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间状态:知青精神空间的流变与文化姿态——以韩少功的《归去来》与《日夜书》为例 |
项静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2
|
在个人与社会之间:《敕勒川年华》叙事的社会学分析 |
刘亚秋
|
《中国研究》
|
2022 |
2
|
|
3
|
论知青叙事的两种文学记忆——兼及陶东风的文化批评伦理 |
夏中义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4
|
知青叙事里的“他者”和“局外人”——以张承志和《黑骏马》中的白音宝力格为例 |
李忠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1 |
0 |
|
5
|
晚生代作家知青叙事的几个特点 |
武秋芝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10 |
0 |
|
6
|
褪“红”的后知青叙事:浅论王松的中短篇小说 |
雷淑英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0 |
0 |
|
7
|
叙述“后知青”故事的丰富复杂——解读韩少功的长篇小说《日夜书》《修改过程》 |
宋文坛
胡佳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