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6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东汉黄金退出流通领域原因新探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振波
《金融科学》
CSSCI
1991年第1期26-29,44,共5页
金属货币在流通中逐渐代替自然物货币和其它商品货币,金属货币中的贵金属——金银又必然代替其它贱金属,这是世界各国货币发展的通例。在中国,黄金作为货币出现很早,从出土文物中发现,殷代已经有了包金贝和纯金贝,战国时已经有了郢爰金...
金属货币在流通中逐渐代替自然物货币和其它商品货币,金属货币中的贵金属——金银又必然代替其它贱金属,这是世界各国货币发展的通例。在中国,黄金作为货币出现很早,从出土文物中发现,殷代已经有了包金贝和纯金贝,战国时已经有了郢爰金版,而且从文献记载上可知,其流通范围很广,到了秦汉时期,黄金和铜钱同时为法定货币。在西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
铸
币
出流
商品货币经济
盗
铸
金铜
复本位制度
铜币
五铢钱
汉书
原文传递
汉唐之际“私铸钱”罪名法定化过程探究
2
作者
吴海航
蒋宗言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1期173-179,共7页
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期间"私铸钱"曾经有过数次合法存在阶段,当国家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依赖私铸钱调整货币政策时,便以诏令的方式鼓励私铸钱大行其道;当私铸钱泛滥影响经济秩序及破坏币制时,国家会收回铸币权并以"盗铸"...
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期间"私铸钱"曾经有过数次合法存在阶段,当国家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依赖私铸钱调整货币政策时,便以诏令的方式鼓励私铸钱大行其道;当私铸钱泛滥影响经济秩序及破坏币制时,国家会收回铸币权并以"盗铸"罪予以严惩。私铸常常处在合法与不法两极变动关系之中。唐代以系统性立法对私铸钱确立了法定罪名,唐律与唐格都将其定义为严重犯罪,通过立法固定了私铸钱的本质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盗
铸
私
铸
《钱律》
“
盗
铸
钱令”
《唐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莽改制失败原因新论
被引量:
2
3
作者
徐泉甫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78-83,共6页
王莽是中国历代最高统治者中一位难得的具有理想的特出人物。他是在稳操皇权之后,因“惬小汉家制度”,意在优化社会经济政治结构,才不顾“贵因循而重(即难)改作”的施政传统,毅然决然进行改制的。王莽对汉制有因有革。
关键词
王莽改制
失败原因
盗
铸
武帝
吏治
王田
奴婢
官府
社会动乱
盐铁会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代货币制度二诂
被引量:
1
4
作者
朱德贵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33-35,共3页
根据新近刊布的考古材料考证,汉初货币的大量铸造,一方面迅速增加了货币的流通量,便于人们交易,另一方面则潜伏着币制混乱等因素。为稳定市场,汉初曾立法规范货币的铸造、流通与管理,而非完全采取"除钱律,民得铸钱"之政策。另...
根据新近刊布的考古材料考证,汉初货币的大量铸造,一方面迅速增加了货币的流通量,便于人们交易,另一方面则潜伏着币制混乱等因素。为稳定市场,汉初曾立法规范货币的铸造、流通与管理,而非完全采取"除钱律,民得铸钱"之政策。另外,出土汉简材料多见"罚金"二字,学界一般理解为收取黄金,其实,政府采取的是"以钱代金"的征收办法,而非真正收取黄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盗
铸
以钱代金
罚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西汉货币制度的两个特征
5
作者
余谦
《江西社会科学》
1985年第5期92-96,共5页
西汉铸钱是西汉皇室经济的重要收入之一。这种铸币的制造与发行,具有它自己的特征,即货币发行带有浓厚的超经侪色彩;货币制造是奴隶制生产。从这两个特征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汉皇室经济收入之巨大,由此,我们还能从一个侧面看到西汉社会经...
