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6篇文章
< 1 2 1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与“你”相遇在学校——马丁·布伯视野中的师生关系 被引量:17
1
作者 胡金木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16,共3页
马丁·布伯认为,人与人之间应是一种"我一你"的相遇关系,而不是一种"我—它"的制作关系。在"我-它"的视域下,学校教育处于制作的语境中,使本真的师生关系承受着异化的煎熬,只有在"我—你"... 马丁·布伯认为,人与人之间应是一种"我一你"的相遇关系,而不是一种"我—它"的制作关系。在"我-它"的视域下,学校教育处于制作的语境中,使本真的师生关系承受着异化的煎熬,只有在"我—你"相遇的视野下,本真的师生关系才能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丁·布伯 相遇 制作 师生关系
下载PDF
《庄子》“吾丧我”思想新诠——以汉语词源学为方法 被引量:10
2
作者 孟琢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7-63,共7页
“吾丧我”是理解《齐物论》的关键,为历代学者所关注。利用汉语词源学的方法,分析“我”和“吾”的意象性区别和“丧”的意象性特点,能够得出新的理解。“我”的词源意义在于“倾斜”,其实质是基于成形、成心的人物关系的不对等性。“... “吾丧我”是理解《齐物论》的关键,为历代学者所关注。利用汉语词源学的方法,分析“我”和“吾”的意象性区别和“丧”的意象性特点,能够得出新的理解。“我”的词源意义在于“倾斜”,其实质是基于成形、成心的人物关系的不对等性。“丧”与“忘”同源,是一种排遣人文标识的精神方法,依三籁之序而不断逆行,以退场的方式归于整全的天籁之境。“吾”的词源意义在于“相遇”,是超越了偏斜之“我”的人与万物之间的自由相遇、平等转化与浑然一体。利用“小学”方法,在语言文字深处把握意象与哲理的张力,可以为《庄子》乃至先秦思想研究提供新的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吾丧我 倾斜 退场 相遇 词源意象
原文传递
从“我—它”到“我—你”——移动互联网时代儿童有声阅读的“对话”之思 被引量:9
3
作者 王莹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3-96,共4页
儿童有声阅读是以儿童有声读物为对象的阅读活动,也指以儿童为主体进行的有声阅读活动。阅读的本质是"对话","对话"是"我"与"你"的"相遇"。当下国内外儿童有声阅读市场急速膨胀,但... 儿童有声阅读是以儿童有声读物为对象的阅读活动,也指以儿童为主体进行的有声阅读活动。阅读的本质是"对话","对话"是"我"与"你"的"相遇"。当下国内外儿童有声阅读市场急速膨胀,但却充满现代化的"我—它"世界的嘈杂与焦虑。以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为思考之维,儿童有声阅读应建构多重对话,着力走向直接的、交互的和转向对方的"真正的对话",从而实现"相遇"之要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有声阅读 移动互联网 对话 相遇
原文传递
工具与主体——启发式教学与对话教学探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吕延 吕磊 洪光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92-96,共5页
传统教育学范式下的启发式教学严格为既定的教育目的服务,缺乏应有的主体品质,因而具有工具意义;对话教学中,师生以交往主体的姿态在教育活动与生活世界的紧密相连中进行自由、民主、平等对话。相对于启发式教学,对话教学有更多的主体... 传统教育学范式下的启发式教学严格为既定的教育目的服务,缺乏应有的主体品质,因而具有工具意义;对话教学中,师生以交往主体的姿态在教育活动与生活世界的紧密相连中进行自由、民主、平等对话。相对于启发式教学,对话教学有更多的主体品质。启发式教学的运行机制是师生问答,对话式教学的运行机制是相遇。当前,我们须致力于启发式教学与对话式教学的优势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 相遇 对话教学 启发式教学
