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我国刑法中的连累犯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兴良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0-54,共5页
共同犯罪的范围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总的趋势是逐渐限制共同犯罪的构成,从而缩小共同犯罪的范围,使共同犯罪制度科学化。连累犯,就是在共同犯罪范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从共同犯罪中排除出来的那些与共同犯罪有一定牵连的犯罪行为。... 共同犯罪的范围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总的趋势是逐渐限制共同犯罪的构成,从而缩小共同犯罪的范围,使共同犯罪制度科学化。连累犯,就是在共同犯罪范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从共同犯罪中排除出来的那些与共同犯罪有一定牵连的犯罪行为。这些犯罪行为曾经纳入共同犯罪的范畴,而现在各国刑法与刑法理论一般都认为它是单独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犯罪故意 连累犯 我国刑法 知情不举 犯罪结果 犯罪行为 刑法理论 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经济犯罪
下载PDF
“知情不举”不为罪——从一个案件谈起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帆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1年第4期112-114,共3页
本文通过一个实绩 ,从“包庇行为”的“刑法含义”角度阐述“知情不举”不为罪。
关键词 包庇的刑法含义 作假证明 知情不举
原文传递
“诸葛亮斩马谡”述考三题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仲文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61-68,共8页
公元228年(蜀汉建兴六年),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北伐曹魏,以赵云、邓芝据箕谷,佯攻为侧翼;诸葛亮率大军为主攻部队,以马谡为先锋,据守街亭。在“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的大好形势下,由于街亭失守,连及箕谷兵败,诸葛... 公元228年(蜀汉建兴六年),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北伐曹魏,以赵云、邓芝据箕谷,佯攻为侧翼;诸葛亮率大军为主攻部队,以马谡为先锋,据守街亭。在“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的大好形势下,由于街亭失守,连及箕谷兵败,诸葛亮“进无所据”,只好退回汉中。在汉中总结第一次北伐战争失败的教训时,诸葛亮“戮谡以谢众”。一千多年来,围绕着“诸葛亮斩马谡”这个问题中心,人们聚讼纷纭,争论不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葛亮传 三国志 习凿齿 北伐战争 汉中 陈寿 问题中心 知情不举 王鸣盛 马谡
下载PDF
关于举报的实质、初查和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忠芳 《检察理论研究》 1994年第2期14-17,共4页
关于举报的实质、初查和机制李忠芳举报,检举、报告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的简称。我国1988年开始正式使用这一法律用语,并在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先后建立举报中心(站、室),发动广大群众举报贪污、贿赂、读职等罪案,取得了很大成... 关于举报的实质、初查和机制李忠芳举报,检举、报告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的简称。我国1988年开始正式使用这一法律用语,并在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先后建立举报中心(站、室),发动广大群众举报贪污、贿赂、读职等罪案,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许多经验,使由来已久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机关 国家工作人员 初查 最高人民检察院 损害赔偿 举报线索 知情不举 报复陷害罪 立案侦查 保障机制
原文传递
国家安全法若干问题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邵东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31-35,共5页
国家安全,是指一个国家不受威胁、干扰或侵害的状态,是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国家安全与国家安全法的关系应表述为,大国家安全概念和小国家安全法。修改和完善国家安全法,应当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国家安全法的基本原则;二... 国家安全,是指一个国家不受威胁、干扰或侵害的状态,是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国家安全与国家安全法的关系应表述为,大国家安全概念和小国家安全法。修改和完善国家安全法,应当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国家安全法的基本原则;二、境外个人;三、技术查验与国家安全事项审查;四、知情不举的法律设计;五、合作者的法律保护;六、奖励性条款的法律设计;七、法律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法 基本原则 境外个人 知情不举 法律责任
下载PDF
干部对经济犯罪知情不举应负刑事责任 被引量:1
6
作者 孙飞 《现代法学》 1983年第3期30-33,共4页
