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后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7
- 1
-
-
作者
熊斌丹
林钦国
吕勇衡
-
机构
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交通大学
-
出处
《公路交通技术》
2014年第4期10-13,18,共5页
-
基金
重庆市科委科研项目(CSTC 2009AC6082)
-
文摘
对旧水泥路面共振破碎层分上层及下层进行强度形成机理分析,对破碎层旧水泥路面层及其破碎层进行弯沉测试和回弹模量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层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整体强度虽然较好,但差异性很大,不利于直接补强和加铺新的结构层;共振破碎后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整体强度下降,但均匀性很好,呈现出柔性特征,更有利于路面的补强和加铺,从而可有效提高路面的使用品质。
-
关键词
旧水泥路面
共振破碎
破碎层
力学性能
-
Keywords
old cement pavement
resonance breaking
breaking layer
mechanical property
-
分类号
U416.216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
-
题名市政道路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 2
-
-
作者
曾洪顺
-
机构
江西民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0期0053-0056,共4页
-
文摘
为解决市政道路路面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保证路面平整度,需要采取有效的路面施工技术。为此,本文以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微裂破碎改造施工技术为研究内容,首先分析市政道路路面常见问题,主要包括路面不平整、裂缝等,之后提出路面破碎改造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改造施工要点、混凝土路面加铺层结构设计、混凝土注浆成型和养护等,最后通过结合实例的方式,分析上述技术的应用效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希望通过本文研究,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
-
关键词
市政道路
路面施工
混凝土注浆
加铺层结构设计
破碎层
-
分类号
[TU997]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
-
题名葫芦沟矿区钻探工艺浅析
- 3
-
-
作者
王玉辉
-
机构
西北有色地勘局七一二总队
-
出处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4年第7期81-82,共2页
-
文摘
介绍了葫芦沟矿区破碎复杂地层绳索取芯钻进技术,通过钻进工艺、钻头、钻井液等方面技术措施取得了很好的钻进效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关键词
破碎层
漏失层
护壁
堵漏
钻头
钻井液
-
分类号
P634.5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锚喷支护技术
- 4
-
-
作者
俞建
陈其明
-
机构
地矿部探矿工艺研究所
-
出处
《探矿工程》
1990年第5期47-51,共5页
-
文摘
一、概述坑道开挖后,在岩体中形成了新的空间,破坏了岩体相对平衡状态,引起围岩变形以致破坏。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支护措施,才能保证坑道的稳定和正常使用。地质坑道传统采用木支架,不仅费工费时,
-
关键词
坑道
破碎层
锚喷
支护
-
分类号
TD353.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
-
题名角笼坝大桥隧道式预应力岩锚破碎层施工技术
- 5
-
-
作者
杨吉红
颜廷舟
王红明
刘玉山
-
机构
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
出处
《交通科技》
2006年第3期24-26,共3页
-
文摘
介绍国道214线角笼坝大桥复杂地质条件下锚洞施工技术的几点突破和创新,总结后锚洞破碎层施工实践经验,以助于悬索桥隧道式预应力复合岩锚锚固施工技术的发展。
-
关键词
预应力岩锚
破碎层
施工技术
-
Keywords
prestressed anchorage of rock
the broken layer
construction technique
-
分类号
U455.4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TV6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
-
题名探矿坑道工作面破碎层凿岩防卡钎方法研究
- 6
-
-
作者
王剑武
-
机构
武警黄金指挥部教导大队
-
出处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5年第2期183-184,共2页
-
文摘
主要介绍了在地质探矿坑道工作面破碎岩层中凿岩防止卡钎,顺利成孔的方法与技术措施,为快速通过破碎层,减轻劳动强度,减低工程成本,提高施工效率提供有益借鉴。
-
关键词
探矿坑道
破碎层
凿岩
-
