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化劳动价值论,构筑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1
作者 黄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B03期19-21,共3页
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 ,必须解放思想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特别是知识劳动的认识 ,不断改革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改善普通劳动者收入水平 ,促进中等收入层成长 ,优化人力资源 ,强化收入再分配 ,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 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 ,必须解放思想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特别是知识劳动的认识 ,不断改革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改善普通劳动者收入水平 ,促进中等收入层成长 ,优化人力资源 ,强化收入再分配 ,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实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劳动 知识性劳动 物化劳动 生产要素 收入再分配
下载PDF
知识经济中对劳动价值论的深化认识
2
作者 刘颖卓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28-29,共2页
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及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有人试图用“知识价值论”取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文章就如何在知识经济的新情况下,科学的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进行讨论。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知识性劳动 价值创造 总体工人
下载PDF
论知识与知识性劳动
3
作者 龚正荣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69-72,共4页
本文针对知识经济来临时代一些人对价值源泉的模糊认识,结合新的实际,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框架内对知识、知识性劳动进行了分析,在新的经济条件下发展了商品二因素理论和劳动二重性理论。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劳动的主体形式从体力劳... 本文针对知识经济来临时代一些人对价值源泉的模糊认识,结合新的实际,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框架内对知识、知识性劳动进行了分析,在新的经济条件下发展了商品二因素理论和劳动二重性理论。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劳动的主体形式从体力劳动转向智力劳动,知识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价值的源泉仍旧是人类劳动。本文通过区分知识和知识性劳动,澄清了模糊认识,阐明是知识性劳动创造了价值,而不是知识创造了价值。知识性劳动就是人们不断探索的劳动,从而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只有坚持劳动价值论,我们才能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建立一个以人为本的、不断创新的经济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性劳动 知识经济 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知识商品 价值源泉
下载PDF
农业发展方式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互动效应——对现阶段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薛国琴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80-84,共5页
目前,我国农业依然面临着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等问题。缓解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又有待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总体存在投资... 目前,我国农业依然面临着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等问题。缓解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又有待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总体存在投资水平低下、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受益面较窄等问题。通过采取相关措施,如激发各方投资主体的投资积极性、优化投资结构等,发挥农村人力资本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 农业发展方式 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业
下载PDF
国际贸易与国际产业链的互动效应——对现阶段中国制造业结构选择的实证分析
5
作者 薛国琴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16,共6页
依据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制造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三种。从中国要素禀赋、技术进步、国内产业结构等因素考虑,中国应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理论论证角度和对企业发展的知识特性、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干中... 依据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制造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三种。从中国要素禀赋、技术进步、国内产业结构等因素考虑,中国应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理论论证角度和对企业发展的知识特性、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干中学和创新等四个方面的实证分析后,进一步认为现阶段中国应发展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业 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人力资本
下载PDF
我国应重视发展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业 被引量:1
6
作者 薛国琴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12,共3页
由发达国家于 2 0世纪 80年代掀起的、以IT产业为主要内容的第五次产业革命 ,仍在延续。出于削减成本的目的 ,发达国家把IT产业的生产工序转向发展中国家 ,这给中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带来了机遇。中国加入WTO后 ,面临着较为深刻的制度变革... 由发达国家于 2 0世纪 80年代掀起的、以IT产业为主要内容的第五次产业革命 ,仍在延续。出于削减成本的目的 ,发达国家把IT产业的生产工序转向发展中国家 ,这给中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带来了机遇。中国加入WTO后 ,面临着较为深刻的制度变革历程 ,中国制造业结构急需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业 产业革命 WTO
原文传递
新常态下食用农产品定价机制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薛国琴 把君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2-124,共3页
文章认为食品品质、食品安全问题可通过食用农产品市场定价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得到缓解。文章从新常态下恩格尔系数下降、居民对食品价格上涨关注度下降出发,从农产品效率价格、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正常商品价格等方面探讨食用农... 文章认为食品品质、食品安全问题可通过食用农产品市场定价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得到缓解。文章从新常态下恩格尔系数下降、居民对食品价格上涨关注度下降出发,从农产品效率价格、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正常商品价格等方面探讨食用农产品定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农产品 农产品效率价格 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
下载PDF
浅谈我院成人教育的改革
8
作者 郭锦海 巫林泉 +2 位作者 郭春华 倪少凯 邬红云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z1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我院 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失业 知识性劳动力失业
下载PDF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9
作者 薛国琴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81-85,共5页
文章采用回归分析法对GDP、出口总值与初级产品、制成品出口值的相关性作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DP、出口总值与制成品出口值相关性较好.文章回绕这点展开讨论,认为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亟需优化.
