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颅入路切除颅眶沟通肿瘤 被引量:3
1
作者 张良文 宫杰 +5 位作者 张源 李峰 苏万东 杨扬 刘玉光 朱树干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76-877,共2页
眼眶和颅腔以额骨、蝶骨相隔,以视神经管、眶上裂相通,发牛在眼眶或颅底的肿瘤可通过以上结构相互蔓延,形成眶颅沟通肿瘤.此类疾病病种繁多,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困难.相对于眶内肿瘤而言,颅眶沟通肿瘤因颅眶交界区域血管神经走行复杂,单... 眼眶和颅腔以额骨、蝶骨相隔,以视神经管、眶上裂相通,发牛在眼眶或颅底的肿瘤可通过以上结构相互蔓延,形成眶颅沟通肿瘤.此类疾病病种繁多,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困难.相对于眶内肿瘤而言,颅眶沟通肿瘤因颅眶交界区域血管神经走行复杂,单纯的开眶手术往往很难切除颅内部分肿瘤.自1996年1月至2009年6月,我们采取经颅入路切除颅眶沟通肿瘤共25例,现将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通肿瘤 入路 沟通肿瘤 2009年 视神经管 疾病病种 临床表现 肿瘤
原文传递
伽玛刀治疗眼眶及眶颅沟通脑膜瘤中长期疗效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宗永青 徐德生 +3 位作者 刘晓民 刘东 李彦和 张宜培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2年第6期507-510,共4页
目的探究伽玛刀(γ-刀)治疗眼眶及眶颅沟通脑膜瘤的中长期疗效及差异。方法 54例眼眶内及眶颅沟通脑膜瘤患者接受γ-刀治疗,其中眼眶内脑膜瘤32例,眶颅沟通脑膜瘤22例,肿瘤中位容积8.29 cm3(0.22~32.6 cm3),肿瘤边缘平均剂量4.2 Gy(10.... 目的探究伽玛刀(γ-刀)治疗眼眶及眶颅沟通脑膜瘤的中长期疗效及差异。方法 54例眼眶内及眶颅沟通脑膜瘤患者接受γ-刀治疗,其中眼眶内脑膜瘤32例,眶颅沟通脑膜瘤22例,肿瘤中位容积8.29 cm3(0.22~32.6 cm3),肿瘤边缘平均剂量4.2 Gy(10.0~17.0 Gy),40%~55%等剂量线。结果随访5~187个月,平均57个月,治疗后患者视力提高6例,维持不变31例,下降12例,失明5例;影像学显示肿瘤消失3例,缩小26例,无变化17例,增大8例,肿瘤总体控制率达85.2%,其中眶内脑膜瘤控制率90.6%,眶颅沟通脑膜瘤控制率77.3%。伽玛刀治疗后主要不良反应为眼部疼痛、眼睑肿胀、球结膜充血水肿等。结论伽玛刀治疗眼眶及眶颅沟通脑膜瘤具有长期控制肿瘤生长,可保留多数患者视力,并发症少等优点;眼眶内脑膜瘤在肿瘤控制及视力预后均好于眶颅沟通脑膜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沟通肿瘤 脑膜瘤 伽玛刀 放射外科
下载PDF
MRI对眶颅沟通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姚佩 李隽 +1 位作者 许永华 刘春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9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MRI对于眶颅沟通肿瘤的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例眶颅沟通肿瘤的MRI影像学表现。结果:共发现眶颅交通肿瘤共10例。其中神经鞘瘤1例,表现囊实性肿块,经视神经孔延伸至海绵窦旁;炎性假瘤3例,表现片块状、境界不清肿块影... 目的:探讨MRI对于眶颅沟通肿瘤的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例眶颅沟通肿瘤的MRI影像学表现。结果:共发现眶颅交通肿瘤共10例。其中神经鞘瘤1例,表现囊实性肿块,经视神经孔延伸至海绵窦旁;炎性假瘤3例,表现片块状、境界不清肿块影,其中2例经眶上裂延伸至海绵窦旁,侵犯同侧颞叶,1例经视神经管、眶上裂进入,延伸至海绵窦,侵犯视交叉和颞叶;腺样囊性癌2例,表现片块状不规则肿块影,经眶上裂延伸海绵窦、颞叶、颞下窝及翼腭窝;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例,表现为卵圆形软组织肿块影,直接破坏骨壁,侵犯额叶;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复发1例,表现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经视神经管、眶上裂进入,延伸至海绵窦,侵犯视交叉和颞叶;骨母细胞瘤样骨肉瘤伴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表现为眼眶上壁骨质破坏,直接破坏骨壁,侵犯额叶。结论:MRI检查可以明确眶颅沟通肿瘤的部位、性质及周围侵犯情况,对于眶颅沟通肿瘤的手术方法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沟通肿瘤 诊断
