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4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朝龛像遗迹初探 被引量:40
1
作者 宿白 《考古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89-413,524-525,共27页
魏晋佛教依附玄谈,为士大夫所激赏。东晋南迁,佛教玄风传布江左,高僧名士共入一流。名士多出世家,或为世家所敬重,所以,此时长江中下游佛教主要盛行于上层。十六国时,中原北方善谈名理仍是僧人主流,道安、罗什皆擅文辞,重义学,故后秦姚... 魏晋佛教依附玄谈,为士大夫所激赏。东晋南迁,佛教玄风传布江左,高僧名士共入一流。名士多出世家,或为世家所敬重,所以,此时长江中下游佛教主要盛行于上层。十六国时,中原北方善谈名理仍是僧人主流,道安、罗什皆擅文辞,重义学,故后秦姚兴称奉佛教为"好乐玄法"(《广弘明集》卷十八《重答安成侯姚嵩书》),道安、罗什之译经宣讲,其影响亦远布南方。因此,五世纪初期以前南北佛教无大差异。413年,罗什卒后不久,关中战乱,罗什徒众率多南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勒信仰 无量寿佛 高僧传 佛教信仰 南朝 石城 遗迹 弥勒像 北魏 世纪初
原文传递
2015年山西兴县碧村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40
2
作者 王晓毅 海金乐 +7 位作者 张光辉 白勇 张银才 贾文涛 安根 孙先徒 梁孝 高振华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5-33,87,共10页
碧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兴县高家村镇碧村北,201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该遗址发掘了525平方米,发现了大型石砌房址、护坡墙,还获得了城墙的相关线索。这是山西黄河沿岸地区首个确认的龙山时代大型遗址,对于揭示该区域文化面貌,了解其社会进... 碧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兴县高家村镇碧村北,201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该遗址发掘了525平方米,发现了大型石砌房址、护坡墙,还获得了城墙的相关线索。这是山西黄河沿岸地区首个确认的龙山时代大型遗址,对于揭示该区域文化面貌,了解其社会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县 碧村遗址 龙山末期 石城
下载PDF
试论作为长城“原型”的北方早期石城带 被引量:28
3
作者 韩建业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8-53,59,共7页
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早期,长城沿线的内蒙古中南部、陕北、内蒙古东南部、辽西等地分布有若干石城带,这些石城带基本上都位于当时农业、半农业文化区的北缘,受到气候环境变迁的影响而南北略有移动,其重要功能之一是为了防御北方民族... 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早期,长城沿线的内蒙古中南部、陕北、内蒙古东南部、辽西等地分布有若干石城带,这些石城带基本上都位于当时农业、半农业文化区的北缘,受到气候环境变迁的影响而南北略有移动,其重要功能之一是为了防御北方民族的南侵。由于这些特点与长城有可比之处,故可称其为长城的"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城 石城 原型 新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原文传递
内蒙古赤峰市三座店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遗址 被引量:29
4
作者 郭治中 胡春柏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7-27,I0005-I0006,共13页
三座店遗址位于赤峰市松山区初头朗镇三座店村,地处阴河左岸的洞子山上,东南距镇政府所在地约2.5公里,距赤峰市约40公里(图一)。2005年6月至2006年11月,为配合三座店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为... 三座店遗址位于赤峰市松山区初头朗镇三座店村,地处阴河左岸的洞子山上,东南距镇政府所在地约2.5公里,距赤峰市约40公里(图一)。2005年6月至2006年11月,为配合三座店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考古发掘,揭露出一座保存基本完整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三座店遗址 石城 夏家店下层文化
原文传递
明都南京城垣略论 被引量:25
5
作者 季士家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84年第2期70-81,共12页
我国东南重镇南京,地处长江下游,扼南北要冲,居鱼米之乡,山抱水环,形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亦为著名的帝王古都。自孙吴之时,因诸葛亮有“钟阜龙盘,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语,一千七百多年来,人们即以“龙盘虎踞”专指南京,并以此... 我国东南重镇南京,地处长江下游,扼南北要冲,居鱼米之乡,山抱水环,形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亦为著名的帝王古都。自孙吴之时,因诸葛亮有“钟阜龙盘,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语,一千七百多年来,人们即以“龙盘虎踞”专指南京,并以此形容其地之险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元璋 南京城垣 长江下游 明王朝 都城 诸葛亮 金陵 石城 后湖 我国古代
原文传递
陕西佳县石摞摞山遗址龙山遗存发掘简报 被引量:24
6
作者 张天恩 丁岩 +9 位作者 梁亚栋 史来兴 刘峰 史全平 齐文军 齐军 郑文斌 杜红艳 卫峰 臧中秋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3,共11页