西汉铸钱是西汉皇室经济的重要收入之一。这种铸币的制造与发行,具有它自己的特征,即货币发行带有浓厚的超经侪色彩;货币制造是奴隶制生产。从这两个特征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汉皇室经济收入之巨大,由此,我们还能从一个侧面看到西汉社会经济的实质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武帝
货币制度
货币制造
铸
币权
汉书
史料
盗
铸
王莽
郡国
谷物价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唐宋铸币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1
6
作者
石光韬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23-27,共5页
唐末之际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具有关键意义的阶段,其中铸币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通过对唐宋铸币的统一性与地区性、铸币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以及盗铸等问题的对比研究,发现铸币在唐代统一性较强,而在来代则表现出明...
唐末之际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具有关键意义的阶段,其中铸币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通过对唐宋铸币的统一性与地区性、铸币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以及盗铸等问题的对比研究,发现铸币在唐代统一性较强,而在来代则表现出明显的地区性,但在流通领域中,无论是唐代还是来代,铸币都在发挥着主要作用。由于宋代铸币缩小了标识价值与实际价值之间的差距,在质量上也有所改进,盗铸现象也相应有所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
铸
币
统一性
地区性
盗
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初“盗铸”问题浅探
7
作者
王宝宁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2期114-115,共2页
汉初至武帝元鼎四年,币制频变达十多次,其间“放铸”、“禁铸”几经更替,使得“盗铸”问题凸显,屡禁不止。汉简中有关“铸钱”的律令,正是货币政策变更,盗铸问题严重的反映。汉政府在货币方面的政策,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经济特点,也是中央...
汉初至武帝元鼎四年,币制频变达十多次,其间“放铸”、“禁铸”几经更替,使得“盗铸”问题凸显,屡禁不止。汉简中有关“铸钱”的律令,正是货币政策变更,盗铸问题严重的反映。汉政府在货币方面的政策,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经济特点,也是中央集权加强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币制
盗
铸
汉简
钱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隋文帝时期的恶钱问题
8
作者
燕万越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24-27,共4页
隋朝刚刚建立,隋文帝就面临民间私铸和前朝旧钱流通的问题,对此隋文帝分步骤采取了边关定样、禁旧钱和管控铸币材料的措施加以解决,结束了北魏以来币制混乱的局面。全国统一之后,由于隋文帝一直没有意识到地方铸钱的不可控性,导致盗铸...
隋朝刚刚建立,隋文帝就面临民间私铸和前朝旧钱流通的问题,对此隋文帝分步骤采取了边关定样、禁旧钱和管控铸币材料的措施加以解决,结束了北魏以来币制混乱的局面。全国统一之后,由于隋文帝一直没有意识到地方铸钱的不可控性,导致盗铸问题反复出现,而此时的隋文帝采取了激进的措施,用严刑峻法抑制恶钱的发展。隋文帝整治恶钱问题既有积极的效果,也存在很多问题,但总的来说他对整治恶钱问题有较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文帝
恶钱问题
民间私
铸
盗
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代“恶钱”问题与民众日常生活的扰动
9
作者
钟兴龙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22年第6期54-60,共7页
恶钱问题是影响唐代货币流通的主要问题之一。唐代恶钱主要有三种情况:私铸和盗铸前朝旧钱、私铸和盗铸当朝钱币和官铸恶钱,以及唐代中后期出现的铅锡钱。唐王朝采取诸多措施均未能解决恶钱问题。恶钱对唐代民众逐渐“被货币化”的日常...