下载PDF
眶颅沟通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4
作者 于佶 徐正平 +4 位作者 张明广 刘信龙 许峰峰 李明 肖丽鸿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5年第4期377-379,共3页
目的:探讨眶颅沟通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14例病人中6例采用经额眶入路,8例采用经翼点入路进行手术。结果: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1例。所有病人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病理结果:神经鞘瘤3例,脑膜瘤3例,神经纤维瘤1例... 目的:探讨眶颅沟通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14例病人中6例采用经额眶入路,8例采用经翼点入路进行手术。结果: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1例。所有病人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病理结果:神经鞘瘤3例,脑膜瘤3例,神经纤维瘤1例,间皮源性肉瘤1例,泪腺混合瘤1例,视神经星形细胞瘤1例,巨细胞肉芽肿1例,转移性鳞状上皮基底细胞癌1例,皮样囊肿1例及炎性假瘤1例。结论:上述两种手术入路可提高眶颅沟通性肿瘤的全切率;具备良好的手术技巧,可获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通肿瘤 手术 治疗
原文传递
眶颅沟通肿瘤手术入路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唐东润 宋国祥 +1 位作者 肖利华 郑立高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101-103,共3页
53例眶颅沟通肿瘤术前已得到影像学的定位和定性诊断,53例病人共行64次手术,手术方式有:前路开眶13次,外侧开眶21次,经颅入路开眶30次,有11例病人行两次手术。术式选择主要根据影像学结果,包括病变的部位、范围大... 53例眶颅沟通肿瘤术前已得到影像学的定位和定性诊断,53例病人共行64次手术,手术方式有:前路开眶13次,外侧开眶21次,经颅入路开眶30次,有11例病人行两次手术。术式选择主要根据影像学结果,包括病变的部位、范围大小、性质和继发改变以及既往手术情况等。对手术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通肿瘤 手术入路
原文传递
眶颅沟通性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毅 杨新吉 +2 位作者 鲁小中 肖利华 杜长生 《眼科》 CAS 2005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 :探讨眶颅沟通肿瘤的临床特征、种类、诊断方法及手术治疗。方法 :选择 6 0例手术病理或随访结果证实的眶颅沟通肿瘤患者 ,所有患者均行CT扫描 ,5 4例行MRI扫描 ,其中增强扫描 4 2例。 2 0例行视神经管X光像。经翼点入路切除肿瘤 1... 目的 :探讨眶颅沟通肿瘤的临床特征、种类、诊断方法及手术治疗。方法 :选择 6 0例手术病理或随访结果证实的眶颅沟通肿瘤患者 ,所有患者均行CT扫描 ,5 4例行MRI扫描 ,其中增强扫描 4 2例。 2 0例行视神经管X光像。经翼点入路切除肿瘤 12例 ,经额入路切除肿瘤 2 1例。结果 :最常见的阳性体征是眼球突出、眶压升高和视力下降等 ,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较多见的眶颅沟通肿瘤是脑膜瘤、骨纤维异常增生症和转移癌。眶颅沟通肿瘤的CT、MRI扫描及视神经孔X光像有一定影像学特征。眶颅沟通的途径包括视神经管、眶上裂和眶颅交界骨壁。全切肿瘤 32例 ,次全切肿瘤 1例。结论 :掌握各种眶颅沟通肿瘤的临床特征、病种分类 ,综合运用CT、MRI和X光等检查方法可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翼点入路和经额入路是眶颅沟通肿瘤的重要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通肿瘤/诊断 沟通肿瘤/外科学
原文传递
