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盲井》到《盲山》——李杨访谈录 被引量:10
1
作者 金燕 《艺术评论》 CSSCI 2008年第3期76-79,共4页
金燕:记得当时很多人向我推荐《盲井》,但是放了半年没敢看,因为首先想到是文艺片,先入为主的印象是“一定会很闷”。到后来,觉得不看不像话了,才打开机器。但是整个观影的过程是我意想不到的惊心动魄。感觉从开头一直紧张到结尾... 金燕:记得当时很多人向我推荐《盲井》,但是放了半年没敢看,因为首先想到是文艺片,先入为主的印象是“一定会很闷”。到后来,觉得不看不像话了,才打开机器。但是整个观影的过程是我意想不到的惊心动魄。感觉从开头一直紧张到结尾,一直觉得有什么事要发生,又不知道会发生什么。随时都在紧张着,都在期待着剧情的发展。这次看《盲山》也是这种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访谈录 李杨 先入为主 文艺片 紧张 感觉 剧情
原文传递
优质电影,黑色寓言:《盲井》 被引量:7
2
作者 黄治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1-143,共3页
关键词 黑色寓言 导演 刘勇宏 故事梗概 影片欣赏 叙事结构 影像艺术 人道
下载PDF
刘庆邦:创作就是不断感动和说服自己的过程
3
作者 刘庆邦 《检察风云》 2024年第9期4-5,共2页
享有“短篇王”美誉的作家刘庆邦,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其作品曾多次荣获国内外重要文学奖项。诸如,由其小说《神木》改编的电影《盲井》获第五十三届柏林电影艺术节银熊奖。近期,文,刘庆邦根据现实采风酿推出了新作《花灯调》。他在接... 享有“短篇王”美誉的作家刘庆邦,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其作品曾多次荣获国内外重要文学奖项。诸如,由其小说《神木》改编的电影《盲井》获第五十三届柏林电影艺术节银熊奖。近期,文,刘庆邦根据现实采风酿推出了新作《花灯调》。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是从刚记事的时候,就在为这部书做准备。当然,当初的准备不是文字、语言、艺术和技巧上的准备,而是饥饿的准备、生活的准备、人生的准备、生命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庆邦 文学奖项 《神木》 当代著名作家 银熊奖
原文传递
《八角笼中》:搏击的隐喻——带着动作和悲喜回归底层 被引量:2
4
作者 程波 《上海艺术评论》 2023年第5期54-55,共2页
王宝强一度是中国电影底层叙事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早期的《盲井》,后来《hello!树先生》《人在囧途》底层小人物的困境甚至疼痛与王宝强的自身成长经历形成了电影文本内外的互文,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不过给王宝强带来更大社会知名度和业... 王宝强一度是中国电影底层叙事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早期的《盲井》,后来《hello!树先生》《人在囧途》底层小人物的困境甚至疼痛与王宝强的自身成长经历形成了电影文本内外的互文,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不过给王宝强带来更大社会知名度和业界影响力的电视剧《士兵突击》,以及《唐人街探案》系列电影,在类型化叙事中,特别是动作和喜剧类型上,彰显了很好的市场适应度。王宝强第一部导演作品《大闹天竺》,走的是喜剧和动作类型融合的路子,但并未取得市场和观众的认可。浮躁,不接地气,类型经验与生活经验的碰撞和抵触,是其中主要的原因。《八角笼中》带着动作和喜剧回归底层,某种意义上是王宝强最熟悉的三种资源的综合与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宝强 类型化叙事 《人在囧途》 类型融合 系列电影 《士兵突击》 社会知名度
下载PDF
论新生代导演的西部题材电影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晓林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新生代导演 西部题材 20世纪90年代 《巫山云雨》 生命状态 主流文化 中国电影 《月蚀》 《惊蛰》 《小武》 《站台》 《世界》 西部电影 艺术特征 贾樟柯
原文传递
ATM1200型盲天井钻机的研制 被引量:2
6
作者 尹复辰 邓红卫 李格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3-29,共7页
