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沙尘气溶胶对短波辐射的影响--以塔中为例 被引量:37
1
作者 陈霞 魏文寿 刘明哲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20-926,共7页
利用2006年8—9月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气象站的80 m铁塔上,距地1.5 m的KIPP&ZONEN自动辐射仪获取的监测资料,根据沙尘暴资料中PM10的小时浓度变化,参照TSP的变化趋势和塔中地面气象站的能见度和风速,将天气划分为晴空、浮尘和扬... 利用2006年8—9月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气象站的80 m铁塔上,距地1.5 m的KIPP&ZONEN自动辐射仪获取的监测资料,根据沙尘暴资料中PM10的小时浓度变化,参照TSP的变化趋势和塔中地面气象站的能见度和风速,将天气划分为晴空、浮尘和扬沙、沙尘暴三种类型,并分别选取其代表性天气,分析以塔中为代表的沙漠腹地,沙尘气溶胶浓度的变化对短波辐射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尘气溶胶减弱到达地面的总的太阳辐射,在大气总的透过率上表现为晴空是沙尘暴的2.04倍;直接辐射表现在大气透明系数的变化与沙尘暴、浮尘PM10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4,-0.771;沙尘气溶胶改变散射辐射波形,由遁形平顶型改为倒"V"型,增加散射日总量,沙尘暴是晴空的1.68倍,浮尘是晴空的2.1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 短波辐射 沙尘气溶胶 PM10
下载PDF
鼎湖山针阔混交林旱季能量平衡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王旭 尹光彩 +3 位作者 周国逸 闫俊华 SUN Ge 王春林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5-210,共6页
运用涡度相关(Eddy covariance,EC)法开路系统、常规微气象观测系统及土壤热通量板等设施对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旱季(2003/1/9-2003/1/23)的能量分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平均净辐射通量(Netradiation,Rn)为53.14Wm-2,与下行短波辐射具... 运用涡度相关(Eddy covariance,EC)法开路系统、常规微气象观测系统及土壤热通量板等设施对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旱季(2003/1/9-2003/1/23)的能量分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平均净辐射通量(Netradiation,Rn)为53.14Wm-2,与下行短波辐射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林冠上层EC法潜热通量(Latentheat,LE)、显热通量(Sensibleheat,Hs)实测平均值分别为57.18Wm-2、43.40Wm-2,林冠下层分别为12.61Wm-2、7.61Wm-2。白昼EC法所测得的LE和Hs数据与利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Bowenratioandenergybalance,BREB)计算出的数据相比,略偏低,而夜间及凌晨数据差异较大。土壤热通量日变化曲线呈“S”形,平均土壤热通量为-1.50Wm-2,表面土壤总热通量(Gt)仅为5cm处土壤热通量的84.0%,可见表层土壤尽管很薄,但其热储量不能忽略。将LE、Hs之和与可供能量(Rn-Gt)进行闭合,回归直线斜率为0.9128,相关系数达0.8517,与许多研究结果的60%-90%的区间相符,这说明鼎湖山涡度相关法通量观测数据是非常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鼎湖山 针阔混交林 平衡研究 旱季 土壤热通量 季风常绿阔叶林 气象观测系统 辐射通量 能量平衡法 ratio 日变化曲线 涡度相关法 变化趋势 短波辐射 潜热通量 显热通量 表层土壤 直线斜率 相关系数 研究结果 观测数据
下载PDF
额济纳绿洲沙尘暴天气下光合有效辐射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16
3
作者 姚济敏 高晓清 +2 位作者 冯起 张小由 谷良雷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4-488,共5页
