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藻基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萍 谭浩若 +1 位作者 冯民生 雷凡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53-9063,共11页
硅藻基是一种天然的、具有良好热稳定性的非金属材料,是相变储能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PCM)的优良载体,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建筑、节能等领域。介绍了硅藻土基相变储能材料和硅藻壳基相变储能材料。综述了硅藻土改性相变储能材料... 硅藻基是一种天然的、具有良好热稳定性的非金属材料,是相变储能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PCM)的优良载体,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建筑、节能等领域。介绍了硅藻土基相变储能材料和硅藻壳基相变储能材料。综述了硅藻土改性相变储能材料、导热增强硅藻土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光热转换硅藻土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硅藻壳改性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进展。硅藻基相变储能技术有望成为高效、环保的能源储存解决方案,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 导热增强 光热转换 硅藻 相变储能
下载PDF
三种多胺对隐秘小环藻生长及藻壳结构的影响
2
作者 张辉 乔腾生 +3 位作者 李赟 朱葆华 赵妍 潘克厚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31,共8页
为了探究外源多胺的添加能否使硅藻壳的结构特征发生变化,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比较了3种多胺(亚精胺、精胺和腐胺)不同浓度处理对隐秘小环藻(Cyclotella cryptica)生长、藻壳细微结构及主要物理特性的影响。研究显示,1000μmol/L精胺... 为了探究外源多胺的添加能否使硅藻壳的结构特征发生变化,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比较了3种多胺(亚精胺、精胺和腐胺)不同浓度处理对隐秘小环藻(Cyclotella cryptica)生长、藻壳细微结构及主要物理特性的影响。研究显示,1000μmol/L精胺表现出致死效应,600、800及1000μmol/L的腐胺处理组中,细胞密度峰值分别在培养的第4、3、2天出现,显示出典型的“时间剂量效应”。其中100μmol/L亚精胺、1000μmol/L精胺以及200μmol/L腐胺处理组的硅质壳,在管状突出结构分布的位置和数量、壳孔区孔的排列、藻壳中心孔的分布、孔容孔径等方面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如200μmol/L腐胺处理组藻壳总孔体积和比表面积仅为对照组的52.7%和53.6%。上述结果说明这3种多胺分子可以造成硅藻壳结构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秘小环藻 亚精胺 精胺 腐胺 硅藻 生长
下载PDF
谈硅藻土过滤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曹程节 吴建国 《啤酒科技》 2000年第9期23-24,共2页
硅藻土为无定形多孔硅,表面积大,吸附力强,能滤除0.1~1.0μm 以下的微粒,提高啤酒的清亮度。硅藻土是单细胞藻土植物遗骸,硅藻壳种类繁多,形成各异,有园盘状、椭园形、筛管状、舟形、针状、棒状和堤状等,一般大小为1~100μm。硅藻土... 硅藻土为无定形多孔硅,表面积大,吸附力强,能滤除0.1~1.0μm 以下的微粒,提高啤酒的清亮度。硅藻土是单细胞藻土植物遗骸,硅藻壳种类繁多,形成各异,有园盘状、椭园形、筛管状、舟形、针状、棒状和堤状等,一般大小为1~100μm。硅藻土直接焙烧的产品是粉红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 过滤技术 单细胞藻 多孔硅 过滤速度 啤酒 吸附力 硅藻 无定形 焙烧
下载PDF
硅藻壳作为吸附剂对废水中Pb2+的吸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丁一芃 《冶金与材料》 2019年第4期18-19,21,共3页
Pb^2+通过神经系统、造血系统、肝肾及心血管系统等危害人体健康,Pb^2+污染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众多治理方法中,吸附法因其方便快捷,处理效果好,吸附剂种类多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文章采用硅藻壳作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对Pb^2+的吸附效... Pb^2+通过神经系统、造血系统、肝肾及心血管系统等危害人体健康,Pb^2+污染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众多治理方法中,吸附法因其方便快捷,处理效果好,吸附剂种类多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文章采用硅藻壳作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对Pb^2+的吸附效果及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吸附时间为120min时能达到平衡吸附,常温条件下,转速为100rpm时,吸附效果最好。此外,硅藻壳对Pb^2+具有选择性吸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 Pb^2+吸附作用 重金属
下载PDF
升温速率对活体硅藻壳提纯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蒋文凯 刘鹏玮 +2 位作者 景亚妮 邓湘云 李建保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38-2443,共6页