恶钱问题是影响唐代货币流通的主要问题之一。唐代恶钱主要有三种情况:私铸和盗铸前朝旧钱、私铸和盗铸当朝钱币和官铸恶钱,以及唐代中后期出现的铅锡钱。唐王朝采取诸多措施均未能解决恶钱问题。恶钱对唐代民众逐渐“被货币化”的日常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恶钱解决了民众日常生活中对货币的需求,而禁断恶钱的措施反而造成市场波动和社会秩序的混乱,甚至造成政治问题。另一方面,恶钱流通造成物价的波动直接扰动了民众日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钱
私
铸
盗
铸
日常生活
原文传递
郡国五铢论
10
作者
朱活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5-60,共6页
西汉孝武时期铸行五铢有:郡国五铢、赤仄五铢、上林三官五铢。本文所论者为郡国五铢。该钱迄今各家论述未谛,有待研究。 一 《史记·平准书》“有司言三铢钱轻,易奸诈,乃更请郡国铸五铢钱,周郭其下,令不可磨取鋊焉”。《汉书·...
西汉孝武时期铸行五铢有:郡国五铢、赤仄五铢、上林三官五铢。本文所论者为郡国五铢。该钱迄今各家论述未谛,有待研究。 一 《史记·平准书》“有司言三铢钱轻,易奸诈,乃更请郡国铸五铢钱,周郭其下,令不可磨取鋊焉”。《汉书·食货志》与此略异,如:“周郭其质,令不可得摩取[鋊]”。云云。颜注引孟康曰:“周匝为郭,文漫皆有”。文漫即面背。《书》、《志》所载“有司言三铢钱轻”,与汉《纪》殊异,因此造成泉界论述纷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郡国五铢钱
颜注
半两钱
盗
铸
《汉书·武帝纪》
《书》
阴文
食货志
劣币
县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历代反假货币史迹与当前人民币的反假斗争
11
作者
张善熙
《文史杂志》
1999年第5期64-66,共3页
关键词
反假货币
人民币
货币流通
史迹
货币制度
伪造货币集团
交子
盗
铸
没收财产
钱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代江南地区盗铸问题探析
12
作者
季明稳
《晋中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79-81,共3页
唐代正值我国古代货币制度转型的前期,铜钱仍然是主要的货币形式,并在发行量和需求量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而与铜币大量发行相伴随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盗铸的出现。盗铸一直是唐政府的一个棘手问题,盗铸泛滥,其中尤以江南地区最为严重。而...
唐代正值我国古代货币制度转型的前期,铜钱仍然是主要的货币形式,并在发行量和需求量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而与铜币大量发行相伴随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盗铸的出现。盗铸一直是唐政府的一个棘手问题,盗铸泛滥,其中尤以江南地区最为严重。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与唐代的货币政策密不可分,更与江南地区的地理环境、原铜产量以及人为因素等有重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盗
铸
江南地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苏州乐桥宋代井藏铜钱
13
作者
张炜
《苏州文博论丛》
2019年第1期66-69,共4页
2011年苏州乐桥发现宋代井藏钱币近两吨,如此大量铜钱出土在苏州还是首次。本文结合这次井藏货币的特点,并查阅文献,考证出这次井藏货币或与北宋崇宁时期官方发行钱币混乱所导致的苏州钱币盗铸案有关。
关键词
当十钱
崇宁
盗
铸
章綖
原文传递
“斯文忧患余,圣哲垂彖系”——杜甫在湖南的诗歌创作
14
作者
樊维纲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4年第4期28-35,共8页
杜甫在湖南的三年,是“江湖行路难”的三年,也是“乱离难自救”的三年。当时他贫病交加,居无定所,处境十分困难,但作为一个时代的歌手,他的诗歌创作却从未停止。“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泊岳阳城下》),他一进入湖南就这样庄严地宣...