该文所用资料取自内蒙古额济纳旗查干毛道饲草料基地,采用ICT公司的SKS1110E型辐射仪和SKP215E型光合有效辐射仪观测,并针对典型天气日———2001年4月29日(沙尘暴日)、7月22日(阴天日)和9月4日(晴天日)进行对比,分析了晴天日、阴天日... 该文所用资料取自内蒙古额济纳旗查干毛道饲草料基地,采用ICT公司的SKS1110E型辐射仪和SKP215E型光合有效辐射仪观测,并针对典型天气日———2001年4月29日(沙尘暴日)、7月22日(阴天日)和9月4日(晴天日)进行对比,分析了晴天日、阴天日和沙尘暴日PAR的日总量、日变化及PAR在太阳短波辐射中的比例ηQ的变化,发现在沙尘暴日PAR明显小于阴天日和晴天日下的值,而ηQ非常大,且变化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济纳旗 沙尘暴 光合有效辐射 短波辐射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O_(3)与PM_(2.5)复合污染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汪兵 唐钰寒 +3 位作者 刘玉芝 吴慧全 李晓宇 李亚鹏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1年第4期38-46,共9页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下称“长三角”)地区深受细颗粒物(PM_(2.5))和臭氧(O_(3))污染的困扰。基于多源数据和理想模型,文章研究了长三角地区O_(3)和PM_(2.5)的复合污染机理。结果表明,PM_(2.5)污染比O_(3)污染更严重,且2种污染物呈现出不...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下称“长三角”)地区深受细颗粒物(PM_(2.5))和臭氧(O_(3))污染的困扰。基于多源数据和理想模型,文章研究了长三角地区O_(3)和PM_(2.5)的复合污染机理。结果表明,PM_(2.5)污染比O_(3)污染更严重,且2种污染物呈现出不同的时空分布特征。与2015年相比,2018年长三角地区的PM_(2.5)平均质量浓度下降了22%,而O_(3)质量浓度却上升了15%。长三角地区东部的O_(3)质量浓度较高,且主要在夏季;而北部的PM_(2.5)污染在冬季更为严重。PM_(2.5)的减排可通过影响到达地表的短波辐射进而促进O_(3)的形成,同时也会导致更多的二次PM_(2.5)的生成。因此,控制长三角地区夏季大气污染的关键问题是了解光化学反应前体物和PM_(2.5)对光化学反应的相对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O_(3) VOC_(S) 短波辐射 大气氧化性 光化学反应
下载PDF
基于美国AMF寿县观测的云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邱玉珺 杨会文 +2 位作者 倪婷 方凯 汪才军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0-86,共7页
美国能源部大气辐射观测计划移动观测ARMAMF(atmospheric radiation measurement mobile facility)2008年首次在我国寿县开展综合观测,为研究云特性提供了很好的资料平台。本文在此次云雷达等观测资料基础上,研究了寿县秋末冬初云高、... 美国能源部大气辐射观测计划移动观测ARMAMF(atmospheric radiation measurement mobile facility)2008年首次在我国寿县开展综合观测,为研究云特性提供了很好的资料平台。本文在此次云雷达等观测资料基础上,研究了寿县秋末冬初云高、云厚、云量及其辐射特性,结果发现,寿县有76.3%的观测日有云出现,54.0%的观测时间有云覆盖,中云(以下简称M云)和高云(以下简称H云)出现频率占全部云系的76.7%,天气系统对寿县云系形成有较大影响;云底高度大于3km的降水性云(以下简称P云)出现频率占全部P云的67.7%,是云底高度小于3kmP云的5.3倍,发生在下午的降水占全部P云的47.8%,气溶胶可能对P云的这种分布有较大影响;云和气溶胶减少地面短波辐射的日均值达-99.1W/m2,其中气溶胶减少约占25.1%。不同高度和厚度云对地面辐射通量的影响有较大差异,P云产生最大的冷却效应(-201.9W/m2),厚度小于2km的H云对地面辐射通量的减少量最少(-32.9W/m2)。另外,用地面单点云辐射观测与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资料估计结果对比发现,两种资料有较大差异,差异可达-1.9~-36.9W/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雷达 云高 云厚 短波辐射 辐射强迫
下载PDF
中国地区云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马晓燕 季国良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27-540,共14页
根据两种不同的方法 (即直接法和斜率法 ) ,对中国大陆地区有关云的异常吸收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研究表明 :我国大陆地区云辐射强迫比小于 1 .2 ;云对短波辐射的吸收西部要比东部小 ,但季节变化较东部略大 ;在青藏高原地区 ,文中得... 根据两种不同的方法 (即直接法和斜率法 ) ,对中国大陆地区有关云的异常吸收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研究表明 :我国大陆地区云辐射强迫比小于 1 .2 ;云对短波辐射的吸收西部要比东部小 ,但季节变化较东部略大 ;在青藏高原地区 ,文中得到的云辐射强迫比约为 1 .1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异常吸收 短波辐射 太阳辐射 中国地区