分类号
TD421
[矿业工程—矿山机电]
-
-
题名堆积体破碎带锚索跟管钻进施工技术
- 7
-
-
作者
董金平
-
机构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1年第12期465-466,470,共3页
-
文摘
结合九绵高速公路ZK123+271-ZK123+414段预应力锚索施工实际,在深厚覆盖层堆积体破碎带锚索施工过程中采用“偏心钻+跟管跟进”施工技术,成功解决了锚孔塌孔、卡钻、掉钻、成孔难度大、锚索卡阻无法顺利放置到孔底等技术难题。本文具体阐述了深厚覆盖层堆积体破碎带预应力锚索跟管钻进施工工艺,并总结了特殊地质情况下的处理措施,本施工工艺对类似工程有较好参考价值。
-
关键词
深厚覆盖层堆积体
破碎层
预应力锚索
跟管钻进
处理措施
-
分类号
P634.5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φ110mm/φ89mm通缆扩孔器的研制
- 8
-
-
作者
路前海
董萌萌
田宏杰
-
机构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
出处
《煤矿机械》
2017年第3期81-82,共2页
-
文摘
定向复合钻进技术在穿过破碎层时极易出现塌孔埋钻事故,针对该难题专门研制出一种新型扩孔器。从结构设计和加工工艺2个方面作了详细介绍,研制出准110 mm/准89 mm通缆扩孔器,为定向复合钻进技术应用到破碎层中提供一套新方法。
-
关键词
定向复合钻进
破碎层
钻孔事故
-
Keywords
directional composite drilling technology
broken coal seam
drilling accident
-
分类号
TD712.63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
-
题名安全控制上盘破碎层的采矿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6
- 9
-
-
作者
李正灿
于向波
李国光
徐善程
-
机构
山东黄金矿业(鑫汇)有限公司
-
出处
《采矿技术》
2019年第1期10-11,14,共3页
-
文摘
鑫汇金矿井下深部中厚型矿体发育在构造破碎层(或蚀变带)内,矿化蚀变带岩体严格受断裂带控制,整个蚀变带岩体为节理裂隙非常发育的碎裂岩组成,特别是上盘近矿位置发育有一层不稳固的含碳碎裂岩,厚度1~2 m,揭露即垮,增大贫化的同时严重影响采场内回采作业安全。为安全顺利回采,首先对岩体稳定性进行分级,而后分析其稳定状况,通过工程实践,采用在上盘预留矿壁层,而后加锚杆联合控顶的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现了回采期间的采场安全稳定,降低了4个百分点的贫化率。
-
关键词
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
构造破碎层
蚀变带
预留矿壁
锚杆联合控顶
-
分类号
TD863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TD353
[矿业工程—矿山开采]
-
-
题名注浆堵水技术在松软破碎地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3
- 10
-
-
作者
牛晓云
牛晓俊
尹彬
杨安红
-
机构
中煤第一建设有限公司第四工程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2年第6期54-56,共3页
-
文摘
在煤矿井筒施工中,井筒涌水量的大小决定着建井工期和经济效益。为了阐述注浆堵水技术在井筒施工中的重要性,选取了在松软破碎地层中的应用实例进行说明。通过采用高压力、小段高、多孔数的注浆方法后,井筒涌水量大为减少,围岩稳定、破碎岩体胶结在一起强度加大。现场应用显示,该注浆堵水技术在软岩破碎地层井筒的开凿中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关键词
突水
松软破碎层
注浆堵水
效果分析
-
分类号
TD745.26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
-
题名帷幕注浆施工技术在铜锣山隧道中的应用
被引量:2
- 11
-
-
作者
蒲会中
蔡芸泽
王卫花
-
机构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中铁十八局集团
-
出处
《岩土工程技术》
2014年第2期73-75,82,共4页
-
文摘
隧道在穿越含有地下水的富水破碎岩体层时,由于水压力的作用,容易造成隧道开挖后发生突水、突泥等事故,并且地下水对后期结构具有长期的压力作用以及对混凝土的侵蚀作用,对结构的使用极其不利,因此在穿越软弱破碎带和破碎饱水区时采用超前帷幕注浆法,对岩层进行改善,将土体中存在的孔隙水阻挡在开挖的范围以外,确保掌子面施工的安全。
-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富水破碎层土体改善
帷幕注浆技术
铜锣山隧道
-
Keywords
tunnel engineering
improvement of broken water-rich layer
tunnel curtain grouting method
tongluoshan tunnel
-
分类号
TU94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
-
题名浅表回填及岩溶破碎层地埋管钻探施工技术
被引量:2
- 12
-
-
作者
贾玉川
陈浩
赵华宣
曾远明
汤自华
王虎
-
机构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
出处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1年第8期121-123,共3页
-
基金
