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特征--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被引量:84
1
作者 马红旗 陈仲常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7-99,共13页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省际流动人口规模虽然低于省内流动人口,但其扩张速度明显大于省内流动人口。劳动力要素的省际流动与省内流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别,现有文献主要集中于对我国全部流动人口及省内...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省际流动人口规模虽然低于省内流动人口,但其扩张速度明显大于省内流动人口。劳动力要素的省际流动与省内流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别,现有文献主要集中于对我国全部流动人口及省内流动人口特征的考察,而对省际流动人口的考察并不多见。文章基于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归纳与梳理了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特征,以此为研究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提供参考依据。主要包括省际和省内流动人口的趋势,省际流动人口的区域性差别、流动性目的、流动期限、年龄特征、受教育程度及职业构成等。文章还讨论了这些特征的经济社会和政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流动人口 省内流动人口 户籍制度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重力模型的省际流动人口的复杂网络分析 被引量:59
2
作者 陈锐 王宁宁 +1 位作者 赵宇 周永根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4-113,共10页
省际之间的人口流动联系和空间布局特征对于活化区域间社会经济系统,改善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缩减收益差距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复杂网络理论为研究切入点,研究了省际实际流动人口网络的小世界和无标度特征,探讨了基... 省际之间的人口流动联系和空间布局特征对于活化区域间社会经济系统,改善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缩减收益差距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复杂网络理论为研究切入点,研究了省际实际流动人口网络的小世界和无标度特征,探讨了基于人口流动量的权重网络中心度特征,并进一步对中心度与人口、经济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对比研究了基于交通成本和重力模型的人口流动测度网络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交通、经济和人口的改进重力模型的流动人口测度模型,构建预期省际人口流动有向网络,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了网络的中心性、凝聚性、结构洞以及小世界特性,并且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实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大规模实际人口流动网络呈现小世界特征,无标度特征不明显;2较低的地区人均GDP和较大人口总量是人口流出地区的推力,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和较大人口总量产生对对外来人口的较强吸引力;3预期流动人口网络的整体中心性不是很强,网络中存在大量地位相对平等的节点,未来人口流动依然活跃于中东部地区,呈现两纵的格局;4西部城市在预期的省际大规模流动人口网络受限制性比较大,对其他省市的人口流动依赖性比较强;5网络具有一定的小世界特征,社团之间联系频繁,帮派性相对较为明显。本文通过对传统的重力模型进行改进,实现了预期省际流动人口的网络构建和空间格局分布,为政府管理部门为流动人口管理以及产业布局提供科学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流动人口 复杂网络 改进重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中国跨省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9
3
作者 张华 刘哲达 殷小冰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3-84,共12页
在中国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乡村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下,乡城流动人口的返乡回流现象逐渐显现,流动人口呈现外出与回流并存的趋势,大量的流动人口回流对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是探索中国城乡关系变化的重要视角。论文... 在中国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乡村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下,乡城流动人口的返乡回流现象逐渐显现,流动人口呈现外出与回流并存的趋势,大量的流动人口回流对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是探索中国城乡关系变化的重要视角。论文采用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建立二分类Logistic模型,对全国跨省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空间差异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具有回流意愿的流动人口具有相似的人口学特征,包括年龄较大、受教育水平较低、没有稳定的婚姻状态等;②跨省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从流入地来看,东南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流动人口回流意愿较高,从流出地来看,中部地区的流动人口回流意愿较高;③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受到个人因素、流动因素、家庭因素、制度因素多个方面的影响,其中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进城务工时间、是否为独自流动、家庭月收入、现住房性质、社会保障制度对流动人口回流意愿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流动人口 回流意愿 空间差异 二分类Logistic模型
原文传递
影响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失业主要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验证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怡蓁 陆杰华 《南方人口》 CSSCI 2018年第6期10-19,共10页
