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零能耗建筑中新型相变供暖方式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喜明 王俊莛 陶进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45-50,共6页
我国北方乡镇目前供暖的污染主要来自于“散烧”,是实现清洁供暖的较大障碍.该研究以吉林建筑科技学院的近零能耗建筑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特别适合于乡镇小建筑的新型清洁能源相变蓄热供暖方式.通过两个面积相同(60 m^(2))房间的对比... 我国北方乡镇目前供暖的污染主要来自于“散烧”,是实现清洁供暖的较大障碍.该研究以吉林建筑科技学院的近零能耗建筑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特别适合于乡镇小建筑的新型清洁能源相变蓄热供暖方式.通过两个面积相同(60 m^(2))房间的对比实验,同时升温致两房间温度22℃时,相变房间的温度峰值高于普通房间0.4℃,且延后28 min到达峰值,停止升温后17 h仍可保持室内温度19.5℃.普通房间停止升温13.6 h室温即降至19.5℃.可见,加入相变材料能使室温保持更长的人体舒适温度,从而降低室温波动,减少建筑供暖能耗,为建筑供暖领域“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供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零能耗建筑 有机相变材料 相变蓄热供暖
下载PDF
居民区相变蓄热供暖的可行性研究
2
作者 祝艺丹 《黑龙江科学》 2022年第2期140-141,共2页
对居民区相变蓄热供暖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分析了相变蓄热供暖技术的方式类型、优势和缺陷,认为中低温相变蓄热技术、梯级相变蓄热技术、相变蓄热地板辐射供暖技术对电网削峰填谷目标的有效实现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能够为居民提供更好的供... 对居民区相变蓄热供暖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分析了相变蓄热供暖技术的方式类型、优势和缺陷,认为中低温相变蓄热技术、梯级相变蓄热技术、相变蓄热地板辐射供暖技术对电网削峰填谷目标的有效实现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能够为居民提供更好的供暖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区 相变蓄热供暖 可行性
下载PDF
相变蓄热电供暖模块蓄放热性能研究
3
作者 姚晓丽 张甜甜 谭羽非 《煤气与热力》 2024年第5期19-25,34,共8页
设计一种相变蓄热电供暖模块,模拟分析散热表面保温层厚度、其他表面保温层厚度、蓄热时间对模块蓄放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本工况(散热表面保温层厚度为5 mm,剩余表面的保温层厚度均为60 mm,蓄热时间为8 h)下,散热表面平均温... 设计一种相变蓄热电供暖模块,模拟分析散热表面保温层厚度、其他表面保温层厚度、蓄热时间对模块蓄放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本工况(散热表面保温层厚度为5 mm,剩余表面的保温层厚度均为60 mm,蓄热时间为8 h)下,散热表面平均温度保持在30℃以上约22 h,散热表面平均热流密度在60~250 W/m^(2)范围内可持续约23 h,模块可以长时间稳定地向室内散发热量。散热表面保温层厚度分别为3、5、7 mm时,相变阶段散热表面平均温度分别为61、54、49℃,有效散热时间分别为21、22、23 h,散热表面平均热流密度分别为218、183、158 W/m^(2)。散热表面保温层厚度分别为3、5、7 mm时,过热阶段模块内部温升分别为15、21、26℃,模块内部、电加热管表面、其他表面温升均随散热表面保温层厚度增加而增大,散热时间也随散热表面保温层厚度增加而增长。其他表面保温层厚度为20、40、60、100、200 mm时,相变阶段散热表面平均温度分别为53、54、54、54、50℃,有效散热时间分别为18、21、23、23、23 h,散热表面平均热流密度分别为179、186、186、186、165 W/m^(2)。其他表面保温层厚度不大于100 mm时,随着保温层厚度增加,模块总散热量增加,其他表面保温层厚度为200 mm时,模块总散热量相对减少。当蓄热时间为5、6、7、8 h时,模块散热表面温度最高分别为54、54、57、66℃,有效散热时间分别为13、16、19、22 h。随着蓄热时间增长,模块总散热量增大,有效散热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蓄热供暖模块 蓄放热性能 影响因素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谷电相变电蓄热供暖分工况变论域模糊比例、积分、微分自适应前馈补偿控制 被引量:3
4
作者 于洪霞 杨成祥 +1 位作者 赵庆杞 邢作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5期241-247,共7页
针对谷电相变电蓄热供暖系统,有谷电时间段既蓄热又放热供暖和非谷电时间段单纯放热供暖两种不同的工况,不同的工况系统参数变化较大的问题,设计了分工况变论域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根据不同工况选择对应的控制器且其论域... 针对谷电相变电蓄热供暖系统,有谷电时间段既蓄热又放热供暖和非谷电时间段单纯放热供暖两种不同的工况,不同的工况系统参数变化较大的问题,设计了分工况变论域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根据不同工况选择对应的控制器且其论域伸缩因子自适应调整;考虑到供暖过程中蓄热炉炉温的变化,把不断变化的蓄热炉炉温作为可测干扰,设计了自适应前馈补偿控制器对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的输出控制量进行补偿,通过实时辨识供暖系统模型,实现前馈补偿控制器参数的自适应调整。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能够在不同工况下实现对期望供暖出水温度的实时跟踪,显著地减小了供暖出水温度误差,提高了供暖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电相变蓄热供暖 分工况 自适应前馈 变论域模糊PID
下载PDF
太阳能季节性相变蓄热热泵供暖系统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姜益强 姚杨 +2 位作者 马最良 齐琦 邓仕明 《建筑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4期16-19,36,共5页
针对传统供暖系统存在的问题,借助于热泵技术和理论合理引入太阳能,构建出太阳能季节性相变蓄热热泵供暖系统,给出了系统的原理、特点、运行模式和蓄热器的结构形式。采用CaCl2·6H2O作为相变蓄热材料,以北京地区应用该系统的... 针对传统供暖系统存在的问题,借助于热泵技术和理论合理引入太阳能,构建出太阳能季节性相变蓄热热泵供暖系统,给出了系统的原理、特点、运行模式和蓄热器的结构形式。采用CaCl2·6H2O作为相变蓄热材料,以北京地区应用该系统的建筑面积为324.93m^2的某二层别墅为例,对不同蓄热体积。太阳能集热面积条件下的蓄热量、蓄热材料平均温度、蓄热损失进行了模拟与分析,得出当太阳能集热器面积为40Tn2时,蓄热器体积合适的情况下,即可满足该别墅的热负荷;当太阳能集热器面积和蓄热器体积匹配合适时,使用较小面积的太阳能集热器集得的热量就可满足建筑物的热负荷。这为该系统在我国“三北”地区的应用,实现供暖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初步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季节性相变蓄热热泵供暖系统 模拟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