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缺血ASIC3^(-/-)小鼠瞬时外向钾离子通道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王颖 许亚涵 +4 位作者 李迪 戴俭宇 王琪格 王列 陈以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18-1521,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缺血ASIC3基因敲除(ASIC3^(-/-))小鼠心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离子通道相关蛋白Kv1.4、Kv4.2、Kv4.3及KCh IP2表达的影响。方法:ASIC3^(-/-)小鼠36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内关组、列缺组、足三里组和非经非穴... 目的:探讨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缺血ASIC3基因敲除(ASIC3^(-/-))小鼠心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离子通道相关蛋白Kv1.4、Kv4.2、Kv4.3及KCh IP2表达的影响。方法:ASIC3^(-/-)小鼠36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内关组、列缺组、足三里组和非经非穴组,每组6只,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建立心肌缺血模型。检测小鼠电针治疗前后心电图T波电压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Kv1.4、Kv4.2、Kv4.3和KCh IP2蛋白表达量。结果: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内关组、列缺组和足三里组小鼠T波电压和蛋白表达量均有所回升(P<0.05),其中内关组优于列缺组及足三里组(P<0.05);非经非穴组与模型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电针内关穴、列缺穴和足三里穴均可提升心肌缺血ASIC3^(-/-)小鼠心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离子通道相关蛋白的表达,且心包经内关穴的针刺效应优于列缺穴和足三里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关 心肌缺血 瞬时外向离子通道 蛋白表达
下载PDF
电针内关对心肌缺血大鼠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王颖 李迪 +5 位作者 戴俭宇 刘昱甫 荆秦 王熙 王列 陈以国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11-1014,共4页
目的研究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细胞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比较循经取穴与其他取穴方法的差异。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SPF级)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内关组、列缺组、非经非穴组,通过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制作... 目的研究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细胞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比较循经取穴与其他取穴方法的差异。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SPF级)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内关组、列缺组、非经非穴组,通过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制作动物模型,Western blot检测Kv1.4、Kv4.2、Kv4.3、KCh IP2、Kir2.1、Kir2.2六个指标,观察电针前后各组大鼠心肌细胞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相关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内关组和列缺组蛋白表达量均升高(P<0.05),非经非穴组与模型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关组的蛋白表达量高于列缺组,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内关穴和列缺穴均可以提高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细胞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相关蛋白的表达量,且心包经内关穴的针刺效应优于列缺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瞬时外向离子通道 内向整流离子通道 蛋白表达 内关
原文传递
针刺结合蹊径通脉汤对心肌梗死大鼠瞬时外向钾离子通道相关蛋白持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邸静鑫 王颖 金颂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327-332,共6页
目的:分别观察大鼠治疗结束及结束30 d后瞬时外向钾离子通道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针刺结合蹊径通脉汤对心肌梗死大鼠的持续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抽取20只作为对照组,其余通过高脂喂养后注射异丙肾上腺素的方... 目的:分别观察大鼠治疗结束及结束30 d后瞬时外向钾离子通道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针刺结合蹊径通脉汤对心肌梗死大鼠的持续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抽取20只作为对照组,其余通过高脂喂养后注射异丙肾上腺素的方法建立心肌梗死大鼠模型,根据心电图确定80只大鼠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药结合组、针刺组、西药组,20只/组,并分别于治疗结束及结束30 d后处死取样。ELISA法测定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蛋白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Kv1.4、Kv4.2、Kv4.3、KChIP2蛋白表达量。结果:治疗结束时,相比模型组各治疗组Kv1.4、Kv4.2、Kv4.3、KChIP2及bFGF蛋白含量升高(P<0.05),其中针药结合组升高最为明显(P<0.05)。治疗结束30 d后,相比模型组各治疗组Kv1.4、Kv4.2、Kv4.3、KChIP2及bFGF蛋白含量升高(P<0.05),其中针药结合组升高最为明显(P<0.05)。相比治疗结束时的各治疗组,治疗结束30 d后的各治疗组Kv1.4、Kv4.2、Kv4.3、KChIP2及bFGF蛋白表达仍高于此时的模型组(P<0.05),其中针药结合组的效果最明显(P<0.05)。结论:针刺结合蹊径通脉汤对心肌梗死大鼠具有良好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瞬时外向钾离子通道,持续上调Kv1.4、Kv4.2、Kv4.3、KChIP2及bFGF蛋白含量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针刺疗法 蹊径通脉汤 瞬时外向离子通道 持续表达 持续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