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3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31
1
作者 颜鹏飞 王兵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55-65,共11页
本文运用DEA的方法测度了 1 978— 2 0 0 1年中国 3 0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 ,并且对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同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生产率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其研究价值在于对中国经济... 本文运用DEA的方法测度了 1 978— 2 0 0 1年中国 3 0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 ,并且对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同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生产率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其研究价值在于对中国经济研究者提供先进的分析工具和研究平台 ,并为有关部门提供接近现实的经得起检验的数据加工库以及政策依据。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总体来说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是增长的 ,主要原因是技术效率的提高 ;由于技术进步减慢 ,1 997年之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出现了递减 ;根据技术进步并不能做出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判断 ;1 992年以前中国经济出现了效率的趋同 ,1 992年以后追赶效应消失 ,技术进步成为各个地区生产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效率提高以及技术进步均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全要素生产率 中国经济 生产率增长 制度因素 DEA 研究者 结论 数据加工
原文传递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 被引量:323
2
作者 崔丽娟 张高产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02-405,共4页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现在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基本内容,价值与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今后的研究任务。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 研究综述 新思潮 研究领域 产生背景 基本内容 研究任务 研究者 价值
下载PDF
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方法 被引量:243
3
作者 陈向明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93-102,共10页
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方法陈向明关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学术界素有“定量”(quantitative)和“定性”(qualitative)之争。本文无意加入这种论争,而只想对国外日益兴起的新型的“定性研究方法”作一点简... 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方法陈向明关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学术界素有“定量”(quantitative)和“定性”(qualitative)之争。本文无意加入这种论争,而只想对国外日益兴起的新型的“定性研究方法”作一点简单的介绍和评论。因为从弄清楚这个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性研究 研究者 定量研究 解释主义 批评理论 定性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界 被访 效度 研究结果
原文传递
“自己人”:信任建构过程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224
4
作者 杨宜音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0-54,共15页
本文以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获得的经验研究资料描述和分析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外人”变成“自己人”的过程,探讨中国人人与人之间建构信任的逻辑。研究发现,自己人概念表达了中国人是将他人包容进自己的自我(家)边界之内而形成一个信... 本文以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获得的经验研究资料描述和分析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外人”变成“自己人”的过程,探讨中国人人与人之间建构信任的逻辑。研究发现,自己人概念表达了中国人是将他人包容进自己的自我(家)边界之内而形成一个信任边界的;这一边界既有区别内外的功能,也有自己人与外人相互转化的互通功能;内外互化的结果不是形成内外心理群体而是形成心理身份。“自己人”这种信任建构是从传统的“自家人”信任建构发展而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缘关系 研究者 建构过程 工具性 情感性 自我概念 自我结构 内群体 人际信任 社会心理
原文传递
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被引量:163
5
作者 宁虹 刘秀江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 研究者 学术地位
原文传递
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专业化”问题探讨 被引量:130
6
作者 高慎英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1-34,共4页
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专业化”问题探讨高慎英一、教师专业化:对“教师自主”的关怀按照美国学者科尔文(G.Corwin)等人提出的标准,凡称得上一门专业者,必具备以下一些特征:它为公众提供服务,可以成为终生投入的事业;具... 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专业化”问题探讨高慎英一、教师专业化:对“教师自主”的关怀按照美国学者科尔文(G.Corwin)等人提出的标准,凡称得上一门专业者,必具备以下一些特征:它为公众提供服务,可以成为终生投入的事业;具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非一般门外汉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专业化问题 研究者
下载PDF
素质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73
7
作者 杨银付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35-39,共5页
一、素质的涵义和特征 (一)素质的涵义 素质的涵义有狭义、中义和广义之分。 1.狭义素质概念 狭义素质概念,是指生理学和心理学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中认为,素质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 一、素质的涵义和特征 (一)素质的涵义 素质的涵义有狭义、中义和广义之分。 1.狭义素质概念 狭义素质概念,是指生理学和心理学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中认为,素质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辞海》中的这个释义是关于狭义素质的典型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 应试教育 心理素质 若干理论问题 人的发展 主体性 质教育 社会发展 研究者 个体素质
原文传递
基于语篇的语言教学途径 被引量:156
8
作者 程晓堂 《国外外语教学》 CSSCI 2005年第1期8-16,共9页
