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电生物反馈仪在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柯巧妮 《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第9期51-51,53,共2页
目的:探究脑电生物反馈仪在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0月-12月我院收治的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244例,采用电脑盲选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联合心理治疗,观察组此组基础上加入脑电... 目的:探究脑电生物反馈仪在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0月-12月我院收治的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244例,采用电脑盲选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联合心理治疗,观察组此组基础上加入脑电生物反馈仪治疗。对比治疗前、治疗6周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结果:治疗前两组PSQI、HAMD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PSQI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使用脑电生物反馈仪治疗即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缓解抑郁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生物反馈仪 抑郁症 睡眠障碍患者
下载PDF
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对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
2
作者 靳海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53-0156,共4页
分析临床上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疾病患者,提供这部分患者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的药物治疗方法带来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中收治的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疾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利用西酞普兰... 分析临床上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疾病患者,提供这部分患者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的药物治疗方法带来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中收治的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疾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利用西酞普兰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运用米氮平这个药物治疗法。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HAMD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出现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临床上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时,医院为患者提供的药物治疗当中,以西酞普兰、米氮平这两种为主,将这两种药物实施联合用药,可以给患者带来理想的效果,让患者更加满意,保持乐观的心态,改善患者生活情况,保障患者获取更理想的睡眠状态,运用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酞普兰 米氮平 抑郁症 睡眠障碍患者 影响
下载PDF
探究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桂红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2211-2212,共2页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在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东营市东营区文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在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东营市东营区文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同时记录2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睡眠障碍患者 康复护理 睡眠质量
下载PDF
切脉针灸在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4
作者 覃夏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68-70,共3页
脑卒中同时伴随睡眠障碍患者中,分析切脉针灸具体内容、应用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纳入本院的50例患者,在抽取时间方面,具体阶段为: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而后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指导依据为:电脑随机法,每组样本数为25,在筛选... 脑卒中同时伴随睡眠障碍患者中,分析切脉针灸具体内容、应用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纳入本院的50例患者,在抽取时间方面,具体阶段为: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而后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指导依据为:电脑随机法,每组样本数为25,在筛选患者接受诊疗后,明确为: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并为2组患者提供不同康复方案,具体包括:常规药物、切脉针灸方案,比较效果,内容包括:NIHSS评分、PSQI评分、总有效率(无效、好转、显著有效)。结果 关于NIHSS评分、PSQI评分,测定数据比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常规药物、切脉针灸方案落实后,以上评分明显降低,具体数据存在差异,分析实验组后,NIHSS评分(6.33±5.46分)、PSQI评分(2.48±2.29分)和对照组评分(13.95±8.47分、7.37±4.51分)对比,实验组脑卒中同时伴随睡眠障碍患者居更低水平,P<0.05;总有效率比较,(76.00%,19/25)VS(96.00%,24/25),实验组高,P<0.05。结论 切脉针灸方案的开展,在临床上有重要价值,显著表现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脑卒中同时伴随睡眠障碍患者疾病症状,提高睡眠质量、总有效率方面,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睡眠障碍患者 康复治疗 切脉针灸 NIHSS评分 总有效率
下载PDF
中药足浴结合耳穴埋籽护理效果对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孟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211-213,共3页
评析睡眠障碍患者应用中药足浴与耳穴埋籽联合护理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睡眠障碍患者设置为样本量,调查时间段是2021年6月至2022年1月,分组方式选用数字法分组,分组后命名为常规组、研究组,每组分配40例患者,前者落实耳穴埋籽... 评析睡眠障碍患者应用中药足浴与耳穴埋籽联合护理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睡眠障碍患者设置为样本量,调查时间段是2021年6月至2022年1月,分组方式选用数字法分组,分组后命名为常规组、研究组,每组分配40例患者,前者落实耳穴埋籽,后者需联合中药足浴,设置观察指标有睡眠质量、疗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以此评估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睡眠质量评分于观察组、对照组差异并不显著,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于观察组、对照组中评分,前者更低,为(4.36±2.25)分,检验后明显比常规组(7.13±2.49)分低,检验结果为P<0.05;统计两组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检验,研究组的95.00%(38例)高于常规组的65.00%(26例),统计学结果显示P<0.05;统计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的数据,研究组的97.50%(39例)高于常规组的70.00%(28例)高,差异检验结果显示P<0.05。结论 睡眠障碍患者选取中药足浴+耳穴埋籽干预对改善睡眠质量作用积极,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促使护理满意度提升,方案可行性较高,建议将此推广临床借鉴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足浴 耳穴埋籽 睡眠障碍患者 睡眠质量 护理效果
下载PDF
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钟赠秀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0年第9期1657-1658,共2页
目的:研究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精神病人疗养院精神科二区治疗的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研究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精神病人疗养院精神科二区治疗的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经过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能改善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的失眠现象,提高其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 PSQI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老年住院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7
