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接支架术治疗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附三例报告) 被引量:2
1
作者 郑宏 王琦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1999年第2期58-60,共3页
目的评估直接支架术治疗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的可行性及其术后即刻与远期疗效。方法选择性对3例左主干病变患者进行不预扩左主干的支架直接置入术,其中2例置入MultiLink支架,一例置入BeStent支架。每例均采用高压(... 目的评估直接支架术治疗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的可行性及其术后即刻与远期疗效。方法选择性对3例左主干病变患者进行不预扩左主干的支架直接置入术,其中2例置入MultiLink支架,一例置入BeStent支架。每例均采用高压(16至22个大气压)扩张1至2次,持续时间10至20秒。结果3例左主干病变直接支架置入术均获成功,术中未发生并发症,术后临床随访6、7及12个月均无心绞痛症状复发。结论选择性左主干病变直接置入支架术安全、有效、可行。该方法对左主干病变治疗较其他部位及方法可能更为有利,但此需得到大组病例及随机对比试验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左冠脉主干 支架 直接支架
下载PDF
直接支架或尿激酶溶栓加补救性支架植入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冼伟进 余泽洪 +2 位作者 黄振文 谭文锋 汤立军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076-1077,共2页
目的比较直接支架植入或尿激酶静脉溶栓加补救性支架植入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 AMI)的临床疗效。方法81例 AMI患者中 ,直接冠脉内支架植入 2 3例 (直接支架组 ) ,尿激酶静脉溶栓加补救性支架植入 2 8例 (溶栓加支架组 ) ... 目的比较直接支架植入或尿激酶静脉溶栓加补救性支架植入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 AMI)的临床疗效。方法81例 AMI患者中 ,直接冠脉内支架植入 2 3例 (直接支架组 ) ,尿激酶静脉溶栓加补救性支架植入 2 8例 (溶栓加支架组 ) ,尿激酶静脉溶栓 3 0例 (溶栓组 )。均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 ,以 TIMI血流分级法判断梗死相关冠状动脉 ( IRA)开通情况 ,治疗后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 ,计算心肌总缺血负荷 ,出院前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 ( LVEF)。结果直接支架组 IRA开通率为 95 .6% ,溶栓加支架组开通率为 96.4% ,溶栓组开通率为 63 .3 % ;LVEF分别为 64 .3± 11.2、62 .11± 13 .92和 5 4.2± 12 .6;心肌总缺血负荷 >10 0 0 mm /min比率分别为 8.6%、10 .7%和 3 3 .3 %。前两组 IRA开通率、L VEF、心肌总缺血负荷 >10 0 0 mm/min的比率与溶栓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P<0 .0 5、P<0 .0 5 )。 3组病死率分别为 0、3 .5 %和 3 .3 % ,3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直接支架植入或尿激酶静脉溶栓加补救性支架植入较单纯尿激酶溶栓治疗更能充分开通 I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支架 补救性支架 疗效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尿激酶 支架植入术 对比分析 AMI
原文传递
直接冠脉支架与球囊扩张后支架临床结果比较
3
作者 姬兰云 王向征 《中国医药导刊》 2008年第6期846-847,841,共3页
目的:本研究对直接支架植入(DS)与球囊预扩张支架植入(BA+S)的手术及长期临床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方法:从2000年2月至2001年12月,对155例有选择的血管病变进行非随机分组,DS组82例,BA+S组73例。结果:非球囊预扩张直接支架植入成功率96.... 目的:本研究对直接支架植入(DS)与球囊预扩张支架植入(BA+S)的手术及长期临床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方法:从2000年2月至2001年12月,对155例有选择的血管病变进行非随机分组,DS组82例,BA+S组73例。结果:非球囊预扩张直接支架植入成功率96.6%,3.4%的血管病变需要球囊预扩张再植入支架。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无一例支架脱位或丢失。住院期间术后两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术后两组平均随访时间均为8+3月。DS组与BA+S组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5%及4.9%(P>0.05).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手术操作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DS组比BA+S组明显缩短,分别为52 13分钟及59 15分钟(P<0.01)及9.5 4.3分钟及11.8 4.7分钟(P<0.01);造影剂用量DS组比BA+S组明显减少,分别为182 35ml及205 41ml,P<0.01。结论:对某些有选择的血管病变直接支架植入是安全、可行的。与常规支架植入方法相比,直接支架植入可减少造影剂用量,缩短手术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住院及长期随访结果表明术后两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预扩张 直接支架 心脏不良事件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血栓抽吸术后直接与延迟支架置入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4
作者 韩晓霞 刘秀红 +1 位作者 周萍 但国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643-645,648,共4页