下载PDF
青藏高原短波辐射分布式模拟及其时空分布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海龙 刘高焕 +1 位作者 叶宇 黄翀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1-821,共11页
论文基于太阳辐射参数化传输模型,结合MODIS每日两次的大气产品和DEM,构建了太阳短波辐射分布式模型,对青藏高原2007年的太阳直接辐射、散射辐射与总辐射分布状况进行了模拟,并利用研究区站点实测值对模型精度进行了验证,其中日值数据... 论文基于太阳辐射参数化传输模型,结合MODIS每日两次的大气产品和DEM,构建了太阳短波辐射分布式模型,对青藏高原2007年的太阳直接辐射、散射辐射与总辐射分布状况进行了模拟,并利用研究区站点实测值对模型精度进行了验证,其中日值数据直接辐射的相关性分别为0.72(拉萨)和0.82(格尔木),散射辐射分别为0.71(拉萨)和0.70(格尔木),总辐射相关性大都在0.70以上;旬值数据实测值与模拟值的相关性大都在0.90以上。模拟结果表明:实际天气情形下青藏高原年平均直接辐射量为4 244 MJ/m2,年平均散射辐射量为2 348 MJ/m2,年平均总辐射量为6 592 MJ/m2。直接辐射与总辐射的空间分布主要受纬度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的影响,且地形对地表短波辐射的影响大于纬度的影响;散射辐射的空间分布主要取决于当地的地形起伏与大气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青藏高原 短波辐射 MOD|S
原文传递
卷云短波反射特性的模拟计算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曹亚楠 魏合理 +1 位作者 陈秀红 宫纯文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9-25,共7页
利用通用大气辐射传输(CART)软件模拟计算了0.4~2.5μm波段卷云大气反射率,分析了卷云大气的反射率随波长、光学厚度、有效尺度、卷云高度和地表类型变化情况,并模拟计算了0.55,1.38,2.75μm波段卷云大气反射率间关系。结果表明,可见... 利用通用大气辐射传输(CART)软件模拟计算了0.4~2.5μm波段卷云大气反射率,分析了卷云大气的反射率随波长、光学厚度、有效尺度、卷云高度和地表类型变化情况,并模拟计算了0.55,1.38,2.75μm波段卷云大气反射率间关系。结果表明,可见光到近红外波段,卷云大气反射率随卷云光学厚度的增大而增大。可见光波段,卷云大气反射率随卷云粒子有效尺度变化很小;近红外波段,卷云大气的反射率随卷云粒子有效尺度增大而减小;近红外大气强吸收波段,卷云大气的反射率随卷云高度的增大而增大。大气窗口区卷云大气的反射率随地表类型的变化有显著的变化。通过0.55μm和2.75μm波段,1.38μm和2.75μm波段的卷云大气反射率间关系可以反演卷云光学厚度和有效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卷云大气反射率 通用大气辐射传输软件 短波辐射 光学厚度 有效尺度
原文传递
短波辐射对人体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徐培基 陈建蒲 +1 位作者 京遂 蒋睿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05-409,共5页
为制定安全标准提供理论依据,对短波通信站222名作业人员(作业组115人,对照组107人)进行了短波辐射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流行病学调查。短波作业人员主诉症状多为神衰症候群,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主诉症状以及眩晕、脱发有很... 为制定安全标准提供理论依据,对短波通信站222名作业人员(作业组115人,对照组107人)进行了短波辐射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流行病学调查。短波作业人员主诉症状多为神衰症候群,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主诉症状以及眩晕、脱发有很高发生率,与对照组均有极显著差异。心电图可疑和异常发生率、蹲位后转立位心率增量和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舒张压有增加趋势。提示短波电磁辐射影响人体心血管植物神经调节功能。脑电左右中央导总能量及主峰能量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别无显著意义。眼晶体混浊、晶体皮质密度增高的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作业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及CD+4/CD+8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1或P<0.05)。表明在场强平均为57V·m-1的中等强度短波作业环境中长期暴露时,表现出轻度免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辐射 流行病学 调查 神衰症候群 眼晶体