语篇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与现代语言教学的基本理念有很多不谋而合之处。近些年来,语篇语言学引起了语言教学界的广泛关注,而语篇语言学的研究者也开始把他们的研究成果应用到语言教育的研究之中。基于语篇的语言教学途径就是在这一背景下... 语篇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与现代语言教学的基本理念有很多不谋而合之处。近些年来,语篇语言学引起了语言教学界的广泛关注,而语篇语言学的研究者也开始把他们的研究成果应用到语言教育的研究之中。基于语篇的语言教学途径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本文将讨论基于语篇的语言教学途径的发展过程和核心思想,并探讨这一教学途径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语言学 语言教学 现代语言 外语教学 核心思想 教学途径 语言教育 研究者 基本理念 研究成果
原文传递
论译者的身份 被引量:101
9
作者 田德蓓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1-25,共5页
本文拟就“译者的身份”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具有多重身份:一、译者以读者的身份研读原作;二、译者以作者的身份再现原作;三、译者以创造者的身份传达原作;四、译者以研究者的身份理解原作。
关键词 创造 研究者
原文传递
应付的理论、研究思路和应用 被引量:79
10
作者 俞磊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69-174,共6页
应付的理论、研究思路和应用俞磊(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本世纪40年代始,应付(coping)这个概念在日常意义之外增添了学术成分。1967年心理学摘要中首次出现应付这一研究领域。那时以来,尤其近十年来,理论和应用研究均有... 应付的理论、研究思路和应用俞磊(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本世纪40年代始,应付(coping)这个概念在日常意义之外增添了学术成分。1967年心理学摘要中首次出现应付这一研究领域。那时以来,尤其近十年来,理论和应用研究均有了极大进展,逐渐发展成一个跨学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思路 应付策略 研究者 社会支持 生活事件 自陈量表 心理分析 交互作用 应激事件 因素分析
下载PDF
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资源相互依赖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91
11
作者 虞维华 《公共管理学报》 2005年第2期32-39,93-94,共10页
从“公共组织间关系”的角度研究非政府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对传统“政府间关系”视角的一种部分超越,因此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都将非政府组织作为同质性的整体进行研究,忽视了非政府组织之间存在的巨大差... 从“公共组织间关系”的角度研究非政府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对传统“政府间关系”视角的一种部分超越,因此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都将非政府组织作为同质性的整体进行研究,忽视了非政府组织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因此,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不足。从资源相互依赖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资源上的相互依赖关系以及不同的政府—非政府组织关系类型,认为:非政府组织在获得资源的途径方面具有结构性的差异;因此,非政府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具有结构性的差异;非政府组织对于政府资金支持的依赖关系并不必然导致其自主性的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相互依赖理论 资源 视角 依赖关系 政府间关系 公共组织 关系类型 资金支持 结构性 学术界 同质性 研究者 自主性 作为 多数
下载PDF
论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 被引量:106
12
作者 袁靖 《考古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22,共22页
Two kinds of animal remains have been found on Neolithic China sites: domesticated and wild. The former include those of pigs, dogs, chickens, cattle and sheep; the latter belong to the sika deer, Bavid’s deer, river... Two kinds of animal remains have been found on Neolithic China sites: domesticated and wild. The former include those of pigs, dogs, chickens, cattle and sheep; the latter belong to the sika deer, Bavid’s deer, river deer, muntjac, red deer, roe deer, tiger, wolf, racoon dog, bear, badger, monkey, rabbit, bamboo rat, various kinds of fish and so on. Throug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es of bones from Neolithic sites the author learns that the remains of domesticated and wild animals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sites vary in proportion, which shows the existence of different meat--acquiring patterns at that time. Northeast China, Inner Mongolia, the upper and middle Huanghe River valley, the Huanghe-Huaihe region, the Changjiang Three Gorges area, the Changjiang delta and South China all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which can be summed up and classified into three patterns: dependent, elementary animal domestication, and advanced animal domestication. When the three patterns are lined up in the above order, a model of meat-acquiring in Neolithic China is formed, which demonstrates the basic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meatacquiring in Neolithic China.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sequential changes of meat-acquiring patterns from completely depending on hunting via supply partly by elementary animal domestication to relying mainly on domesticated animals always happened and developed under the restriction by surrounding natural resources. Therefore, this process can be summed up in a theory of passive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家养动物 中国新石器时代 动物骨骼 姜寨遗址 新石器时代遗址 长江三角洲地区 动物总数 研究者 黄淮地区
原文传递
“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上) 被引量:103
13
作者 费孝通 《群言》 2005年第1期17-20,共4页
文明的话题探讨全球化和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个新话题,也不是一个新现象。今天我们经常说的"全球化",其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西方(主要是英国)主导的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之间的广泛接触和交往。
关键词 文明 学术界 “和而不同” 研究者 全球化 美美与共 人类学 世界局势 族群性
原文传递
两种取向的自我效能感评估概述 被引量:50