石摞摞山遗址,位于陕西省佳县的一座名为石摞摞山及其附近区域,距离黄河约15公里,2003年7~10月对此遗址做了考古发掘。本次工作揭露遗址面积约900平方米,清理灰坑、窖穴93座、房址18座、陶窑1座,以及用石块包崖镶坡所筑的内外城... 石摞摞山遗址,位于陕西省佳县的一座名为石摞摞山及其附近区域,距离黄河约15公里,2003年7~10月对此遗址做了考古发掘。本次工作揭露遗址面积约900平方米,清理灰坑、窖穴93座、房址18座、陶窑1座,以及用石块包崖镶坡所筑的内外城墙、宽大的护城壕和保存较好的石砌护坡等遗迹;出土陶器、石玉器、骨器等遗物200多件。这些发现,为认识石摞摞山遗址的文化内涵和特征,为了解陕北及相邻地区的龙山时代及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的面貌,以及陕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序列等等,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科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佳县 石摞摞山 石城 龙山文化
下载PDF
阴河中下游石城的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惠德 薛志强 +1 位作者 吉迪 刘景岚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15-61,共47页
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发现于本世纪四十年代。1994年中外联合对阴河中下游进行了调查,共发现60多座石城。这些石城分布在阴河两岸及其支流的山岗和台地上,具有明显的防御性质。从城的分布规律和内部结构上,可以看出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 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发现于本世纪四十年代。1994年中外联合对阴河中下游进行了调查,共发现60多座石城。这些石城分布在阴河两岸及其支流的山岗和台地上,具有明显的防御性质。从城的分布规律和内部结构上,可以看出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社会分化日趋严重,已跨入文明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上古史 田野考古 夏家店下层文化 阴河 石城
下载PDF
三座店石城遗址与夏家店下层文化若干问题之我见 被引量:11
8
作者 郭治中 郭丽 《草原文物》 2014年第1期89-97,163,共9页
通过对松山区三座店石城布局、规模和城墙建筑的分析,认为该城的军事防御价值并不高。结合石城与周边分布的其他石城址的布局关系,以及与史前本地区双生聚落的文化传承,作者提出夏家店下层文化双生聚落是一种确定无疑存在的现象,与文中... 通过对松山区三座店石城布局、规模和城墙建筑的分析,认为该城的军事防御价值并不高。结合石城与周边分布的其他石城址的布局关系,以及与史前本地区双生聚落的文化传承,作者提出夏家店下层文化双生聚落是一种确定无疑存在的现象,与文中讨论的聚落的非军事性质相辅相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家店下层文化 遗址 石城 日本学者 文化类型 青铜时代 考察工作 时代局限
下载PDF
中国北方早期石城兴起的历史背景——涿鹿之战再探索 被引量:10
9
作者 韩建业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4-101,共8页
中国北方长城沿线在距今4700多年的庙底沟二期之初,突然涌现出许多军事性质突出的石城。同时,在黄土高原文化的强烈影响下,内蒙古中南部、河北大部和河南中部等地的文化格局发生突变。这一系列现象应当是以黄土高原人群为胜利方的大规... 中国北方长城沿线在距今4700多年的庙底沟二期之初,突然涌现出许多军事性质突出的石城。同时,在黄土高原文化的强烈影响下,内蒙古中南部、河北大部和河南中部等地的文化格局发生突变。这一系列现象应当是以黄土高原人群为胜利方的大规模战争事件的结果,很可能与文献记载中的涿鹿之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地区 庙底沟二期 石城 涿鹿之战
下载PDF
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2016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10
10
作者 田小红 吴勇 +2 位作者 多斯江 张树春 陈新儒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25,F0002,共23页
2016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石城子遗址城内西北部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640平方米,清理房址一套半,计8间房,发现有墙体、柱洞、散水和门道等遗迹。出土有大量的板瓦、筒瓦、瓦当、砖等建筑材料以及陶、铜、铁、石、骨器等,其中陶器有碗... 2016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石城子遗址城内西北部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640平方米,清理房址一套半,计8间房,发现有墙体、柱洞、散水和门道等遗迹。出土有大量的板瓦、筒瓦、瓦当、砖等建筑材料以及陶、铜、铁、石、骨器等,其中陶器有碗、盆、罐、瓮、甑等。通过系统的考古工作,同时结合周边相关遗存并对照文献记载,基本可以确定石城子遗址就是汉代的疏勒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台县 发掘简报 遗址 石城 新疆 吐鲁番盆地 丘陵地 天山
原文传递
客家民系形成地域之我见 被引量:10
11
作者 胡希张 《嘉应大学学报》 1997年第2期106-110,共5页
本文阐释了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不同地域的历史作用,从而指出不同时期的“客都”所在地,力图客观地论证客家民系形成的历程。
关键词 祖地 汀洲地区 珠玑巷 形成过程 稳定性 客家民系 石壁 石城 赣州地区 地域
下载PDF
江西石城(高田)方言的完成变调 被引量:8
12
作者 温昌衍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4-58,共5页
江西石城(高田)方言(音系参看温昌衍,2003)有完成变调,即动词后面的成分通过变调来表示“动作已经完成(或结果已经出现)”(同普通话中时态助词“了”的表义)。例如,“补好”中的“好”声调由上声变为阴平,表达的意义为“补... 江西石城(高田)方言(音系参看温昌衍,2003)有完成变调,即动词后面的成分通过变调来表示“动作已经完成(或结果已经出现)”(同普通话中时态助词“了”的表义)。例如,“补好”中的“好”声调由上声变为阴平,表达的意义为“补好了”。适合变调的对象都是动词后面的成分(阴平字除外),具体说来有三类:一、时态(或称动态)助词“过”(看过)。二、述补短语中充当结果补语、趋向补语的动词、形容词,如果是双音节、多音节词,只最后一音节变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调 方言 石城 江西 时态助词 结果补语 趋向补语 多音节词 双音节 “了”
