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灵位业图》纂者为陶弘景新证——兼与广濑直记等先生商榷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雁勇 《地域文化研究》 2023年第1期92-108,共17页
从署名、序言、神名、文献关系四个角度综合分析,《真灵位业图》的作者只能是南朝齐梁之际的陶弘景,大约编纂于499—517年间。北周《无上秘要》“道人名品”只是《位业图》的改编本;唐代《道门经法相承次序》中潘师正所引“登真隐诀真... 从署名、序言、神名、文献关系四个角度综合分析,《真灵位业图》的作者只能是南朝齐梁之际的陶弘景,大约编纂于499—517年间。北周《无上秘要》“道人名品”只是《位业图》的改编本;唐代《道门经法相承次序》中潘师正所引“登真隐诀真灵位业经”的神名并非全部源于《位业图》,而是来自《登真隐诀》和《位业图》两部独立的文献;唐末闾丘方远仅是《位业图》的校定者,而非窜改者或重组者。鉴于目前学界质疑陶弘景编纂《位业图》的各种意见均缺乏足够说服力,故其无法影响关于六朝中陶弘景道教地位的相关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位 神仙 陶弘景 闾丘方远
原文传递
瑶族宗教与道教的“三清”崇拜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家旺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0年第1期82-86,共5页
瑶族宗教与道教都信奉“三清”,把“三清”作为至高无上的万神之首。在一些论著中,也把瑶族宗教信奉“三清”作为瑶族宗教受道教深刻影响的重要佐证。笔者认为,虽然瑶族宗教与道教都信奉“三清”,但两者各有不同的内涵,他们并不完全是... 瑶族宗教与道教都信奉“三清”,把“三清”作为至高无上的万神之首。在一些论著中,也把瑶族宗教信奉“三清”作为瑶族宗教受道教深刻影响的重要佐证。笔者认为,虽然瑶族宗教与道教都信奉“三清”,但两者各有不同的内涵,他们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不能同一而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清 神宝君 天宝君 三宝君 南极长生大帝 三洞修道仪 三官大帝 灵位 大罗天
下载PDF
葛洪《枕中书》初探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仲宇 《中国道教》 CSSCI 1990年第4期23-27,共5页
《道藏·洞神部·元始上真众仙记》又题为《葛洪枕中记》,自来学者都将之视为一书二题。该书在《四库全书·子部·道家类存目》著录为《枕中书》一卷,题作葛洪撰,并断定“其出后人伪撰无疑也。”余嘉锡先生以其中提及... 《道藏·洞神部·元始上真众仙记》又题为《葛洪枕中记》,自来学者都将之视为一书二题。该书在《四库全书·子部·道家类存目》著录为《枕中书》一卷,题作葛洪撰,并断定“其出后人伪撰无疑也。”余嘉锡先生以其中提及后于葛洪逝世的许穆、许玉斧,亦断其书不出于洪(参看《四库提要辩证》卷十九)以后便没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该书蒙以伪名,遂至少人问津,它在道教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长期来被忽略了。但据笔者初步探索,发现前人对此书的断案尚有不少可以商确之处,此书在道教史上的地位也有重加考虑的必要。故略陈浅见,以求教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中书 道教史 众仙记 元始 道家类 三皇文 灵位 抱朴子内篇 道教信仰 枕中记
原文传递
《真灵位业图》“九宫”位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3
4
作者 常金仓 张雁勇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83-86,共4页
《真灵位业图》"九宫"位的设置是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九宫"观念的一种继承和改造;九宫位主神张奉出于《真诰.稽神枢》正文,该正文则源于晋谢沈的《后汉书》,而陶弘景的注释仅出自《三国志.魏书》,未能追溯到谢氏... 《真灵位业图》"九宫"位的设置是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九宫"观念的一种继承和改造;九宫位主神张奉出于《真诰.稽神枢》正文,该正文则源于晋谢沈的《后汉书》,而陶弘景的注释仅出自《三国志.魏书》,未能追溯到谢氏的记载。通过这两点的分析,有利于深化我们对《位业图》"九宫"位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位 九宫 张奉
