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浅谈对来华留学生的公共外交
被引量:4
- 1
-
-
作者
马春燕
-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出处
《海外华文教育》
2017年第12期1695-1701,共7页
-
基金
中央高校基础科研项目<基于计算机的汉语通用语在留学生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项目编号:1191329701
-
文摘
随着我国国际舞台崛起,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需要致力于国际民心工程的公共外交形式更为灵活多样。来华留学生是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展示中国道路的重要群体,是我国对留学生来源国实施公共外交的桥梁和纽带。来华留学生可以成为在国内开展公共外交的对象,特别是青年留学生在华接受高等学历教育,应成为我国开展对来华留学生公共外交的重点。通过课内的议程设置知识传授塑造外国留学生的主观认知,课外社会实践强化其对中国文化的情感向往;通过对其文化交流与接触生活的精心链接,在高校与社会机构多维一体的公共外交平台上大力培养"知华派",挖掘并培养青年意见领袖。让作为"他方"的来华留学生成为构建中国国家形象的有效渠道。
-
关键词
来华留学生
公共外交
青年留学生
知华派
意见领袖
-
Keywords
students studying abroad
public diplomacy
young students
Chinese school
opinion leaders
-
分类号
G125
[文化科学]
-
-
题名美国智库中国问题的研究现状评析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吴田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
-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20年第2期142-156,160,共16页
-
文摘
美国智库经历百年发展至今,在数据库资源及共享、智库的使命和价值观设计、智库的网络和联盟建设、智库的产品种类及呈现形式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受政治环境和科技革命等因素的影响也出现了新变化、新趋势。而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美国智库对中国的研究越来越重视,有关中国研究的机构、学者和成果也越来越多,但研究过程中不理性、不客观的言论和立场也有出现。跟进了解美国智库的中国研究现状,知己知彼,有利于在前进道路上做出理性选择。
-
关键词
美国智库
知华派
一带一路
中国研究
-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西方知华派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
- 3
-
-
作者
陈竞
陶季邑
-
机构
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区域国别学刊》
2023年第5期92-108,158,159,共19页
-
文摘
西方知华派对最近三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背景、内容与特点、今后如期实现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及其意义等问题均进行了许多客观的考察,提出了一系列比较符合实际的学术观点,并给予了一些较为公正的学术评价。其中,一些学术观点和评价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前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些人士的认知特色。相关研究对中国在新征程持续推进与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一些有益的启示,如:现代化不能等同于西方化,中国式现代化将推动中外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仍将处于不断探索之中等。考察了西方知华派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后,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和西方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利条件和可能性。这有助于我们全面地看待西方的政治力量,正确和理性地制定对外政策。更加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与其他国家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念。
-
关键词
西方
知华派
中国式现代化
启示
-
Keywords
the West
Western China experts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implications
-
分类号
G120
[文化科学]
D61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美国“知华派”学者兰普顿及其早期中国问题研究
- 4
-
-
作者
李梁
-
机构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39,77,共5页
-
基金
2016年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中国道路理论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传播状况研究"(2016YBMKOO3)
2016年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国外的传播状况研究"(16SKGH065)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在当今诸多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学者中,戴维·兰普顿是一位久负盛名的专家。在学术生涯的早期,兰普顿致力于研究中国政治与中国的政治决策过程,开启了分析中国决策过程的独特模式。他非常关心中美之间的政治问题,对中美关系的战略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兰普顿的田野调查方法,在众多学者中独树一帜,影响深远。
-
关键词
美国学者
兰普顿
中国问题研究
知华派
-
分类号
D81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自民党“知华派”代表人物的对华认识与行动
- 5
-
-
作者
王振锁
-
机构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
-
出处
《东北亚学刊》
2012年第4期23-29,共7页
-
文摘
日本自民党"知华派"代表人物或出于对日本国家长远利益的考虑,或出于自民党的派别之争,在修复中日关系方面做出了力所能及的努力,功不可没。但他们对中国的"友善"和"示好"并非意识形态上的"共鸣",而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当属于"策略"和"思维定势"的范畴。本文所述的代表人物有:石桥湛山、松村谦三、高碕达之助。
-
关键词
中日关系
知华派
石桥湛山
松村谦三
高碕达之助
-
分类号
D831.3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自民党“知华派”代表人物对华认识的由来与行动
- 6
-
-
作者
王振锁
-
机构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
-
出处
《日本侵华史研究》
2013年第1期54-61,共8页
-
文摘
战后初期,日本政府的对华主流认知基本上是敌视的,但在日本执政的自民党内,“知华派”政治家也不乏其人。“知华派”在日本执政党内虽处于非主流地位,但一般都在政府或执政党内任过要职,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发言权,对政府决策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他们或出于对日本国家长远利益的考虑,或出于自民党内的派别之争,与自民党的对华主流认知存在分歧。他们在修复中日关系方面做出了力所能及的努力,功不可没,客观上促进了中日关系的向好发展,起到了中日关系正常化“掘井人”的作用。但他们对中国的“友善”和“示好”并非意识形态上的“共鸣”,而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当属于“策略”和“思维定势”的范畴。
-
关键词
知华派
石桥湛山
松村谦三
高琦达之助
-
Keywords
Knowing China Groups
Ishibashi Tanzou
Matsumura Kenzou
Takasaki Tatsunosuke
-
分类号
D829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邦交正常化之前:日本政府的对华认识与行动
- 7
-
-
作者
王振锁
-
机构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
-
出处
《南开日本研究》
2011年第1期222-244,共23页
-
文摘
本文以日本政府的对华认识为考察对象,论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日本敌华态势的形成、发展及其背后的自民党政权的敌华共识,揭示在这种对华认识的基础上的所谓'政经分离'的对华政策的本质。尽管日本政府的对华主流认知基本上是敌视的,但在日本执政的自民党内,也出现了处于非主流地位的'知华派',始终坚持以改善执政党的对华政策为其开展对外活动的旗帜和政策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在内部动摇执政党改变对华政策的作用。
-
关键词
对华认识
敌对态势
台湾问题
知华派
-
分类号
D829
[政治法律—政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