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攒竹穴的解剖标志定位辨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魏树勤 郭冬艳 周春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6-98,共3页
随着现代解剖学的发展,现代人体解剖学知识在针灸学中的应用使得腧穴定位更加标准化,然而由于腧穴解剖学、表面解剖学等尚在发展阶段,部分腧穴的解剖定位描述还有待完善。攒竹穴在《素问·骨空论》中为"眉头二穴",古代文... 随着现代解剖学的发展,现代人体解剖学知识在针灸学中的应用使得腧穴定位更加标准化,然而由于腧穴解剖学、表面解剖学等尚在发展阶段,部分腧穴的解剖定位描述还有待完善。攒竹穴在《素问·骨空论》中为"眉头二穴",古代文献中攒竹穴的定位多为"在眉头陷者中"。中医学常用教材及诸多专著对攒竹穴的体表解剖标志定位主要有"眶上切迹处"与"额切迹处"两种不同的版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攒竹 解剖标志定位法 眉弓
原文传递
指压眶上切迹治疗呃逆19例疗效观察及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章闻 《新中医》 CAS 2013年第8期151-153,共3页
目的:观察指压眶上切迹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指压眶上切迹的方法治疗本院门诊及病房会诊的19例呃逆患者,观察其即刻疗效及近期临床效果。结果:19例呃逆患者首次治疗即刻有效率78.95%,治疗1次治愈率36.84%,复发率53.33%,治愈率4... 目的:观察指压眶上切迹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指压眶上切迹的方法治疗本院门诊及病房会诊的19例呃逆患者,观察其即刻疗效及近期临床效果。结果:19例呃逆患者首次治疗即刻有效率78.95%,治疗1次治愈率36.84%,复发率53.33%,治愈率47.37%,总有效率达68.42%。结论:虽然首次治疗有效后的复发率超过50%,但指压眶上切迹治疗呃逆总体而言具有良好的即刻及近期临床疗效,且定位简单,操作便捷,推荐作为呃逆非药物治疗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呃逆 膈肌痉挛 指压
原文传递
骨性鼻泪管与周边结构的应用解剖
3
作者 秦泗佳 苏晓丽 +4 位作者 彭欢 钟钰西 苏军龙 周芳 刘昌奎 《解剖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21-524,共4页
目的:充实骨性鼻泪管与周边结构的解剖数据,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由口腔专业教师在成人干颅骨上确定、标记骨性鼻泪管与周边结构的解剖位置,用游标卡尺、圆规等进行测量,记录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性鼻泪管上口的... 目的:充实骨性鼻泪管与周边结构的解剖数据,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由口腔专业教师在成人干颅骨上确定、标记骨性鼻泪管与周边结构的解剖位置,用游标卡尺、圆规等进行测量,记录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性鼻泪管上口的形状有3种,分别为圆形48.08%、卵圆形42.31%和椭圆形9.61%。骨性鼻泪管上口的左右径为(5.28±0.78)mm,前后径为(5.26±0.94)mm,上口外侧点到泪囊窝最高点的距离为(17.17±1.56)mm。骨性鼻泪管上口外侧点和泪囊窝最高点分别到上颌骨额突与鼻额缝前内侧交点、鼻额缝中点、同侧鼻骨外面静脉孔、同侧眶下孔内上缘点、颧颌缝与眶下缘交点、眶下裂前外侧点、颧额缝与眶外缘交点、眶上裂上外侧点、视神经孔上外侧点、眶上切迹的距离依次为(25.77±2.13)mm、(32.13±2.54)mm,(22.88±2.06)mm、(13.50±1.91)mm,(10.59±1.93)mm、(36.52±1.31)mm,(34.58±1.86)mm、(26.13±1.79)mm,(40.10±1.61)mm、(40.46±1.99)mm,(10.04±1.68)mm、(16.41±1.51)mm,(14.23±2.05)mm、(29.91±2.41)mm,(24.75±2.39)mm、(37.75±2.11)mm,(23.27±1.79)mm、(37.27±2.17)mm,(38.64±1.88)mm、(39.24±1.95)mm。上述左、右两侧各个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性鼻泪管与周边结构距离的测量能够为临床相关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泪管 鼻额缝 颧额缝
下载PDF
无水酒精封闭治疗三叉神经痛128例
4
作者 吴承远 鲍秀峰 +1 位作者 李玉华 李元生 《山东医药》 CAS 1981年第4期19-20,共2页
据门诊统计,采用无水酒精封闭治疗三叉神经痛128例。其中男62例、女66例;最小年龄24岁,最大78岁;最短病程20天,最长28年。疼痛发作部位以第二支分布区最常见(60例),第三支分布区次之(26例),其次为第三、第二支同时发病。
关键词 无水酒精 三叉神经痛 口腔颌面部疾病 下神经 卵圆孔封闭 封闭治疗 封闭疗法
下载PDF