下载PDF
《酆都罗山拔苦超生镇鬼真形》碑考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行一 《江西文物》 1989年第3期85-89,共5页
现藏高安博物馆的《酆都罗山拔苦超生镇鬼真形》碑(以下简称《真形》,有关报道《江西高安南宋墓出土一批道教文物》,载《东南文化》1989年第2期64页),出土于南宋淳熙六年(1179)墓。 此碑呈灰白色,花冈岩质。长方形、半圆首,高57、宽47... 现藏高安博物馆的《酆都罗山拔苦超生镇鬼真形》碑(以下简称《真形》,有关报道《江西高安南宋墓出土一批道教文物》,载《东南文化》1989年第2期64页),出土于南宋淳熙六年(1179)墓。 此碑呈灰白色,花冈岩质。长方形、半圆首,高57、宽47厘米。碑文楷书直刻,题为“酆都罗山拔苦超生镇鬼真形”,题下雕绘冥府图一幅,图长26、宽20厘米,雕刻线条流畅,曲折委婉如山川,似流云,大有“怪石嵌空自化成,千奇万状不能名”之感。图中错落有致地标刻有17个小楷真书注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思想 酆都山 灵位 宋墓 三官 符篆 云笈七签 书注 罗酆山 淳熙
下载PDF
《真灵位业图》校勘举要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雁勇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真灵位业图》现存唐、元、明、清4朝共6个古代传本,它们大体一致,但也有一些共同的舛误,个别地方,存在明显的抵牾,但"残本"说不能成立。关于《位业图》和与其关系密切的《真诰》存在记载不尽一致的现象,有三种可能,一是陶... 《真灵位业图》现存唐、元、明、清4朝共6个古代传本,它们大体一致,但也有一些共同的舛误,个别地方,存在明显的抵牾,但"残本"说不能成立。关于《位业图》和与其关系密切的《真诰》存在记载不尽一致的现象,有三种可能,一是陶氏疏忽或观点改变所致;二是《位业图》本非陶氏所作;三是传抄中出现错误。其中陶氏疏忽的可能性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位 版本 校勘
下载PDF
道教仙师鬼谷先生及其《鬼谷子》考辨 被引量:2
7
作者 郑杰文 《中国道教》 CSSCI 1992年第4期34-38,共5页
鬼谷先生是道教尊奉的仙师,《真灵位业图》将其列为神道真仙的第四等左第十三位,《录异记》说他是“古之真仙”,从事数术者将他奉作祖师(见《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及《浦江风俗志》等)。但有人却说历史上本无其人,只是苏秦“欲神秘... 鬼谷先生是道教尊奉的仙师,《真灵位业图》将其列为神道真仙的第四等左第十三位,《录异记》说他是“古之真仙”,从事数术者将他奉作祖师(见《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及《浦江风俗志》等)。但有人却说历史上本无其人,只是苏秦“欲神秘其道”假托的人物(见乐壹《鬼谷子注》),清人翁元圻更直接说“(苏)秦(张)仪即鬼谷子”(《困学纪闻注》)。还有人说他是先秦思想家,是战国纵横派的开创人。到底孰是孰非?流传至今且被基辛格之师施本格勒盛赞不已的《鬼谷子》,是否为鬼谷先生所作?所有这些,都大有进行考察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谷子 三宝太监西洋记 翁元圻 仙师 录异记 鬼容区 灵位 施本格勒 困学纪闻注 先秦思想家
原文传递
傩与道教关系略论 被引量:2
8
作者 邓光华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36-41,共6页
傩与道教在信仰、思想、文化形态等渊源上的一致性,决定了它们在成长过程中相互融合、同步成长的历史。千百年来,道教始终不失巫傩之本色,傩坛也不断从道教中汲取养料,这种互融互补的现象不仅在史籍中有所记载,而且在近代的各地傩事活... 傩与道教在信仰、思想、文化形态等渊源上的一致性,决定了它们在成长过程中相互融合、同步成长的历史。千百年来,道教始终不失巫傩之本色,傩坛也不断从道教中汲取养料,这种互融互补的现象不仅在史籍中有所记载,而且在近代的各地傩事活动中也多有遗存。尽管如此,傩毕竟不是道教,它在宗教形态上同道教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然而,这种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异同现象,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价值。因此,研究中国道教文化,切不可对傩文化等闲视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文化 中国道教 傩文化 科仪 符水 太平清领书 早期道教 张道陵 傩坛 灵位
下载PDF
