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提取方法对红花椒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雪迪 许朵霞 +2 位作者 王蓓 王少甲 曹雁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1-249,共9页
为探究不同提取方法以及不同提取参数对花椒提取物挥发性物质组成的影响,以红花椒为原料,通过油浸法浸提、水蒸气蒸馏及超临界CO2萃取获得花椒提取物,采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花椒提取物中挥发性物质种类及含量,并通过... 为探究不同提取方法以及不同提取参数对花椒提取物挥发性物质组成的影响,以红花椒为原料,通过油浸法浸提、水蒸气蒸馏及超临界CO2萃取获得花椒提取物,采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花椒提取物中挥发性物质种类及含量,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及相对气味活度值评价提取物品质。对三种提取方法鉴定出的挥发性物质总数进行统计,发现油浸法、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物中分别鉴定出挥发性物质65种、100种和82种。超临界CO2萃取法得到花椒提取物中挥发性物质含量最高为13909.90μg/mL、水蒸气蒸馏法次之为1152.61μg/mL、油浸法最低为249.38μg/mL,对香气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各组得分与香气物质总含量在各单因素条件下的变化趋势相同。其中油浸法在料液比1∶5、浸提时间5 h、浸提温度140℃时,水蒸气蒸馏法在料液比1∶10、浸提时间2 h时,超临界CO2萃取法在乙醇添加量7%、乙醇添加比例85%时挥发性物质总含量及香气物质综合得分最高。相对气味活度值结果表明三种提取方法样品关键香气物质不同,油浸法样品中月桂烯对香气贡献最大,水蒸汽蒸馏法样品中芳樟醇与桉树醇对香气贡献最大,超临界CO2萃取法样品中芳樟醇对香气贡献最大。综上所述,提取方法的差异会导致挥发性物质,特别是关键香气物质种类与含量的显著变化,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物中挥发性物质与香气物质含量高于其他两种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椒 油浸法 水蒸气蒸馏法 超临界CO2萃取法 气质联用(GC-MS) 主成分分析(PCA) 相对气味活度(roav)
下载PDF
信阳毛尖茶品质成分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崔继来 周洁 +2 位作者 周倩倩 范静怡 刘国峰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9-268,共10页
对信阳毛尖茶中主要非挥发性和挥发性品质成分进行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咖啡因和儿茶素含量,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分析香气成分。结果发现,信阳毛尖茶中游... 对信阳毛尖茶中主要非挥发性和挥发性品质成分进行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咖啡因和儿茶素含量,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分析香气成分。结果发现,信阳毛尖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为53.21~61.07 mg/g,在中国绿茶中属于较高水平;咖啡因、茶多酚、儿茶素的含量范围分别是37.59~45.19 mg/g、206.69~227.47 mg/g、166.53~184.18 mg/g。对挥发性组分分析发现,信阳毛尖茶中共检测出85种香气成分,通过相对气味活度值确认关键香气成分为芳樟醇、萘、δ-杜松烯、香叶醇、β-紫罗兰酮、顺-茉莉酮、苯甲醛、β-环柠檬醛和2-正戊基呋喃,表明这些物质是信阳毛尖茶的关键香气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阳毛尖茶 滋味成分 挥发性香气组分 相对气味活度(roav)
下载PDF
7个桃品种品质测定及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杰 王雨 +2 位作者 刘欢 范丽颖 韩继成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46-52,共7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对7个桃品种果实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判定了各品种果实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从7个桃品种果实中共鉴定出30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包括醛类6种、醇类5种、... 