作者 于淑华 《哈尔滨医药》 2014年第5期322-323,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老年住院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230例,比较实施护理干预前以及对全部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4周,患者的PSQI评分情况。结...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老年住院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230例,比较实施护理干预前以及对全部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4周,患者的PSQI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干预4周后患者PSQI各因子评分和总评分与护理干预前比较(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神经内科老年住院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状况,康复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神经内科 老年住院睡眠障碍患者 效果观察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疗效及对睡眠结构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代俊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1351-1354,共4页
目的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疗效及对睡眠结构指标的影响。方法研究2020年9月-2022年7月罹患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随机抽签法,具体组别分为对照组、实验组,两组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病例数为86,各组中收纳样本数为43... 目的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疗效及对睡眠结构指标的影响。方法研究2020年9月-2022年7月罹患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随机抽签法,具体组别分为对照组、实验组,两组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病例数为86,各组中收纳样本数为43;其中,对照组临床实施艾司西酞普兰药物治疗方案,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药物治疗用于实验组,就两组治疗效果展开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睡眠质量没有显著差异,治疗后,实验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睡眠结构指标改善效果,TST、SL、S2、AST、SE睡眠结构指标两组患者没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AI、S1、S3、S4、REM睡眠结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抑郁情绪改善效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抑郁评分没有显著差异,治疗后,实验组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实施药物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中对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采取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方案,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抑郁症症状和睡眠障碍,对于提升患者的睡眠效率效果显著,患者的睡眠时间以及实际睡眠时间大幅度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 艾司西酞普兰 米氮平 睡眠质量
下载PDF
八段锦干预结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在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佳佳 任蒙蒙 +2 位作者 张凤萍 潘莹 李仲秋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97-400,共4页
目的评价八段锦干预结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在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112例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根据不同干预方法分为观察组(八段锦结合MECT,n=57)和对照组(MECT,n=55)。比... 目的评价八段锦干预结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在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112例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根据不同干预方法分为观察组(八段锦结合MECT,n=57)和对照组(MECT,n=55)。比较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睡眠相关参数〔睡眠时间(TST)、快动眼期睡眠(REM)、1期睡眠(N1)、2期睡眠(N2)、3期睡眠(N3)〕、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EM、N3结构比例均上升,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1、N2结构比例均下降,TST均上升,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F-36各项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段锦干预结合MECT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其睡眠、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段锦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抑郁症 睡眠障碍患者 MECT 观察组 的应用效果 睡眠时间
原文传递
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陈时奉 彭文涛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4年第4期149-152,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相关性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145例老年睡眠障碍患者(老年睡眠障碍组)和同期体检无睡眠障碍的老年者111例(无睡眠障碍组),对比两组一般资料、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 目的 探讨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相关性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145例老年睡眠障碍患者(老年睡眠障碍组)和同期体检无睡眠障碍的老年者111例(无睡眠障碍组),对比两组一般资料、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评分和阳性率,经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并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障碍是否是影响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老年睡眠障碍组的MMSE量表和MoCA量表相关评分显著低于无睡眠障碍组(P<0.05);老年睡眠障碍组的MMSE阳性率、MoCA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无睡眠障碍组(P<0.05);经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老年患者的睡眠障碍与MMSE阳性、MoCA阳性呈负相关(r=-0.658、-0.712,P<0.001);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睡眠障碍为影响老年患者认知功能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患者睡眠障碍与认知功能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性,且是影响老年患者认知功能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睡眠障碍患者 认知功能 相关性 独立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中医养生保健护理在老年居民睡眠障碍患者中对睡眠时长及PSQI评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武学秀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13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养生保健护理对睡眠障碍老年患者睡眠时长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9月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中医院收治的46例睡眠障碍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2... 目的探讨中医养生保健护理对睡眠障碍老年患者睡眠时长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9月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中医院收治的46例睡眠障碍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中医养生保健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睡眠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睡眠时长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睡眠障碍老年患者采取中医养生保健护理可获得显著效果,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睡眠时间,提升睡眠质量,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患者对该护理效果较为满意,值得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居民睡眠障碍患者 中医养生保健护理 睡眠时长 PSQI评分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脑梗死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实施睡眠分级护理的效果及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媛媛 曹春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2年第3期509-511,共3页