目的:比较直接和延迟支架置入对急性冠状动脉介入(PCI)血栓抽吸术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疗效的影响。方法:74例行PCI血栓抽吸术治疗的STEMI患者被随机分为直接组和延迟组,各为37例。直接组术后直接置入支架,延迟组抗凝和抗血小... 目的:比较直接和延迟支架置入对急性冠状动脉介入(PCI)血栓抽吸术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疗效的影响。方法:74例行PCI血栓抽吸术治疗的STEMI患者被随机分为直接组和延迟组,各为37例。直接组术后直接置入支架,延迟组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14d后再置入支架。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的疗效,对心脏功能和结构,支架释放特征影响及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术后2h延迟组ST段回落幅度显著高于直接组(P<0.05);TIMI帧数显著和无复流/慢血流发生比例显著低于直接组(P<0.05);延迟组置入支架数量和支架长度显著小于直接组(P<0.05);延迟组置入支架释放特征指标支架直径和支架扩张压力显著高于直接组(P<0.05);术后6个月延迟组LVEF改善幅度显著高于直接组(P<0.05),而LVEDd、LVEDV心室重构显著小于直接组(P<0.05);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4%,显著低于直接组18.9%(P<0.05)。结论:PCI血栓抽吸术延迟支架置入可显著减少慢血流及无复流发生率,显著改善心脏功能和心肌灌注,减少支架使用量,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综合疗效优于直接支架置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栓抽吸术 直接支架置入 延迟支架置入 急性冠状动脉介入
下载PDF
直接冠脉支架植入术在冠心病并左心功能不全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臧红云 韩雅玲 +4 位作者 荆全民 王守力 苗志林 王冬梅 王祖禄 《心脏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 :评价直接冠脉支架植入术在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应用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189名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成未预扩直接植入支架术 ( 组 ,n=95 )和预扩后植入支架术 ( 组 ,n=94)两组 ,观察两组 X线暴光时间、手术时间、造影剂... 目的 :评价直接冠脉支架植入术在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应用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189名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成未预扩直接植入支架术 ( 组 ,n=95 )和预扩后植入支架术 ( 组 ,n=94)两组 ,观察两组 X线暴光时间、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手术费用和心功能情况 ,左心功能通过 NYHA分级和超声心动图 (UCG)评价。结果 : 组 X线暴光时间、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球囊导管用量 (分别是 10± 5 min,2 1± 5 min,93± 10 m l,2根 )均低于 组 (分别是 15± 2 m in,41± 10 min,136± 2 3ml,94根 ) ,4项数据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围手术期心功能恶化者 组 (2例 )明显低于 组 (2 5例 ) ,P <0 .0 5 ;U CG测左室射血分数 (L VEF)和左心室内径(L VID) : 组术前 L VEF为 (4 1± 10 ) % ,术后 3月为 (5 4± 12 ) % ,P<0 .0 5 ,L VID术前 5 9± 5 m m,术后 3个月为5 2± 5 m m ,P<0 .0 5 ; 组术前 L VEF为 (4 0± 11) % ,术后 3月为 (5 2± 10 ) % ,P<0 .0 5 ,L VID术前 5 9± 5 m m ,术后 3月为 5 3± 6 mm ,P<0 .0 5 ;术后 3个月 L VEF和 L VID 组和 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直接支架术改善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较预扩支架术疗效明显 ,且减少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及手术费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直接支架 心力衰竭
下载PDF
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血流正常时的血运重建策略选择 被引量:6
6
作者 吴龙梅 田新利 李俊峡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8期897-899,共3页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治疗原则是尽早实施血流再灌注,挽救濒死心肌,减小梗死面积,保护心功能,降低患者病死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立即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已经成为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手段。IRA开通后...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治疗原则是尽早实施血流再灌注,挽救濒死心肌,减小梗死面积,保护心功能,降低患者病死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立即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已经成为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手段。IRA开通后的基本治疗原则是维持正常血流。随着STEMI药物治疗的标准化,包括PCI术前强化抗栓、调脂等药物的应用,STEMI患者中有33%在术前IRA已恢复正常血流(TIMI3级血流)[1]。加上术中局部血栓抽吸和(或)球囊扩张等的应用,有90%以上不需置入支架也能维持TIMI3级血流[1,2]。对于这些IRA血流恢复正常的患者,其血运重建策略目前主要包括直接支架置入、缺血后处理和延迟支架置入,本文将对该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 动脉血流 血运重建 患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直接支架置入 梗死相关动脉
下载PDF
直接支架术对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及肌钙蛋白I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军 杨志健 +4 位作者 朱铁兵 马根山 王连生 曹克将 马文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1-622,共2页