影像学检查在眶颅沟通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辛向阳 安程坤 +1 位作者 沈斌 杨舟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 探讨眶颅沟通性肿瘤病变的超声、CT和MRI的影像学表现特征,从而为眶颅沟通性肿瘤的准确诊断提供辅助信息.方法 1998年1月~2011年12月就诊于我院60例患者,男28例,女32例.发病年龄5~70岁,平均45岁.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所有病例术... 目的 探讨眶颅沟通性肿瘤病变的超声、CT和MRI的影像学表现特征,从而为眶颅沟通性肿瘤的准确诊断提供辅助信息.方法 1998年1月~2011年12月就诊于我院60例患者,男28例,女32例.发病年龄5~70岁,平均45岁.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所有病例术前均行超声检查,CT扫描,MRI普通扫描,其中20例行MRI强化扫描.结果 本组资料影像学检查显示眶颅沟通性肿瘤常有3个沟通渠道.经过视神经管沟通20例,包括视神经胶质瘤8例,CT示肿瘤呈哑铃形,MRI对视神经胶质瘤的显示具有特异性;视神经鞘脑膜瘤8例,CT显示双轨征,增强后显示更明显;视网膜母细胞瘤4例,侵犯视交叉及海绵窦,CT表现为含高密度钙化的肿块,视神经增粗.经过眶上裂沟通17例,神经鞘瘤6例,MRI显示T1WI上呈中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不均匀强化,无强化区较具特征性;视神经鞘脑膜瘤8例,CT及MRI显示同视神经管沟通途径;特发性眼眶硬化性炎症3例,侵犯同侧海绵窦,MRI显示肿块在T1WI呈略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增强后明显增强.经过眶壁骨质缺损与颅内沟通23例,有皮样囊肿5例,蝶骨脊脑膜瘤4例,泪腺腺样囊性癌6例,眶壁转移瘤8例.CT可较好的显示眶壁骨质的破坏,MRI可较好的显示肿瘤的颅内转移.结论 在眶颅沟通性肿瘤的影像学检查中超声、CT、MRI各有特点,综合运用超声、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可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和直接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通肿瘤 肿瘤沟通渠道 影像学
下载PDF
眶颅沟通性肿瘤的MRI诊断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白玫 韩悦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243-245,共3页
目的:探讨MRI对眶颅沟通性肿瘤性病变的显示能力及其临床价值。方法:45例患者,男20例,女25例。发病年龄4~66岁,平均41岁。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所有病例均行MRI普通扫描,其中15例行强化扫描。结果:本组资料MRI显示眶颅沟通性肿瘤常有4... 目的:探讨MRI对眶颅沟通性肿瘤性病变的显示能力及其临床价值。方法:45例患者,男20例,女25例。发病年龄4~66岁,平均41岁。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所有病例均行MRI普通扫描,其中15例行强化扫描。结果:本组资料MRI显示眶颅沟通性肿瘤常有4个沟通渠道。其中18例经视神经管沟通,包括视神经胶质瘤8例,视神经鞘脑膜瘤8例,视网膜母细胞瘤2例,侵犯视交叉及海绵窦。通过眶上裂沟通14例,神经鞘瘤6例,视神经鞘脑膜瘤6例,炎性假瘤2例,侵犯同侧海绵窦。通过眶下裂沟通5例,神经鞘瘤5例,侵犯同侧海绵窦。经过眶壁骨质缺损与颅内沟通8例,有皮样囊肿2例,泪腺腺样囊性癌4例,蝶骨脊脑膜瘤2例。结论: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能明确显示眶颅沟通性肿瘤的沟通路径,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和直接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通肿瘤 肿瘤沟通渠道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眶颅沟通性肿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光辉 张虹 +5 位作者 吴宇平 吕扬成 刘劲松 马杰科 朱江 李成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眶颅沟通性肿瘤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18例眶颅沟通瘤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视神经胶质瘤7例,泪腺腺样囊性癌4例,蝶骨嵴脑膜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泪腺腺瘤1例,神经鞘瘤1例,10例经额眶联合径路手术,5例经翼点入路手术,3例行额颞眶... 