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农业院校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育路径 被引量:13
1
作者 程煜 庞丽铷 李文鑫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95-199,共5页
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石。高等农业院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对农科大学生对"三农"发展的关注度、农科大学生投身"三农"事业的意愿以及农科大学生对"三... 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石。高等农业院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对农科大学生对"三农"发展的关注度、农科大学生投身"三农"事业的意愿以及农科大学生对"三农"的认知等进行分析,了解农科大学生对"三农"的基本认识现况。鉴于此,通过找准出发点、明确着力点和抓住突破点三个方面来把握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育基础;通过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扛起强农兴农历史使命和不负"六大使命"殷殷嘱托三个方面来强化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育目标;通过促进科技融合、精细职业规划、培育工匠精神和提供制度保障四个方面来完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育措施,旨在为高等农业院校培育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业院校 业人才 立德树人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涉农高等职业院校实施耕读教育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梁梦玫 原容莲 《广西教育》 2023年第12期107-110,共4页
本文分析涉农高等职业院校耕读教育存在认识不足、实施形式较为单一、实施条件不够成熟、评价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论述坚持耕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原则、构建耕读教育课程体系、加强耕读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耕读... 本文分析涉农高等职业院校耕读教育存在认识不足、实施形式较为单一、实施条件不够成熟、评价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论述坚持耕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原则、构建耕读教育课程体系、加强耕读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耕读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健全耕读教育保障机制的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耕读教育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农教育与高中生物学教学的融合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晓兰 郝帅晶 +2 位作者 江会鹏 郑梦清 邵美霞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3期177-180,共4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国家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三农教育”是目前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及新时期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实现乡村振兴的奋斗目标,就需要更多的“三农”人才为“三农”建设服务。...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国家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三农教育”是目前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及新时期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实现乡村振兴的奋斗目标,就需要更多的“三农”人才为“三农”建设服务。“三农教育”是教育体系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之一,有助于引导学生明确人生目标,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三农教育”与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融合,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三农”的认知和服务“三农”的意识,而且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生命观念,培养社会责任感。在日常教学中渗透“三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加快国家振兴和乡村振兴步伐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涉农高等院校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现状、目标及措施
4
作者 王金贵 芦光新 李宗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2年第5期177-179,共3页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基石。本文从学生学农意愿、农科大学生离职率、涉农人才数量和质量及农业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等方面对涉农...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基石。本文从学生学农意愿、农科大学生离职率、涉农人才数量和质量及农业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等方面对涉农高校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地方涉农高等院校培育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业院校 立德树人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不同类型农户的职业化培育路径探析
5
作者 谯伟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7-68,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逐渐拥有了自主经营权,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解放,兼业化也随之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但是,虽然兼业化是农业比较优势下降背景下农户的理性选择,且与家庭收入之间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影响了社会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逐渐拥有了自主经营权,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解放,兼业化也随之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但是,虽然兼业化是农业比较优势下降背景下农户的理性选择,且与家庭收入之间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影响了社会资本的优化配置且不利于缩小基尼系数。因此,农户兼业化虽然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其合理性,但无法获得规模经济效应,最终势必会被农户职业化所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化 兼业化
下载PDF
新时代涉农高校实施耕读教育的现实价值与路径 被引量:59
6
作者 青平 吴晓斌 刘震 《中国农业教育》 2020年第6期1-9,共9页
耕读教育是培养涉农高校大学生强农兴农使命和知农爱农情怀的有效途径。文章在深入剖析新时代耕读教育内涵特征基础上,具体阐述了新时代涉农高校实施耕读教育具有的重要现实价值和意义,明确提出了实施耕读教育要坚持五个方面的原则,建... 耕读教育是培养涉农高校大学生强农兴农使命和知农爱农情怀的有效途径。文章在深入剖析新时代耕读教育内涵特征基础上,具体阐述了新时代涉农高校实施耕读教育具有的重要现实价值和意义,明确提出了实施耕读教育要坚持五个方面的原则,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培育浓厚的耕读文化,健全完备的保障机制。通过建立“扎根”三农的耕读教育体系,培养涉农高校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三农”情感和务实作风,全面提升其服务乡村振兴的素养能力,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实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读教育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涉农高校“知农爱农”教育路径研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46
7
作者 陈弘 吴波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79-85,共7页
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发展格局对涉农高校育人工作提出了崭新的命题,涉农高校应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涉农高校“知农爱农”教育应在“五育并举”中贯穿“一懂两爱”的目标定位,在“耕读教... 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发展格局对涉农高校育人工作提出了崭新的命题,涉农高校应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涉农高校“知农爱农”教育应在“五育并举”中贯穿“一懂两爱”的目标定位,在“耕读教育”中创新“知农爱农”教育基本原则,在十大育人体系中植入“知农爱农”教育的现实路径。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协同联动,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一体化的“知农爱农”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五育并举 耕读教育 十大育人体系