目的:研究睡眠分级护理的方式应用于脑梗死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合并睡眠障碍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一般常规护... 目的:研究睡眠分级护理的方式应用于脑梗死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合并睡眠障碍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睡眠分级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护理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结果:与干预前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PSQI评分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各项指标降低幅度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总睡眠时间和觉醒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5.64±0.3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14±0.68)分。结论:当前阶段采取睡眠分级护理方式能够显著提升脑梗死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情况,改善神经功能,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分级护理 脑梗死合并睡眠障碍患者 睡眠效果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老年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临床治疗中开展药学干预指导的意义
13
作者 吴晓蕾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3年第1期95-96,共2页
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精神心理疾病。由于老年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功能障碍,常不能完全遵医嘱正确服用药物,因而干扰了治疗效果[1]。因此,本文对老年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临床治疗中开... 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精神心理疾病。由于老年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功能障碍,常不能完全遵医嘱正确服用药物,因而干扰了治疗效果[1]。因此,本文对老年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临床治疗中开展药学干预指导的意义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抑郁症 精神心理疾病 活动功能障碍 干预指导 睡眠障碍 开展药学 睡眠障碍患者 临床治疗
原文传递
护理干预对于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淑芬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9年第6期766-767,共2页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于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住院睡眠障碍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于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住院睡眠障碍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生命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高,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老年住院睡眠障碍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睡眠质量,消除其负面情绪,并提升其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老年住院睡眠障碍患者 护理干预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攀君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0年第9期1548-1549,共2页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老年住院睡眠障碍患者中的运用。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住院睡眠障碍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9),分别给予2组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结...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老年住院睡眠障碍患者中的运用。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住院睡眠障碍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9),分别给予2组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命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用于神经内科老年住院睡眠障碍患者,可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及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神经内科 老年住院睡眠障碍患者
下载PDF
对老年睡眠障碍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
16
作者 姚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1期91-94,共4页
探析评估判定综合性看护服务指导的施行对睡眠障碍老年对象睡眠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择96位老年睡眠障碍病人展开探察并遵照单双数准则行两个小组划分与区别看护服务,其就诊时间均在20年7月15日到22年7月19日内。单数号码为对照组组... 探析评估判定综合性看护服务指导的施行对睡眠障碍老年对象睡眠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择96位老年睡眠障碍病人展开探察并遵照单双数准则行两个小组划分与区别看护服务,其就诊时间均在20年7月15日到22年7月19日内。单数号码为对照组组员(n48),采用传统性服务,双数号码为观察组组员(n48),运用综合性干预。探析其看护、睡眠及认同信赖情况并行比照。结果 对照组看护总有效率较低,睡眠潜伏与时长有明确改善,睡眠质量评估值及总认可度存在显著增长(P<0.05)。结论 在睡眠障碍老年病人护理中采取综合性干预服务具显著效果,利于其睡眠情况改善及质量提升,应用科学性较强且得到广泛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睡眠障碍患者 综合性护理 睡眠质量 护理效果 满意度
下载PDF
药学干预指导在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7
作者 赵书娇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2年第5期596-597,共2页
抑郁症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但由于患者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功能障碍,常常不能完全遵医嘱正确用药,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临床经验表明,临床药师对抑郁症患者开展药学干预指导,能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临床治疗效果。本文... 抑郁症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但由于患者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功能障碍,常常不能完全遵医嘱正确用药,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临床经验表明,临床药师对抑郁症患者开展药学干预指导,能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临床治疗效果。本文探讨药学干预指导在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干预 抑郁症 活动功能障碍 用药依从性 临床药师 干预指导 临床治疗效果 睡眠障碍患者
原文传递
基于“疏肝调神”理论的针灸方案对睡眠障碍老年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汤忠泉 丁炜 《四川中医》 2020年第11期177-179,共3页
目的:观察基于"疏肝调神"理论的针灸方案对睡眠障碍老年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睡眠障碍老年患者92例,分为对照组(n=46)与研究组(n=46),对照组患者口服酒石酸唑吡坦片,... 目的:观察基于"疏肝调神"理论的针灸方案对睡眠障碍老年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睡眠障碍老年患者92例,分为对照组(n=46)与研究组(n=46),对照组患者口服酒石酸唑吡坦片,研究组患者采取基于"疏肝调神"理论的针灸方案,持续治疗4周后,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1.30%)显著高于对照组(67.39%)(P<0.05);治疗前,两组PSQI评分、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SAS评分及SDS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研究组PSQI评分、SAS评分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头痛、思睡、嗜睡及头晕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5.22%)显著低于对照组(34.78%)(P<0.05)。结论:基于"疏肝调神"理论的针灸方案治疗睡眠障碍老年患者疗效高,有助于提高其睡眠质量,改善不良心理状态,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老年患者 “疏肝调神”理论针灸方案 睡眠质量 不良心理状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