下载PDF
当世界杯和博客首次相遇……——2006年“博客世界杯”管窥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勇 马知远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13,共3页
媒介即信息,人类传播的历史表明任何一种传播媒介的出现都会对传播内容和人类信息传受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当作为传播形式的“博客”与作为传播内容的“世界杯”首次“相遇”在同一时空,从形式到内容,都与历史上任何一届世界杯显著... 媒介即信息,人类传播的历史表明任何一种传播媒介的出现都会对传播内容和人类信息传受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当作为传播形式的“博客”与作为传播内容的“世界杯”首次“相遇”在同一时空,从形式到内容,都与历史上任何一届世界杯显著不同,本文尝试着分析这个堪称史无前例的2006年“博客世界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杯” “博客” 相遇 传播内容 传播媒介 传播形式 信息 人类 历史 2006年
下载PDF
He^(2+)离子与H原子的重粒子碰撞电离过程 被引量:6
6
作者 宁烨 何斌 +2 位作者 刘春雷 颜君 王建国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075-3081,共7页
利用初态程函近似的连续扭曲波方法研究了He2+离子与H原子的碰撞电离过程.计算得到了入射离子能量从30keV u到2000keV u的碰撞电离总截面、随电离电子能量和角度变化的一阶和二阶微分散射截面,及随入射离子能量变化的电离电子平均能量.... 利用初态程函近似的连续扭曲波方法研究了He2+离子与H原子的碰撞电离过程.计算得到了入射离子能量从30keV u到2000keV u的碰撞电离总截面、随电离电子能量和角度变化的一阶和二阶微分散射截面,及随入射离子能量变化的电离电子平均能量.计算的总电离截面与其他理论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在入射离子能量大于100keV/u的能区,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得很好;在较低的能区,各种理论结果之间有较大差别,计算结果比实验约小50%.利用计算的二阶微分散射截面讨论了软碰撞、电子俘获到入射离子连续态、两体相遇碰撞等碰撞电离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过程 H原子 粒子碰撞 微分散射截面 电子平均能量 碰撞电离 离子能量 入射离子 计算结果 扭曲波方法 程函近似 电子能量 电离截面 能量变化 电子俘获 总截面 实验 软碰撞 连续态 二阶 一阶 相遇
原文传递
以“你”称物 以“你”谓人——学用第二人称
7
作者 孙忠莲 《初中生学习指导》 2024年第22期30-33,共4页
端详一棵树张亚凌你就那样赤裸裸地杆在我的眼前,目光和你相遇的一刹那,心中涌起的,是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我甚至想扑过去用力地摇动你的身躯——(开篇第一个字用第二人称“你”“你”杵在“我”的眼前,“我”的目光和“你”相遇,“... 端详一棵树张亚凌你就那样赤裸裸地杆在我的眼前,目光和你相遇的一刹那,心中涌起的,是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我甚至想扑过去用力地摇动你的身躯——(开篇第一个字用第二人称“你”“你”杵在“我”的眼前,“我”的目光和“你”相遇,“我”对“你”是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我”想摇动“你”的身躯——当一个人称树为“你”的时候,“我”和“树”就有了彼此对话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人称 摇动 感觉 一棵树 开篇 相遇
原文传递
泗安有个“野生”的小孩
8
作者 谢翠屏 《七彩语文》 2024年第22期11-12,共2页