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对7个桃品种果实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判定了各品种果实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从7个桃品种果实中共鉴定出30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包括醛类6种、醇类5种、酯类11种、烃类2种、酮类1种、酸类4种、吡喃1种;7个桃品种果实中共有的挥发性香气成分有己醛、1-己醇、(E)-2-己烯-1-醇、2-乙基-1-己醇;春雪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己醛、(E)-2-己烯醛、乙酸己酯、(Z)-乙酸叶醇酯、里那醇、1-己醇;京引黄桃1号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己醛、(E)-2-己烯醛、乙酸乙酯、乙酸己酯;金奥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己醛、(E)-2-己烯醛、乙酸己酯、(Z)-乙酸叶醇酯、乙酸乙酯、里那醇;沪油018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己醛、乙酸己酯、(Z)-乙酸叶醇酯、(E)-2-己烯醛、乙酸异丁酯;秋燕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己醛和(E)-2-己烯醛;瑰宝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己醛、(E)-2-己烯醛、(Z)-乙酸叶醇酯、乙酸己酯、1-己醇;中油8号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己醛、(E)-2-己烯醛、1-己醇、里那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香气成分 固相微萃取 相对气味活度(roav)
下载PDF
酵母发酵黄鰤鱼鱼卵的工艺探究及其风味成分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宋仪 燕建辉 +3 位作者 张梅超 李诗洋 赵跃 吴浩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39-151,共13页
为了探究酵母发酵对黄鰤鱼鱼卵脱腥增香的影响,本文先研究了黄鰤鱼鱼卵营养价值,后采用高糖型高活性干酵母对其进行发酵脱腥处理,以感官评分、pH和总酸含量为指标,确定酵母粉接种量、蔗糖添加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等发酵参数。以新鲜... 为了探究酵母发酵对黄鰤鱼鱼卵脱腥增香的影响,本文先研究了黄鰤鱼鱼卵营养价值,后采用高糖型高活性干酵母对其进行发酵脱腥处理,以感官评分、pH和总酸含量为指标,确定酵母粉接种量、蔗糖添加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等发酵参数。以新鲜鱼卵和未发酵鱼卵作对照,分析发酵后鱼卵样品感官品质、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变化。结果表明,黄鰤鱼鱼卵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及锌和硒元素,营养价值较高。在酵母接种量为1.5%,蔗糖添加量为5%,发酵时间为1.5 h,发酵温度为28℃时,黄鰤鱼鱼卵的鱼腥味最低、发酵香味最浓郁、整体风味协调性最好。黄鰤鱼鱼卵中甜味和鲜味氨基酸的含量显著上升(P<0.05),且TAV值总和大于苦味氨基酸,表明酵母发酵掩盖了鱼卵本身的苦味。三种鱼卵样品中共检出81种挥发性化合物,经酵母发酵后,鱼卵中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和含量均增加。新鲜鱼卵和未发酵鱼卵中的主要挥发性化合物是庚醛、壬醛、(E,E)-2,4-庚二烯醛等醛类物质,并且腥味物质(1-辛烯-3-醇、(E,E)-2,4-庚二烯醛等)的相对含量较高。酵母发酵鱼卵的主要挥发性化合物是辛酸乙酯和癸酸乙酯等酯类物质,而腥味物质相对含量显著降低(P<0.05)。根据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s,ROAV值),酵母发酵鱼卵中的关键性风味物质为(E,Z)-2,6-壬二烯醛、(E,E)-2,4-癸二烯醛、苯乙醇、1-辛烯-3-醇和3-甲硫基丙醇,代表鱼腥味的关键性风味物质1-辛烯-3-醇的ROAV值明显下降,新增苯乙醇和3-甲硫基丙醇两种风味成分,为发酵鱼卵提供了玫瑰香味、甜味和肉香味等。总之,酵母发酵有效改善了黄鰤鱼鱼卵的异味,并产生了怡人的发酵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鰤鱼鱼卵 酵母发酵 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 挥发性风味物质 相对气味活度(roav)
下载PDF