杜甫在湖南的三年,是“江湖行路难”的三年,也是“乱离难自救”的三年。当时他贫病交加,居无定所,处境十分困难,但作为一个时代的歌手,他的诗歌创作却从未停止。“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泊岳阳城下》),他一进入湖南就这样庄严地宣告了。他早年曾说过:“诗是吾家事。”把写诗看成是世代相传的事业;到了湖南,这一思想又有新的发展,“斯文忧患余,圣哲垂彖系”(《宿凿石浦》),他要像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的那样,把自己的诗视为优患中的发愤之作,以比于文王蒙难演《易》而作彖辞(《易》之卦辞),孔子莫容赞《易》而作系辞(卦辞传注)。就因为有这样的力量支持着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圣哲
诗歌创作
纪行诗
仇注
船工
理想国
《易》
铅铁
盗
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觏货币思想研究
15
作者
俞兆鹏
《江西社会科学》
1987年第3期94-97,共4页
李觏(1009—1059年),是北宋中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他曾提出过一些货币理论,主要集中在《李觏集》卷第十六《富国策》第八篇中。总的说来,李觏的货币思想不算高明,但仍有些可取之处,本文试图做些初步研究。
关键词
货币量
货币思想
李觏
盗
铸
货币起源
贾山
货币数量说
北宋中期
中国货币
商品总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汉货币的私铸
被引量:
5
16
作者
徐承泰
《江汉考古》
2000年第2期94-98,共5页
关键词
私
铸
居延汉简
东汉时期
简(考古)
铸
钱
盗
铸
钱令
赤侧
货币改革
经济改革
币制改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莽币制改革简论
被引量:
6
17
作者
孟聚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1期53-58,共6页
币制改革作为王莽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货币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笔,无论其结果怎样,都是无法否认的历史存在。这次改制尽管没有成功,但是悲剧如同喜剧一样,也是历史借以延伸自己的一种必然而不可排斥的形式。而就其认识意义而言...
币制改革作为王莽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货币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笔,无论其结果怎样,都是无法否认的历史存在。这次改制尽管没有成功,但是悲剧如同喜剧一样,也是历史借以延伸自己的一种必然而不可排斥的形式。而就其认识意义而言,悲剧的贡献决不在喜剧之下。我们可以肯定:谴责王莽币制改革的失败与探讨其失败的原因,后者要比前者的意义重要得多,这既是草就拙文的目的,也是促成拙文的动因。而愚见当否,尚祈同仁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币制改革
中国货币史
盗
铸
钱
子母相权
宝货制
汉武帝时代
货币贬值
货币改革
货布
政治实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南攸县萍乡出土汉代五铢钱铜范研究
18
作者
邱建明
《中国钱币》
2024年第6期25-32,共8页
湖南株洲攸县出土有几件五铢钱铜范,之前有研究者从历史文化角度分析,认为其均为西汉郡国五铢钱范,攸县是西汉长沙国郡国五铢铸造地之一[1]。本文从钱币学的角度对这批钱范进行分析,对钱范的特征进行了细微观察,发现株洲市博物馆藏和攸...
湖南株洲攸县出土有几件五铢钱铜范,之前有研究者从历史文化角度分析,认为其均为西汉郡国五铢钱范,攸县是西汉长沙国郡国五铢铸造地之一[1]。本文从钱币学的角度对这批钱范进行分析,对钱范的特征进行了细微观察,发现株洲市博物馆藏和攸县博物馆藏的其中一件五铢铜范上存在郡国五铢特有的“穿上倒三角纹”符号;对于湖南省博物馆和萍乡博物馆藏的共3套五铢钱铜范,通过分析钱范特点、钱腔文字特征,认为其属于东汉魏晋时期的私铸或盗铸钱范,而非西汉长沙国郡国五铢钱范,且前者可能受到后者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藏
五铢钱
铜范
钱范
盗
铸
钱
湖南株洲
钱币学
湖南攸县
原文传递
秦汉币制改革略论
19
作者
张诚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15-21,共7页
秦汉时期的币制改革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其成功与失败的历史经验教训,对后世的社会经济生活和货币制度产生过重大影响,对这个时期的币制改革一直不乏有人论及,近几年史家对此时期币制改革仍有歧异之见。因此,本文也拟对秦汉时...