目的:评价直接支架术(DS)对冠心病患者血液C反应蛋白(CRP)及肌钙蛋白I(cTnI)的影响,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优化方案。方法:选择接受直接支架术(DS)的患者为研究对象(n=52),同时选择一组进行常规支架术(CS)的患者(n=62)为对照,分别于当天... 目的:评价直接支架术(DS)对冠心病患者血液C反应蛋白(CRP)及肌钙蛋白I(cTnI)的影响,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优化方案。方法:选择接受直接支架术(DS)的患者为研究对象(n=52),同时选择一组进行常规支架术(CS)的患者(n=62)为对照,分别于当天术前及术后第2天清晨采集空腹血进行血液CRP及cTnI水平的测定。结果:DS组患者术后CRP水平显著高于术前;cTnI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别无显著性。CS组患者,术后血液CRP及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结论:直接支架术后血液CRP水平升高,但cTnI水平不升高,CRP水平升高可能是治疗局部炎症反应所致,而不是心肌损伤的继发表现;与常规支架术相比,直接支架术减轻了对心肌的损伤,因而,可能是一种优化的介入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C反应蛋白 肌钙蛋白I 直接支架 常规支架
下载PDF
急诊PCI时直接支架术和延时支架术治疗老年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华朋铎 石全宝 +1 位作者 井河江 白雪蕾 《中国实用医刊》 2022年第21期34-37,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时直接支架术和延时支架术对老年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老年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延时组与... 目的对比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时直接支架术和延时支架术对老年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老年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延时组与即刻组,每组46例。即刻组采用急诊PCI时直接支架术治疗,延时组采用PCI术时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后延时植入支架治疗。对比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心功能、血浆脑利钠肽(BNP)、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及手术风险。结果术后1个月,延时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高于即刻组(P<0.05),BNP、NT-proBNP水平高于即刻组(P<0.05),NYHA分级Ⅰ~Ⅱ级者占比高于即刻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LVESVI、LVEDVI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延时组心力衰竭、再发心绞痛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6.52%,3/46)低于即刻组(21.74%,10/46),P<0.05;延时组手术风险发生率(4.35%,2/46)低于即刻组(17.39%,8/46),P<0.05。结论与急诊PCI时直接支架植入术相比,开通血管后延迟支架术手术风险较低,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老年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直接支架 延时支架
原文传递
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治疗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宋黎 李斌 《云南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542-544,共3页
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属于严重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病死率,可导致生活自理能力障碍,对患者及家庭造成严重经济、精神负担^[1]。血管闭塞主要治疗宗旨为闭塞血管再通,目前临床广泛采用静脉溶栓方式进行治疗,其具有节约时间、使用方便、患... 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属于严重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病死率,可导致生活自理能力障碍,对患者及家庭造成严重经济、精神负担^[1]。血管闭塞主要治疗宗旨为闭塞血管再通,目前临床广泛采用静脉溶栓方式进行治疗,其具有节约时间、使用方便、患者和家属认知度较高,但针对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效果欠佳^[2, 3]。目前针对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临床推荐采用血管介入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 直接支架取栓 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
下载PDF
直接支架置入与预扩张后支架置入处理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病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成祥 贾国良 +4 位作者 郭文怡 李伟杰 栾荣华 王琼 吕安林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3年第5期248-250,共3页
