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字眼底照相的脑小血管病临床初筛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曾静 任力杰 陈李芳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9期758-763,共6页
目的探讨数字眼底照相技术在脑小血管病临床初筛中的应用价值,为脑小血管病在基层社区临床初筛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脑小血管病患者36例(72眼)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60眼)同期同年龄层非脑小血管病的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 目的探讨数字眼底照相技术在脑小血管病临床初筛中的应用价值,为脑小血管病在基层社区临床初筛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脑小血管病患者36例(72眼)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60眼)同期同年龄层非脑小血管病的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眼底血管改变和颈动脉斑块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眼底动静脉交叉征率(77.78%vs 23.33%)、眼底血管改变总发生率(88.89%vs56.67%)、眼底动脉硬化3级比例(30.56%vs 0)均高于对照组(P〈0.001,P=0.003,P=0.002)。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提示眼底动静脉交叉征是脑小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比值比(odds ratio,OR)10.678,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2.943~38.742,P〈0.001]。观察组中有眼底血管改变者32例,无眼底血管改变者4例,有眼底血管改变者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颈动脉斑块数均较无眼底血管改变者高(P=0.010,P=0.013)。结论本研究中半数以上脑小血管病患者出现眼底动静脉交叉征,数字眼底照相技术或可作为脑小血管病在基层社区临床初筛常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 初筛 数字眼底照相 眼底血管改变 颈动脉斑块
下载PDF
123例肝硬化患者眼底血管变化观察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悦 余上海 +7 位作者 赵超群 周群 刘毓 任建萍 李舰 石晶琳 刘平 张华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1年第8期553-560,共8页
目的基于肝开窍于目的中医理论,观察肝硬化患者眼底血管变化,为肝硬化疾病的诊断及病情监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运用专业数字眼底照相机采集肝硬化患者的眼底图像,对所有患者眼底血管改变进行量化分级,并运用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提取眼底... 目的基于肝开窍于目的中医理论,观察肝硬化患者眼底血管变化,为肝硬化疾病的诊断及病情监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运用专业数字眼底照相机采集肝硬化患者的眼底图像,对所有患者眼底血管改变进行量化分级,并运用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提取眼底图像特征,同时以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探讨不同肝功能分级肝硬化患者的眼底改变。结果共采集123例肝硬化患者眼底图像,其中,伴门脉高压者79例,肝功能Child-Turcotte-Pugh(CTP)分级A级44例,B级40例,C级8例,无法分级者31例。采集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眼底图像85例。与健康人相比,肝硬化患者眼底改变分级有统计学意义(U=2062.500,P=0.000),其中各项眼底改变的构成比比较,眼底动静脉比例失调(χ^(2)=22.712,P=0.000)、血管壁铜丝样改变(χ^(2)=20.089,P=0.000)、血管扭曲(χ^(2)=28.609,P=0.000)及视网膜渗出(χ^(2)=5.575,P=0.017),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CTP分级肝硬化患者眼底血管改变,CTP B级的较A级明显(χ^(2)=9.133,P=0.026);伴与不伴门脉高压患者的眼底动静脉比例失调的构成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U=742.000,P=0.043);基于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提取的肝硬化患者眼底特征比较,伴门脉高压者眼底血管图像的bsd、var值低于不伴门脉高压者(U_(bsd)=508.000,P=0.018;U_(var)=511.000,P=0.019)。CTP A级患者眼底图像的asm值大于B级及C级(H=10.037,P=0.007),ent值小于B级及C级(H=9.669,P=0.008),CTP B级的bsd、con、var、sen、dva、den的值大于A级(H_(bsd)=7.398,P=0.025;H_(con)=7.493,P=0.024;H_(var)=6.721,P=0.035;H_(sen)=8.251,P=0.016;H_(dva)=7.493,P=0.024;H_(den)=7.761,P=0.021),idm值小于A级(H=6.805,P=0.033)。结论肝硬化患者的眼底血管发生明显改变,主要表现为眼底动静脉比例失调、血管壁铜丝样改变、血管扭曲及渗出;肝功能不同CTP分级、伴与不伴门脉高压的肝硬化患者间眼底血管改变特征存在差异,提示眼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眼底血管改变 图像分析技术
下载PDF
10例青光眼法医临床学鉴定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晓瑞 刘军 +1 位作者 张玲莉 赵小红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278-280,共3页
目的探讨青光眼的形成机制、鉴别诊断、鉴定方法等相关问题。方法对10例青光眼的临床法医学鉴定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0例青光眼中,5例为外伤性青光眼,1例可能为混合型,4例属病理性青光眼;鉴定时间在伤后3-12个月,其中轻微伤2例,... 目的探讨青光眼的形成机制、鉴别诊断、鉴定方法等相关问题。方法对10例青光眼的临床法医学鉴定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0例青光眼中,5例为外伤性青光眼,1例可能为混合型,4例属病理性青光眼;鉴定时间在伤后3-12个月,其中轻微伤2例,轻伤6例,重伤2例。结论外伤性继发性青光眼的认定首先需有明确的眼部外伤史,其次是有能导致青光眼的损伤,而后监测眼压确诊青光眼;与病理性青光眼主要鉴别点为前房深浅、前房角、杯/盘比(C/D)、眼底血管改变等;损伤程度应在明确诊断及进行相关治疗后,主要依据视力及视野损害情况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临床学 眼外伤 青光眼 损伤程度 外伤性青光眼 法医临床学 鉴定分析 继发性青光眼 眼底血管改变 鉴别诊断 损伤程度 法医学鉴定 鉴定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