男女PSVT患者valsalva动作联合按压两侧眶上切迹转复率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韩占江 刘祥茹 +1 位作者 温如臻 袁家池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19期2719-2720,共2页
目的 valsalva动作加按压两侧眶上切迹对于男性和女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复律效果比较。方法 PSVT患者126例,按性别分为男性组(n=70),女性组(n=56),应用valsalva动作加按压两侧眶上切迹机械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PSVT转复者为有效,未... 目的 valsalva动作加按压两侧眶上切迹对于男性和女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复律效果比较。方法 PSVT患者126例,按性别分为男性组(n=70),女性组(n=56),应用valsalva动作加按压两侧眶上切迹机械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PSVT转复者为有效,未转复为无效。结果男性组总转复率为72.85%(51/70),女性组总转复率为33.36%(17/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疗法操作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对于PSVT发作时间短的患者,尤其是现场急救作可为转复的首选方法,男性病例尤其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阵发性 VALSALVA动作 按压 转复率
下载PDF
眶上神经痛:头痛流行病学的Vg研究
6
作者 Sjaastad O. Petersen H. C. +1 位作者 Bakketeig L. S. 夏峰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 2005年第9期38-39,共2页
In a recent, hospital-based report, we described a small series of 5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more or less chronic, severe forehead pain, that could be tran sitorily abated by anaesthetic blockade of the supraorbital... In a recent, hospital-based report, we described a small series of 5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more or less chronic, severe forehead pain, that could be tran sitorily abated by anaesthetic blockade of the supraorbital nerve and more perma nently abated by ‘liberation’operation directed towards the nerve exit area at the supraorbital notch. However, epidemiological data on supraorbital neuralgia are lacking. Among 1838 18-65-year-old inhabitants in Vg (88.6%of the eligi ble ones), there were 10 who presented the following clinical picture: (1) Unila teral forehead/ocular pain, not diagnosed or diagnosable as any other, particula r, unilateral headache; (2) Steadfast uni laterality; (3) Increased tenderness upon pressure over the exit site of the s upraorbital nerve (incisura frontalis) on that side -in those who were in an ac tive phase; (4) Foregoing trauma in the forehead/-supraorbital rim area, ipsila terally. In approximately half the cases, there was a moderate, ipsilateral sens ory loss. A striking finding was the occurrence of jabs in the symptomatic area, and in synchrony with the neuralgia pain. These 10 inhabitants correspond to a prevalence of 0.5%(or 0.65%if two nontrauma cases are inclu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Vg 活跃期 感觉缺失 出口区域 松解术 边缘区域
下载PDF
应用额肌瓣转移治疗上睑下垂
7