《真灵位业图》神仙名号研究——以“道”及其衍生概念为中心的考察
9
作者 张雁勇 《老子学刊》 2022年第2期162-182,共21页
早期道教通过造构各种神仙名号,将抽象的“道”及其衍生概念予以具象化。在现存最早的道教神仙谱系《真灵位业图》中,频现以“道”及其衍生概念一、气、玄、元、初、阴、阳、胎、童、虚、清、灵、太一、太初、太素、太极等为文化元素的... 早期道教通过造构各种神仙名号,将抽象的“道”及其衍生概念予以具象化。在现存最早的道教神仙谱系《真灵位业图》中,频现以“道”及其衍生概念一、气、玄、元、初、阴、阳、胎、童、虚、清、灵、太一、太初、太素、太极等为文化元素的神仙名号。这些神仙名号多被列于高级阶位之中,共同营造着道教独特的神系环境,凸显出了神仙信仰的神圣性和辨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位 早期道教 神仙名号
原文传递
道教的神仙信仰及其造像建筑艺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宜峨 《中国道教》 1986年第17期77-98,共22页
神仙信仰是道教信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道教信仰的一大特点。早在道教还未形成有形的宗教形式之前,在汉民族中,就已广泛地流传着神仙之说。道教继承了这种神仙思想,并将其进一步系统化,变成道教独有的神仙信仰体系,从而产生了反映这... 神仙信仰是道教信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道教信仰的一大特点。早在道教还未形成有形的宗教形式之前,在汉民族中,就已广泛地流传着神仙之说。道教继承了这种神仙思想,并将其进一步系统化,变成道教独有的神仙信仰体系,从而产生了反映这种神仙信仰的道教造像艺术和建筑艺术。这些精湛的造像艺术和规模宏伟的建筑,一直是中华氏族文化这座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花朵,为世人所赞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仙信仰 建筑艺术 规模宏伟 神仙家 天师府 北京白云观 行天宫 科戒 龙山石窟 灵位
原文传递
贞白先生其人其书
11
作者 李养正 《中国道教》 1987年第3期42-46,20,共6页
陶弘景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南北朝时期的著名道教学者,道教茅山宗的开创者。他曾在南朝宋、齐、梁三朝作官;在宗教信仰方面,道、佛兼宗。他一生似宦非宦,似隐非隐。后人对他议论颇多,毁誉不一。本文拟就其生平事绩、著述及思想作... 陶弘景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南北朝时期的著名道教学者,道教茅山宗的开创者。他曾在南朝宋、齐、梁三朝作官;在宗教信仰方面,道、佛兼宗。他一生似宦非宦,似隐非隐。后人对他议论颇多,毁誉不一。本文拟就其生平事绩、著述及思想作全面评述,以拨散云雾,显现其庐山面目。一、生平事迹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今江苏南京)。出生于南朝土族之家。据其从子陶翊撰《华阳隐居先生本起录》述其家世说:“祖隆,……便鞍马,善骑射,好学读书,善写,兼解药性,常行拯救为务,行参征南中郎军事,侍从宋孝武伐逆有功,封晋安候。……父讳贞宝,字国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阳隐居 贞白先生 道教学者 道教茅山宗 灵位 隐诀 子陶 杨羲 南北朝时期 太玄部
原文传递
魏晋南北朝天师道的传播与发展——道教史讲义第四章
12
作者 李养正 《中国道教》 1986年第19期1-33,共33页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是天师道在汉末兴起后的再次勃兴时期。它历经了曹魏时期(公元220-265年)对它的制约,而又盛行于大江南北;并且在教团组织形式及教义上均有较大的变革与发展。这是道教发展史上一段十分重要的时期。兹据史籍记...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是天师道在汉末兴起后的再次勃兴时期。它历经了曹魏时期(公元220-265年)对它的制约,而又盛行于大江南北;并且在教团组织形式及教义上均有较大的变革与发展。这是道教发展史上一段十分重要的时期。兹据史籍记载,略述梗概。一、曹魏之制约天师道及天师道之传播曹魏时,太平道随黄巾起义的被镇压而衰微;天师道(即五斗米道)随系师张鲁之归顺曹操与移民北迁,造成组织分散,其势大减。在社会历经黄巾起义之后,魏统治者深知对方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史 陆修静 上清经 杨羲 老君音诵诫经 三皇文 三皇经 三洞经书目录 寇谦之 灵位
原文传递
从一面道教三清神花钱看道教神仙排位
13