原文传递
金堂宋末云顶山城遗址再探 被引量:7
13
作者 邹重华 《四川文物》 1988年第5期14-20,共7页
位于成都市金堂县境内的云顶山城,是南宋末年四川军民为抗击蒙古军队而修筑的城堡,它与著名的合川钓鱼城一样,被誉为“守蜀八柱”之一。随着宋蒙战争史研究的展开,云顶山城正日益引起人们的注视。1977年,四川大学历史系胡昭曦先生曾对... 位于成都市金堂县境内的云顶山城,是南宋末年四川军民为抗击蒙古军队而修筑的城堡,它与著名的合川钓鱼城一样,被誉为“守蜀八柱”之一。随着宋蒙战争史研究的展开,云顶山城正日益引起人们的注视。1977年,四川大学历史系胡昭曦先生曾对云顶山石城作过实地考察,并发表了《南宋云顶山石城遗址》一文。1987年6月,应金堂具之邀,四川大学历史系赴金堂社会调查组的师生再次对云顶石城遗迹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有关云顶石城的史料进行了整理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 石城 四川 金堂县 再探 军队 元史 史料 乾德五年 云顶
下载PDF
内蒙古清水河后城咀龙山时代石城瓮城发掘述要 被引量:6
14
作者 曹建恩 孙金松 +5 位作者 党郁 李亚新 徐婷婷(执笔/绘图) 高海涛(摄影) 杨佳峰(摄影) 王燕(绘图)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34,F0002,共10页
内蒙古清水河县后城咀龙山时代石城是迄今为止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发现的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史前时期石城址。2019~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组队对石城瓮城部分进行整体揭露,基本辨明了其由主城城垣、城门、马面、瓮城城垣、... 内蒙古清水河县后城咀龙山时代石城是迄今为止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发现的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史前时期石城址。2019~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组队对石城瓮城部分进行整体揭露,基本辨明了其由主城城垣、城门、马面、瓮城城垣、壕沟、瓮城通道及两侧墩台、瓮城内建筑台基组成的建筑形态、营建顺序与布局特征,各建筑层位、堆积内出土的永兴店文化时期遗物文化内涵单纯、时代特征单一,为深入研究河套地区龙山时代石城城防体系布局建设及区域社会复杂化进程提供了崭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中南部 龙山时代 石城 瓮城 防御体系
下载PDF
阴河中下游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马面研究
15
作者 宋晋 张玉坤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3期59-63,共5页
以阴河中下游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遗址的马面为对象,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SPSS统计分析与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了马面的类型划分及其与石城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有:1)依据体量与间距方面的差异,可将马面划分为4种类型,每种类型有... 以阴河中下游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遗址的马面为对象,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SPSS统计分析与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了马面的类型划分及其与石城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有:1)依据体量与间距方面的差异,可将马面划分为4种类型,每种类型有相应的形制特征和建造方式。2)马面石城依阴河走向呈点状、线状、组团3种空间分布方式。3)不同功能、属性的石城选择特定类型的马面,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对应关系。深化了对马面的认识,凸显了其在古代城建史中的重要地位,为全面揭示史前城防设施的发展演进过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面 夏家店下层文化 石城 阴河中下游地区 城防设施
下载PDF
史前石城遗址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以内蒙古赤峰市三座店遗址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晋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3年第1期62-70,共9页
石城作为一类特殊的史前文化遗产类型,由于远离核心文化区且规模有限,极易被忽视,但其区别于主流城址的独特体系意义和作为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贡献作用,必将成为未来保护利用工作的重要对象。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城作为一类特殊的史前文化遗产类型,由于远离核心文化区且规模有限,极易被忽视,但其区别于主流城址的独特体系意义和作为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贡献作用,必将成为未来保护利用工作的重要对象。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座店石城遗址为例,阐释其遗产价值,分析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从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3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遗址保护措施和展示利用策略。解决的主要问题有:(1)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理清造成破坏的自然和人为原因,进而将遗址除险加固与动态监测相结合;(2)将保护拓展到遗址组群和周边环境,实现风貌整治、生态修复、环境治理与遗址数字化展示技术相结合,促进遗址保护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和谐共处;(3)探索了在城镇周边地区建设有吸引力、可持续的考古遗址公园的可能性,并据此提出区域性文化遗产联动发展策略。为北方地区史前石城遗址的保护利用提供了思路、策略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城 史前遗址 保护与利用 价值阐释 考古遗址公园
