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哲学的“力行”知识论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嘉明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12,共8页
从儒家"知"的概念入手,可将其"知"论解读为一种"力行"知识论。儒家区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认识,即"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后者在儒家看来才是真正的知识。德性之知是以"诚"... 从儒家"知"的概念入手,可将其"知"论解读为一种"力行"知识论。儒家区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认识,即"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后者在儒家看来才是真正的知识。德性之知是以"诚"为立足点的,其目标是"穷理"。"知行合一"说最能体现这种"知"论的特性。中国传统哲学并非不存在知识论,它只是未曾产生出"知道如是"的知识论,而发展出了一种另一类型的、"知道如何"的知识论。中国的"力行"知识论与赖尔所论述的"知道如何"的知识论相比,既有相同之处,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点。相同之处主要在于,它们都与"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能力与行动有关,都属于实践知识论的范畴,都主张规则的规范作用;不同之处在于,赖尔的"知道如何"是以"行"蕴"知",而儒家的"力行"知识论则是以知为行的理由、根据,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之知 力行知识论 知道如何 知道如是
原文传递
比较视野下的中西知识论概观 被引量:9
2
作者 陈嘉明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5-41,共7页
将儒家的知识论解读为一种道德知识论,并且鉴于儒家哲学的主流地位,进而将传统中国哲学的知识论界定为一种道德的知识论,尤其是"‘力行’的知识论",应当说是可以成立的。与此不同,西方知识论传统的导向是求"真",目... 将儒家的知识论解读为一种道德知识论,并且鉴于儒家哲学的主流地位,进而将传统中国哲学的知识论界定为一种道德的知识论,尤其是"‘力行’的知识论",应当说是可以成立的。与此不同,西方知识论传统的导向是求"真",目的都是为了获取真知识。中西知识论之所以有"知道如何"与"知道如是"的形态上的区别,以及目的论取向上的差别,根本的原因在于它们各自的文化背景。从根本上说,文化中的这几个要素——语言文字、数学与逻辑、哲学与思维方式,尤其影响着中国古代知识论的形成。进入现代,不论是张东荪还是金岳霖,他们的知识论的出发点与所借助的思想资源都是属于西方的,尽管不排除其中也暗含着一些中国哲学的东西。他们的思考以及所产生的论著体现了现代中国知识论的一种趋向,这就是对西方知识论的吸收、对话和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知识论 知道如是 知道如何 “力行”知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