作者 房丹平 续金玲 +1 位作者 李勇 李春伟 《黑龙江医学》 1996年第2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额肌瓣转移 重度睑下垂 手术方法 睑皮肤松驰 眼轮匝肌 神经 眼外肌 应用解剖
下载PDF
眶上孔(切迹)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7
8
作者 夏春波 秦小云 +1 位作者 骆耐香 周思 《华夏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214-215,共2页
目的:探讨眶上孔(切迹)的出现形式及其形态位置。方法:取完整成人头颅骨134例(268侧),总结孔(切迹)的出现形式,对孔的位置及口径大小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出现切迹154侧(57.46%)、单孔73侧(27.24%)、双孔18侧(6.72%)、混有孔和切迹22侧... 目的:探讨眶上孔(切迹)的出现形式及其形态位置。方法:取完整成人头颅骨134例(268侧),总结孔(切迹)的出现形式,对孔的位置及口径大小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出现切迹154侧(57.46%)、单孔73侧(27.24%)、双孔18侧(6.72%)、混有孔和切迹22侧(8.21%);眶上切迹距前正中线的距离左侧大于右侧(P<0.05);眶上孔的位置及口径大小左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眶上孔(切迹)的解剖复杂多样,在临床诊疗中应加以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 应用解剖 神经
下载PDF
缓解眼部疲劳 中医有妙招
9
作者 陶涵 《湖南中医杂志》 2022年第9期41-41,共1页
人的眼眶周围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比如上眼眶的攒竹(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鱼腰(位于瞳孔直上,眉毛中)、丝竹空(在眉梢凹陷处);下眼眶的承泣(位于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瞳子髎(位于目外眦外侧0.5寸凹陷中)等。在这些穴位周围... 人的眼眶周围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比如上眼眶的攒竹(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鱼腰(位于瞳孔直上,眉毛中)、丝竹空(在眉梢凹陷处);下眼眶的承泣(位于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瞳子髎(位于目外眦外侧0.5寸凹陷中)等。在这些穴位周围用手指做环形按揉,对眼部疾病的治疗、眼睛保健都有好处。此外,两眼内侧内眼角稍微偏上方的凹陷处为睛明穴,可用双手拇指进行点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手拇指 丝竹空 下缘 瞳子髎 鱼腰 按揉 承泣
原文传递
神经病、精神病护理
10
《中国临床护理》 1989年第6期244-244,共1页
意识阵礴视度的判断和护理/郭健福…/护士进修杂志一1988,3(12)一10,8 判断方法:1,通过回答,了解患省的意识清晰程度。2、用语言刺激,观察患省是否觉醒和觉醒的程度与时间。3、了解定向力,包括位置定向和时间定向。4、计算力,了解患者... 意识阵礴视度的判断和护理/郭健福…/护士进修杂志一1988,3(12)一10,8 判断方法:1,通过回答,了解患省的意识清晰程度。2、用语言刺激,观察患省是否觉醒和觉醒的程度与时间。3、了解定向力,包括位置定向和时间定向。4、计算力,了解患者回答的准确性。5、痛觉试验,以针刺皮肤、压迫眶上切迹、捏后颈部等刺激,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6、神经反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反射 定向力 位置定向 计算力 视度 氧帐 对光反射 郭健 采集病史
下载PDF
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临床体会
11
作者 韩再恩 李欣 王颖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1991年第4期6-6,共1页
我科采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7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11例。年龄在12~38岁。双睑12例,单睑5例。临床测定额肌动度,以压眉法确定上睑肌无力。
关键词 额肌瓣悬吊术 睑下垂 单睑 肌无力 肌瓣 临床测定 睑缘 收缩功能
下载PDF
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眼底改变
12
作者 王淑卿 李美玲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457-457,共1页
本文介绍2例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是在屋内16~20小时发现昏迷后进行抢救。呈深昏迷状,压眶上切迹无反应,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间断性抽搐。
关键词 眼底改变 眼底检查 膝腱反射 视神经乳头水肿 昏迷状 中毒早期 脑水肿 急性中毒 腰穿压力
