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7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及其公权化趋向 被引量:208
1
作者 冯晓青 刘淑华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1-68,共8页
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正由传统意义上的私权蜕变为一种私权公权化的权利。私权性是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知识产权私权的公权化趋向乃是建构知识产权法的利益平衡机制、保障知识产权人的专有权、实现知识产权法的公共利益价值之所需。... 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正由传统意义上的私权蜕变为一种私权公权化的权利。私权性是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知识产权私权的公权化趋向乃是建构知识产权法的利益平衡机制、保障知识产权人的专有权、实现知识产权法的公共利益价值之所需。知识产权私权的公权化表明知识产权兼具有私权属性和公权属性,二者对立又统一。其中,私权属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公权属性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知识产权私权的公权化意味着在加强知识产权私权保护的同时应当重视社会公共利益,以防止私权保护不足或私权保护过度从而破坏知识产权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知识产权法在民法体系中具有相对独立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私权属性 公权化 公共利益 民法 利益平衡机制 权利人利益 专利权 商标权 赔偿责任
原文传递
知识产权的私权与人权属性——以《知识产权协议》与《世界人权公约》为对象 被引量:184
2
作者 吴汉东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6-78,共13页
《知识产权协议》明确界定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 ,以私权的名义强调了知识财产私有的法律形式 ;《世界人权公约》赋予知识产权的人权意义 ,揭示了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关于专有权利保护与知识财产利益分享的均衡思想。在私权与人权的统一范畴... 《知识产权协议》明确界定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 ,以私权的名义强调了知识财产私有的法律形式 ;《世界人权公约》赋予知识产权的人权意义 ,揭示了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关于专有权利保护与知识财产利益分享的均衡思想。在私权与人权的统一范畴中把握与认知知识产权法 ,有助于我们考察这一法律制度的价值理念和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私权 人权 知识产权协议 世界人权公约
原文传递
大数据有限排他权的基础理论 被引量:248
3
作者 崔国斌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24,共22页
人类社会进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大规模数据集合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诞生于“小数据”时代的知识产权法满足了数据产业的基本需求,但还是留下了一些空白。处在公开状态的没有独创性的大数据集合缺乏具体的法律保护手段。为... 人类社会进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大规模数据集合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诞生于“小数据”时代的知识产权法满足了数据产业的基本需求,但还是留下了一些空白。处在公开状态的没有独创性的大数据集合缺乏具体的法律保护手段。为了避免这一领域的市场失败,同时避免限制公共领域的行动自由,应当为耗费实质投入并达到实质规模的大数据集合设置有限排他权,即公开传播权。这一保护机制既能够满足数据行业的需求,又能够兼顾后续数据利用者的利益,不会损害著作权法等法律所维护的公共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知识产权 公共领域 公开传播权
原文传递
知识财产权解析 被引量:171
4
作者 刘春田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9-121,共13页
本文分析了作为权利对象的知识 ,以及与知识相关的构思与表现、知识与载体、信息与知识等概念 ,提出知识是“人类对认识的描述” ,是人造的形式 ,作为知识产权对象的知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认为知识产权不是无形财产权 ,知识产权是基于... 本文分析了作为权利对象的知识 ,以及与知识相关的构思与表现、知识与载体、信息与知识等概念 ,提出知识是“人类对认识的描述” ,是人造的形式 ,作为知识产权对象的知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认为知识产权不是无形财产权 ,知识产权是基于特定的知识而产生的权利。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私权性质 产权对象 现实形态 信息 民事权利 无形财产权
原文传递
论人工智能创造物的法律保护 被引量:208
5
作者 梁志文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6-165,共10页