下载PDF
塔克拉玛干沙漠一次强沙尘暴的辐射特性及气象要素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帅 胡列群 +2 位作者 何清 胥志德 吴新萍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1年第4期26-30,共5页
应用遥感资料及塔中80 m观测塔探测系统采集的数据,对塔克拉玛干沙漠一次强沙尘暴过境前后情况进行了监测,并分析了近地层短波辐射特性以及风速、风向、温度、湿度、气压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沙尘暴过境前后,总辐射、反射辐射明显降低... 应用遥感资料及塔中80 m观测塔探测系统采集的数据,对塔克拉玛干沙漠一次强沙尘暴过境前后情况进行了监测,并分析了近地层短波辐射特性以及风速、风向、温度、湿度、气压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沙尘暴过境前后,总辐射、反射辐射明显降低,且达到峰值的时间滞后,短波辐射日变化与地面风速日变化相对应,主要受控于湍流作用,沙尘暴不仅严重影响能见度,而且还严重影响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从而影响到天气气候。沙尘暴过境前,地面水平风风向经历了多次调整,风向调整时,风速减弱,调整之后,风速加大;沙尘暴过境时风速急剧增强,但风向较为稳定。沙尘暴来临前夕,地面空气干热,处于低压控制之下;而沙尘暴过境时和过境后,地面空气呈湿冷状态,气压急剧上升,最终处于高压控制之下。整场沙尘暴过程是一个降温增湿增压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克拉玛干沙漠 沙尘暴 短波辐射 气象要素
下载PDF
干旱区农田、草地和荒漠下垫面辐射收支平衡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吴锦奎 王杰 +2 位作者 丁永建 叶柏生 高鑫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45-654,共10页
主要利用架设在黑河流域中游绿洲和荒漠区的3套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在2003年9月1日—2004年8月31日的同期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干旱区农田、草地和荒漠生态系统的辐射收支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荒漠和草地太阳辐射相差不大,分别为6238.7 M... 主要利用架设在黑河流域中游绿洲和荒漠区的3套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在2003年9月1日—2004年8月31日的同期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干旱区农田、草地和荒漠生态系统的辐射收支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荒漠和草地太阳辐射相差不大,分别为6238.7 MJ.m-2和6135.8 MJ.m-2,农田生态系统为5889.0 MJ.m-2,比荒漠地区小4%。随着植物覆盖度的增大,草地和农田的地面反射逐渐减弱,荒漠地区反射辐射和地表反射率明显高于绿洲地区。大气逆辐射在3个地区相差不大,平均约为280 W.m-2。地表放射辐射和地表有效辐射在不同季节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总体上讲,农田和草地地表有效辐射要低于荒漠,特别是在作物或牧草的主要生长季节。荒漠、草地和农田年总净辐射量分别为1705.8,2150.7和2458.2 MJ.m-2,农田和草地分别高出荒漠44%和26%,农田和荒漠净辐射差值主要由地表有效辐射差异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中游 干旱区 辐射收支 长波辐射 短波辐射
下载PDF
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南海海温之演变特征 被引量:8
12
作者 梁卫 温之平 +1 位作者 李秀珍 蔡榕硕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2期85-91,共7页
利用1983-2002年NCEP/NCAR再分析的周平均海温(SST)场、逐日OLR、风场、海平面气压场、2m高度空气比湿资料,及Woods Hole海洋研究所提供的OAFlux逐日潜热通量和ISCCP(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逐日短波辐射通量等资料,分析了南海地区季风爆... 利用1983-2002年NCEP/NCAR再分析的周平均海温(SST)场、逐日OLR、风场、海平面气压场、2m高度空气比湿资料,及Woods Hole海洋研究所提供的OAFlux逐日潜热通量和ISCCP(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逐日短波辐射通量等资料,分析了南海地区季风爆发前后几周的南海多年平均SST随时间的演变和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物理过程。