14
作者 李凌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18-619,共2页
关键词 自我效能感 取向 研究者 参考 有关问题 个性 理解 评估 相关研究 测量工具
下载PDF
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综述 被引量:78
15
作者 周红萍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73,共3页
本文通过分析1980—1999年,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诸方面理论研究,从研究论文的数量统计、改革的重要性、改革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体育教学目标、指导思想、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体育教学的组织、教学模式、教学评... 本文通过分析1980—1999年,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诸方面理论研究,从研究论文的数量统计、改革的重要性、改革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体育教学目标、指导思想、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体育教学的组织、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以及改革研究方法等方面综合介绍研究者对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问题及论点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 改革研究 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改革 研究者 教学评价 中国 数量统计 趋势 主要问题
下载PDF
塑造教师新形象——教师成为研究者之必要性、可能性及途径 被引量:58
16
作者 王伯康 周耀威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5-30,共6页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倡导、实施创新教育工程 ,迫切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能自主发展的创新型教师队伍。教师成为研究者 ,是新形势下教师提高素质、发展能力、谋求自我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书匠”形象 ,就要在认识...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倡导、实施创新教育工程 ,迫切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能自主发展的创新型教师队伍。教师成为研究者 ,是新形势下教师提高素质、发展能力、谋求自我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书匠”形象 ,就要在认识教师参与科研的必要性、可能性的基础上 ,从“反思”入手 ,在与专业研究者的合作研究中 ,逐步发展和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努力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者” ,这样才能全面塑造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者 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 教学研究 中国 教师形象 反思能力 中小学 教学能力 合作教学
下载PDF
教师心理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53
17
作者 辛涛 林崇德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5-51,共7页
教师心理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辛涛,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时代的变革,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社会环境中,教育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造就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成为理... 教师心理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辛涛,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时代的变革,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社会环境中,教育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造就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成为理论界面临的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这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素质 教师心理 教师培训 教师研究 教学效果 学习成绩 教学监控能力 教师知识 研究者 教师特征
下载PDF
中国东南区新石器文化特征之一:有段石锛 被引量:77
18
作者 林惠祥 《考古学报》 1958年第3期1-23,125-126+131-138,共33页
一、引言 (一)有段石锛是中国东南区新石器文化的重要特徵中国东南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与他地有同有异,其明显的差异之一,是有一种特殊的石器即有段石锛。有段石锛发现在东南区最多,在华北东部还略有少数发现,在华北西部便未曾发现过。... 一、引言 (一)有段石锛是中国东南区新石器文化的重要特徵中国东南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与他地有同有异,其明显的差异之一,是有一种特殊的石器即有段石锛。有段石锛发现在东南区最多,在华北东部还略有少数发现,在华北西部便未曾发现过。因在华北极其罕见,故华北的仰韶文化或龙山文化都不曾涉及这种石器,因此在中国的石器时代考古学中这种石器几乎没有地位;可中在东南一带数省中这种石器却很常见,已经可当做这一带有代表性的石器。这种石器数量难不像普通石锛之多,但在这一地带却处处都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文化 大隆 中国东南区 大陵 太平洋 褚岛 考古 研究者 仰韶文化 大平洋
原文传递
质的研究中的“局内人”与“局外人” 被引量:61
19
作者 陈向明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82-91,共10页
质的研究中的“局内人”与“局外人”陈向明随着社会科学界对以实证主义为哲学基础的“科学”研究方法重新进行反思,研究者的个人身份及其与被研究者的关系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影响正在日益受到社会科学研究者(特别是质的研究者)的重... 质的研究中的“局内人”与“局外人”陈向明随着社会科学界对以实证主义为哲学基础的“科学”研究方法重新进行反思,研究者的个人身份及其与被研究者的关系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影响正在日益受到社会科学研究者(特别是质的研究者)的重视。“研究者对于被研究者是‘局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者 质的研究 研究对象 建构主义 真实性 角色定位 中国留学生 参与程度 亲疏关系 参与型
原文传递
主观幸福感与文化的关系研究综述 被引量:56
20
作者 邹琼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32-633,631,共3页
西方研究者建立了四个文化模型来解决主观幸福感的文化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争议。遗憾的是,现有的模型各执一端,实证研究也偏重于幸福感的文化特殊性研究。近年来,国内开始重视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并发现了幸福感的中西差异。未来研究... 西方研究者建立了四个文化模型来解决主观幸福感的文化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争议。遗憾的是,现有的模型各执一端,实证研究也偏重于幸福感的文化特殊性研究。近年来,国内开始重视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并发现了幸福感的中西差异。未来研究的重点是整合有关理论,解决文化争议,采取主位研究策略,提高实证研究的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研究综述 实证研究 文化特殊性 跨文化研究 文化模型 中西差异 未来研究 研究策略 普遍性 研究者 效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