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体征类型初探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振标 王令红 欧阳莲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82年第1期72-80,共9页
应用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体征类型。作者认为他们同属一个大人种——蒙古人种(即黄色人种)。依照他们体征间的差异,可以分为三个地区类型:1)中原地区类型;2)华南地区类型;3)关中地区类型。这些地区类型形成的时间可能... 应用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体征类型。作者认为他们同属一个大人种——蒙古人种(即黄色人种)。依照他们体征间的差异,可以分为三个地区类型:1)中原地区类型;2)华南地区类型;3)关中地区类型。这些地区类型形成的时间可能是在较新石器时代为早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坡 新石器 宝鸡 陕西 颅型 石山 齿槽面角 黄色人种 蒙古人种 阔上面型 中国新石器时代 体征 初探
下载PDF
长江下游早期人类体质及文化适应研究之一 上海松江区广富林遗址良渚文化墓地出土人骨的人种学研究(1) 被引量:2
2
作者 汪洋 《上海文博论丛》 2014年第1期36-43,共8页
受到潮湿气候和酸性土壤环境的影响,长江下游地区古代人骨普遍腐蚀严重,测量数据不完整(2),这种情况影响了体质人类学研究工作地系统展开。为深入开展该地区古代居民人种学研究工作,我们对1999-2003年上海松江区广富林遗址31座良渚文化... 受到潮湿气候和酸性土壤环境的影响,长江下游地区古代人骨普遍腐蚀严重,测量数据不完整(2),这种情况影响了体质人类学研究工作地系统展开。为深入开展该地区古代居民人种学研究工作,我们对1999-2003年上海松江区广富林遗址31座良渚文化中期墓葬中出土的人骨进行了比较详细地修复和测量(3)。以此为基础,本文将通过欧式距离系数、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探讨良渚文化居民与我国其它相关古代族群在体质特征上的异同和种系渊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渚文化 富林 人骨 长江下游地区 普遍腐蚀 主成分分析 文化适应 早期人类 石山 欧式距离
下载PDF
利冲坳伏击战
3
作者 黄中枢 《传承》 1994年第4期38-40,共3页
利冲坳伏击战黄中枢1947年12月初,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团主力南渡郁江,作战略转移到十万大山之后,桂中南地区的革命斗争转入"挖塘养鱼"──采用武工队形式,开展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以巩固游击老区,开辟新区为主,尽... 利冲坳伏击战黄中枢1947年12月初,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团主力南渡郁江,作战略转移到十万大山之后,桂中南地区的革命斗争转入"挖塘养鱼"──采用武工队形式,开展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以巩固游击老区,开辟新区为主,尽量避免同强大于我的敌人发生正面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转移 正面冲突 群众工作 中南地区 革命斗争 聚而歼之 横北 国民党军队 石山 村中
下载PDF
浅谈山水盆景制作方法
4
作者 刘敏 梁武 《宝藏》 2017年第3期90-91,共2页
山水盆景是以观赏岩石为主的一类盆景,根据材料表现的景观主题有很多类型。一、石料的选择制作山水盆景的基本材料主要是山石。不管是松质或硬质山石,制作山水盆景的石料必须具有天然纹理、色彩以及形态自然等特点。石料选择有两种方法... 山水盆景是以观赏岩石为主的一类盆景,根据材料表现的景观主题有很多类型。一、石料的选择制作山水盆景的基本材料主要是山石。不管是松质或硬质山石,制作山水盆景的石料必须具有天然纹理、色彩以及形态自然等特点。石料选择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因石立意”,另一种是“因意选石”。在大堆石料中挑选山石时,首先要挑选好主峰的石料。在选石时,注意挑选具有“瘦漏透皱”,色泽、纹理、质地尽量一致的山石,以便生动地表现山峰的各种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盆景 堆石料 松质 材料表现 群置 形态美 石作 赏石 散点石 石山
原文传递
琼北地区石山组玄武岩及其熔洞形成机理初探 被引量:2
5
作者 崔玉超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27-31,共5页
介绍了琼北地区石山组玄武岩的化学成份,初步认为石山组玄武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属大陆板内裂谷环境。分析了玄武岩熔洞的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初步认为沉积蜂窝型熔洞是熔岩流(舌)在冷凝沉积过程中,挥发成份无法释放到大气中,产生气泡冷凝... 介绍了琼北地区石山组玄武岩的化学成份,初步认为石山组玄武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属大陆板内裂谷环境。分析了玄武岩熔洞的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初步认为沉积蜂窝型熔洞是熔岩流(舌)在冷凝沉积过程中,挥发成份无法释放到大气中,产生气泡冷凝形成空洞,分布在熔岩流(舌)底部或侧部的内接触带中。隧道型熔洞为残留的岩流空洞或岩流管道,它是岩浆运移的残留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山玄武岩 海南熔洞 琼北地质构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