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严惩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一些有关条款作了相应的补充和修改。其补充和修改之一,便是规定了国家工作人员对经济犯罪不依法报案和不如实作证的刑事责任。《决定... 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严惩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一些有关条款作了相应的补充和修改。其补充和修改之一,便是规定了国家工作人员对经济犯罪不依法报案和不如实作证的刑事责任。《决定》第一条(四)规定:“对于本条(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情不举 刑事责任 国家工作人员 经济犯罪 犯罪分子 犯罪事实 犯罪人 主管人员 人大常委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下载PDF
对知情不举行为定罪量刑的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旺年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58-60,共3页
在我国刑法学界,对知情不举行为应不应治罪的研究,多数人都是从知情不举行为不是共同犯罪,也与窝藏、包庇行为不同的角度入手,认为知情不举属于道德问题,觉悟不高问题,应当批评教育或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不应治罪,如果仅就刑法的规定来... 在我国刑法学界,对知情不举行为应不应治罪的研究,多数人都是从知情不举行为不是共同犯罪,也与窝藏、包庇行为不同的角度入手,认为知情不举属于道德问题,觉悟不高问题,应当批评教育或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不应治罪,如果仅就刑法的规定来说,这种看法无可非议。但是,不从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去研究应不应治罪,就显得片面,就是没有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本文试就对该行为应不应治罪及如何治罪方面,谈些粗浅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情不举 定罪量刑 严重经济犯罪 我国刑法 社会危害性 共同犯罪 行为人 犯罪人 国家工作人员 刑法典
原文传递
谈知情不举的刑事责任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郑大群 《法学》 1982年第5期17-18,共2页
所谓"知情不举",就是对于明知的犯罪人员和犯罪事实有意隐瞒,不向主管单位或司法机关检举报告的意思,又称为知情不报.对于知情不报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法学界意见不一,各国刑法典的规定也不一致,有的作为犯罪,明文规定... 所谓"知情不举",就是对于明知的犯罪人员和犯罪事实有意隐瞒,不向主管单位或司法机关检举报告的意思,又称为知情不报.对于知情不报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法学界意见不一,各国刑法典的规定也不一致,有的作为犯罪,明文规定应追究刑事责任;有的不作为犯罪,不追究刑事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情不举 刑事责任 不作为犯罪 知情不报 国家工作人员 犯罪事实 犯罪主体 司法机关 法学界 主管人员
原文传递
单行刑事法律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冲突
9
作者 董智先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31-32,共2页
十多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具有单行刑事法律性质的“条例”、“决定”、“补充规定”,虽然其宗旨是要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刑事立法,但它们本身在一些具体规定上存在着不妥之处并与罪刑法定原则相冲突,因而影响了刑事立法的... 十多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具有单行刑事法律性质的“条例”、“决定”、“补充规定”,虽然其宗旨是要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刑事立法,但它们本身在一些具体规定上存在着不妥之处并与罪刑法定原则相冲突,因而影响了刑事立法的发展完善程度和内部的协调,也影响了它们在打击犯罪,保卫改革的司法实践中本来应有的作用。上述单行刑事法律性质的“决定”、“补充规定”存在着的不妥之处和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冲突表现在: 《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与《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对决定所列犯罪实行从新原则和有条件的从新原则,这种容许适用行为发生后公布的加重了处罚的单行刑事法律的规定与罪刑法定原则相冲突。 《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第1条第(4)项(后段)中关于“知情不举构成犯罪”的规定与刑法罪刑法定的基本原则冲突,按该决定的规定对于走私、投机倒把、盗窃,贩毒、盗运珍贵文物出口、受贿等严重经济犯罪以及与这些犯罪有关的包庇、窝藏、伪证和报复陷害等犯罪的犯罪分子和犯罪事实知情的直接主管人员或者仅有的知情的工作人员不依法报案和不如实作证的,分别比照刑法187、188、190条所规定的渎职罪处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刑法定原则 刑事法律 知情不举 《决定》 从重处罚 累犯制度 法律性质 严重经济犯罪 刑事立法 盗运珍贵文物出口
下载PDF
谈谈徇私舞弊罪的主、客观方面
10
作者 冯军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55-57,共3页
