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滕州汉代石祠堂及祠堂画像
被引量:4
- 1
-
-
作者
陈庆峰
潘卫东
李慧
-
机构
滕州市博物馆
-
出处
《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1期81-84,共4页
-
文摘
祠堂 ,是西汉时期的产物 ,东流末期随着社会的动荡不安耐消失 ,但从它遗留下来的构件画像来看 ,却反映了汉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特别是书画及雕刻艺术 ,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它对研究我国历史文化、政治。
-
关键词
滕州
石祠堂
祠堂画像
汉朝
雕刻艺术
-
分类号
K879.4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东汉石祠艺术功能的观察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吉南
-
机构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
-
出处
《美术研究》
1987年第3期72-77,共6页
-
文摘
汉帝国的威仪与风采已一去不返。那些追求浮华、重视仪观、耽于声色的达官贵人,那些求仙炼丹的黄老之徒,那些高隐不仕的江海名士,那些忠臣孝子和节妇烈女,都已灰飞烟灭,而他们的坟墓、祠堂、墓阙,借金石之固,得以留存至今。那些布置在墓室,墓祠和墓阙上的石刻画像,在今天已被看作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艺术典范与艺术传统。因此,有必要对东汉石祠艺术进行功能方面的考察,选择这个角度去理解东汉石祠建筑与画像的内涵。
-
关键词
艺术功能
石祠堂
画像石
历史故事
空间意识
文化遗存
社会生活
民间艺术
天人感应
鬼神观念
-
分类号
J20
[艺术—美术]
-
-
题名古逸汉风——汉画像石的空间配置与图像布局探析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韩青
-
机构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
出处
《百家评论》
2014年第2期79-95,共17页
-
文摘
一汉画像石是什么?虽然,有万千的图式和形象凿然石上,摆在人们眼前,然而对它们的定义和命名,一直以来众说纷纭,'汉画'、'汉画像'、'汉画像石'、'汉代画像石'、'汉代画像石刻'等等莫衷一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从造型元素构成的角度看,它应该是算立体的雕塑还是平面的绘画?对此,本文采用了较为流行的说法,是俞伟超在《中国画像石概论》中开篇明义的第一句:'画像石可说是一种石刻绘画,这种造型艺术。
-
关键词
汉画像石
金石学
墓室
武氏祠
碑铭学
考古学
石刻画像
石祠堂
图像
-
分类号
K879.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古代中国的画像石》序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土居淑子
罗伟先
余德章
-
机构
成都市博物馆
四川省博物馆
-
出处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77-80,共4页
-
文摘
建造庞大的坟墓并在地面修筑祠堂,将各种各样的图像用于装饰内壁,这种习惯乃是古代汉民族富有特色之传统。 坟墓,对于古人而言,不仅是被葬者在死后能继续进行类似于生前生活的天地,也是通往另一个理想之终极世界之特殊阶梯。因此,在坟墓装饰内容中,除了以纪念被葬者之图像或日常生活的实际场面等现实社会为背景而采用的画像而外,汉民族所固有的神话传说、孝子节妇。
-
关键词
画像石
汉代画像
武氏祠
石祠堂
题材
汉画像石
装饰
墓葬
孝子
历史故事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水经注》中汉代官吏墓地记载的史料价值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黄续
-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
-
出处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7-130,共4页
-
基金
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汉画像石
画像砖建筑装饰艺术研究"(15DG58)
-
文摘