ATM1200型盲天井钻机是为了满足我国盲天井掘进的需要而研制的。该机结构先进、工作可靠、成井速度快、成本低、安装与维修方便。本文阐述了该机的特点,主要参数和性能,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工业试验情况及有关方面的评价。
关键词 稳定器 钻机
下载PDF
第六代导演作品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及其文化批判——以李扬编导的《盲井》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袁庆丰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5-10,94,共6页
与其说《盲井》讲述了两个坏人如何谋财害命最终咎由自取的故事,不如说它展示的是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弱势群体真实的生存状态。真实反映生活、让观众感知社会的真实存在,是1949年以后大陆主流电影的痼疾。第六代导演的作品,从不同领域和角... 与其说《盲井》讲述了两个坏人如何谋财害命最终咎由自取的故事,不如说它展示的是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弱势群体真实的生存状态。真实反映生活、让观众感知社会的真实存在,是1949年以后大陆主流电影的痼疾。第六代导演的作品,从不同领域和角度,不约而同地打破了以往那种以伪生活建构伪电影的"传统艺术"。以《盲井》为例可以看到,这种"打破"的努力和过程,还是本土化叙事的回归,以及对形成人物性格逻辑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文化的反思批判,进而追问的是中国社会道德体系崩溃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六代导演 弱势群体 人性 社会环境
下载PDF
2000-2009华语·十年影评 中国式影评的基本刀法 被引量:2
8
《电影世界》 2010年第3期40-45,共6页
电影评论,作为电影产业下游最旗帜鲜明的舆论利器,既是产业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又是最不受链条约束的独立精神体现,但实际情况是,在商业化造成评论系统退化的现状面前,影评同样要面临它的尴尬。十年来的市场化潮流。
关键词 可可西里 电影评论 影片 中国式 张艺谋 中国电影 纪录片 观众 英雄
下载PDF
直面残酷的勇气与影像表现的乏力——评《盲山》 被引量:1
9
作者 应小敏 《理论与创作》 2008年第4期104-106,共3页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现代文明的不断推进,传统的道德观和价值体系受到了极大挑战,濒于崩溃。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中,权力、欲望和金钱往往蒙蔽了人的双眼,使人致“盲”。新生代导演李杨继《盲井》之后蛰伏四年又推出新作《...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现代文明的不断推进,传统的道德观和价值体系受到了极大挑战,濒于崩溃。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中,权力、欲望和金钱往往蒙蔽了人的双眼,使人致“盲”。新生代导演李杨继《盲井》之后蛰伏四年又推出新作《盲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 勇气 金钱至上 新生代导演 现代文明 价值体系 道德观
下载PDF
刘庆邦:写煤矿写乡村,写的还是人 被引量:2
10
作者 范宁 《长江文艺》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6-101,共6页
在看电影《盲井》的时候.我还没有读到《神木》这部作品。我只是很好奇,写出这样粗粝丽血腥情节的作者,会有怎样的生活背景。后来知道《肓井》改编自刘庆邦的小说,再后来知道刘庆邦先生的矿井生涯,我大概明白,在数百米乃至千米之... 在看电影《盲井》的时候.我还没有读到《神木》这部作品。我只是很好奇,写出这样粗粝丽血腥情节的作者,会有怎样的生活背景。后来知道《肓井》改编自刘庆邦的小说,再后来知道刘庆邦先生的矿井生涯,我大概明白,在数百米乃至千米之下,一位心中跳跃着文学火焰的作家,会从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看见怎样的属于文字和人性的光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庆邦 乡村 煤矿 生活背景 小说 文学
原文传递
“盲井”案件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黎明 李恒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3-16,共4页