下载PDF
涉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安美忱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6-141,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为全体涉农高校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各涉农高校要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领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投身“三农”事业建设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为全体涉农高校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各涉农高校要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领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投身“三农”事业建设发展。在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的重大意义和存在问题基础上,从落实党的全面领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三全育人”、扎根“三农”事业和推进劳动教育五个方面,给涉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对策,为推动高等农业教育改革、实现人才推动新时期“三农”事业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新型人才 融入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涉农高校学生“知农爱农为农”情怀教育的路径与机制——以信阳农林学院为例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兰兰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54-157,共4页
现代农业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从根本上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农业的认识,并对当前高校新农科人才培养和“三农”服务等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本文以信阳农林学院为例,从农林院校应如何以新农科建设为契机,以涉农高校学生“知农爱农为... 现代农业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从根本上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农业的认识,并对当前高校新农科人才培养和“三农”服务等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本文以信阳农林学院为例,从农林院校应如何以新农科建设为契机,以涉农高校学生“知农爱农为农”问题为导向,探索学生“知农爱农为农”教育工作机制和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与机制
下载PDF
“蜀韵耕读”强劳育“知农爱农”育新才——四川农业大学耕读教育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10
10
作者 曹三杰 李明洲 +2 位作者 康波 王龙 吴德 《高等农业教育》 2022年第3期10-15,共6页
开展耕读教育是农业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肩负强农兴农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四川农业大学以兴天下之农事为己任,研究提出高校耕读教育的三个发展阶段:生产劳动阶段,劳动教育阶段,耕读教育阶段。确立新时代耕读教育指导思想,以... 开展耕读教育是农业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肩负强农兴农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四川农业大学以兴天下之农事为己任,研究提出高校耕读教育的三个发展阶段:生产劳动阶段,劳动教育阶段,耕读教育阶段。确立新时代耕读教育指导思想,以新农科内涵建设为引领,对接乡村振兴战略人才需求,创新构建了“蜀韵耕读”教育育人体系:一是组建“三育”师资队伍支撑体系;二是创建“三读”课程育人体系;三是创构“三耕”实践育人体系;四是架构耕读教育全方位保障体系。该体系的创新与实践,助力培养了一批“学农为农”情怀深厚、“强农兴农”能力突出和“知农爱农”服务乡村振兴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蜀韵耕读 育人体系
原文传递
涉农高校“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育路径探索 被引量:9
11
作者 马改艳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第23期99-103,共5页
“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对促进乡村振兴、涉农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和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城市对大学生的“虹吸”效应、农业产业本身的比较收益低和涉农高校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短板等原因,涉农高校“知农爱农”新... “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对促进乡村振兴、涉农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和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城市对大学生的“虹吸”效应、农业产业本身的比较收益低和涉农高校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短板等原因,涉农高校“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还存在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为此,涉农高校应积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精神,主动适应新形势与新要求,通过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三全育人”、更新培养理念、实施学科专业和教学模式变革,将涉农学科大学生培养成既具有“知农爱农”高尚情怀,又具有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能力的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人才 高校 情怀教育
下载PDF
新农科时代涉农人才乡村就业窘境及“知农爱农为农”培育路径探索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策 冯根祥 +3 位作者 黄明逸 刘江民 陈泽凤 谢丽淋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24期35-39,共5页
培育“知农爱农为农”新型人才,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新农科时代涉农院系的高度办学要求和历史使命。因传统乡村生活在高度城镇化中的裂变原因,城市对农业科技人才形成全面“虹吸效应”,造成涉农学生“学农知农”但“不... 培育“知农爱农为农”新型人才,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新农科时代涉农院系的高度办学要求和历史使命。因传统乡村生活在高度城镇化中的裂变原因,城市对农业科技人才形成全面“虹吸效应”,造成涉农学生“学农知农”但“不为农”的窘境,部分反映“知农爱农为农”人才培育中的问题。鉴于此,提出融合课程思政、实践近农、耕读教育和职业培训四个育人维度,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维度的“知农爱农为农”新型人才培育措施,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就业 院系 乡村振兴 培育路径
下载PDF
“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的困境、机遇与改革探索 被引量:8
13
作者 贺华良 薛进 +2 位作者 邱林 丁文兵 李有志 《高等农业教育》 2021年第5期22-27,共6页
农科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第一线的刚性需求。然而,农科毕业生首选留在城市发展,是当前涉农高校人才培养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我国涉农高校以及农科专业应面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响应社会重大关切,完善新农科内涵建设。以湖南农业大... 农科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第一线的刚性需求。然而,农科毕业生首选留在城市发展,是当前涉农高校人才培养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我国涉农高校以及农科专业应面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响应社会重大关切,完善新农科内涵建设。以湖南农业大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植物保护为例,分析"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困境与机遇,并基于当前"智慧农业"的发展态势开展多向培养的改革探索,以此全面提升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和"三农"服务能力,加强对农业的贡献度,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培养有担当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智慧 科专业
原文传递
牢记重托、勇担大任,努力谱写一流农林教育新篇章 被引量:8