不同工艺制取油莎豆油中挥发性成分和特征风味成分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玉兰 连四超 +2 位作者 陈璐 郭平平 马宇翔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3-132,共10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DE-GC-MS)技术,对低温压榨、焙炒压榨、加热调质压榨、亚临界萃取等4种工艺所制取油莎豆油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并通过ROAV值法确定关键的特征风味成分。结果表明:4种油莎豆油中共检测出14类...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DE-GC-MS)技术,对低温压榨、焙炒压榨、加热调质压榨、亚临界萃取等4种工艺所制取油莎豆油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并通过ROAV值法确定关键的特征风味成分。结果表明:4种油莎豆油中共检测出14类192种挥发性成分,其中低温压榨油中9类62种,焙炒压榨油中10类72种,调质压榨油中13类67种,亚临界萃取油中13类83种。焙炒压榨和加热调质压榨油中挥发性成分含量(58.96、70.61 mg/kg)比低温压榨和亚临界萃取油(25.21、24.89 mg/kg)高出约2.6倍,其中杂环类物质含量平均高出约33倍,烷烃类物质含量平均减少约39%。4种油莎豆油中ROAV≥1的特征香气成分:焙炒压榨和调质压榨油中分别为16种和14种,低温压榨油8种,亚临界萃取油仅2种。焙炒压榨和调质压榨油莎豆油中挥发性成分总量及特征风味成分种类均明显多于其他2种油莎豆油,嗅闻之也拥有更丰富的香气尤其是甜香味、奶香味、烤坚果味、水果香味。研究结果从分子水平明确了油莎豆油感官风味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油 制油工艺 挥发性风味成分 特征风味成分 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DE-GC-MS) 相对气味活度roav
下载PDF
基于HS-SPME-GC-MS比较壁虎炮制前后挥发性成分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郑旭亚 孙菲菲 +2 位作者 杜莉杰 黄亚森 张振凌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45-152,共8页
目的:在感官评价基础上,比较壁虎炮制前后挥发性成分变化,探讨壁虎不同炮制方法的矫臭作用。方法:分别制备壁虎生品、炒黄品、醋炙品、酒炙品、滑石粉烫品与滑石粉烫后喷白酒品,请10位气味评定人员依次对6种样品进行感官评价评分。采用... 目的:在感官评价基础上,比较壁虎炮制前后挥发性成分变化,探讨壁虎不同炮制方法的矫臭作用。方法:分别制备壁虎生品、炒黄品、醋炙品、酒炙品、滑石粉烫品与滑石粉烫后喷白酒品,请10位气味评定人员依次对6种样品进行感官评价评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S-SPME-GC-MS)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分析出关键臭气成分,并利用多元统计学方法分析生品与炮制品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以水溶性浸出物和蛋白质含量为内在指标,感官评价评分与差异性成分含量排序为外在指标,分别赋予其权重0.25,计算壁虎生品与炮制品综合得分,以评价各炮制方法的矫臭作用强弱。结果:壁虎生品、炒黄品、醋炙品、酒炙品、滑石粉烫品与滑石粉烫后喷白酒品的感官评价平均评分分别为1.6、5.2、6.2、6.1、7.2、8.0分。ROAV结果表明影响壁虎气味的关键成分为2-乙基-3,5-二甲基吡嗪、异戊醛、三甲胺、1-辛烯-3-醇、正辛醛、壬醛、2-甲基萘、γ-辛内酯、2-庚酮与苯酚。主成分分析(PCA)将生品与炮制品显著区分。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结果显示,生品与炒黄品、醋炙品、酒炙品、滑石粉烫品、滑石粉烫后喷白酒品之间分别存在16、13、16、16、16个差异成分;其中共有差异成分4种,即差异臭气成分2-甲基萘与2-乙基对二甲苯的含量均降低,差异香气成分2-癸酮与2,3,5-三甲基吡嗪的含量则均升高。综合评分结果显示,各炮制品的矫臭作用由高到低为滑石粉烫品>酒炙品>醋炙品>炒黄品>滑石粉烫后喷白酒品。结论:滑石粉烫法为改善壁虎臭气较优的方法,可为壁虎的炮制矫臭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虎 炮制品 臭气 感官评价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S-SPME-GC-MS) 相对气味活度(roav) 主成分分析(PCA)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
原文传递
基于SPME-GC-MS联用分析预制红烧兔肉菜肴常温贮藏期间风味物质变化
7
作者 吴周林 张佳敏 +2 位作者 杨思艺 张驰 王卫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63,176,共7页
为研究预制红烧兔肉菜肴在贮藏过程中风味变化规律,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对预制红烧兔肉常温贮藏1,30,60,90,120,150 d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整个贮藏期共检出5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在贮藏... 