下载PDF
妙法治打嗝
13
作者 孟毅 《医药与保健》 1996年第5期14-14,共1页
妙法治打嗝文/孟毅打嗝儿又叫呃逆,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然而,频繁的打嗝儿令人极不舒服,甚至使人尴尬,本文介绍一些治疗打嗝儿的简易方法,供读者选用。1打嗝儿时喝一小杯醋,打嗝儿即可止。或将开水里对上等量食醋慢慢喝下,亦... 妙法治打嗝文/孟毅打嗝儿又叫呃逆,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然而,频繁的打嗝儿令人极不舒服,甚至使人尴尬,本文介绍一些治疗打嗝儿的简易方法,供读者选用。1打嗝儿时喝一小杯醋,打嗝儿即可止。或将开水里对上等量食醋慢慢喝下,亦可止打嗝儿。2如果频繁打嗝儿,可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治疗呃逆 简易方法 保持正直 攒竹穴 下转动 极不舒服 间隔时间 向前倾
下载PDF
针刺治疗眶上神经痛50例
14
作者 邹鹏 王岩 袁筱岩 《青岛医药卫生》 1996年第4期30-30,共1页
眶上神经痛是眼科常见病。患者常以自觉有阵发性或持续性眼眶及额部钝痛或剧痛,不能视物,可伴有恶心、呕吐、精神不振、失眠等症状而就诊。眼部检查:视力、眼压正常,无内、外眼及邻近器官疾患,药物治疗多无显效。我们自1994年~1995年... 眶上神经痛是眼科常见病。患者常以自觉有阵发性或持续性眼眶及额部钝痛或剧痛,不能视物,可伴有恶心、呕吐、精神不振、失眠等症状而就诊。眼部检查:视力、眼压正常,无内、外眼及邻近器官疾患,药物治疗多无显效。我们自1994年~1995年以来以针刺治疗该病症50例,临床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针刺治疗 临床疗效 市立医院 阿是穴 祖国医学 青岛市 经络学说 邻近器官
下载PDF
三角形额肌瓣矫治上睑下垂
15
作者 刘乃军 管延萍 《中国美容医学》 CAS 1995年第1期44-44,共1页
我们对3具6侧新鲜男尸额部作解剖,显微剥离眶上血管神经束,见眶上血管神经束出眶上孔后垂直向上并向两侧呈树枝样分布。因此若采用矩形瓣即内侧缘在眶上切迹外侧垂直向上切开,则至少要切断眶上血管神经束一部分较大的主支甚至主干,若采... 我们对3具6侧新鲜男尸额部作解剖,显微剥离眶上血管神经束,见眶上血管神经束出眶上孔后垂直向上并向两侧呈树枝样分布。因此若采用矩形瓣即内侧缘在眶上切迹外侧垂直向上切开,则至少要切断眶上血管神经束一部分较大的主支甚至主干,若采用三角形额肌瓣即内侧缘呈45°~60°斜向外上方剪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神经束 额肌瓣 重度睑下垂 三角形 垂直向 内侧缘 矫治 矩形瓣
下载PDF
额肌瓣转移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摘要)
16
作者 过贵元 杨玉春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486-486,共1页
上睑下垂在临床上多见,其手术方式较多。额肌瓣转移悬吊术是近几年来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理想手术方式。手术为动式,比较合乎生理性,术后效果也比较接近理想。手术方法的特点:是位于眉下缘。
关键词 重度睑下垂 肌瓣 悬吊术 于眉 褥式缝线 重睑术 眼轮匝肌 额肌
下载PDF
654-2骨孔封闭治疗三叉神经痛32例
17
作者 周增杰 曾存芝 张士俊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1年第2期110-110,共1页
我们用654-2骨孔封闭治疗三叉神经痛32例,取得了显著效果。32例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38~72岁;病程35天~14年,4年以上者24例。依据典型临床症状及体检无阳性体征,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疼痛在左侧者21例,右侧者11例。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封闭治疗 阳性体征 右侧者 典型临床症状 髓鞘脱失 人骨 下孔 皮肤痛觉
下载PDF
眶上切迹麻醉在霰粒肿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玉环 阮小娣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125-125,共1页
霰粒肿是眼科的常见病,以往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法切除霰粒肿止痛效果欠佳。自1993年1月开始在霰粒肿切除时采用眶上切迹麻醉法,获得了明显的麻醉止痛效果,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1998年1月~7... 霰粒肿是眼科的常见病,以往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法切除霰粒肿止痛效果欠佳。自1993年1月开始在霰粒肿切除时采用眶上切迹麻醉法,获得了明显的麻醉止痛效果,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1998年1月~7月,在门诊行上睑霰粒肿切开搔爬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霰粒肿 眼外科手术 麻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