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砂改良土干湿循环下胀缩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谭毓清 邵天彦 +1 位作者 王秀 张麟舒 《低温建筑技术》 2017年第5期111-112,共2页
在有荷载条件下,通过模拟干湿循环过程的试验,研究了李渡红土加入掺和料砂后的胀缩性,得到砂改良土胀缩变形变化规律。在荷载条件下,砂改良土的绝对和相对胀缩率比素土的绝对和相对胀缩率明显低,且含砂量在一定范围内,土样的绝对和相对... 在有荷载条件下,通过模拟干湿循环过程的试验,研究了李渡红土加入掺和料砂后的胀缩性,得到砂改良土胀缩变形变化规律。在荷载条件下,砂改良土的绝对和相对胀缩率比素土的绝对和相对胀缩率明显低,且含砂量在一定范围内,土样的绝对和相对胀缩率随土料中含砂量增多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循环 荷载 胀缩性 改良
下载PDF
干湿循环对机制砂改良膨胀土力学与变形特性影响
2
作者 肖桂元 方玉凯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3-19,共7页
在膨胀土中加入不同掺量的机制砂进行物理改良,对土样开展0~5次的干湿循环试验以分析土样的裂隙发育规律,并将干湿循环1、3、5次后的土样进行直接剪切试验及收缩和膨胀试验,探究经过干湿循环后土样的强度衰减和收缩膨胀特性。结果表明:... 在膨胀土中加入不同掺量的机制砂进行物理改良,对土样开展0~5次的干湿循环试验以分析土样的裂隙发育规律,并将干湿循环1、3、5次后的土样进行直接剪切试验及收缩和膨胀试验,探究经过干湿循环后土样的强度衰减和收缩膨胀特性。结果表明:机制砂可有效抑制膨胀土的裂隙发育,在机制砂掺量为10%时抑制效果最好,能较好抑制改良土裂隙集中发育,且在10%掺量下改良土的抗剪强度衰减幅度最小,收缩和膨胀特性方面也表现最佳。本试验验证了机制砂可延缓膨胀土在干湿循环过程中的裂隙发育和抗剪强度衰减,并且能改良土样的收缩膨胀变形特性,改良效果受机制砂掺量影响,综合考虑各项因素,机制砂掺量应控制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改良 干湿循环 强度衰减 收缩变形 膨胀变形
下载PDF
路基掺砂改良土填筑施工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志秀 《铁道建筑技术》 2008年第6期72-74,共3页
填筑材料及施工工艺是控制填筑密实度的关键,对现有不合格填筑材料通过掺砂改良方法使之达到合格,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在路基填筑施工中已逐渐得到应用。介绍在洛湛铁路施工过程中掺砂改良土施工工艺。
关键词 改良 路基填筑 应用
下载PDF
高液限土路基填筑方案改良研究
4
作者 魏星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0年第10期39-41,共3页
高液限土在用于路基填筑时会出现一系列的难题,如水稳定性差、压实困难等。本文针对高液限土在实际路基填筑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通过加州承载比试验、碾压试验等研究高液限土的压实度、含水率、加州承载比大小和使用过程中强度的衰减等... 高液限土在用于路基填筑时会出现一系列的难题,如水稳定性差、压实困难等。本文针对高液限土在实际路基填筑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通过加州承载比试验、碾压试验等研究高液限土的压实度、含水率、加州承载比大小和使用过程中强度的衰减等方面出现的问题。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高液限土直接用于路基填筑时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针对高液限土的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改良高液限土用于路基填筑的办法,即通过对高液限土进行掺砂从而改良其用于路基填筑的性质,使得掺砂改良后的高液限土可以直接用于填筑路基而不会出现之前的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一改良方法,通过试验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改良前后高液限土的一系列性质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掺砂改良后的高液限土具有很好的性质,可以直接用于路基底基层和路堤的填筑。这一方法有效的解决了高液限土分布地区路基填筑这一难题,从而可以当地取材,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高液限 路基填筑 加州承载比 改良
下载PDF
掺绿砂改良土中铅离子浸出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盘霞 黄强 《广西水利水电》 2018年第6期7-8,32,共3页
利用不同pH值的渗滤液对掺绿砂改良土进行注渗试验,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得出改良土中铅离子的浸出浓度受渗滤液p H值、掺砂率和浸出时间等因素影响的结论,其中渗滤液pH值越低,改良土中铅离子浸出浓度越大,当掺绿砂率为30%~40%时铅离子浸... 利用不同pH值的渗滤液对掺绿砂改良土进行注渗试验,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得出改良土中铅离子的浸出浓度受渗滤液p H值、掺砂率和浸出时间等因素影响的结论,其中渗滤液pH值越低,改良土中铅离子浸出浓度越大,当掺绿砂率为30%~40%时铅离子浸出浓度最小,铅离子浸出浓度随时间变化呈指数函数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绿改良 注渗试验 铅离子 浸出浓度
下载PDF
砂改良土击实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袁士才 王有福 +2 位作者 郑佰川 田宗坤 陈云丹 《山西建筑》 2016年第28期66-66,共1页
通过击实试验,研究了掺砂量对砂改良土击实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砂改良土的最大干密度随含砂量的增大而增大,增大的趋势先快后慢,且最大干密度变化量较小,砂改良土的最优含水量随含砂量的增大而减小,且减小的趋势先快后慢。
关键词 改良 击实试验 最优含水量 最大干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