结果表明:(1)西南季风爆发前,南海全区SST显著升高,其中北部(17°N以北)升温幅度明显大于南部;从季风爆发到季风爆发后1周(季风爆发期),南海全区SST急剧降低;之后几周(季风爆发后),SST变化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差异,南海北部转为升温趋势,而南部SST持续下降。(2)季风爆发前,短波辐射增加,且南海北部增加幅度大于南部,导致南海SST上升且存在南北不均匀性。(3)季风爆发期间,南海短波辐射急剧减少、潜热通量显著增加以及西南气流的突然增强共同导致SST的下降。(4)季风爆发后,南海北部短波辐射增加而南部减少,对南北SST变化差异的产生有重要作用,同时近地层风场引起的海表动力过程也是影响SST变化的另一重要原因。(5)季风爆发前后短波辐射的变化均和云量多少有关;季风爆发期间的潜热变化在南海南部主要是风速变化的结果,北部海气比湿差的贡献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季风 SST 短波辐射 潜热通量 风应力
下载PDF
基于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的北半球森林物候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稳 迟永刚 周蕾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5-354,共10页
植被物候是反映植被生长规律的重要指标,对气候的反馈具有重要意义。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通过复杂的能量耗散机制与光合作用相关联,提供了从空间直接探测大范围植被物候的可能性。为了探究气候变化背景下SIF反演不同森林类型物候的... 植被物候是反映植被生长规律的重要指标,对气候的反馈具有重要意义。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通过复杂的能量耗散机制与光合作用相关联,提供了从空间直接探测大范围植被物候的可能性。为了探究气候变化背景下SIF反演不同森林类型物候的适用性,该文以北半球35个全球通量网(FLUXNET)森林站点为研究对象,利用2007–2014年SIF值和总初级生产力(GPP)通过双逻辑生长模型和动态阈值法来估算3种典型森林类型的物候,并采用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评价SIF在估算不同森林类型物候时的差异性。主要结果为:1) SIF对生长季开始时间(SOS)的估算精度高于生长季结束时间(EOS);2) SIF能够更准确地估算混交林(MF)的SOS,但是不能精确追踪落叶阔叶林(DBF)和常绿针叶林(ENF)的SOS;3)春季季前短波辐射是驱动SOS的主要气候因素。综上,建议在将来的研究中将SIF数据与其他遥感指数整合,应用于不同植物类型的物候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物候 北方森林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 气候变化 短波辐射
原文传递
黑河中游间作农田的辐射收支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锦奎 丁永建 +1 位作者 魏智 王根绪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6-292,共7页
利用布设在黑河流域中游的张掖绿洲区的一套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在2003—2004年的资料,分析了一个完整年度内春小麦和夏玉米间作农田生态系统的辐射收支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太阳辐射Rs年平均为192.9W·m^-2·d^-1,冬、春... 利用布设在黑河流域中游的张掖绿洲区的一套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在2003—2004年的资料,分析了一个完整年度内春小麦和夏玉米间作农田生态系统的辐射收支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太阳辐射Rs年平均为192.9W·m^-2·d^-1,冬、春季较小,夏、秋季较大。反射辐射Rr平均为37.8W·m^-2·d^-1在土壤裸露时较大,随着作物覆盖度的增大呈下降趋势。地表反射率平均为0.22,在年内的变化趋势与反射辐射Rr基本一致。地面向上长波辐射Rlu和向下长波辐射Rld年平均分别为353.3W·m^-2·d^-1和278.0W·m^-2·d^-1两者在1月份最小,从2月开始增大,到7月达到最大,随后持续降低至12月。有效辐射(Rlu-Rld)在农作物主要生长期的5~9月为70W·m^-2·d^-1左右,春末夏初增加较大。净辐射Rn全年日均值为79.8W·m^-2,占太阳辐射量Rs的35%。在作物的主要生长季节(5~9月)Rn日平均达141W·m^-2,在无作物生长的季节(1~2月和11~12月),Rn日均值在8W·m^-2左右。光合有效辐射PAR全年累积值为2580.9MJ·m^-2日均82.7W·m^-2占太阳辐射量Rs的42.2%。PAR在年度内变化大。在无作物生长季节,PAR日均值一般在40~50W·m^-2。3月PAR迅速增大,日平均值达到78W·m^-2,PAR在7月达到最大,日均值为128W·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中游 辐射收支 长波辐射 短波辐射 光合有效辐射
