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战国秦汉时期制铁耐火材料的矿物组织与含量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海峰 林昊 +1 位作者 潜伟 陈建立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5-114,共10页
战国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生铁与生铁制钢技术体系的发端与形成期,制铁耐火材料为发达的生铁与生铁制钢技术体系提供了结构、化学、热性能上的技术保障,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制铁耐火材料的研究较少,影响了对中国古代钢铁技术的全面认... 战国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生铁与生铁制钢技术体系的发端与形成期,制铁耐火材料为发达的生铁与生铁制钢技术体系提供了结构、化学、热性能上的技术保障,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制铁耐火材料的研究较少,影响了对中国古代钢铁技术的全面认识。本研究对战国秦汉时期出土的制铁耐火材料开展了文献、田野考察和矿相分析,科学认知其微观结构,认为战国秦汉时期制铁耐火材料以黏土质材料为主,使用了砂质材料,但尚未出现砂泥混合质材料。同时,炉壁、铸铁范、鼓风管之间的矿物显微组织和含量差异较大,表明战国秦汉时期工匠已能根据性能需求的不同制作不同的耐火材料用于不同的制铁生产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制铁 耐火材料 矿相分析 矿物含量分析 战国秦汉时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