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穿透性地球化学迁移模型的实验证据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学求 张必敏 迟清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485-486,共2页
关键词 深穿透地球化学 实验证据 覆盖层 研究元素 垂直迁移 地球化学异常 距离迁移 成矿元素 矿体 迁移机理
下载PDF
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微量元素研究
2
作者 王余标 王彤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4期21-25,共5页
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环境保护工作涉及到的两个重要方面。研究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要借助于环境监测,环境医学、环境毒理学和环境流行病学等理论知识和方法,来阐明环境质量变化对人体健康关系的客观规律... 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环境保护工作涉及到的两个重要方面。研究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要借助于环境监测,环境医学、环境毒理学和环境流行病学等理论知识和方法,来阐明环境质量变化对人体健康关系的客观规律。 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研究绝大部分是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环境中的变化和迁移现象和规律的科学。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环境中有宏观的变化也有微观的变化,就元素的本身而言在某些地方也有宏量的和微量的。这些元素有些对人体有害有些有益,认识这些元素对环境的作用掌握其变化规律,并在一定的时候有其随着人们的意志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微量元素 环境科学 环境地球化学 环境监测站 人体健康 生活饮用水 环境流行病学 研究元素 河南科技出版社 研究
下载PDF
一个值得商榷的说法
3
作者 卜柃科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化学性 值得商榷 元素化学 基本性质 研究元素 原子半径 几何构型 原因分析 第一电离能 化学键作用
下载PDF
基于科学研究元素融入的药理学实验序贯教学体系构建
4
作者 童静 廖晓燕 丁虹 《药学教育》 2022年第6期66-69,共4页
药理学实验是药学专业本科生的主干专业课,武汉大学药学院通过改革传统的药理学实验教学体系,将科学研究元素融入教学实践,将验证性实验调整为探索研究型实验;以节约教学资源为目的构建序贯教学体系,将经典药理学实验内容与创新性实验... 药理学实验是药学专业本科生的主干专业课,武汉大学药学院通过改革传统的药理学实验教学体系,将科学研究元素融入教学实践,将验证性实验调整为探索研究型实验;以节约教学资源为目的构建序贯教学体系,将经典药理学实验内容与创新性实验相结合,创新思维与实验技能培养并重,使本科生在药理学实验课程中,对科学研究有更为完整的认知,实验技能得到更系统的训练。该融入科学元素的序贯教学体系有利于药学专业本科生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实验教学 科学研究元素 序贯教学培养体系
下载PDF
牛津研究体系在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5
作者 马克·波拉德 彼得·布睿 +3 位作者 彼得·荷马 徐幼刚 刘睿良 杰西卡·罗森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5-106,共12页
近几年,牛津大学考古与艺术史实验室摸索出一套系统的方法,即通过利用铜器微量元素、合金元素以及铅同位素来探究金属的流通。结合牛津研究体系与已有的商周青铜器微量元素及铅同位素数据,可以获取商周时期铜铅资源流通网络与合金技术... 近几年,牛津大学考古与艺术史实验室摸索出一套系统的方法,即通过利用铜器微量元素、合金元素以及铅同位素来探究金属的流通。结合牛津研究体系与已有的商周青铜器微量元素及铅同位素数据,可以获取商周时期铜铅资源流通网络与合金技术的新信息,进而有助于深入探究商周时期不同地区的青铜生产与流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津研究体系微量元素合金元素铅同位素 中国古代青铜器
原文传递
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6
作者 沙荣妹 《成才之路》 2010年第27期37-38,共2页
让语文课堂充满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是提高语文课堂效益的必要前提。所以,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做到:加强师生双边活动,让课堂具有丰富的情感,让课堂拥有更多的研究性元素。
关键词 师生互动 丰富情感 研究元素
下载PDF
中学教研文化建设
7
作者 肖天柱 《基础教育参考》 2013年第11期25-27,共3页
课改进入深水区,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受到普遍关注。教研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元素。中学教研文化建设要以教育新理念为依据,研究并科学地把握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教研文化构建规律,大力营造教师团队的积极心态激发可持续的内... 课改进入深水区,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受到普遍关注。教研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元素。中学教研文化建设要以教育新理念为依据,研究并科学地把握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教研文化构建规律,大力营造教师团队的积极心态激发可持续的内驱力。教研形式有继承也有创新,关键是要在一切教研活动中努力促成研究性元素的回归,在全校形成“没有研究便没有教育质量”的共同认知和做研究型教员、学者型名师的共同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研文化构建 理念与规律 积极心态营造 研究元素回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