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腰椎骨折行短节段经伤椎内固定手术后再发后凸畸形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谷千江 《颈腰痛杂志》 2020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单椎体骨折术后的后凸畸形发生情况以及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1例胸腰段单椎体骨折患者,均予以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手术治疗。随访观察术后1年的后凸畸形... 目的探讨后路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单椎体骨折术后的后凸畸形发生情况以及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1例胸腰段单椎体骨折患者,均予以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手术治疗。随访观察术后1年的后凸畸形发生情况。统计所有患者年龄、性别、BMI值、伤椎分布、骨折AO分型和术前伤椎高度、Cobb角等影像学指标,以及术前疼痛VAS评分和LSC评分等相关资料;将后凸畸形为因变量,对上述因素进行组间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再发后凸畸形29例,发生率为31.87%。单因素分析表明,两组性别、年龄、BMI指数、伤椎分布、骨折AO分型、术前上位椎间盘角(upper intervertebral angle,UIVA)、伤椎前缘高度比(anterior vertebra height ratio,AVH)、伤椎前后缘高度比(anteroposterior ratio,A/P)等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BMI、UIVA、L1骨折、A3.3型骨折均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AVH、T12骨折、A3.1型骨折,则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胸腰段单椎体骨折行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术后,部分患者可再发后凸畸形,年龄越大、BMI值越高、UIVA值越低,以及A3.3型、L1骨折均为其独立危险因素;而AVH值越高、T12骨折和A3.1型骨折,均为其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胸腰 固定 伤椎置 后凸畸形 风险因素
下载PDF
rhBMP-2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联合椎体内植骨治疗A型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2
作者 杨帆 张强 范海泉 《颈腰痛杂志》 2022年第1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联合椎体内植骨治疗A型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科接诊的A型胸腰椎骨折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0例)及观察组(50例)。全部患者...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联合椎体内植骨治疗A型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科接诊的A型胸腰椎骨折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0例)及观察组(50例)。全部患者均采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联合椎体内植骨术,对照组采用同种异体碎骨块植入,观察组采用rhBMP-2混合同种异体碎骨块植入。对比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及疗效指标。结果两组手术用时、患者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7 d的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1年的Cobb角矫正度均有所丢失,但术后1年观察组的Cobb角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Lane-Sandhu评分均增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型胸腰椎骨折行后路短节段内固定联合椎体内植骨手术中应用rhBMP-2,有利于促进椎体稳定性恢复,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 胸腰椎骨折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 椎体植骨
下载PDF
经伤椎置钉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3
作者 夏雪 刘东昕 +1 位作者 胡钦晓 李学东 《中国伤残医学》 2016年第8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经后路短节段钉棒内固定系统联合经伤椎置钉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不稳定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后路节段钉棒内固定系统联合经伤椎置钉的方法进行治疗,采用ODI评分系统对临床功能进行评估;通过分析... 目的:探讨经后路短节段钉棒内固定系统联合经伤椎置钉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不稳定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后路节段钉棒内固定系统联合经伤椎置钉的方法进行治疗,采用ODI评分系统对临床功能进行评估;通过分析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伤椎高度、矢状后凸角、伤椎上椎间角等影像学指标来评估该术式在畸形矫正及维持矫形方面的效果。结果:术后随访12—3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患者临床功能恢复满意,影像学结果显示术后伤椎椎体高度恢复良好、后凸畸形矫正满意,至末次随访时仍能维持良好的矫形效果。结论:在经后路短节段钉棒内固定系统中联合经伤椎置钉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满意,具有良好的畸形矫正及维持矫形效果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胸腰椎骨折 后路固定 伤椎椎弓根
原文传递
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短节段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何小智 张毅 +2 位作者 秦安 何瑞敏 徐柳兴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25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短节段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4月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34例,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短节段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比较患者治...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短节段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4月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34例,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短节段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并进行Frankel分级评定。结果患者手术时间为(127.6±14.8)min,术中出血量为(457.9±103.4)mL,术后24h伤口引流量为(264.3±47.2)mL,骨折愈合时间为(15.0±3.6)周。随访1年后,发生感染2例,断钉1例,脊柱曲度异常改变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8%。患者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和伤椎后缘高度均明显大于术前,患者术后Cobb角和椎管容积减少比均明显小于术前,患者术后Frankel分级评定情况明显好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短节段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以有效增强患者伤椎前中柱的稳定性和抗压能力,手术创伤小且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伤椎椎弓根椎体植骨 系统固定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疗效
下载PDF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全瘫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谭伟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2期67-68,共2页
目的观察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全瘫的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7月起收治的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不全瘫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设立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前路手术的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不全瘫患者26例... 目的观察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全瘫的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7月起收治的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不全瘫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设立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前路手术的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不全瘫患者26例,设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Cobb角、椎管占位比及伤椎前缘高度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的Cobb角、椎管占位比及伤椎前缘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研究组的Cobb角、椎管占位比较对照组降低显著,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研究组伤椎前缘高度较对照组升高显著,差异也存在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全瘫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不全瘫 后路椎弓根固定
下载PDF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联合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志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1期3938-3939,共2页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桐柏县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6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短节段弓根...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桐柏县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6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短节段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椎体高度丢失值及Cobb角。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研究组术后VAS评分、椎体高度丢失值及Cobb角度数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联合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缓解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弓根系统固定 经椎弓根椎体植骨 疗效
下载PDF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薛大坤 《黑龙江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分配制度采用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实施回顾性研究分析,将所有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 目的:探讨分析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分配制度采用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实施回顾性研究分析,将所有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有50例。对照组实施的治疗方案为短节段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而观察组选用的治疗方式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相关指标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治疗满意度为98.00%和10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和治疗满意度为82.00%和82.00%,相比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和治疗满意度均比较低,两组患者之间的数值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相关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的数值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配短节段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并且临床疗效显著,并且可以有效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降低VAS评分,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是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的最佳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弓根椎体植骨 弓根系统固定 老年人 骨质疏松 性脊柱骨折
下载PDF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分析
8
作者 吕景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6期52-53,共2页
目的观察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短节段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实验组采用短节段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 目的观察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短节段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实验组采用短节段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手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实验组的VAS评分为(1.76±1.08)分,低于对照组的(5.20±2.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用时为(179.37±48.24)min,住院时间为(22.09±6.01)d,手术中出血量为(387.71±172.35)ml,骨折愈合时间为(6.34±1.12)周,对照组手术用时为(178.91±21.02)min,住院时间为(22.17±6.73)d,手术中出血量为(386.21±168.76)ml,骨折愈合时间为(6.18±1.07)周;两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手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且在术后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骨折的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弓根椎体植骨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弓根系统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