目的探讨眶颅沟通性肿瘤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18例眶颅沟通瘤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视神经胶质瘤7例,泪腺腺样囊性癌4例,蝶骨嵴脑膜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泪腺腺瘤1例,神经鞘瘤1例,10例经额眶联合径路手术,5例经翼点入路手术,3例行额颞眶颧入路手术。7例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术前术后放疗,术前剂量45 Gy,术后剂量为50~69Gy,5例进行4~6个周期的化疗,术前化疗2例,2周期,术后化疗3例,2~4周期。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及手术死亡患者,肿瘤全切14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有4例创口局部感染,清创缝合1~2次后创口延迟愈合。未行眶内容物剜除术者,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改善。7例良性肿瘤术后随访至今仍存活。11例恶性肿瘤,2例术后1年死于肿瘤转移,1例术后3年失访,其余8例随访至今仍存活。结论经翼点、额眶、额颞眶颧入路3种径路是处理眶颅沟通性肿瘤理想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通肿瘤 手术治疗
下载PDF
眶颅沟通泪腺恶性混合瘤伴硬脑膜浸润一例
10
作者 梁丰丽 马雪英 +2 位作者 麻少辉 杨玲 张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28-229,共2页
患者男,54岁,以左眼睑下垂8年,加重伴眼眶内异物感1年之主诉入院。体检:左眶外上壁可扪及一肿块,质韧,活动度差。CT:左侧眶外侧、眼球外上缘不规则软组织肿块,边界欠清,其内密度不均,可见斑点状钙化,肿块下缘与上直肌分界不清(图1A... 患者男,54岁,以左眼睑下垂8年,加重伴眼眶内异物感1年之主诉入院。体检:左眶外上壁可扪及一肿块,质韧,活动度差。CT:左侧眶外侧、眼球外上缘不规则软组织肿块,边界欠清,其内密度不均,可见斑点状钙化,肿块下缘与上直肌分界不清(图1A)。肿块突破眶内上壁向颅内生长,眶外侧壁、内上壁骨质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通肿瘤 混合瘤 恶性 泪器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应用MRI观察伽玛刀治疗眶颅沟通性肿瘤的疗效
11
作者 魏璐 张雪宁 +5 位作者 郑晶晶 郭琪 刘东 徐德生 吴梦琳 时代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34-937,共4页
目的通过对比眶颅沟通性肿瘤伽玛刀(GKS)治疗前后MRI表现,探讨MRI对评估GKS治疗效果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眶颅沟通性肿瘤患者GKS治疗前及治疗后MRI表现,随访时间为6个月。结果 30例均为单眼病灶,左眼18例,右眼12例。30例均... 目的通过对比眶颅沟通性肿瘤伽玛刀(GKS)治疗前后MRI表现,探讨MRI对评估GKS治疗效果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眶颅沟通性肿瘤患者GKS治疗前及治疗后MRI表现,随访时间为6个月。结果 30例均为单眼病灶,左眼18例,右眼12例。30例均行增强MRI扫描,肉眼观察呈轻至高度强化改变。GKS治疗6个月后,肿瘤缩小14例(46.67%),无变化12例(40.00%),增大4例(13.33%),局部有效控制率为86.67%;临床症状好转15例(50.00%),无变化10例(33.33%),恶化4例(13.33%),死亡1例(3.33%)。结论MRI不仅在眶颅沟通性肿瘤的检查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GKS疗效评价及预后方面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通肿瘤 磁共振成像 伽玛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