一个三岁小男孩在麻风康复村结识了许多“忘年交”,然而,离别倏忽而至。对于孩子来说,意外的相遇和注定的离别都是珍贵的记忆。相遇是美好的,离别也并不意味着结束。有一年冬天,泗安岛麻风村里来了个活蹦乱跳的三岁小男孩,一来就在岛上... 一个三岁小男孩在麻风康复村结识了许多“忘年交”,然而,离别倏忽而至。对于孩子来说,意外的相遇和注定的离别都是珍贵的记忆。相遇是美好的,离别也并不意味着结束。有一年冬天,泗安岛麻风村里来了个活蹦乱跳的三岁小男孩,一来就在岛上跑来跑去。一到吃饭时间,党婶就满村子喊他回家:“何新友!何新友!回来吃饭了!”然后不知道在哪个角落,把这个脏兮兮的小孩子拎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新 跑来跑去 泗安 小男孩 离别 忘年交 相遇
原文传递
与一棵小绿芽相遇
9
作者 李煜函 《山东教育》 2024年第23期114-115,共2页
“五一”假期后归来,孩子们怀着欣喜走进活动室,室内的每一个角落都没有逃过他们的眼睛。卫生间角落里冒出的小绿芽与孩子们相遇了。“快看,这里怎么会有小草?”“老师,是你种的吗?”“我猜它是从一楼穿越上来的。”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 “五一”假期后归来,孩子们怀着欣喜走进活动室,室内的每一个角落都没有逃过他们的眼睛。卫生间角落里冒出的小绿芽与孩子们相遇了。“快看,这里怎么会有小草?”“老师,是你种的吗?”“我猜它是从一楼穿越上来的。”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这不常见的一幕。每当孩子们如厕时,锦皓便会大声提醒:“注意脚下,不要踩到‘墙角数枝梅’。”听锦皓这么说,我越发好奇,为何要给小绿芽起一个这么长的名字。我问:“这是小草的名字吗?”“是的。”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答道。我继续问:“为什么起这个名字呢?”“它长在墙角,从墙角里破土而出,像我们学的那首古诗《梅花》一样——墙角数枝梅。”锦皓说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芽 活动室 卫生间 小草 相遇 异口同声 好奇
下载PDF
巴迪欧论爱与艺术在世界的“相遇”——一种基于新唯物主义诗学的解读
10
作者 谭成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7-197,共11页
巴迪欧关于爱的理论包含着一个新唯物主义的诗学论题:从偶然性范畴出发思考爱与艺术的关系,以及考察两者在世界的“相遇”所具备的真实效应。这个论题的展开涉及对巴迪欧相关论述的整理和阐释,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阐明巴迪欧“爱是两的场... 巴迪欧关于爱的理论包含着一个新唯物主义的诗学论题:从偶然性范畴出发思考爱与艺术的关系,以及考察两者在世界的“相遇”所具备的真实效应。这个论题的展开涉及对巴迪欧相关论述的整理和阐释,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阐明巴迪欧“爱是两的场景”命题的内涵,揭示其新唯物主义哲学的特征;二是明确艺术应该致力于发掘“爱的延续”的主题,从而生产出关于新世界的经验;三是强调在重建世界的目标上,爱与艺术能够借助“相遇”的力量结成“同盟”并介入政治实践。由于巴迪欧推进了浪漫主义通过爱与艺术的创造来弥合现代世界之分裂的构想,继承了阿尔都塞的“偶然唯物主义”将与事物“相遇”作为主体行动的基本立场,使得其愈发模糊艺术与政治的界限,从而在反全球资本主义的政治构想上呈现出浪漫化色彩。这正是当代西方激进左翼理论具有一种诗学上的吸引力,但其政治方案却饱受诟病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迪欧 新唯物主义 偶然性 艺术 相遇
下载PDF
一个陌生女孩的故事
11
作者 陆晓彤 《中学生百科》 2024年第15期23-25,共3页
