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扭角羚冬春季日活动模式研究 被引量:54
1
作者 李明富 李晟 +3 位作者 王大军 William J McShea 官天培 谌利民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50-855,共6页
根据相机陷阱调查获得照片的时间,研究了2008年12月~2009年5月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扭角羚Budorcastaxicolor的日活动模式。通过对24个1km×1km样方的调查,共完成686个相机工作日的取样量,获得有效的扭角羚捕捉次数709次(冬季322... 根据相机陷阱调查获得照片的时间,研究了2008年12月~2009年5月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扭角羚Budorcastaxicolor的日活动模式。通过对24个1km×1km样方的调查,共完成686个相机工作日的取样量,获得有效的扭角羚捕捉次数709次(冬季322次,春季387次),并分别计算出扭角羚冬季和春季在各时间段的相对活动强度指数RAI。结果显示,扭角羚在冬季和春季的日活动模式没有显著差异(χ2检验,P>0.1),每天都有3个活跃时期(凌晨、早上和下午)和3个紧随的不活跃时期。其中,冬季日活动的最高峰出现在下午17:00~18:00(RAI=12.42),最低谷出现在日出前3:00~6:00(RAI=0.00);春季最高峰出现在早上6:00~7:00(RAI=20.16),最低谷出现在日出前2:00~5:00(RAI=0.26)。在春季,扭角羚在上午活跃期的活动强度明显高于下午活跃期,而在冬季则相反。春季与冬季相比,扭角羚上午和下午的两个活跃时间段都有提前,可能是由于不同季节气温和光照差异的影响。研究表明,相机陷阱调查技术是研究野生动物在野外活动模式和活动节律的有效工具,可为今后深入开展扭角羚行为生态学研究和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的管理提供基础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角羚 相机陷阱 活动模式 相对活动强度指数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白鹇日活动节律研究 被引量:43
2
作者 余建平 钱海源 +2 位作者 陈小南 李晟 申小莉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37-944,共8页
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系统调查和分析了浙江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的性比、集群方式和日活动节律。调查期间共获得244个有效位点的数据,累计58 890个工作日,收集到33 276份白鹇的照片和视... 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系统调查和分析了浙江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的性比、集群方式和日活动节律。调查期间共获得244个有效位点的数据,累计58 890个工作日,收集到33 276份白鹇的照片和视频,有效探测5 687次,统计出雄性成体(含亚成体)3 946只次,雌性4 179只次,雌雄性比为1.06︰1。记录到群体大小从2至12只不等,群的组成方式多样。日活动节律分析的结果显示,白鹇的日活动时间段为5:00~18:00时,于6:00时、11:00时和16:00时有3个活动高峰,其间于10:00时和14:00时出现两个活动的低谷。雌雄个体的日活动节律基本一致,但雄性个体相比雌性清晨的活动高峰延长1 h(雌性6:00~8:00时,雄性6:00~9:00时),而午后的静息低谷推后1 h(雌性14:00时,雄性15:00时)。日活动节律密度函数分析结果显示,白鹇的日活动节律存在季节性变化。白鹇在春季和冬季存在早晚两个明显的活动高峰,而夏季和秋季在6:00~18:00时都较为活跃。同时,相比其他季节,白鹇在冬季早晨开始活动的时间推迟,傍晚结束活动的时间提前。不同季节的比较表明,白鹇在冬季和春、夏季的日活动节律重叠程度最低。白鹇日活动节律在低海拔带(200~700 m)和高海拔带(700~1 200 m)上存在差异,低海拔带个体在夏季和冬季的傍晚比高海拔带个体活跃。本研究结果为保护区内白鹇的保护管理提供了基础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鹇 活动节律 性比 相对活动强度指数 核密度估计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