流动人口一直是学界近年来关注的研究议题。随着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尤以省际流动人口的比例更是持续增长,其中经济因素为省际流动人口的流动主因,因此他们在流入地面临的失业问题不容忽视。基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本研... 流动人口一直是学界近年来关注的研究议题。随着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尤以省际流动人口的比例更是持续增长,其中经济因素为省际流动人口的流动主因,因此他们在流入地面临的失业问题不容忽视。基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本研究采用描述性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来探讨省际流动人口受其个人特征、区域特征及流动特征等方面对其失业产生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发现,省际流动人口失业型态以结构性失业表现居多,其成因与个人能力及区域发展背景密切相关,为此提出缓解省际流动人口失业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流动人口 失业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省际流动人口、地区人口负担及基于人口负担的均等化转移支付方案 被引量:11
5
作者 马红旗 陈仲常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1-104,共14页
本文在分析我国省际流动人口①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人口的跨省流动对不同地区人口负担的影响,发现规模庞大、地域集中和"年轻化"的省际流动人口延缓了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负担,而经济发达地区却反向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输出了... 本文在分析我国省际流动人口①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人口的跨省流动对不同地区人口负担的影响,发现规模庞大、地域集中和"年轻化"的省际流动人口延缓了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负担,而经济发达地区却反向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输出了人口负担的压力。为了弥补省际人口流动对我国不同区域间财政负担的影响,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并为我国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提供保障,设计了基于人口负担的财政均等化转移支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流动人口 人口负担 均等化转移支付
下载PDF
省际省内流动人口的分布、关联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6
作者 李荣彬 王国辉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1-58,共8页
使用VAR模型和QAP分析法对人口省际迁移与省内迁移的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人口省际迁移和省内迁移的流动性均较频繁,而省内迁移的人口集中趋势更加明显;东部沿海地区是人口的主要流入地,河南、安徽两省是流动人... 使用VAR模型和QAP分析法对人口省际迁移与省内迁移的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人口省际迁移和省内迁移的流动性均较频繁,而省内迁移的人口集中趋势更加明显;东部沿海地区是人口的主要流入地,河南、安徽两省是流动人口省际迁移的重要迁出地;省际人口迁移呈扇形分布,而省内迁移则呈同心圆形分布;经济发展水平是推动人口流动的决定性因素,户籍制度和迁移距离会阻碍人口的省际迁移,公共服务水平能够促进人口的省内迁移。据此,建议优化城市结构,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各省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和集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流动人口 省内流动人口 省际迁移 省内迁移 空间关联
原文传递
省际与省内流动人口间社会融合水平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7
作者 魏金鹏 朱宇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8年第4期69-77,共9页
基于2014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和心理健康监测"数据,采用熵值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中国东部五大城市省际和省内流动人口在经济立足、社会接纳、文化融合、心理融合各维度和整体社会融合水平上的群体间差异和区域分异及其影... 基于2014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和心理健康监测"数据,采用熵值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中国东部五大城市省际和省内流动人口在经济立足、社会接纳、文化融合、心理融合各维度和整体社会融合水平上的群体间差异和区域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流动人口整体社会融合得分较低,融合水平有待提升;东部沿海地区省内流动人口整体融合水平与分维度融合程度均显著优于省际流动人口,二者社会融合水平因地而异,并呈现出"较高融合水平下高融合差异"与"低融合水平下高融合差异"并存的融合现状;社会融合没有凸显出显著的性别与代际差异,受教育水平是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最重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融合 省际流动人口 省内流动人口
下载PDF
中国省际流动人口年龄模式及其特征——基于省级尺度的类型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周皓 陈晓雄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4,125,共14页
基于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微观数据,以流量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在描述中国各省区省际流出与流入人口年龄别流动率的基础上,结合聚类分析方法,类型化分析了中国31个省区的年龄别流出率和年龄别流入率,并进一步结合各省总省际流入率与流出... 基于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微观数据,以流量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在描述中国各省区省际流出与流入人口年龄别流动率的基础上,结合聚类分析方法,类型化分析了中国31个省区的年龄别流出率和年龄别流入率,并进一步结合各省总省际流入率与流出率综合性地提炼出五种类型。分析结果表明,各省的省际流动人口年龄别流动率存在较大差异;四类流出模式和五类流入模式可以概括省际流动人口的年龄别流动率模式;结合各省总的流出率与流入率则可以将各省的年龄模式综合为五种类型。这些结果可以作为未来区域性人口预测的相关参数。最后还提出了有关人口迁移流动的定义问题、年龄模式的地域差异性反映了我国人口迁移转变的地区阶梯性,以及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甚至中国人口问题)的地域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流动人口 流量流动人口 年龄别流动 类型化 省级尺度