璐璐的数学不算好,但她认真计算过,和一个人每天相遇的概率大概是多少。就算没有什么艺术细胞,她也描绘过相遇时的画面,在自己的脑子里。反正也不会有其他人知道,她就尽情想了;反正也不会像考试一样,非得有一个正确答案,想得不对,也没... 璐璐的数学不算好,但她认真计算过,和一个人每天相遇的概率大概是多少。就算没有什么艺术细胞,她也描绘过相遇时的画面,在自己的脑子里。反正也不会有其他人知道,她就尽情想了;反正也不会像考试一样,非得有一个正确答案,想得不对,也没有人在上面画上一个巨大的叉,这其实也不是严格的相遇。一般来说,他每天至少会经过璐璐的教室六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确答案 反正 相遇
原文传递
景甜不被定义的她
12
作者 张悦Zack(摄影) 邓鲜鲜 《新潮(芭珠甄选)》 2024年第4期46-55,共10页
与景甜相遇的时候,时间正值初夏。交谈间,她还是温柔灵动的样子,和以往的每一次相遇没有什么不同。拍摄开始,出现在镜头中的景甜沉静下来,反而展现出一种更夺目的光彩,与她耳畔、颈间珠宝的光芒相得益彰,是令人难以忘却的“人间富贵花”。
关键词 灵动 相得益彰 相遇
原文传递
相遇、融合、共生——评央华版《悲惨世界》
13
作者 丁罗男 《上海艺术评论》 2024年第2期39-41,共3页
享誉欧洲的法国导演让·贝洛里尼的《悲惨世界》,让我们经受了一种别样的剧场体验,而最有启示意义的也是其中创新的戏剧理念。当代对于戏剧本质的认知与探索已经推进到这一步,戏剧用什么打动观众?不靠传统的故事,不靠扮演式的外在表... 享誉欧洲的法国导演让·贝洛里尼的《悲惨世界》,让我们经受了一种别样的剧场体验,而最有启示意义的也是其中创新的戏剧理念。当代对于戏剧本质的认知与探索已经推进到这一步,戏剧用什么打动观众?不靠传统的故事,不靠扮演式的外在表演,而是在剧场的公共空间中演绎从相遇、融合到共生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惨世界》 戏剧本质 公共空间 戏剧理念 打动观众 共生 剧场 相遇
下载PDF
业态与生态融合 在经开遇见
14
作者 《武汉宣传》 2024年第9期20-21,共2页
经开“二次创业”,就像暮春与初夏的相遇,是破土而出的笋,焕发蓬勃的力;是拂面而来的风,写给未来的信。在这里,业态与生态融合、湖畔与夏花相遇,看光影与岁月在这座城市刻下的痕迹。在这里,遇见产业走廊的绵延向远,遇见科技与艺术的交... 经开“二次创业”,就像暮春与初夏的相遇,是破土而出的笋,焕发蓬勃的力;是拂面而来的风,写给未来的信。在这里,业态与生态融合、湖畔与夏花相遇,看光影与岁月在这座城市刻下的痕迹。在这里,遇见产业走廊的绵延向远,遇见科技与艺术的交相辉映;遇见宜居、智慧、生态车谷的未来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创业 生态融合 科技与艺术 业态 交相辉映 相遇 遇见
原文传递
一次函数在行程问题中的应用
15
作者 赵桂秀 《数理化学习(初中版)》 2024年第6期37-39,共3页
一次函数是初中所有函数中最为简单的一种,表现在图形上就是一条直线并且其解析式就是一次多项式;如果把行程问题中的路程-时间图形与一次函数联系上之后,问题则复杂了很多.由于行程问题的复杂性,路程-时间图形往往都是一些折线段,这就... 一次函数是初中所有函数中最为简单的一种,表现在图形上就是一条直线并且其解析式就是一次多项式;如果把行程问题中的路程-时间图形与一次函数联系上之后,问题则复杂了很多.由于行程问题的复杂性,路程-时间图形往往都是一些折线段,这就增加了问题处理的难度.该文讨论了一次函数在行程问题中处理的技巧与常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向运动 相遇 行程问题 一次函数
原文传递
二十年,见证成长
16
作者 于海生 《基础教育课程》 2024年第10期94-96,共3页
二十年,是一段珍贵的历程。回首往昔,我与《基础教育课程》的相遇、相知、相伴,如同人生的一幅幅画卷,缓缓展开。汲取智慧记得最初与《基础教育课程》相遇,是在我踏上讲台的第四年。那时候的我,对于教学的理解还很肤浅,以为只要把知识... 二十年,是一段珍贵的历程。回首往昔,我与《基础教育课程》的相遇、相知、相伴,如同人生的一幅幅画卷,缓缓展开。汲取智慧记得最初与《基础教育课程》相遇,是在我踏上讲台的第四年。那时候的我,对于教学的理解还很肤浅,以为只要把知识点讲得清楚明了,学生就自然能够掌握。然而现实远没有那么简单,我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备课的困惑、授课的艰辛、学生的沉闷,让我对未来的教学充满迷茫。正当我不知何去何从之际,《基础教育课程》中的一组“种瓜得豆”的讨论文章深深触动了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效果 《基础教育课程》 种瓜得豆 知识点 讲台 二十年 相遇