为研究预制红烧兔肉菜肴在贮藏过程中风味变化规律,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对预制红烧兔肉常温贮藏1,30,60,90,120,150 d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整个贮藏期共检出5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在贮藏期的第0,30,60天,红烧兔肉中风味物质以醛类和烃类为主,醚类相对含量在贮藏后期逐渐增加,而酚类和酮类物质相对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在贮藏60 d后鉴定到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总数下降明显。醇类、醛类和酚类是影响红烧兔肉贮藏过程中香气变化的主体成分,烯烃类化合物是造成贮藏期间风味差异的主要香气成分。相对气味活度值分析表明,贮藏过程中表征红烧兔肉的关键香气成分由以苯乙醛、橙花醛、(E,E)-2,4-癸二烯醛、山梨酸乙酯、3-乙基苯酚、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等为主的醛类和酚类化合物逐渐转变为(E,E)-2,4-壬二烯醛,红烧兔肉香气成分逐渐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烧兔肉 挥发性成分 主成分分析 相对气味活度(roav)
下载PDF
HS-SPME-GC-MS结合ROAV法对冷榨牡丹籽油香气成分鉴定
8
作者 赵弦 李文敏 张波 《林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6期40-43,共4页
以陇南牡丹籽为原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冷榨牡丹籽油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在冷榨牡丹籽油中分离鉴定出50种化合物,主要包括9种醛类(9.232%)、10种醇类(34.936%)、6种酮类(6.121%)、8... 以陇南牡丹籽为原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冷榨牡丹籽油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在冷榨牡丹籽油中分离鉴定出50种化合物,主要包括9种醛类(9.232%)、10种醇类(34.936%)、6种酮类(6.121%)、8种酸类(25.065%)、5种酯类(6.65%)、4种烷烃类(1.805%)、3种烯烃类(8.604%)和5种杂环类物质(7.586%)。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确定了(E,E)-2,4-癸二烯醛、(E)-2-癸烯醛、(E)-2-壬烯醛、壬醛、D-柠檬烯和丁酸共6种关键挥发性物质为牡丹籽油香气成分的重要贡献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榨牡丹籽油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S-SPME-GC-MS) 相对气味活度(roav) 香气成分
原文传递
油梨叶茶的香气成分与品质特点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钟剑章 韦哲君 +4 位作者 王文林 谭秋锦 许鹏 农玉琴 汤秀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3-169,共7页
以油梨品种哈斯和桂研5号叶茶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ometry,GC-MS)技术对其进行香气成分提取与定量分析,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 以油梨品种哈斯和桂研5号叶茶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ometry,GC-MS)技术对其进行香气成分提取与定量分析,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分析香气成分中的关键性香气成分和修饰性成分,最后对两种油梨叶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哈斯叶茶中共有44种香气成分,主要香气成分为仲辛醇(40.39%)、石竹烯(17.31%)、大根香叶烯D(6.28%)、α-法呢烯(3.40%)和α-律草烯(2.52%),哈斯叶茶香气成分中醇类物质总相对含量最多,为41.21%;石竹烯、β-蒎烯、六甲基环三硅氧烷、松油醇、二甲基硅烷二醇、乙酸乙酯和罗勒烯异构体为关键性香气成分,反式-2-壬醛、十甲基环五硅氧烷、苯甲醛、苯乙醛、α-蒎烯、2-甲基丁醛和仲辛酮为修饰性香气成分,哈斯感官评分为85.7;桂研5号叶茶中共有41种香气成分,主要香气成分为仲辛醇(15.88%)、大根香叶烯D(12.83%)、石竹烯(11.94%)、α-法呢烯(5.14%)、α-蒎烯(3.83%)、桧烯(3.68%)、δ-卡丁烯(3.24%)和α-律草烯(3.03%),桂研5号叶茶香气成分中萜烯类物质相对含量最多,为49.86%,石竹烯、4-萜烯醇、罗勒烯异构体、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和乙酸乙酯为关键性香气成分,十甲基环五硅氧烷、二甲基硅烷二醇、α-蒎烯、苯甲醛、β-月桂烯和壬醛为修饰性香气成分,桂研5号感官评分为8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梨叶茶 香气成分 固相微萃取(SPME) 气相色谱-质谱(GC-MS) 相对气味活度(roav)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