两汉官吏无论仕宦成败如何,叶落归根,最终基本上是安葬于家族墓地。作为特殊群体,汉代官吏的墓葬既受当地民俗的影响,同时又给社会习俗乃至后世以深刻的影响。而在《汉书》《后汉书》等正史中,人物传记主要记述官吏的为学为政情况,其墓葬情况大都比较笼统,或语焉不详,或一笔带过。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这部经典地理名著,沿水而记,随笔成文,首次较为详尽地记下了汉代为数甚多的官吏墓葬。这些记载在学界通常被作为资料引用,较少对资料本身进行归纳分析。
-
关键词
《水经注》
陈桥驿
人物传记
《后汉书》
石像生
石阙
考古发掘
湖阳
汉代文献
石祠堂
-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北朝至隋墓葬出土石堂再研究
被引量:1
- 6
-
-
作者
齐香钧
-
机构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
出处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68-73,共6页
-
文摘
北朝至隋的个别中高等级墓葬中发现有体量较大的石质仿木结构殿堂式建筑,当定名为"石堂"。关于其性质和形制来源,学界已有观点多存可商之处。参照考古发现情况与文献记载可知,这种石堂的性质应为"椁",其形制直接仿照地上建筑石祠堂。这种葬具的产生,根源在于少数社会中层人员为实现祭祀目的,将墓上祠堂移至地下的需求。
-
关键词
北朝
隋
石堂
葬具
石祠堂
-
分类号
G642.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汉芗他君祠堂石柱
被引量:1
- 7
-
-
作者
许国平
-
出处
《紫禁城》
2002年第1期36-37,共2页
-
文摘
芗他君祠堂石柱,高122厘米,宽33厘米。1934年出土于山东省东阿县铁头山,1949年后入藏故宫博物院。柱的四面均有画像,或人物,或动物,图文生动。其中一面半截刻柱文,最上分3行刻“东郡厥县东阿西芗堂吉里芗他君石祠堂”17字题额,其下为正文10行,每行31至46字不等,共417字,隶书。汉代石柱题记遗存很少,此为难得的艺术佳品。
-
关键词
石柱
石祠堂
隶书
汉碑
东阿县
书法艺术
鲁国
碑刻
彭城
鲁中南地区
-
分类号
K87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凹面线刻画像石探析
- 8
-
-
作者
杨爱国
-
机构
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
-
出处
《海岱考古》
2019年第1期444-456,共13页
-
文摘
汉代画像石是"雕文刻画,罗列成行"的艺术,其雕刻技法在20世纪30年代就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其中滕固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他指出:"石刻画像正像欧洲的浮雕(Relief),有其自己的地位。""在佛教艺术以前,中国从未有过类乎希腊的浮雕。但中国的石刻画像也有好几种,如孝堂山和武梁祠的刻像,因为其底地磨平,阴勒的线条用得丰富而巧妙,所以尤近于绘画,像南阳石刻都是平浅浮雕而加以粗率劲直的线条勾勒,和绘画实在有相当的距离。
-
关键词
画像石墓
雕刻技法
孝堂山石祠
功曹阙
石祠堂
皇圣卿阙
石刻画像
-
分类号
K879.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平城北魏墓葬房形石室探析
- 9
-
-
作者
王秀玲
-
机构
山西大同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
出处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51-54,共4页
-
文摘
房形石室是北魏平城墓葬中非常有特色的文化现象,本文着重分析这一文化现象出现的历史文化背景及房形石室的形制渊源。认为房形石室是汉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汉代墓葬习俗"第宅化"的进一步发展,其形制可能是受青齐地区地面石祠堂的影响。
-
关键词
房形石室
汉化
石祠堂
-
Keywords
stone room
Chinesization
stone temple
-
分类号
K23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K871.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钱湖之慧 钱湖之浩
- 10
-
-
作者
张受祜
李岩宏
祝辰洲
-
出处
《风景名胜》
2003年第8期60-65,共6页
-
文摘
