钙 控矿因素 铅锌矿床 安徽西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