"盲井"即"伪造矿难杀人骗赔"。犯罪嫌疑人预先收留、收买智障人员,将这些智障人员带至工地打工,伺机将智障人员杀害后伪装事故,并假冒死者家属、亲友进行敲诈,骗取雇主巨额赔款。社会历史背景是导致"盲井"... "盲井"即"伪造矿难杀人骗赔"。犯罪嫌疑人预先收留、收买智障人员,将这些智障人员带至工地打工,伺机将智障人员杀害后伪装事故,并假冒死者家属、亲友进行敲诈,骗取雇主巨额赔款。社会历史背景是导致"盲井"案件频发的根源,利益驱动、政府管理缺失、被害人自我保护观念差、法律法规不健全是个案发生的原因。防控这类案件的发生需要增强用工单位的防范意识、落实综合管理措施、加强公安机关专门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人骗赔 实证研究 防控对策
下载PDF
“伪民族”的民族胜利——从《盲井》看当下后殖民电影 被引量:1
12
作者 方梦旋 《东方艺术》 2005年第20期52-53,共2页
"后殖民理论是一种多元文化理论,它主要研究殖民时期之后,特别是当今世界处于全球语境的条件下,有关种族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国家民族主义等一系列新课题."(李道新<影视批评学>)后殖民主义理论直接批判西方人眼中的&qu... "后殖民理论是一种多元文化理论,它主要研究殖民时期之后,特别是当今世界处于全球语境的条件下,有关种族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国家民族主义等一系列新课题."(李道新<影视批评学>)后殖民主义理论直接批判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主义",在其一系列的概念和范畴中,"最具有特色并作为中心的就是‘本土'和‘他者'.这二者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抗争,从而产生了‘第三世界文化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 电影导演 后殖民 胜利 权利主体 民族
原文传递
恶的彰显与善的式微——论李杨电影中的人文意蕴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为惠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39-40,共2页
《盲井》和《盲山》是旅德新锐导演李杨回国后的两部现实主义力作。关于李杨的这两部电影,国内的论者大多只探究其一。本文主要从作品的人文意蕴出发,着重从伦理学角度分析两部影片中所揭示出的人性的“善”“恶”问题。
关键词 善恶 李杨 人文意蕴 山》
下载PDF
刘世澜智破“盲井案”
14
作者 陈保琳 《公民与法(综合版)》 2019年第2期42-44,共3页
在大清朝嘉庆年间,广西灌阳县也曾发生过一起“盲井案”,甚至酿成冤狱,幸亏当时著名的断案能手刘世澜明断,才将这一骇人听闻的案件侦破,还百姓一个清白。有一部电影叫《盲井》,讲述了两个生活在矿区的闲人靠害人赚钱的故事,该影片题材... 在大清朝嘉庆年间,广西灌阳县也曾发生过一起“盲井案”,甚至酿成冤狱,幸亏当时著名的断案能手刘世澜明断,才将这一骇人听闻的案件侦破,还百姓一个清白。有一部电影叫《盲井》,讲述了两个生活在矿区的闲人靠害人赚钱的故事,该影片题材来源于中国三大特大矿洞诈骗杀人团伙案,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诈骗 闲人 矿区 广西 矿洞 嘉庆 灌阳县
原文传递
从小说《神木》到影片《盲井》的嬗变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巧月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49-50,共2页
小说改编成电影,是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发展和美好情节的再现,通过对小说的改编,可以为电影创造一个好的剧本,能够给电影的拍摄和电影语言的发展带来很多帮助。在现当代影视编剧稀缺和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思想以及社会心态发生重大变化的状况... 小说改编成电影,是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发展和美好情节的再现,通过对小说的改编,可以为电影创造一个好的剧本,能够给电影的拍摄和电影语言的发展带来很多帮助。在现当代影视编剧稀缺和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思想以及社会心态发生重大变化的状况下,本文以刘庆邦的小说《神木》与影片《盲井》相对比,从小说改编成电影的手法及特点等方面来分析研究电影改编的特别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庆邦 《神木》
下载PDF