常年生活在西子湖畔,对于西湖无论阴晴雨雪、冬夏春秋、拂晓黄昏乃至夜深人静时的景象都曾有所领略,早已深深铭在心头。每当有人拿别处的山水来相比,我总是付之一笑,这笑里多少带有一种不屑的意味。这次来到东钱湖,却轮到我自己时时拿它来与西湖相比了。东钱湖是一个流动着灵气的智慧之湖,东钱湖又是一个激荡着豪气的浩然之湖。如果说东钱湖之慧堪与西湖媲美的话,那么东钱之浩是西湖所不及的了。
-
关键词
东钱湖
陶公山
王安石变法
伏牛山
石祠堂
王安石纪念馆
月光下
-
分类号
K928.7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漢碑文字校讀八則
- 11
-
-
作者
孫濤
張再興
-
机构
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
-
出处
《出土文献》
2019年第1期373-384,共12页
-
文摘
一、大(太)守鉅鹿鄐君,部掾冶級王弘、史荀茂、張宇、韓岑等典功作。《鄐君開褒斜道摩崖》[1]對於'部掾冶級',《校注》:'屬官名,執掌不詳。'《漢碑集釋》:'蓋是官名。'[2]楊鷔麒認爲部掾爲官名,冶級疑爲人名。[3]《校注》《漢碑集釋》皆認爲'部掾冶級'是固定結構,應爲官名,誤。楊鷔麒先生的釋讀可從。春秋衛國有'冶廑',魯國有'冶區夫',皆見於《春秋左氏傳》。
-
关键词
地理位置
漢印文字徵
石祠堂
肥致碑
-
分类号
K877.4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H1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王文進致陳邦福手札考釋
- 12
-
-
作者
李軍
-
机构
蘇州博物館
-
出处
《版本目录学研究》
2018年第1期303-313,共11页
-
文摘
中國近代藏書史上留名者,除了南北各大私人藏書家如周叔弢、陳清華等,還有一批值得注意、研究的人物,那就是販售古刻名抄、爲藏書家提供藏品的書商。他們經眼之書,或不輸藏書家,但絶大部分都如煙雲過眼,不留痕迹,没有著作流傳,其人亦隨時光流逝,同付湮滅。這與書商本身的學養、精力、工作重點有關,也與能否獲得同時代學者的幫助、扶持密不可分。
-
关键词
王文進
沈燮元
宋刻本
北京琉璃
石祠堂
-
分类号
K825.4
[历史地理—历史学]
I207.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皖北地区东汉抱鼓石祠堂研究
- 13
-
-
作者
王传明
-
机构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
出处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91,共16页
-
文摘
皖北地区淮北市和萧县发现的抱鼓石祠堂有着前室后龛的独特造型,通过前室后龛画像的配置情况可知,工匠并没有将祠堂构建为人间宅院的前堂与后室,而是前室的人间世界与后龛的西王母和东王公的神仙世界。前室的人间世界是祠主后人所能到达的最远之地,后龛的西王母和东王公的神仙世界是祠主所升往和新生之地,并且可以乘坐车马来到人间世界,享受其后人供奉的酒食与祭祀。这显现出建筑结构与画像所构建世界的割裂。祠主与其后人在前室人间世界的共存与发生关联明显有别于山东苍山元嘉元年画像石墓题记所表达的“长就幽冥则决绝,毕圹之后不复发”墓主与其后人的“决绝”关系。这些都为审视汉代地上祠堂与地下墓葬的建筑结构、画像配置和丧葬逻辑等问题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新材料。
-
关键词
汉代
皖北地区
抱鼓石祠堂
前室后龛
画像配置
丧葬逻辑
-
Keywords
Han Dynasty
Northern Anhui
ancestral halls with drum-shaped stones
front chamber and rear niche
portrait arrangement
funerary logic
-
分类号
K871.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朱鲔石室
被引量:3
- 14
-
-
作者
蒋英炬
杨爱国
蒋群
-
出处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6-96,共1页
-
文摘
朱鲔石室原位于山东金乡县城西李庄,是目前已知最大的汉代墓地石祠堂。历史上对其著录,最早见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1930年,金乡县文教局改明伦堂为古物保护所,陈列朱鲔石室壁画像,并勒石以记之,后遗失半数。
-
关键词
朱鲔
石祠堂
考古报告
《水经注》
明伦堂
勒石
室壁
祠主
建筑结构
文物出版社
-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