人工智能从辅助人类创造的工具逐渐发展到具有自主创造的能力。计算机辅助完成的创新成果体现了人类的创造性,符合专利或版权保护的条件;但人工智能创造物却遭遇了知识产权法只保护人类创造的理念和制度障碍。然而,它并非是不可跨越的... 人工智能从辅助人类创造的工具逐渐发展到具有自主创造的能力。计算机辅助完成的创新成果体现了人类的创造性,符合专利或版权保护的条件;但人工智能创造物却遭遇了知识产权法只保护人类创造的理念和制度障碍。然而,它并非是不可跨越的制度鸿沟。三十余年前,英国立法保护"计算机生成的作品",这表明知识产权法可以兼容人工智能创造物的保护。在理论上,构建以人类读者(受众)为基础,而不是以人类作者、发明人为中心的版权法和专利法理论,即可解决人工智能创造物的法律地位问题,其权利归属问题也同样可以在不与传统规则相冲突的方式下得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创造物 人类受众 作者 知识产权 权利归属
原文传递
知识产权法官造法批判 被引量:184
6
作者 崔国斌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4-164,共21页
中国部分法院在知识产权领域利用民法或其它法律的原则条款扩充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破坏了知识产权法的利益平衡机制。本文对此类司法活动进行批评,希望重新确立知识产权法定原则在中国司法活动中的统治地位。法院在司法活动中应该放弃... 中国部分法院在知识产权领域利用民法或其它法律的原则条款扩充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破坏了知识产权法的利益平衡机制。本文对此类司法活动进行批评,希望重新确立知识产权法定原则在中国司法活动中的统治地位。法院在司法活动中应该放弃个人本位的自然权学说,坚持社会本位的功利主义思想,坚持知识产权法的独占适用,保证立法政策得到贯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法官造法 自然法 功利主义
原文传递
IP转换兴起的原因、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被引量:190
7
作者 尹鸿 王旭东 +1 位作者 陈洪伟 冯斯亮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2-29,共8页
IP热为何会出现 尹鸿(以下简称尹):什么是IP?为什么会出现IP热潮?据我所知,国外并没有这样使用IP(IntellectualProperty,“知识产权”的英文缩写)一词,中国才用这个概念来指那些具有高专注度、大影响力并且可以被再生产、再... IP热为何会出现 尹鸿(以下简称尹):什么是IP?为什么会出现IP热潮?据我所知,国外并没有这样使用IP(IntellectualProperty,“知识产权”的英文缩写)一词,中国才用这个概念来指那些具有高专注度、大影响力并且可以被再生产、再创造的创意性知识产权。这个词突然一下变得这么流行,显然与互联网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过去我们也有传统的文学改编,但是没有人说那是IP改编。今天的IP显然跟传统的文学改编含义不太一样,它有自己在互联网时代的一些特殊性。所以,我们先从这个角度各自发表一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 发展趋势 原因 现状 文学改编 知识产权 互联网环境 互联网时代
原文传递
作品独创性判定标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71
8
作者 姜颖 《知识产权》 CSSCI 2004年第3期8-15,共8页
独创性是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前提,因此,独创性的判定标准是决定一件作品能否得到法律保护的关键。为了避免因概念不清给司法实践带来的盲目性和任意性,研究和探讨独创性的界定标准,是当前著作权立法和司法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具有... 独创性是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前提,因此,独创性的判定标准是决定一件作品能否得到法律保护的关键。为了避免因概念不清给司法实践带来的盲目性和任意性,研究和探讨独创性的界定标准,是当前著作权立法和司法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英国、法国和美国的独创性界定标准进行比较研究,结合我国司法和理论上的观点,从分析不同标准的利弊入手,提出我国宜采取一般原则和特殊原则相结合的标准,即原则上采取“智力投入”的标准,在特殊类型的作品中,则应当针对作品的特点,在“智力投入”的数量上采取或严格或宽松的判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著作权 独创性 判定标准 法律保护 计算机软件
下载PDF
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41
9
作者 俞银燕 汤帜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957-1968,共12页
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已成为数字网络环境下数字内容交易和传播的重要技术,用于保护数字内容的版权,控制数字内容的使用和传播.文章在阐述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基本概念和系统体系结构的基础上,主要围绕权利描述、使用控制、合理使用、权利转移... 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已成为数字网络环境下数字内容交易和传播的重要技术,用于保护数字内容的版权,控制数字内容的使用和传播.文章在阐述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基本概念和系统体系结构的基础上,主要围绕权利描述、使用控制、合理使用、权利转移和可信执行等关键问题,分析其研究现状,论述已有技术在处理这些问题上的优势和不足,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版权保护 数字内容 知识产权
下载PDF
关于知识产权私权属性的再认识——兼评“知识产权公权化”理论 被引量:142
10
作者 吴汉东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8-64,共7页