作者 尹钊 黄梦祈 金光 《江苏钱币》 2019年第1期44-50,共7页
如图,是一面道教三清神花钱,直径70毫米,为元明时期花钱。正面为道教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供奉在道教三清大殿中的元始天尊,在这枚花钱中,居正中地位,头罩神光,一副端庄肃穆之容,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天地未形,混沌未... 如图,是一面道教三清神花钱,直径70毫米,为元明时期花钱。正面为道教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供奉在道教三清大殿中的元始天尊,在这枚花钱中,居正中地位,头罩神光,一副端庄肃穆之容,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天地未形,混沌未开,万物未生'时的'无极状态'和'混沌之时,阴阳未判'的第一大世纪,故以阳生阴降、昼短夜长的冬至日为元始天尊的圣诞。长期以来,元始天尊受到了上至帝王圣贤,下至民间菩男信女的虔诚崇拜。道教宫观里的三清殿中,灵宝天尊常以手捧如意之像居元始天尊之左侧位,手持太极图或玉如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始天尊 五斗米道 天师道 神仙谱系 上清经 灵宝君 三清殿 三清天 太上老君 灵位 上清派
原文传递
道教的审美经验
14
作者 朱堂锦 《民族艺术研究》 1989年第4期5-11,共7页
审美经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社会化的人,对具有审美价值的对象所作出的判断和评价。一切神秘主义者都有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对象,因而也有其相应的审美经验。天主教徒能感受到圣母马利亚的显圣,新教徒却不能,基督教徒和伊斯兰... 审美经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社会化的人,对具有审美价值的对象所作出的判断和评价。一切神秘主义者都有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对象,因而也有其相应的审美经验。天主教徒能感受到圣母马利亚的显圣,新教徒却不能,基督教徒和伊斯兰教徒能体会到天使加白列为他们揭示的真理,佛教徒却不能;佛教徒能领悟出如来、观音及诸佛、菩萨为他们指点的迷津,道教徒却不能。各种宗教的审美经验有其共同的原理,也有其特殊的机制。那么,道教的审美经验究竟怎么样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文化 存思 新教徒 审美价值 谭峭 对象世界 太上道君 司马承 灵位 虚无自然
下载PDF
《诗品》体例探源——以陶弘景《真灵位业图》《本草经集注》为对象
15
作者 朱银宁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25-30,共6页
三朝名士陶弘景于当世颇有影响力,与钟嵘交游圈略有重合,其著述可能启发了《诗品》体例设计。《真灵位业图》是具有上清派思想的系统性神仙谱系,既分品第,亦溯师承,对部分神仙用“前置”以示推崇,且在较低品级中“数人合注”,这与《诗... 三朝名士陶弘景于当世颇有影响力,与钟嵘交游圈略有重合,其著述可能启发了《诗品》体例设计。《真灵位业图》是具有上清派思想的系统性神仙谱系,既分品第,亦溯师承,对部分神仙用“前置”以示推崇,且在较低品级中“数人合注”,这与《诗品》体例高度吻合。《本草经集注》以三品论药,流行时间适逢《诗品》写作之初,两者序文多有雷同。通过综合考量,陶弘景《真灵位业图》《本草经集注》较书品、画品、棋品而言,更可能影响钟嵘《诗品》的体例设计。迄今研究尚未发现与《诗品》如出一辙的体例对象,由此也体现出《诗品》体例的多源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嵘 陶弘景 《诗品》 灵位 《本草经集注》
下载PDF
《真灵位业图》中黄帝名号的由来
16
作者 张雁勇 《华夏文化》 2021年第4期34-35,共2页
黄帝本是传说时代部落联盟的首领,春秋战国以来生成了圣王与神仙并存的双重文化形象,历来被道教奉为尊神。依目前史料所见,黄帝走进道教神谱是以“玄圃真人轩辕黄帝”的名号位列现存第一部道教神谱--南朝齐梁高道陶弘景所撰《真灵位业... 黄帝本是传说时代部落联盟的首领,春秋战国以来生成了圣王与神仙并存的双重文化形象,历来被道教奉为尊神。依目前史料所见,黄帝走进道教神谱是以“玄圃真人轩辕黄帝”的名号位列现存第一部道教神谱--南朝齐梁高道陶弘景所撰《真灵位业图》为标志的(《道藏》第3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75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位 《道藏》 文物出版社 古籍出版社 南朝齐梁 轩辕黄帝 上海书店 部落联盟