谈谈徇私舞弊罪的主、客观方面冯军根据刑法第188条的规定,徇私舞弊罪(又称徇私枉法罪)是指国家司法工作人员利用司法职权徇私舞弊,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迫诉,或者颠倒黑白,做枉法... 谈谈徇私舞弊罪的主、客观方面冯军根据刑法第188条的规定,徇私舞弊罪(又称徇私枉法罪)是指国家司法工作人员利用司法职权徇私舞弊,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迫诉,或者颠倒黑白,做枉法裁判的行为。徇私舞弊犯罪是典型的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徇私舞弊罪 客观方面 司法工作人员 国家工作人员 严重经济犯罪分子 检察机关 检察院 犯罪事实 知情不举 《决定》
原文传递
“不举发”小议
11
作者 徐汉亭 《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84年第3期81-83,共3页
在司法实践中有这样的案例:被告人以知情不举、有意包庇罪被判处有期徒刑。这给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不举发”是否为犯罪?是不是包庇罪? 我们先看看建国后有关法律规定,然后研究“不举发”是否为犯罪的问题。一九五一年颁布的《中华... 在司法实践中有这样的案例:被告人以知情不举、有意包庇罪被判处有期徒刑。这给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不举发”是否为犯罪?是不是包庇罪? 我们先看看建国后有关法律规定,然后研究“不举发”是否为犯罪的问题。一九五一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窝藏、包庇反革命罪犯者,处十年以下徒刑;其情节重大者,处十年以上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第十九条规定:“对反革命罪犯,任何人均有向人民政府揭发、密告之权,但不得挟嫌诬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革命罪犯 包庇罪 知情不举 犯罪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有期徒刑 司法实践 被告人 犯罪行为 无期徒刑
下载PDF
试论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
12
作者 吴大华 蒋熙辉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1999年第4期38-43,共6页
本文奠定于不作为犯理论和连累犯研究基础上,评析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该罪是情节严重的知情不举行为,因而有必要对知情不举这一刑法意义上行为作概念界定,内涵外延探析,循求其立法价值;追溯其立法沿革;并进行横向立法比较;企求理... 本文奠定于不作为犯理论和连累犯研究基础上,评析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该罪是情节严重的知情不举行为,因而有必要对知情不举这一刑法意义上行为作概念界定,内涵外延探析,循求其立法价值;追溯其立法沿革;并进行横向立法比较;企求理想的知情不举刑事立法模式。以此为指导,对新刑法典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详加评判,重新界定罪名,探讨构成要件争议问题,澄清学界争议;深入探究罪质并指陈立法偏差,最后提出知情不举刑事立法完善之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谍犯罪 知情不举 立法比较 立法例评判
下载PDF
关于对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的会计人员解除专业技术职务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13
《交通财会》 1997年第1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会计人员 会计专业 财经纪律 专业技术资格 有关问题 职务等 技术职务 会计工作秩序 知情不举 通同作弊
原文传递
认定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若干疑难问题探析
14
作者 曾文远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69-73,共5页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是毒品犯罪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罪名,对规定该罪之法律规范的正确适用有助于有效打击包庇毒品犯罪分子以及与之紧密联系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犯罪活动,但人们在司法实践中对其存有的一些不明晰认识却又妨碍着其...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是毒品犯罪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罪名,对规定该罪之法律规范的正确适用有助于有效打击包庇毒品犯罪分子以及与之紧密联系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犯罪活动,但人们在司法实践中对其存有的一些不明晰认识却又妨碍着其具体适用,故从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的基本构成要件出发来分析其在司法认定与量刑方面存在的若干疑难问题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毒品犯罪 知情不举 共同犯罪
下载PDF
中国不必引进记者拒证权
15
作者 高一飞 李超琼 《全球传媒学刊》 CSSCI 2021年第5期110-123,共14页