贵州省地矿局地质科研资金资助项目“贵州岩溶区浅层地热能竖直地埋管施工技术应用研究”黔地科合(2018-21),“贵州岩溶区浅层地热能钻井技术研究”黔地科合(2019-14)。
-
文摘
在贵州岩溶山区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实施中,地埋管工程常遇浅表层松散无结构回填层和软弱岩溶破碎带,钻探施工因孔壁垮塌及掉块严重、护壁管不能到位致成孔困难至不能成孔,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和钻进高成本、甚至影响周边建筑物安全。采取偏心潜孔锤跟管钻进技术达到随钻跟管护壁,有效解决和避免了浅表松散回填层及软弱岩溶破碎带孔壁垮塌护壁问题,对提高钻进效率和成孔质量、降低成本及对同类地层地埋管钻探施工具有参考意义。
-
关键词
松散回填及软弱岩溶破碎层
地埋管施工
偏心潜孔锤跟管钻进
-
分类号
TD82.72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
-
题名高边坡开挖卸荷过程强度折减法分析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张青
曹作忠
-
机构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矿山安全与健康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现代矿业》
CAS
2020年第5期70-73,共4页
-
文摘
针对露天矿开采过程中边坡变形破坏严重影响露天矿安全生产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应用MidasGTS-NX软件建立重钢太和露天铁矿黄家山高边坡三维模型,进行开挖卸荷过程中的应力应变、位移及安全系数变化的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边坡岩体开挖卸荷过程中,随着采场的延深,边坡角的增大,塑性应力带的逐渐向边坡岩体内部扩大,风化破碎层及上部冰碛土层之间产生塑性应变贯通区,破坏面形成。开挖完成后整体边坡坡脚处发生剪切破坏,坡顶后缘形成张拉破坏区,边坡上部冰碛土层形成“坐落—滑移”式滑动。边坡安全系数随向下开挖过程逐级降低,最终达到1.15稍显偏低。后期开采过程中,需对边坡中上部风化破碎岩层及冰碛土进行加固措施。
-
关键词
高边坡开挖卸荷
风化破碎层
强度折减法
安全稳定性
-
Keywords
Excavation and unloading of high slope
Weathered broken layer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safety and stability
-
分类号
TU4
[建筑科学—土工工程]
-
-
题名冲击跟管钻进松散破碎层技术分析
被引量:1
- 14
-
-
作者
白边疆
-
机构
新疆煤田灭火工程处施工科
-
出处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4年第10期146-147,共2页
-
文摘
在松散破碎的复杂地层中钻进时 ,常因孔壁不稳定而导致各种孔内事故发生 (如坍塌、埋钻、卡钻等事故 )。目前解决这类事故发生的主要技术手段就是 :跟管钻进 ,即在钻进的同时实现套管跟进护壁 ,确保快速、安全、经济地钻进至设计层位或深度 。
-
关键词
冲击跟管钻进
松散破碎层
钻进工艺
事故
-
分类号
P634.8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高位深孔爆破预裂超前区域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 15
-
-
作者
闫立恒
范志强
李煜
左宏强
-
机构
陕西长武亭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能源西北矿业有限公司
-
出处
《中国煤炭》
2022年第S02期143-149,共7页
-
文摘
针对深部高瓦斯煤层开采时围岩受“三高一扰动”影响导致冲击地压事故频发等问题,以陕西长武亭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亭南煤矿”)3409综采工作面为例,提出人造高位破碎层治理工作面回采期间冲击地压的区域卸压防冲技术。通过创新高位钻场、钻孔布置方式及装药结构,利用千米定向钻机将对回采安全起到关键作用的坚硬顶板超前、整体、均匀破碎,形成人造高位破碎层,实现区域防冲卸压,并动态监测回采过程中的矿压、微震。研究结果表明,该防冲技术的实施可以有效控制矿压显现,微震事件大幅减少,保证了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的安全生产。该研究可为相同赋存条件下的煤层开采冲击地压灾害防控提供借鉴。
-
关键词
冲击地压
人造高位破碎层
定向长钻孔
防冲卸压
深孔爆破
-
Keywords
rock burst
artificial high-level broken layer
directional long drilling
ock burst prevention and pressure relief
deep hole blasting
-
分类号
TD324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
-
题名提高松散破碎层的取芯质量及防卡措施
- 16
-
-
作者
李维滔
-
出处
《水利水电》
1992年第2期44-45,共2页
-
-
关键词
松散破碎层
取芯钻具
防卡
-
分类号
P63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破碎层凿岩防止卡钎有妙法
- 17
-
-
作者
王剑武
-
出处
《工程勘察与施工信息》
1996年第3期9-9,共1页
-
-
关键词
破碎层
凿岩
卡钎
防止
凿岩机
-
分类号
P634.8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适用于特定地层的PDC钻头个性化设计