私权性是知识产权的基本属性,是知识产权与所有权所具有的共同属性。知识产权作为知识财产私有的权利形态,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也受到法律的必要限制。这是知识产权的立法宗旨所决定的,并通过法律平衡与调整的制度设计而完成。上述情形... 私权性是知识产权的基本属性,是知识产权与所有权所具有的共同属性。知识产权作为知识财产私有的权利形态,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也受到法律的必要限制。这是知识产权的立法宗旨所决定的,并通过法律平衡与调整的制度设计而完成。上述情形没有也不应该改变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私权性 基本属性 所有权 公权化 制度设计 立法宗旨 民法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论 被引量:117
11
作者 吴汉东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8-79,共12页
由于知识产品的非物质性特点 ,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需由法律特别规定。这种规定不仅表现为权项范围的“界定” ,而且表现为效力范围的“限制” ;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属于非法事实行为 ,其侵害对象是知识产品所有人的专有权利 ,该类侵权行为... 由于知识产品的非物质性特点 ,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需由法律特别规定。这种规定不仅表现为权项范围的“界定” ,而且表现为效力范围的“限制” ;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属于非法事实行为 ,其侵害对象是知识产品所有人的专有权利 ,该类侵权行为具有区别于一般侵权行为的特征 ;对于侵犯知识产权行为 ,宜采取二元归责原则 ,即在过错责任的基础上补充适用过错推定责任 ;法律对知识产权采取了民事、刑事、行政的多层次保护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侵权 法律救济 保护范围 归责原则
原文传递
评财产权劳动学说 被引量:133
12
作者 易继明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95-107,共13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洛克的财产权劳动学说并略作评价。接着作者就知识产品作为财产权客体的新情况 ,指出财产权劳动理论也为知识产权的权利确定与保护提供了合法性基础。稍后 ,文章讨论了财产权的私有性质。最后 ,作者“重申自由主义 ,认为... 本文首先介绍了洛克的财产权劳动学说并略作评价。接着作者就知识产品作为财产权客体的新情况 ,指出财产权劳动理论也为知识产权的权利确定与保护提供了合法性基础。稍后 ,文章讨论了财产权的私有性质。最后 ,作者“重申自由主义 ,认为财产权劳动说本身以人为中心 ,过分强调法律社会化将会损害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基础的‘自由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 劳动 知识产品 知识产权 自由主义
原文传递
知识共享研究综述 被引量:118
13
作者 樊治平 孙永洪 《管理学报》 2006年第3期371-378,共8页
知识共享是组织知识管理的核心。近几年来,大量文献资料表明,知识共享成为知识管理研究的一个重点。在检索了1996年到2005年的知识共享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这些文献的筛选、分析与分类,认为这些文献大体是从知识共享的经济性、... 知识共享是组织知识管理的核心。近几年来,大量文献资料表明,知识共享成为知识管理研究的一个重点。在检索了1996年到2005年的知识共享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这些文献的筛选、分析与分类,认为这些文献大体是从知识共享的经济性、知识共享的对象、知识共享的主体以及知识共享的手段4个方面展开研究的。为此,对这4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管理 知识共享 知识产权 知识特性 信息与合作技术(ICT)
下载PDF
论商誉权 被引量:125
14
作者 吴汉东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1-98,共8页
作者首先对商誉权的法律属性做了分析研究 ,指出 :商誉权虽然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 ,但与传统的知识产权相比 ,又具有非确定的地域性、非法定的时间性、非恒定的专有性等显著特征 ;作者进而提出了完善我国商誉权制度应着重考虑的几个问题 ... 作者首先对商誉权的法律属性做了分析研究 ,指出 :商誉权虽然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 ,但与传统的知识产权相比 ,又具有非确定的地域性、非法定的时间性、非恒定的专有性等显著特征 ;作者进而提出了完善我国商誉权制度应着重考虑的几个问题 ,即商誉权的法律地位、商誉权保护的法律方式及侵害商誉权的法律责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誉权 法律保护制度 商誉侵权 民事救济 知识产权
原文传递
关于知识产权基本制度的经济学思考 被引量:109
15
作者 吴汉东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3-41,46,共10页
关键词 知识产权 产权界定 产权交易 产权保护 经济学
原文传递
侵害知识产权的无过错责任 被引量:101
16
作者 郑成思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1-90,共10页
多数外国知识产权法,对于侵害知识产权,均采用“无过错责任”与“过错责任”两种归责原则。我国民法通则却未在知识产权领域并用这两种原则。所以,司法实践中我们目前还只能依民法通则第106条(即“过错责任”)。但这并不妨碍我... 多数外国知识产权法,对于侵害知识产权,均采用“无过错责任”与“过错责任”两种归责原则。我国民法通则却未在知识产权领域并用这两种原则。所以,司法实践中我们目前还只能依民法通则第106条(即“过错责任”)。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此作更广泛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侵权行为 过错责任 无过错责任