选用一种舟形藻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升温速率下硅藻壳的形态和成分变化。首先,对从该种硅藻得到的细胞壳进行酸洗处理,以去除金属离子和其它无机盐;之后,分别以1,3,5和7℃/min的速率将硅藻壳升温至600℃,并保温2h。然后,使用扫描电... 选用一种舟形藻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升温速率下硅藻壳的形态和成分变化。首先,对从该种硅藻得到的细胞壳进行酸洗处理,以去除金属离子和其它无机盐;之后,分别以1,3,5和7℃/min的速率将硅藻壳升温至600℃,并保温2h。然后,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3种手段对不同阶段和不同处理条件下的硅藻壳进行分析表征。实验显示:生物SiO2的含量随着升温速率的降低而升高,以1℃/min升温到600℃并保温2h的硅藻壳的SiO2含量最高,其质量分数可达到90%,并且该硅藻壳能保持完整的原始形态。结果表明:由于硅藻的生物SiO2结构具有较好的隔热性,热传导速度慢,故较快的升温速率很难使生物有机质充分分解,而过高的温度或保温时间又会对硅藻壳形态造成新的威胁。所以,较为缓慢的升温速率有益于有机质的充分去除和保证硅藻壳外观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硅藻 硅藻 焙烧 升温速率 生物二氧化硅 提纯
下载PDF
利用硅藻土自身固体酸性及孔性制备载银多孔炭
6
作者 谭道永 袁鹏 +4 位作者 刘冬 刘红梅 刘康康 何宏平 朱建喜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51-152,共2页
硅藻土是由硅藻生物遗骸沉积堆积而成的一种矿物集合体。其主要成分(即硅藻壳体)为无定形二氧化硅,在矿物学上属A型蛋白石。硅藻壳体的一个显著特性是:具有不同于沸石、粘土矿物等微孔型多孔矿物的天然大孔(孔径】
关键词 硅藻 多孔炭材料 固体酸性 蛋白石 粘土矿物 硅藻 制备 载银 无定形二氧化硅 高比表面积
下载PDF
硅藻壳对重金属Cu^(2+)吸附性能的研究
7
作者 秦捷 Jaw-Kai Wang 张江涛 《广东化工》 CAS 2016年第16期93-95,共3页
以深圳大鹏室外系统规模化生产的硅藻为原料,经过氧化处理,制成对金属离子具有吸附作用的新型吸附材料,研究其对废水中Cu^(2+)的吸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硅藻壳对Cu^(2+)具有明显的吸附作用;在25℃,p H为6.0,Cu^(2+)初始浓度为50 mg/L,... 以深圳大鹏室外系统规模化生产的硅藻为原料,经过氧化处理,制成对金属离子具有吸附作用的新型吸附材料,研究其对废水中Cu^(2+)的吸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硅藻壳对Cu^(2+)具有明显的吸附作用;在25℃,p H为6.0,Cu^(2+)初始浓度为50 mg/L,固液比为1 g/L时,吸附平衡时间120 min,吸附率达到99%;p H在3.0~7.0之间,Cu^(2+)的吸附率均可达到90%以上;p H为6.0,固液比为0.5 g/L,Cu^(2+)初始浓度为50mg/L时,温度从25℃提高到65℃时,铜的去除率从76%提高到93%,升高温度可以提高硅藻壳的吸附率;硅藻壳对Cu^(2+)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饱和吸附量可以达到122.91 mg/g,是一种具有开发前景的新型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 CU^2+ 吸附
下载PDF
基于硅藻壳的羰基铁热分解约束成形工艺研究
8
作者 张文强 张德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06期119-122,共4页
盘形硅藻壳的非晶二氧化硅多孔结构具有大比表面积和轻质等属性,将其与高磁导率纯铁材料结合有可能制备出优质磁性功能微粒。利用五羰基铁溶液高温受热分解为金属铁原子和一氧化碳的原理,采用直接滴加和蒸汽载带两种方法,探究金属铁在... 盘形硅藻壳的非晶二氧化硅多孔结构具有大比表面积和轻质等属性,将其与高磁导率纯铁材料结合有可能制备出优质磁性功能微粒。利用五羰基铁溶液高温受热分解为金属铁原子和一氧化碳的原理,采用直接滴加和蒸汽载带两种方法,探究金属铁在硅藻壳微粒表面的沉积的可行性。利用SEM、EDS、XRD、VSM分别对制备的磁性复合微粒的形貌、成分以及静磁特性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证实采用五羰基铁热分解约束成形方法可以实现硅藻壳微粒的磁性功能化。蒸汽法成形工艺可以制备出均匀包覆的磁性微粒,其饱和磁化强度达到118A·m^2/kg,矫顽力2.39×10~4 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成形 Fe(CO)5 热分解法 硅藻 磁性微粒
下载PDF
硅藻蛋白石表面沸石化改型对苯吸附性的影响
9
作者 于文彬 袁巍巍 +3 位作者 刘冬 袁鹏 何宏平 朱建喜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22-122,共1页
硅藻土是由硅藻生物壳体(Frustule)经沉积堆积后所形成的矿物集合体(通常含有粘土矿物等杂质)。硅藻壳体的主要无机成分为无定形二氧化硅,具有A型蛋白石结构。硅藻壳体具有以大孔(】50 nm)
关键词 蛋白石 硅藻 沸石化 吸附性能 高比表面积 改型 硅藻 无定形二氧化硅 粘土矿物 疏水性
下载PDF
硅藻硅质壳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10
作者 李琛 张前前 《科技资讯》 2013年第5期5-8,共4页
建立溶液配位反应-沉淀反应多重平衡合成前驱体的方法,成功合成了基于海洋硅藻硅质壳三维多孔状结构的氧化锌纳米材料,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TEM-ED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同... 建立溶液配位反应-沉淀反应多重平衡合成前驱体的方法,成功合成了基于海洋硅藻硅质壳三维多孔状结构的氧化锌纳米材料,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TEM-ED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同时,对硅藻硅质壳结构氧化锌纳米材料进行了发光性能的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硅藻硅质壳模板合成后的氧化锌材料在蓝绿光可见区(400~550 nm)有光致发光效应,与模板合成前相比光致发光性能上提高了14.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硅藻硅质 纳米材料 光致发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