记者拒证权,是指新闻记者拒绝在司法活动中对消息来源作证的权利。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布莱兹伯格案"中判决:在特定情况下法院可以要求记者就消息来源作证,并授权联邦和州立法机关对这个问题自由制定立法;下级法院通过判例确... 记者拒证权,是指新闻记者拒绝在司法活动中对消息来源作证的权利。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布莱兹伯格案"中判决:在特定情况下法院可以要求记者就消息来源作证,并授权联邦和州立法机关对这个问题自由制定立法;下级法院通过判例确立了记者作证的条件。到2020年底,除联邦和两个州以外,美国40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颁布了保护记者就消息来源拒绝作证的"盾牌法"。历史上,美国因拒绝作证而被处罚的共有46人,但2008年以后这一情况没有再发生。记者拒证权是少数西方国家特有的制度,而在中国,新闻自由得到充分的司法保障,不存在强迫记者出庭作证、泄露消息来源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先例;和普通公民一样,在对待记者出庭作证的问题上,我们遵循"知情不举不为罪"的规则。中国不存在强迫记者作证的问题,不必引进记者拒证权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者拒证权 盾牌法 知情不举 传播法 新闻自由
下载PDF
关于窝藏毒品罪的几个问题
16
作者 毕志明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11-12,共2页
关于窝藏毒品罪的几个问题毕志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增设了窝藏毒品罪。立法本义旨在针对窝藏、转移、隐瞒毒品的行为,妨碍了司法机关对毒品犯罪的查处,使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逃... 关于窝藏毒品罪的几个问题毕志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增设了窝藏毒品罪。立法本义旨在针对窝藏、转移、隐瞒毒品的行为,妨碍了司法机关对毒品犯罪的查处,使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逃避打击,并获取非法利益,为继续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毒品 毒品犯罪分子 贩卖毒品罪 运输 知情不举 司法机关 制造毒品罪 司法实践 制造毒品行为 通谋
原文传递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研究
17
作者 张洪成 黄瑛琦 《犯罪研究》 2009年第2期54-60,共7页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下游犯罪,此类犯罪的存在客观上彰显了司法机关打击毒品犯罪的决心。自《关于禁毒的决定》始,国家就明确将此类行为从窝藏、包庇罪中划分出来,作为独立的罪名。虽然包庇毒品犯罪分...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下游犯罪,此类犯罪的存在客观上彰显了司法机关打击毒品犯罪的决心。自《关于禁毒的决定》始,国家就明确将此类行为从窝藏、包庇罪中划分出来,作为独立的罪名。虽然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已经存在了近二十年,但其研究却不够系统,本文详细介绍了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的构成要件以外,并将之与其他类似罪名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于禁毒的决定》 包庇 窝藏 知情不举
下载PDF
一双靴子 毁灭三个孩子
18
作者 宋馨欣 唐宋 《少年儿童研究》 2002年第10期52-54,共3页
“我那时觉得真被抓住也没什么了不起的,顶多被我妈妈揍一顿,或被爸爸赶出家门,没多久爸爸还是会把我找回来的。或者被公安局教育一次,赔点钱,到那时肯定是我爸爸妈妈赔钱。”
关键词 与我无关 李林 自我意识 法律教育 核电站建设 家庭环境 知情不举 名牌意识 要做的事情 家庭和学校
下载PDF
关于完善妨害司法活动罪立法的研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秉志 赫兴旺 肖中华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4-33,共10页
关于完善妨害司法活动罪立法的研讨赵秉志,赫兴旺,肖中华妨害司法活动罪,是各种妨害司法机关的正常司法活动,侵犯国家司法权正常行使的犯罪行为的总称。关于妨害司法活动罪的立法完善问题,近年来在刑法修改研讨中愈来愈受到重视和... 关于完善妨害司法活动罪立法的研讨赵秉志,赫兴旺,肖中华妨害司法活动罪,是各种妨害司法机关的正常司法活动,侵犯国家司法权正常行使的犯罪行为的总称。关于妨害司法活动罪的立法完善问题,近年来在刑法修改研讨中愈来愈受到重视和关注,本文拟结合国家立法起草机关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活动 有期徒刑 法定刑 现行刑法 司法机关 剥夺政治权利 诬告陷害罪 犯罪构成 知情不举 情节严重
原文传递
浅论不真正不作为犯立法
20
作者 赫荣平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11期24-25,共2页
当前对不真正不作为犯的研究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中都显得十分薄弱 ,原因固然很多 ,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 ,刑法中对于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内容及成立条件未作明文规定。本文在阐述国外有关规定的基础上 ,提出了自己对刑法修改的大胆... 当前对不真正不作为犯的研究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中都显得十分薄弱 ,原因固然很多 ,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 ,刑法中对于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内容及成立条件未作明文规定。本文在阐述国外有关规定的基础上 ,提出了自己对刑法修改的大胆构想 ,即从刑法总则和刑法分则两个方面进行不真正不作为犯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真正不作为犯 立法建议 中国 刑法 知情不举 拒证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