北京“盲井”案中的罪恶“生意”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莹 《法庭内外》 2017年第9期24-33,共10页
一伙彝族男子走出大凉山。将一个素无仇怨的无辜青年骗到北京工地打工伺机杀害,伪造成安全生产事故,再冒充家属向工地索耍赔偿金。去年底,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的这起与电影《盲井》如出一辙的案件。轰动京城。
关键词 北京市 生意 罪恶 安全生产事故 法院审判 大凉山 赔偿金
原文传递
多层含水层中的井点降水
17
作者 黄久华 王芳 胡祥胜 《探矿工程》 2003年第5期24-25,共2页
根据湖北省石首市第二水厂净水厂泵站地层为多层含水层的特点,在基坑施工中采用抽水井抽水和盲井导水相结合的降水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基坑降水 粉细砂层 多层含水层 抽水
下载PDF
浅层低渗透性含水层水平盲井开采技术研究初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成明 李小杰 +2 位作者 李炳平 郑继天 解伟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9年第S1期193-196,共4页
水平井是开采浅层低渗透性含水层地下水的有效方法。水平井可以双面孔形式成井,也可以盲孔的形式成井(单一掘进工作面成井)。在场地受限或客户有特定要求情况下,水平盲井能够获得比水平双面井更大的优势。从钻孔设计、钻进扩孔、井管铺... 水平井是开采浅层低渗透性含水层地下水的有效方法。水平井可以双面孔形式成井,也可以盲孔的形式成井(单一掘进工作面成井)。在场地受限或客户有特定要求情况下,水平盲井能够获得比水平双面井更大的优势。从钻孔设计、钻进扩孔、井管铺设、填砾洗井等方面对水平盲井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通过研究,研制出了适合水平盲井施工的过滤器,提出了相适应的钻进方法和成井工艺,为进行水平盲井的野外试验奠定基础,为相关研究探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 地下水 试验
下载PDF
李扬电影的影像表达与镜像生存
19
作者 杨嘉栩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49-50,共2页
李扬,一位留学国外多年的年轻导演。2003年,李扬导演凭借着电影处女作《盲井》一举摘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国人开始知道这个“德国海归”的导演,四年后再次以《盲山》亮相国际电影节。他的影像以纪录片的形式,讲述社会底层人物的生... 李扬,一位留学国外多年的年轻导演。2003年,李扬导演凭借着电影处女作《盲井》一举摘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国人开始知道这个“德国海归”的导演,四年后再次以《盲山》亮相国际电影节。他的影像以纪录片的形式,讲述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选择一些比较敏感的社会话题进行叙述,用一些名不经传的小人物来折射当今社会上很现实的问题。尽管只是一些小人物,可他们在影片中的话语主导与身份体认,往往能够激起观影人的强烈的正义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构图
下载PDF
在漂移中寻求艺术与人性的皈依——谈李杨的电影《盲井》
20
作者 丁惠 《艺苑》 2006年第5期56-58,共3页
新锐导演李杨1959年出生于西安,1985年起就读于北京广播学院导演系,1987年主动退学,不久前往德国留学,先后在西柏林自由大学、慕尼黑大学学习艺术、戏剧理论,后又入科隆电影电视艺术学院专修电影导演课程,此后一直从事纪录片的拍摄工作... 新锐导演李杨1959年出生于西安,1985年起就读于北京广播学院导演系,1987年主动退学,不久前往德国留学,先后在西柏林自由大学、慕尼黑大学学习艺术、戏剧理论,后又入科隆电影电视艺术学院专修电影导演课程,此后一直从事纪录片的拍摄工作,这一时期主要作品为三部纪录片:《妇女王国》(1991年)、《欢乐绝唱》(1994年)、《痕》(1996年)。 2002年,他筹集资金拍摄了根据刘义庆的中篇小说《神木》改编的电影处女作《盲井》,一举荣获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艺术贡献银熊奖。此后,该片又获得国内外十几项大奖,导演李杨也名声大振,一下子走进了公众视线,为国内外电影学界和大众媒体所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纪录片 电影学 戏剧理论 电影导演 艺术贡献 国际电影节 拍摄工作 第六代导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