下载PDF
短波辐射研究概述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延慧 史玉光 +1 位作者 何清 艾力.买买提明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3年第2期68-73,共6页
主要阐述太阳短波辐射研究在陆面过程及陆气相互研究中的重要性,全面回顾了有关短波辐射的研究成果,结合目前在陆面过程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短波辐射研究方案,指出当前在这一领域研究中有待于解决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研究太阳短波辐... 主要阐述太阳短波辐射研究在陆面过程及陆气相互研究中的重要性,全面回顾了有关短波辐射的研究成果,结合目前在陆面过程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短波辐射研究方案,指出当前在这一领域研究中有待于解决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研究太阳短波辐射状况和特征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辐射 研究进展 特征
下载PDF
中国墙面太阳总辐射的计算及全国分布 被引量:6
16
作者 缪启龙 翁笃鸣 +1 位作者 孙治安 史兵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84-190,共7页
本文在讨论墙面太阳总辐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讨论了我国墙面总辐射的年变化及其随不同朝向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墙面总辐射的全国分布。
关键词 太阳总辐射 反射辐射 短波辐射 计算方法 日照百分率 年平均 东北西部 南部地区 应用气象学 东南地区
下载PDF
海北高寒湿地地气长、短波辐射的季节变化特征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安花 李英年 +1 位作者 张法伟 薛晓娟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83-289,共7页
利用2004年微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海北高寒湿地长、短波辐射以及地表反射率(A)和光合有效辐射(PAR)占太阳总辐射(DR)比例(η)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海北高寒湿地长、短波辐射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DR在12月最低,4月最高。PA... 利用2004年微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海北高寒湿地长、短波辐射以及地表反射率(A)和光合有效辐射(PAR)占太阳总辐射(DR)比例(η)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海北高寒湿地长、短波辐射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DR在12月最低,4月最高。PAR在12月最低,7月最高。受下垫面性质影响,反射辐射(UR)和A在1~2月明显大于其他季节,7~10月小,A在植物生长季节的5~9月平均值为0.172,年平均值为0.299。地面长波辐射(DLR)、大气逆辐射(ULR)和净辐射(Rn)的最低值均出现在1月,最大值出现时期则不同,DLR与Rn均出现在6月,而ULR出现在8月。地面有效辐射(ELR)无明显的季节变化。叩的季节变化比较弱,7月最高值为0.434,1月最低值为0.316,年平均值为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北高寒湿地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季节变化特征
下载PDF
基于我国CMIP6模式的北极海冰厚度比较及评价
18
作者 王梓琦 王晓春 +2 位作者 金梅兵 喻小勇 赵立清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98,共16页