14
作者 吴普特 《中国农业教育》 2019年第5期1-2,14,共3页
涉农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为我国“三农”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给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极大地鼓舞了涉农高校全体师生,同时... 涉农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为我国“三农”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给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极大地鼓舞了涉农高校全体师生,同时也为涉农高校当前和今后发展提供了思想遵循和行动纲领。展望未来,涉农高校要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以“新农科”建设为契机,聚焦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培养更多知农爱农型人才,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服务行业、区域和国家需求,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办学方向 "新科" 交叉融合
下载PDF
探索创新“科技小院”模式促进服务社会和人才培养深度融合 被引量:7
15
作者 姜沛民 《北京教育(高教)》 2021年第12期14-16,共3页
积极探索促进服务社会和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是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科技小院"是中国农业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累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到了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精神传承、增强... 积极探索促进服务社会和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是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科技小院"是中国农业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累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到了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精神传承、增强文化自信、强化融合创新、坚持和完善"科技小院"模式,有利于践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小院 立德树人
原文传递
涉农高校“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育的思政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亓晓飞 陈慧文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130-136,142,180,共9页
培育“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涉农高校重要使命和责任担当。针对当前涉农高校对学生“知农爱农”教育匮乏、课堂教学体系构建不够完善等问题,应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农兴农为己任,在“四全育人”中贯穿、在... 培育“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涉农高校重要使命和责任担当。针对当前涉农高校对学生“知农爱农”教育匮乏、课堂教学体系构建不够完善等问题,应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农兴农为己任,在“四全育人”中贯穿、在“五育并举”中渗透、在“耕读文化”中创新知农爱农教育,为涉农高校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高校农业教育创新改革、以综合人才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政教育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知农爱农型人才需求特征及培养路径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艳 毛淳 刘彦伯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6-117,共2页
基于453份农科大学生及从事涉农工作人员样本的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知农爱农型人才的需求特征和人才培养相关性。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知农爱农型人才培养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进行... 基于453份农科大学生及从事涉农工作人员样本的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知农爱农型人才的需求特征和人才培养相关性。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知农爱农型人才培养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进行专业设置调整和课程改革;畅通就业渠道等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人才振兴 创新能力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农业人才培养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芬 洪超怡 +1 位作者 屈成 朱玫蓉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5期100-102,共3页
本文分析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意义,从学生、教师、教学资源和校企合作等方面入手,剖析涉农高职院校在新型农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人才培养建议,包括培养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 本文分析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意义,从学生、教师、教学资源和校企合作等方面入手,剖析涉农高职院校在新型农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人才培养建议,包括培养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创建产教融合共同体,为提高涉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高职院校 业人才培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农业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基本原则与融汇方式
19
作者 曾洪学 屈兴红 《高教论坛》 2024年第5期49-52,共4页
提炼高职院校农业类专业的课程思政要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农爱农情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等与专业知识有机融汇,寓“育”于“教”,使每一门专业课程都成为“专业思政”最好的载体和平台;从根本上树立“事农光荣”“强农兴农”... 提炼高职院校农业类专业的课程思政要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农爱农情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等与专业知识有机融汇,寓“育”于“教”,使每一门专业课程都成为“专业思政”最好的载体和平台;从根本上树立“事农光荣”“强农兴农”的价值理念和责任担当,引导农学类专业毕业生愿意扎根农村、服务农业,成为新时代引领基层三农发展的新农人。提出了农业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基本原则,总结了高职院校农业类专业的四个基本课程思政方向,并论述了高职院校农业类专业“课程思政”要素的融汇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类专业 课程思政原则 专业思政融汇方式
下载PDF
基于“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农林高校“大思政”育人体系构建策略研究
20
作者 李思源 张曦堃 《教师》 2024年第22期9-11,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农林领域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农林高校“大思政”育人体系旨在培养具备正确价值观、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为新时代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持。农林高校必须立足“知农爱农”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农林领域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农林高校“大思政”育人体系旨在培养具备正确价值观、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为新时代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持。农林高校必须立足“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创新育人模式,创建“大思政”育人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文章针对农林高校“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探讨了创建“大思政”育人体系的必要性,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教学资源等方面提出了创建“大思政”育人体系的具体策略,以期为农林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大思政” 育人体系 林高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