被引量:33
- 18
-
-
作者
刘志鹏
曾恒
周学军
-
机构
四川川石.克锐达金刚石钻头有限公司
-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9-63,共5页
-
文摘
破碎性地层的井下掉块常常导致常规设计的PDC钻头出现卡钻现象,严重的甚至会造成钻头掉齿、断刀翼等井下事故,严重影响了PDC钻头的推广使用。为此,对Ф215.9mm六刀翼PDC钻头进行了全面改进设计:冠部形状为"直线—圆弧—直线",相邻刀翼之间夹角约为60°;主切削齿直径为16mm且按照"中密度"方式布置;将刀翼尾部的保径块整体上移一定距离,且4个保径块围绕钻头轴线成90°。之后采用PDC钻头数字化钻进仿真系统和CFD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力平衡和井底流场优化分析:优化布齿参数的钻头横向力约为钻压的3.9%;高的流速分布在1号、5号刀翼工作面鼻部位置及2号、3号、4号、6号刀翼背面,有利于岩屑及时清除出PDC齿表面。改进后的新型Ф215.9mmPDC钻头在吐哈油田破碎性地层中应用总进尺1339m,与邻井同井段相比,节约了5次起下钻工作量和作业时间,钻头出井后,仅两颗齿损坏,其余PDC齿磨损均衡,冠部冲蚀情况与钻头的井底流场分析的结果完全吻合,说明PDC钻头的个性化设计能够为此类地层钻井提速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思路。
-
关键词
PDC钻头
破碎性地层
冠部轮廓
布齿参数
保径块
优化设计
钻井提速
技术思路
-
Keywords
PDC bit, broken formation, crown profile, cutter arrangement parameters, gauge pad, optimized design
-
分类号
TE92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
-
题名顺北油气田碳酸盐岩破碎性地层防塌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24
- 19
-
-
作者
陈修平
李双贵
于洋
周丹
-
机构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化缝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百口泉采油厂
-
出处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16,共5页
-
基金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项目群“顺北油气田一区优快钻井技术研究”(编号:P18021-1)部分研究内容。
-
文摘
为了解决顺北油气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破碎性地层易发生井壁坍塌的问题,从地质构造特征、地层裂缝发育及充填程度和井壁岩块受力等方面分析了井壁坍塌的原因,发现造成井壁坍塌掉块的主要原因是强挤压段应力集中、地层微裂缝发育和定向井段受重力影响。虽然地层破碎、应力集中无法改变,但可以提高钻井液的封堵性能,通过有效充填、封堵微裂缝阻止压力传递,同时钻井液保持较高的密度支撑井壁,从而解决井壁坍塌问题。为此,综合考虑强化钻井液封堵能力、控制钻井液高温高压滤失量和优化钻井液动塑比等,优选了防塌钻井液配方,并保持较高的钻井液密度以支撑井壁,形成了防塌钻井液技术。该技术在顺北X井进行了现场试验,钻进中扭矩稳定,机械钻速较高,井径扩大率较小,防塌效果良好,可为其他油气田破碎性地层的高效、安全钻井提供借鉴。
-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破碎性地层
井眼失稳
防塌钻井液
顺北油气田
-
Keywords
carbonate rocks
broken formation
wellbore instability
anti-collapse drilling fluid
Shunbei Oil and Gas Field
-
分类号
TE25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
-
题名破碎性地层漏失力学机理及井漏诊断与处理思路
被引量:20
- 20
-
-
作者
沈海超
胡晓庆
李桂芝
-
机构
中国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中海石油研究总院
华北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出处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5-88,96,共4页
-
文摘
漏失机理复杂且漏失反复是破碎性地层漏失处理的主要难点,搞清漏失力学机理及漏失性质是其关键,但由于目前作业现场对此不够重视,导致堵漏成功率普遍较低。提出一套基于漏失力学机理分析的井漏诊断及处理技术思路,将漏失力学机理及漏层位置分析作为堵漏作业首要环节,依据常规测井及成像测井等资料分析漏层位置及井漏机理、建立作业区潜在漏层的纵向分布剖面,并基于该剖面进行钻井防漏工作,依据漏失力学机理及漏失性质制定针对性技术方案。以代表性井漏处理低效案例为例,分析指出漏失性质不明、堵漏方案缺乏针对性是导致该井漏失处理低效的根本原因。此外,漏失性质分析及配套堵漏作业规范研究急需加强,堵漏作业相关行业标准亟待出台。
-
关键词
破碎性地层
井漏
漏层位置
力学机理
测井
实例研究
-
Keywords
Fragile formation
Lost circulation
Thief formation location
Mechanical mechanism
Logging
Case study
-
分类号
TE28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