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pH胃蛋白酶-甲苯消化法灭活破伤风免疫血浆中脂包膜病毒效果验证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剑锋 英志芳 李长贵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9期1214-1215,1219,共3页
目的验证低pH条件下胃蛋白酶-甲苯消化法对不同核酸类型的脂包膜病毒的灭活效果。方法以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作为RNA指示病毒,以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作为DNA指示病毒,将破伤风免疫血浆样... 目的验证低pH条件下胃蛋白酶-甲苯消化法对不同核酸类型的脂包膜病毒的灭活效果。方法以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作为RNA指示病毒,以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作为DNA指示病毒,将破伤风免疫血浆样品经低pH(3.2±0.2)、0.2%甲苯、6~12活力单位胃蛋白酶处理后各取27 ml,分别加入3 ml指示病毒(9∶1),在(30.0±1)℃水浴中分别振摇10、30、60、90 min灭活病毒。以Vero细胞、PK-15细胞为基质,采用96孔细胞病变法检测残余病毒滴度,验证病毒灭活效果。结果破伤风免疫血浆样品经低pH胃蛋白酶及甲苯消化处理90 min后,VSV和PRV两种指示病毒的灭活效果分别为3.12~3.88和5.25~5.38 logTCID50/0.1 ml。结论采用低pH胃蛋白酶-甲苯消化法对破伤风免疫血浆中PRV灭活效果较好,而对VSV灭活效果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伤风免疫血浆 脂包膜病毒 胃蛋白酶 甲苯 病毒灭活
原文传递
人破伤风类毒素免疫血浆筛选试验中两种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华松 周志军 +1 位作者 尹斌 李健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6年第1期39-42,共4页
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间接血凝法(IHA)对1014份破伤风类毒素全程免疫后人血浆进行抗体水平检测,比较两者的收浆率、收浆符合率以及与动物实验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两者收浆率均达80%。ELISA法与IHA法的合格浆符合率达92%,与动物实验的... 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间接血凝法(IHA)对1014份破伤风类毒素全程免疫后人血浆进行抗体水平检测,比较两者的收浆率、收浆符合率以及与动物实验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两者收浆率均达80%。ELISA法与IHA法的合格浆符合率达92%,与动物实验的相关性更好。ELISA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判读客观明确,优于传统的IHA法,可作为人破伤风类毒素免疫血浆筛选的常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伤风类毒素免疫血浆 ELISA IHA 收浆率 符合率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