目的 探讨直接支架置入术处理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病变 (IRL)的安全性、可行性 ,以及扩张压对无复流 慢血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发病 4 8h内行介入治疗的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在导丝通过后IRL开通 ,弥漫性或巨大血栓形成、明显钙化、... 目的 探讨直接支架置入术处理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病变 (IRL)的安全性、可行性 ,以及扩张压对无复流 慢血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发病 4 8h内行介入治疗的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在导丝通过后IRL开通 ,弥漫性或巨大血栓形成、明显钙化、长度≥ 2 0mm的病变除外。比较球囊预扩张组 (A组 )、直接支架组 (B组 )的成功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最大扩张压≤ 12 16kPa(12atm ,1atm =10 1 32 5kPa) ,与 >12 16kPa患者支架置入后即刻无复流 慢血流的发生率。结果 A组 35例 ,B组 4 2例 ,A、B组的成功率分别为 10 0 %和 95 % ,B组 2例 (5 % )因IRL成角 ,支架无法直接通过 ,球囊预扩张后均成功置入原支架。两组无 1例发生介入治疗相关的严重心脏事件 (死亡、再梗死、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最大扩张压≤ 12 16kPa和 >12 16kPa患者支架置入后即刻无复流 慢血流的发生率分别为 7%和 32 % (P <0 0 5 )。结论 直接置入支架术处理IRL ,安全可行 ,成功率高 ;高压扩张置入支架后即刻无复流 慢血流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支架置入术 预扩张 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病变 围手术期 并发症 无复流 慢血流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直接支架术对无复流现象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定 马依彤 +5 位作者 张宇 杨毅宁 再帕尔 王疆 刘晓 王新华 《心脏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直接支架术对术后无复流的影响。方法入选239例接受冠脉内直接支架术的患者(直接支架组)和239例球囊预扩张后行冠脉支架术的患者(常规支架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无复流现象发生率,并观察住院期间主要不良... 目的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直接支架术对术后无复流的影响。方法入选239例接受冠脉内直接支架术的患者(直接支架组)和239例球囊预扩张后行冠脉支架术的患者(常规支架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无复流现象发生率,并观察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直接支架组术后无复流发生率(8.8%)低于常规支架组(19.2%,P<0.01),直接支架术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也较低(6.7%vs13.4%,P<0.01)。结论冠脉内直接支架有助于降低冠心病患者无复流现象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 无复流现象 直接支架
下载PDF
关于拓宽直接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适应证的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韩雅玲 荆全民 +6 位作者 王守力 王冬梅 苗志林 王祖禄 刘海伟 张晓星 佟铭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198-201,共4页
目的 :探讨放宽直接支架术的“经典适应证”同时如何保持高成功率和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对 2 16例冠心病病人 2 2 5支靶血管上 2 35处靶病变不预扩张 ,直接植入冠状动脉支架 ,病人平均冠心病病史 38± 12 .7个月 ,平均年龄 5 7 5... 目的 :探讨放宽直接支架术的“经典适应证”同时如何保持高成功率和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对 2 16例冠心病病人 2 2 5支靶血管上 2 35处靶病变不预扩张 ,直接植入冠状动脉支架 ,病人平均冠心病病史 38± 12 .7个月 ,平均年龄 5 7 5± 11 2岁 ,年龄范围 31~ 79岁。包括不稳定心绞痛、AMI并心源性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多支病变或单支多处病变者。狭窄程度 6 0 %~ 99% ,靶血管直径 2 5~ 4 0mm ,B2 及C型复杂病变占 39 1%。排除重度钙化、>38mm长、>12 0°弯曲及完全闭塞病变。应用了 11种管状支架 (占 74 1% )、组件式支架 (占 2 5 5 % )及自膨胀支架 (0 4% )。结果 :直接支架术占该中心全部支架术总数的 2 1 4% ,应用比例从 1997年的 8 2 %增至 2 0 0 0年的 31 1% ,复杂病变占 39 1%。技术成功率 99 6 % ,手术成功率 10 0 % ,无并发症。术后近期及远期疗效理想。结论 :在当前冠状动脉支架已明显改进的基础上可适当拓宽直接支架术的临床和病变适应证。保持高成功率和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一是遵循学习曲线规律 ,二是排除重度钙化、高度弯曲和过长的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管成形术 支架 直接支架 介入疗法
下载PDF
直接介入治疗中影响血栓抽吸效果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春梅 朱小玲 +3 位作者 张丽 艾辉 李响 刘子军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17-820,共4页
目的 分析能够改善前向血流,进行有效血栓抽吸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入选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因急性心肌梗死在北京安贞医院住院行直接介入治疗术并于术中应用了血栓抽吸导管的患者共226例,将抽吸后TIMI血流改善... 目的 分析能够改善前向血流,进行有效血栓抽吸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入选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因急性心肌梗死在北京安贞医院住院行直接介入治疗术并于术中应用了血栓抽吸导管的患者共226例,将抽吸后TIMI血流改善>1者178例为有效组,而无明显改善者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两组ST段回落率、直接支架率;发生无复流/慢血流比率;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率;术后冠状动脉TIMI 3级血流率进行比较,并对影响抽吸有效性的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 有效组吸烟史、糖尿病史、术前TIMI 0级血流比例、PCI术后无复流/慢血流、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术后TIMI 3级血流比例、直接支架置入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OR=1.551,95%CI:1.018~2.154,P=0.012)、糖尿病史(OR=1. 