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超声斑点成像联合基于冠状动脉CTA的瞬时无波形比率与血流储备分数对心肌缺血型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张华 朱莉萍 王文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9期14-20,共7页
目的 探讨心脏超声斑点成像联合基于冠状动脉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的瞬时无波形比率(iFRCT)与血流储备分数(FFRCT)对心肌缺血型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2月在长安医院接受治疗的106例疑似冠心病心肌缺... 目的 探讨心脏超声斑点成像联合基于冠状动脉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的瞬时无波形比率(iFRCT)与血流储备分数(FFRCT)对心肌缺血型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2月在长安医院接受治疗的106例疑似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为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比较两组的心脏超声斑点成像定量参数、iFRCT、FFRCT,分析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肌缺血型冠心病的影响因素,以及心脏超声斑点成像联合i FRCT、FFRCT对心肌缺血型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106例研究对象中,心肌缺血42例(39.62%)。冠心病组患者的三维左心室整体应变值、左心室整体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RS)、iFRCT、FFRCT低于非冠心病组(P<0.05)。三维左心室整体应变值[OR=3.688(95%CI:1.315,10.342)]、GRS水平[OR=3.557(95%CI:1.268,9.976)]、iFRCT水平[OR=3.438(95%CI:1.226,9.643)]和FFRCT水平[OR=3.714(95%CI:1.324,10.415)]是发生心肌缺血型冠心病的危险因素(P<0.05)。三维左心室整体应变值、GRS、iFRCT、FFRCT及联合诊断心肌缺血型冠心病的敏感性分别为72%(95%CI:0.63,0.84)、79%(95%CI:0.64,0.92)、67%(95%CI:0.59,0.74)、75%(95%CI:0.66,0.81)、88%(95%CI:0.79,0.97),特异性分别为78%(95%CI:0.61,0.85)、80%(95%CI:0.68,0.87)、73%(95%CI:0.65,0.81)、60%(95%CI:0.52,0.71)、94%(95%CI:0.81,0.99)。结论 心脏超声斑点成像联合i FRCT、FFRCT可用于辅助诊断心肌缺血型冠心病,且诊断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心脏超声斑点成像 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 瞬时波形比率 血流储备分数
下载PDF
经皮主动脉瓣置入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1
2
作者 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 海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6 位作者 张海峰 李捷 钟炜 刘文浩 廖旺 王景峰 曾庆春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11期1605-1612,共8页
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在临床中非常常见。经皮主动脉瓣置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是临床上治疗AS的有效方法。因为TAVI具有创伤小... 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在临床中非常常见。经皮主动脉瓣置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是临床上治疗AS的有效方法。因为TAVI具有创伤小和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TAVI术后,因为瓣架或患者自身瓣膜的原因,可能造成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困难。同时,少部分患者因主动脉瓣和冠状动脉开口周边结构的原因,在TAVI术中可能引起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而引发严重后果。临床上,对于接受TAVI患者的CAD管理尚不够重视,治疗证据和建议也不统一。因此,本共识就CAD对TAVI患者预后的影响、PCI在TAVI患者中的实施及TAVI术中冠状动脉保护措施等方面的证据进行分析和论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有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经皮主动脉瓣置入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瞬时波形比率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静息全周期比值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蒋越 何奔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56-759,共4页
冠心病的诊治已经进入功能学检查的新时代,血流储备分数(FFR)作为冠状动脉(冠脉)功能学检查的“金标准”,可以指导冠脉介入治疗的决策,并改善预后。然而,由于检查中需要使用扩血管药物使血管扩张,由此带来的不良反应使得FFR在临床应用... 冠心病的诊治已经进入功能学检查的新时代,血流储备分数(FFR)作为冠状动脉(冠脉)功能学检查的“金标准”,可以指导冠脉介入治疗的决策,并改善预后。然而,由于检查中需要使用扩血管药物使血管扩张,由此带来的不良反应使得FFR在临床应用中受到限制。静息全周期比值(RFR)是一种新的冠脉功能学检测方法,定义为全心动周期内冠脉远端压力与近端主动脉压力之比的最小值。RFR在检测中无需使用扩血管药物,从而避免了相关不良反应,在冠脉介入治疗的术前评估和心肌桥评估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望替代FFR应用于临床中。本文将对RFR现有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功能学检测 静息全周期比值 血流储备分数 瞬时波形比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