下载PDF
石城县烟稻轮作气候分析与区划 被引量:6
17
作者 温小云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143-144,149,共3页
石城是赣南乃至江西省优质烟叶生产县,大力发展烟叶生产是富民强县的一条有效途径。根据烟叶生长要求的气象条件,对石城种植烟叶进行了详细的气候分析,制作了石城烟稻轮作的气候区划,针对烟叶生产过程存在的气候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 石城是赣南乃至江西省优质烟叶生产县,大力发展烟叶生产是富民强县的一条有效途径。根据烟叶生长要求的气象条件,对石城种植烟叶进行了详细的气候分析,制作了石城烟稻轮作的气候区划,针对烟叶生产过程存在的气候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城 烟稻轮作 气候分析 气候区划
下载PDF
中国当代琵琶专业教学的奠基人——纪念林石城先生诞辰90周年 被引量:5
18
作者 袁静芳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21,共5页
在我国著名的琵琶演奏家、杰出的民族音乐教育家、中国琵琶浦东派第六代传人林石城先生诞辰90周年学术活动之际,谈一点我的感受,真是一次很难得的机缘。林石城先生(1922—2005)在中央音乐学院教学50余年,是他为中国当代琵琶专业教... 在我国著名的琵琶演奏家、杰出的民族音乐教育家、中国琵琶浦东派第六代传人林石城先生诞辰90周年学术活动之际,谈一点我的感受,真是一次很难得的机缘。林石城先生(1922—2005)在中央音乐学院教学50余年,是他为中国当代琵琶专业教学的开创与奠基、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辛勤耕耘的50年,广采博纳的50年,顽强奋斗的50年,不断创新的50年。这次纪念活动,使我们学生辈的人能够静下心来回忆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琵琶演奏家 专业教学 中国当代 石城 诞辰 纪念林 奠基人 中国民族音乐
原文传递
试论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昭峰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45,共6页
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主要分布在冀、蒙、辽三省、自治区交界处,对于其用途,有不同认识。本文在较全面梳理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发现的基础上,探讨了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的类型及其用途。总起来说,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作为聚落单位来看,包含... 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主要分布在冀、蒙、辽三省、自治区交界处,对于其用途,有不同认识。本文在较全面梳理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发现的基础上,探讨了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的类型及其用途。总起来说,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作为聚落单位来看,包含有服务于该城的祭祀遗存,但不能掩盖其强烈军事防御功能的本质。如果将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呈带状分布的全部石城就构建起了护卫中心区域的外围整体防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家店下层文化 石城 用途 防御带
原文传递
陕北高原史前人地关系变迁与石城兴衰
20
作者 周宏伟 李庆鹏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4-101,共8页
文中分析了榆林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史前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区域人口变化情形,探讨了陕北高原气候变化、经济社会变迁与史前石城兴衰的关系,揭示了陕北高原史前石城兴衰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史前石城集中兴建的龙山时期,气候总... 文中分析了榆林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史前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区域人口变化情形,探讨了陕北高原气候变化、经济社会变迁与史前石城兴衰的关系,揭示了陕北高原史前石城兴衰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史前石城集中兴建的龙山时期,气候总体较为冷干,而石城衰落、废弃的夏前期,气候却相对暖宜,陕北高原史前石城的兴衰与气候变化没有直接联系。2)陕北高原史前石城的兴衰与经济社会变迁存在明显联系。仰韶晚期粟作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区域人口的增长,在冷干气候背景下人口的快速增加导致先民食物不足进而引发部落间的冲突,在易于防守的梁峁上修建坚固的石城作为战时的避难场所成为先民应对区域内外冲突的必然选择。同时,部落日益强大的社会组织力,使较大规模的石城工程建设成为可能。随着陕北高原人口外迁和气候变得暖宜,社会趋于安定,失去用途的石城逐渐走向废弃。3)陕北高原史前石城兴衰并不是气候变化的直接产物,而是气候变迁背景下区域人地关系发生变化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石城 史前 陕北高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