132,95%CI:0.276~3.562,P=0.044)、术前TIMI0级血流(OR=0.544,95%CI:0.368~1.911,P=0.035)是血栓抽吸有效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直接PCI中有效的血栓抽吸能够显著提高术后TIMI 3级血流率,重视影响抽吸有效性的因素,尽早控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直接介入治疗 血栓抽吸 有效性 ST段回落率 直接支架 无复流/ 慢血流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球囊预扩张后冠脉支架植入术对冠心病患者无复流现象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晓峰 《西南军医》 2008年第1期3-4,共2页
目的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球囊预扩张后行支架术对术后无复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接受冠脉内直接支架术患者(直接支架组)和150例球囊预扩张后行冠脉支架术患者(预扩张后支架组)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无复流现象发生... 目的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球囊预扩张后行支架术对术后无复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接受冠脉内直接支架术患者(直接支架组)和150例球囊预扩张后行冠脉支架术患者(预扩张后支架组)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无复流现象发生率,并观察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预扩张后支架组术后无复流发生率(13.0%)高于直接支架组(8.9%,P<0.01);直接支架术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也较低,为2.0%,预扩张后支架植入组发生率较高,为5.3%,P<0.05)。结论冠脉内预扩张后植入支架的冠心病患者无复流现象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高于直接支架植入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 无复流现象 直接支架
下载PDF
CTFC对冠脉直接支架置入术后血流评价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占海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34-935,共2页
关键词 冠脉直接支架置入术 心肌血流 TIMI帧计数 心绞痛 术后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直接支架置入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传统支架置入方法的随机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田军 赵全明 Grollier G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6-269,共4页
目的 :采用与传统支架置入术 (CS)随机对比研究的方法 ,评价冠状动脉 (冠脉 )内直接支架置入术 (DS)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关病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 :将 15 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DS组和CS组 ,两组的基本临床特征和造... 目的 :采用与传统支架置入术 (CS)随机对比研究的方法 ,评价冠状动脉 (冠脉 )内直接支架置入术 (DS)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关病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 :将 15 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DS组和CS组 ,两组的基本临床特征和造影特征及术前治疗无显著差异。实验第一终点是影像学的成功 :支架置入后靶病变残余狭窄 <2 0 % ,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 (TIMI) 3级血流 ,“无再流或慢血流现象”的减少 ;第二终点为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操作时间及花费的评价。  结果 :DS组和CS组组间手术成功率无差异 (DS组为 94 7% ,CS组为 96 0 % )。无再流或慢血流现象发生率DS组为 5例 (6 7% ) ,CS组为 4例 (5 3 % ) ,两组间亦无差异 (P =NS)。手术时间、球囊导管及造影剂用量DS组均低于CS组 ,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住院期间效果及严重并发症两组间无差异 ;6个月随访结果两组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本随机研究证实了一些回顾性研究的结果 ,DS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病变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 ,与CS相比较 ,这一策略的突出优点是显著增加效益费用比 ,而对急性并发症特别是“无再流或慢血流”现象的发生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内直接支架置入 治疗 临床试验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直接支架术对无再流现象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奇 沈卫峰 +3 位作者 张建盛 张瑞岩 胡健 张宪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3年第5期245-247,共3页