下载PDF
山中丞相 上清宗师
17
作者 王旭烽 《茶博览》 2016年第7期60-61,共2页
前段时间,中国有一个朝代——南北朝中的南朝,因电视剧《琅琊榜》火了。虽然剧中虚构的大梁并非历史上的南朝,但其中的确是有文化踪影的。如此便有人考据,说剧中主人公梅长苏身上有陶弘景的影子。一位茶友在微信中以“万丈红尘三杯酒,... 前段时间,中国有一个朝代——南北朝中的南朝,因电视剧《琅琊榜》火了。虽然剧中虚构的大梁并非历史上的南朝,但其中的确是有文化踪影的。如此便有人考据,说剧中主人公梅长苏身上有陶弘景的影子。一位茶友在微信中以“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功业一壶茶”开篇,以“这杯茶的格局决定了最终的结局”落笔,博得一片喝彩。由此引出此文话题,陶弘景何许人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杯酒 上清 梅长 山中宰相 道教思想 琅琊 萧衍 茅山派 灵位 神仙谱系
原文传递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认同性研究——基于早期道教与民间信仰的考察
18
作者 卜祥伟 《人文天下》 2017年第1期34-39,共6页
民间信仰与道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信仰与道教都是一种信仰,信仰是一个泛型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道教是一种更加规范性的信仰。信仰载体是信仰传承的重要方式,并以各种物化或者精神的形式来承载、传播信仰文化的媒介,它... 民间信仰与道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信仰与道教都是一种信仰,信仰是一个泛型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道教是一种更加规范性的信仰。信仰载体是信仰传承的重要方式,并以各种物化或者精神的形式来承载、传播信仰文化的媒介,它是信仰得以形成和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道教 信仰文化 道教思想 《太平经》 参同契 传统文化传承 丹道 炼养 道教信仰 灵位
下载PDF
道教文化初探——对道教的产生、思想体系和基本信仰的一些认识
19
作者 余信昌 《中国道教》 CSSCI 1990年第1期34-36,共3页
中国传统文化粗放地一言以括之,可以说是:儒、释、道三足鼎立。儒是儒家,释是佛教,道是家抑是教?或是道家和道教?不甚了了,反正二者有着不容置疑的近亲血缘关系。本文立论,侧重道教,这不是无知地把道家、道教混为一谈,更不是有意地以道... 中国传统文化粗放地一言以括之,可以说是:儒、释、道三足鼎立。儒是儒家,释是佛教,道是家抑是教?或是道家和道教?不甚了了,反正二者有着不容置疑的近亲血缘关系。本文立论,侧重道教,这不是无知地把道家、道教混为一谈,更不是有意地以道教囊括这个“道”,而把道家甄别出去。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道教产生于东汉之末,以五斗米道、太平道的出现为基本标志,历西汉、魏,晋至南北朝而日趋完备,其后盛衰交替于唐、宋、元之季,明、清而后,日渐衰微。在悠悠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中,道教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思想、风俗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思想 基本信仰 中国传统文化 日渐衰微 早期道教 灵位 神仙谱系 汉顺帝 古代文化 寇谦之
原文传递
著作提要
20
《老子学刊》 2022年第2期2-2,共1页
《老子学刊》(第二十辑),刊载了《由“用”通达“体”:老子之道的诠释路径刍议》《<老子内解>新考》《明代部分老学文献真伪考》《昭格署的兴替与朝鲜王朝官方道教的终结》《<真灵位业图>神仙名号研究——以“道”及其衍生... 《老子学刊》(第二十辑),刊载了《由“用”通达“体”:老子之道的诠释路径刍议》《<老子内解>新考》《明代部分老学文献真伪考》《昭格署的兴替与朝鲜王朝官方道教的终结》《<真灵位业图>神仙名号研究——以“道”及其衍生概念为中心的考察》《德国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藏<悟真篇再注>的药物理论探析》《论钟馗信仰的多元形成》《文房道士:朱福田与清代南京的城市道教》《清代四川瘟祖庙与瘟祖会研究》等二十余篇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位 老子之道 朝鲜王朝 伪考 钟馗信仰 书馆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