原文传递
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初探 被引量:95
17
作者 朱雪忠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40,共10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传统知识的价值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并日益得到广泛利用 ,因而拥有传统知识的社区、民族和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求法律保护传统知识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 ,大多数传统知识产生的年代久远、属于集体创造和口头...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传统知识的价值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并日益得到广泛利用 ,因而拥有传统知识的社区、民族和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求法律保护传统知识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 ,大多数传统知识产生的年代久远、属于集体创造和口头传播 ,很难利用现行知识产权制度予以保护。因此 ,有必要在分析现行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传统知识的实践与局限性基础上 ,探索其他的法律保护形式 ,并结合我国对传统知识保护的现状 ,提出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知识 知识产权 法律保护
下载PDF
个人信息权作为民事权利之证成:以知识产权为参照 被引量:137
18
作者 吕炳斌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65,共22页
个人信息有别于数据,也不同于隐私。它以个人敏感隐私信息为内核,往外扩散,其边界处于相对确定的状态。以知识产权为参照,相对确定的边界并不影响个人信息的权利化保护。以尊重人格尊严和自由为理念,以个人信息的自我决定或自我控制为... 个人信息有别于数据,也不同于隐私。它以个人敏感隐私信息为内核,往外扩散,其边界处于相对确定的状态。以知识产权为参照,相对确定的边界并不影响个人信息的权利化保护。以尊重人格尊严和自由为理念,以个人信息的自我决定或自我控制为理论基础,个人信息权宜定性为人格权。无形的人格特征具有财产利益,在原理上亦接近于以知识产权为代表的无形财产权。个人信息与知识产权的客体类似,均是特定的信息,其权利不能架构在占有的基础上,不是对客体的圆满状态的控制。可借鉴知识产权的'行为规制权利化'的构建路径,以同意、访问、查阅、抄录、复制、更正、删除等具体行为为支点,形成包含个人信息利用的知情权、个人信息利用的决定权以及保护个人信息完整准确权这三方面内容的个人信息权。个人信息权可以满足绝对权的特征,融入民事权利体系中的绝对权大家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知识产权 行为规制权利化 民事权利体系
原文传递
超越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的本质与特征 被引量:93
19
作者 荣跃明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8-24,共7页
本文从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城市复兴、新技术的关系等角度论述了创意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历程,特别是论述了创意产业在技术、知识产权、专利制度、金融服务等发展条件的支撑下,以居于价值链高端的地位渗透所有产业,决定生产过程利润分配... 本文从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城市复兴、新技术的关系等角度论述了创意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历程,特别是论述了创意产业在技术、知识产权、专利制度、金融服务等发展条件的支撑下,以居于价值链高端的地位渗透所有产业,决定生产过程利润分配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创意产业 产业融合 知识产权 专利制度 金融服务 价值链 城市复兴 结构调整 技术发展
原文传递
平行进口与知识产权保护之冲突及其法律调控 被引量:80
20
作者 孙颖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1-66,126,共7页
平行进口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当某一知识产权获得两个以上国家的保护时,未经知识产权或者独占许可证持有人的许可,第三者所进行的进口并销售该知识产权产品的行为。平行进口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冲突在理论上主要表现为知识产权的权利... 平行进口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当某一知识产权获得两个以上国家的保护时,未经知识产权或者独占许可证持有人的许可,第三者所进行的进口并销售该知识产权产品的行为。平行进口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冲突在理论上主要表现为知识产权的权利用尽原则和地域性原则的冲突。世界各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对平行进口立场不尽统一。我国在专利和版权领域应采用地域性原则,禁止平行进口;在商标领域采用权利用尽原则,有条件地允许平行进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进口 知识产权 权利用尽原则 地域性原则 专利 商标 版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