目的 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 (冠脉 )内直接支架术对术后无再流的影响。方法 包括 12 7例接受冠脉内直接支架术的患者 (直接支架组 )和一般情况匹配的 12 7例球囊扩张后行冠脉支架术的患者 (常规支架组 ) ,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冠脉... 目的 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 (冠脉 )内直接支架术对术后无再流的影响。方法 包括 12 7例接受冠脉内直接支架术的患者 (直接支架组 )和一般情况匹配的 12 7例球囊扩张后行冠脉支架术的患者 (常规支架组 ) ,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即刻和临床随访结果。结果 直接支架组患者冠脉狭窄程度较轻 (82 %± 6 %和 87%± 11% ,P <0 0 5 ) ,支架置入术最终扩张压力明显增高 [(15± 5 )atm和 (12± 3)atm ,P <0 0 5 ],11例 (8 7% )支架置入后发生无血流现象 [常规支架组18例 (14 2 % ) ,P =0 17]。随访期两组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但无血流组患者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增高 (4 8%和 8% ,P =0 0 0 1)。结论 冠脉内直接支架或常规支架术对术后无血流现象发生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 ;初次冠脉支架术后发生无血流现象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内直接支架 无再流现象 预后 心脏不良事件 介入疗法 心肌梗死
下载PDF
直接支架与球囊预扩张植入治疗大隐静脉桥病变的临床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阙斌 李志忠 +6 位作者 张京梅 王苏 陶英 孙涛 李昭 程宇彤 聂绍平 《中国医药》 2013年第12期1695-1697,共3页
目的比较直接支架植入术和球囊预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大隐静脉桥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共入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曾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139例患者,完全闭塞病变,急性心肌梗死及支架内再狭窄患者除外。... 目的比较直接支架植入术和球囊预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大隐静脉桥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共入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曾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139例患者,完全闭塞病变,急性心肌梗死及支架内再狭窄患者除外。105例行大隐静脉桥介入治疗,均未应用远端保护装置。其中34例患者(46处病变)(直接支架组)应用直接支架植入术治疗,71例患者(89处病变)(球囊预扩张支架组)应用球囊预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随访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及院内及术后1年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和院内主要并发症(死亡、sT段抬高心肌梗死、术后24h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意义,远端血栓发生率较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支架组患者CK—MB升高〉4倍正常值的比例较低[14.7%(5/34)比22.5%(16/71),P〈0.05];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比例较低[11.8%(4/34)比22.5%(16/71),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直接支架植入术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呈负相关[比值比(OR)=0.65,P〈0.05]。1年时,直接支架植入组患者MACE发生率较球囊预扩张支架组明显降低[21.2%(7/33)比25.7%(18/70),P〈0.05]。直接支架植入术与MACE发生率呈负相关(OR=0.47,P〈0.01)。结论直接支架植入术治疗大隐静脉桥血管病变临床效果优于球囊预扩张支架植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支架植入术 球囊预扩张支架植入术 大隐静脉桥
下载PDF
直接支架术导致冠状动脉穿孔一例报道 被引量:3
19
作者 金贤 董建 +2 位作者 胡伟 肖红兵 张大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7-618,共2页
关键词 直接支架 并发症 冠状动脉 穿孔
下载PDF
肾动脉狭窄26例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根山 陈忠 +5 位作者 冯毅 严金川 罗丹 丁建东 沈成兴 戴启明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5年第5期287-289,共3页
目的评价经皮肾动脉腔内成形术(PTRA)及支架术治疗肾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26例经肾动脉造影确诊的肾动脉狭窄患者,造影同时或择期行PTRA和(或)支架术。观察术前、术后血管直径的变化,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高血压者术前、... 目的评价经皮肾动脉腔内成形术(PTRA)及支架术治疗肾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26例经肾动脉造影确诊的肾动脉狭窄患者,造影同时或择期行PTRA和(或)支架术。观察术前、术后血管直径的变化,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高血压者术前、术后应用降血压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以及肾功能变化,并进行3~20个月随访。结果26例肾动脉狭窄均为单侧肾动脉狭窄,病变狭窄程度为70%~99%,平均狭窄程度为(86.4±11.2)%。狭窄病变位于肾动脉开口部18例(69%),非开口部8例(31%)。4例患者存在对侧肾脏萎缩和肾动脉直径细小。26例患者均置入支架,共置入26枚支架,直接支架术15例,同时进行PTRA11例,手术即刻成功率100%。血管内径由术前平均(1.6±0.7)mm(0.7~2.7mm)增至(5.2±1.4)mm(4.0~7.0mm)。术前肾功能不全者2例,术后肾功能均有改善。高血压患者26例,术后血压好转和治愈20例(76.9%)。围术期无并发症及死亡。结论PTRA和(或)支架术是治疗肾动脉狭窄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梗阻 经皮肾动脉腔内成形术 支架 肾动脉狭窄 介入治疗 经皮肾动脉腔内成形术 直接支架 术后并发症 高血压患者 肾动脉造影 肾功能变化 PTR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