下载PDF
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对产业集聚的反馈作用分析——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学静 张金伟 赵维康 《西北人口》 CSSCI 2013年第2期6-9,15,共5页
本文在梳理人口流动对产业集聚反馈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10年"六普"数据从实证角度分析了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对产业集聚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接纳省际流动人口较高地区的产业集聚现象明显突出于"省际流动人口低流入区&qu... 本文在梳理人口流动对产业集聚反馈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10年"六普"数据从实证角度分析了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对产业集聚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接纳省际流动人口较高地区的产业集聚现象明显突出于"省际流动人口低流入区",省际流动人口对我国产业集聚的反馈作用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流动人口 产业集聚 反馈作用
下载PDF
劳动就业
10
《江苏年鉴》 2019年第1期453-458,共6页
【就业总量】至2018年底,全省常住人口8050.7万人,较上年增加21.4万人,同比增长0.27%。劳动力资源总量下降:一方面,因人口发展惯性,最近每年新进入劳动年龄(15岁)的人口数量仅60万人左右,远远低于退出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另一方面,省际... 【就业总量】至2018年底,全省常住人口8050.7万人,较上年增加21.4万人,同比增长0.27%。劳动力资源总量下降:一方面,因人口发展惯性,最近每年新进入劳动年龄(15岁)的人口数量仅60万人左右,远远低于退出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另一方面,省际迁移带来的劳动年龄人口补充不足省际间流动人口(从外省流入人数与从本省流出到外省人数的差)年度间变化量大幅减少,2010?2018年间省际流动人口净增加量年均仅约3万人,远低于2000?2010年间年均省际间流动净增36.5万人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住人口 人口数量 省际流动人口 劳动年龄人口 劳动就业 省际迁移 就业总量 净增加
原文传递
中国区域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探究
11
作者 赵令锐 《市场周刊》 2017年第4期108-110,共3页
由于大量省际流动人口的存在,改变了各省份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使得中国区域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复杂化。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关系:在零流动区,两者呈显著的对数线性关系;在净流入区,两者呈显著... 由于大量省际流动人口的存在,改变了各省份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使得中国区域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复杂化。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关系:在零流动区,两者呈显著的对数线性关系;在净流入区,两者呈显著的双对数关系,其关系的密切程度要低于零流动区;在净流入区,两者也呈显著的对数线性关系,其关系的密切程度要高于零流动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流动人口 人口老龄化 经济增长
下载PDF
黑龙江省流动人口特征及流动原因分析
12
作者 曹雪 吴相利 《统计与咨询》 2016年第6期39-41,共3页
近年来,随着黑龙江省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本文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黑龙江省省内与省际流动人口规模、结构特征及流动原因进行分析,重点认识省内和省际流动人口之间的异同与联系,以期为合理人口流动与... 近年来,随着黑龙江省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本文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黑龙江省省内与省际流动人口规模、结构特征及流动原因进行分析,重点认识省内和省际流动人口之间的异同与联系,以期为合理人口流动与分布的干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内与省际流动人口 结构特征 流动原因 黑龙江省
下载PDF
省际与省内流动人口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以福建省为例 被引量:42
13
作者 田盼盼 朱宇 +1 位作者 林李月 张苏北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6-67,共12页
本文基于福建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和社会经济数据,从县市(区)层面分析省际与省内流动人口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研究发现,省际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的选择具有明显的空间偏好,空间分布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宏观格局,"... 本文基于福建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和社会经济数据,从县市(区)层面分析省际与省内流动人口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研究发现,省际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的选择具有明显的空间偏好,空间分布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宏观格局,"福厦泉"地区是集聚中心,中西部和北部地区则为边缘区;省内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则相对较为均衡。省际流动人口流入主要取决于流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流入地区所能提供的制造业就业机会密切相关;而省内流动人口流入则主要取决于流入地区的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呈现出高生活质量驱动,良好个人发展条件驱动,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职业驱动的特征。同时,流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重要的"拉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与省内流动人口 县市(区) 空间分布格局 影响因素 福建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