下载PDF
相遇的哲学:论艺术作品的时空属性
17
作者 王雪璞 《东岳论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89,共9页
时空关系是阐述艺术作品本质最重要的范畴之一,而相遇问题则是理解艺术时空的一个核心概念。作为一个具有现象学概念的术语,相遇将对艺术时空的研究还原为一种存在者之间的关系互动,理解相遇,有助于我们理解艺术作品的时空属性,进而道... 时空关系是阐述艺术作品本质最重要的范畴之一,而相遇问题则是理解艺术时空的一个核心概念。作为一个具有现象学概念的术语,相遇将对艺术时空的研究还原为一种存在者之间的关系互动,理解相遇,有助于我们理解艺术作品的时空属性,进而道出艺术作品的本质是一种不断相遇、不断生成、不断消亡的存在论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作品 时空体 相遇 艺术哲学
原文传递
马丁·布伯关系哲学视角下课程思政实践中师生关系的再阐释
18
作者 高贺胜 付超 《高教论坛》 2024年第6期112-118,共7页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场教师与学生在知识和精神维度的双向奔赴,课程思政是由传统课堂传受专业知识主导向兼顾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双线的融合并进。专业教学和课程思政本质上都是育人,都需要在知识和精神层面产生有效链接,两者既有异质对...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场教师与学生在知识和精神维度的双向奔赴,课程思政是由传统课堂传受专业知识主导向兼顾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双线的融合并进。专业教学和课程思政本质上都是育人,都需要在知识和精神层面产生有效链接,两者既有异质对立的统一性,又有内涵本质的同一性。相比较于“我-它”式师生关系,马丁·布伯“我-你”师生关系是一种以情感和精神链接为起点,基于相遇、对话和尊重的深层关系,更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促进思政价值落地,助推课程思政育人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师生关系 马丁·布伯 关系哲学 相遇 对话
下载PDF
短笛不语诉无忧——《村晚》改写
19
作者 曾妍 吴林飞(指导) 《新作文(小学中高年级版)》 2024年第6期26-27,共2页
新作文:夏天到了,曾妍,你可以给大家推荐一首适合夏天阅读的诗歌吗?曾妍:那我就来推荐这首《村晚》吧。新作文:哦?你是怎么和这首诗“相遇”的呢?曾妍妍:与这首诗相遇,是在五年级下册的语文书中。当我看见它并认真朗读后,便一下子被吸... 新作文:夏天到了,曾妍,你可以给大家推荐一首适合夏天阅读的诗歌吗?曾妍:那我就来推荐这首《村晚》吧。新作文:哦?你是怎么和这首诗“相遇”的呢?曾妍妍:与这首诗相遇,是在五年级下册的语文书中。当我看见它并认真朗读后,便一下子被吸引住了。眼间,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书 五年级 推荐 相遇
下载PDF
花与画的相遇——于非闇笔下的北京牡丹
20
作者 倪葭 《中国拍卖》 2024年第6期76-81,共6页
花木与人类“相遇”,花以其生机勃勃之姿被人类爱慕,并被赋予了文化意象。正如《宣和画谱》“花鸟叙论”所论:“花之于牡丹芍药,禽之于鸾凤孔翠,必使之富贵。”牡丹因其雍容的姿态,成为“人间富贵花”的象征。正应了诗中言“何人不爱牡... 花木与人类“相遇”,花以其生机勃勃之姿被人类爱慕,并被赋予了文化意象。正如《宣和画谱》“花鸟叙论”所论:“花之于牡丹芍药,禽之于鸾凤孔翠,必使之富贵。”牡丹因其雍容的姿态,成为“人间富贵花”的象征。正应了诗中言“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和画谱》 牡丹 于非闇 文化意象 花木 相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