关键词 初级产品 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品 出口商品结构
下载PDF
发展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古典的比较利益论的遵循与发展
10
作者 薛国琴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70-75,共6页
对古典的比较利益论的争论已经持续了较长时间.建立在古典比较利益论基础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今后的发展面临着挑战.结合中国劳动力丰裕、就业问题严峻的现实,中国宜发展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业.
关键词 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业 经济增长方式 人力资本投资 宏现调控
下载PDF
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新思路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萍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19,共4页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及出口产品的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特点,导致我国各大类出口产品屡遭发达国家技术贸易壁垒的冲击。根据价值链理论及波特菱形理论,我国应发展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人力资源丰富的独特竞争环境下,抓住高附加...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及出口产品的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特点,导致我国各大类出口产品屡遭发达国家技术贸易壁垒的冲击。根据价值链理论及波特菱形理论,我国应发展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人力资源丰富的独特竞争环境下,抓住高附加值及高技术含量的“战略环节”,以应对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商品结构 价值链 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业
下载PDF
解析“知识失业”
12
作者 王廷惠 《北京观察》 2000年第8期13-16,共4页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主宰的知识经济世纪,知识作为独立和核心的生产要素在各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引人注目。在全球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我国当前高校扩招的实际后果,如果缺乏相应有力措施在加快制度变革、调整经济...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主宰的知识经济世纪,知识作为独立和核心的生产要素在各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引人注目。在全球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我国当前高校扩招的实际后果,如果缺乏相应有力措施在加快制度变革、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导致受过较高教育的知识劳动者相对过剩,出现知识失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失业 持续增长 高校扩招 知识性劳动力失业 不发达国家 知识经济时代 劳动 生产力
原文传递
知识失业的成因及治理
13
作者 董志强 《浙江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64,共3页
在我国,正在浮现一种新类型的失业——知识失业,即高学历的人群面临更高的失业率。这一现象,与经典的人力资本理论所推测的结论正好相反。那么,知识失业现象究竟应如何解释?又如何治理?
关键词 知识失业 学历 发展中国家 专业设置 知识性劳动力失业 不发达国家 地区 人力资本结构 失业率 比率 劳动力供给 等待失业
下载PDF
要造就“知识工人阶级”
14
作者 鲁品越 《政工研究动态》 1999年第8期17-17,共1页
人类的生产过程可以分解为两种类型。一是以经验性体力劳动为主的、以实物为中心的实物性生产过程。二是以创造性智力劳动为主,以知识和数据为中心的知识性生产过程。实物性生产过程与知识性生产过程,是两种本质上完全不同的生产过程,... 人类的生产过程可以分解为两种类型。一是以经验性体力劳动为主的、以实物为中心的实物性生产过程。二是以创造性智力劳动为主,以知识和数据为中心的知识性生产过程。实物性生产过程与知识性生产过程,是两种本质上完全不同的生产过程,二者服从完全不同的经济学规律。传统工业社会,是发达的“实物经济社会”。而继工业社会之后出现的“信息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工人阶级 生产过程 人的转型 实物经济 社会转型 知识性劳动 知识经济社会 第三代领导集体 主导产业 创造智力
原文传递
新经济时代,小心“知识失业”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小明 《成才与就业》 2001年第2期31-31,共1页
知识一旦失业,你的职业生涯就算结束了。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首席专家路易斯·罗斯说过:“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你的职业生涯而言,知识就像鲜奶,纸盒上贴着有效日期。工程技术的有效期大约是3年。如果时间到了,你还不更新所有的知识,你的... 知识一旦失业,你的职业生涯就算结束了。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首席专家路易斯·罗斯说过:“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你的职业生涯而言,知识就像鲜奶,纸盒上贴着有效日期。工程技术的有效期大约是3年。如果时间到了,你还不更新所有的知识,你的职业生涯很快就会烂掉。”“知识失业”是新经济生活中的新现象,白领人士,尤其是那些曾经荣耀一时的高级人才应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失业 知识性劳动力失业 经济
原文传递
何谓知识失业
16
作者 曾湘泉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7-7,共1页
关键词 知识性劳动失业 类型 定义 高校 毕业生 就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