本文选取了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中的8个中国地球气候系统模式,将这些模式的北极海冰厚度与华盛顿大学的PIOMAS海冰厚度同化产品进行对比,评估了所选模式1980-2014年北极海冰厚度多年平均空间分布和长期趋势,并通过泰勒评... 本文选取了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中的8个中国地球气候系统模式,将这些模式的北极海冰厚度与华盛顿大学的PIOMAS海冰厚度同化产品进行对比,评估了所选模式1980-2014年北极海冰厚度多年平均空间分布和长期趋势,并通过泰勒评分法对各模式的模拟能力进行了量化。结果表明,无论3月还是9月,所有模式均与PIOMAS存在差异,偏差位置主要集中在格陵兰岛北部、巴伦支海、白令海峡附近。模式均低估北极3月和9月海冰中心区域厚度,此外还普遍高估3月海冰边缘区厚度。其中空间分布与PIOMAS最为相近的模式为FIO-ESM-2-0,其次为FGOALS-f3-L模式。海冰厚度的长期趋势表明,海冰厚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并且9月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3月,与PIOMAS长期趋势空间分布最为相似的模式为NESM3。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比了82°N以北3种大气再分析资料、1种卫星观测产品与8个CMIP6模式的辐射分量,再分析资料及模式间辐射分量有很大的差别,其中有两个模式的辐射存在明显的异常, FGOALS-f3-L模式3月上行短波辐射和CIESM模式9月上行短波辐射严重偏小,这可能是由于模式模拟存在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6 气候模式 海冰厚度 长期趋势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北极地区
下载PDF
IAP AGCM中短波辐射方案的改进研究II·短波辐射方案的改进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凤 曾庆存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60-573,共14页
在Version 2的基础上,对短波辐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引入了新增非灰体气体吸收效应、冰晶粒子形状效应和尺度效应以及云的不均匀性效应(称为Version 3)。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Version 3能更好地模拟出全球冬、夏季的降水场、海平面... 在Version 2的基础上,对短波辐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引入了新增非灰体气体吸收效应、冰晶粒子形状效应和尺度效应以及云的不均匀性效应(称为Version 3)。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Version 3能更好地模拟出全球冬、夏季的降水场、海平面气压场及地表气温场的主要分布特征,并且能相当准确地反映出这几个场的季节性变化特征。Version 3对这3个场的模拟能力明显优于原版本(Version 1)。此外,它对东亚地区的季风降雨具有很好的模拟能力,能较好地反映东亚区域降水的季节性变化。可见,Version 3为进一步研究云-辐射相互作用提供了很好的模式基础。本工作还清楚地表明,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进行对相关物理过程中各个因子的更精确刻画,只有这样,模式才能得到更好的模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辐射 冰云冰晶粒子形状和尺度效应 云的不均匀性效应 气体吸收效应
下载PDF
珠穆朗玛峰北坡特殊地形下太阳辐射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白建辉 邹捍 +5 位作者 李爱国 马舒波 贾京京 李鹏 王维 霍翠萍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5-237,共13页
2006年5月27日~6月30日,对珠穆朗玛峰北坡的太阳辐射和气象参数进行了综合测量,主要包括总辐射、反射辐射、大气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净辐射、温湿度和风速等。珠峰北坡的各个辐射量和气象参数都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的日变化规律。... 2006年5月27日~6月30日,对珠穆朗玛峰北坡的太阳辐射和气象参数进行了综合测量,主要包括总辐射、反射辐射、大气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净辐射、温湿度和风速等。珠峰北坡的各个辐射量和气象参数都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的日变化规律。珠峰北坡的太阳辐射远高于我国的平原地区,总辐射大于太阳常数的现象经常被观测到。研究发现,各个辐射量在9时都表现了一日最大的增长率,并因此导致了此时段及以后时段气温的增加和风速的快速增长,因而珠峰北坡特殊的地形对于地面接收到的辐射特征以及通过辐射过程对气温、大气运动等都产生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研究特殊地形条件下的辐射特征、辐射-地表-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地表和大气对于辐射作用的响应是非常重要的,它将有助于对局地物质与能量交换过程深入、全面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辐射 太阳常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