秦汉时期的币制改革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其成功与失败的历史经验教训,对后世的社会经济生活和货币制度产生过重大影响,对这个时期的币制改革一直不乏有人论及,近几年史家对此时期币制改革仍有歧异之见。因此,本文也拟对秦汉时期币制改革的演变及其利弊得失再陈浅见,错误之处,望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币制改革
秦汉时期
食货志
汉书
汉武帝
盗
铸
钱
黄金
中国历史
史记
王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刀面文“明”字新解
被引量:
3
20
作者
章水根
《中国钱币》
2016年第1期13-17,共5页
战国燕、齐之地流通一种刀币,因其面文为"明",学界多称为燕明刀、齐明刀。学者们在使用齐明刀概念时,内涵上是有区别的。本文采用吴良宝先生的意见,把除早期燕明刀以外的所有"明"字方折的刀币皆视为齐明刀。其中尖首束腰、背文为"...
战国燕、齐之地流通一种刀币,因其面文为"明",学界多称为燕明刀、齐明刀。学者们在使用齐明刀概念时,内涵上是有区别的。本文采用吴良宝先生的意见,把除早期燕明刀以外的所有"明"字方折的刀币皆视为齐明刀。其中尖首束腰、背文为"莒冶某"的齐明刀应是乐毅伐齐期间莒、即墨两地的齐人所铸。而形制上与尖首刀币、燕弧折明刀相近,铸造时间早于乐毅伐齐的齐明刀铸造者是谁还难以断定,还是由齐人铸造的可能性比较大①。而燕明刀、齐明刀铸造时间谁早谁晚,据目前资料还难以断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刀
乐毅伐齐
尖首刀
背文
即墨
良宝
钟官
齐之
上林三官
盗
铸
钱
原文传递
题名
东汉黄金退出流通领域原因新探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振波
机构
中国金融学院科研处
出处
《金融科学》
CSSCI
1991年第1期26-29,44,共5页
文摘
金属货币在流通中逐渐代替自然物货币和其它商品货币,金属货币中的贵金属——金银又必然代替其它贱金属,这是世界各国货币发展的通例。在中国,黄金作为货币出现很早,从出土文物中发现,殷代已经有了包金贝和纯金贝,战国时已经有了郢爰金版,而且从文献记载上可知,其流通范围很广,到了秦汉时期,黄金和铜钱同时为法定货币。在西汉,
关键词
黄金
铸
币
出流
商品货币经济
盗
铸
金铜
复本位制度
铜币
五铢钱
汉书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汉唐之际“私铸钱”罪名法定化过程探究
2
作者
吴海航
蒋宗言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1期173-179,共7页
基金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唐宋法官裁判权的约束规范”(项目编号:17SFB2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期间"私铸钱"曾经有过数次合法存在阶段,当国家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依赖私铸钱调整货币政策时,便以诏令的方式鼓励私铸钱大行其道;当私铸钱泛滥影响经济秩序及破坏币制时,国家会收回铸币权并以"盗铸"罪予以严惩。私铸常常处在合法与不法两极变动关系之中。唐代以系统性立法对私铸钱确立了法定罪名,唐律与唐格都将其定义为严重犯罪,通过立法固定了私铸钱的本质属性。
关键词
盗
铸
私
铸
《钱律》
“
盗
铸
钱令”
《唐律》
Keywords
folk minting
underground minting
private minting
Monetary Law
Law of Underground Minting
Tang code
分类号
D929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莽改制失败原因新论
被引量:
2
3
作者
徐泉甫
机构
苏州市职业大学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78-83,共6页
文摘
王莽是中国历代最高统治者中一位难得的具有理想的特出人物。他是在稳操皇权之后,因“惬小汉家制度”,意在优化社会经济政治结构,才不顾“贵因循而重(即难)改作”的施政传统,毅然决然进行改制的。王莽对汉制有因有革。
关键词
王莽改制
失败原因
盗
铸
武帝
吏治
王田
奴婢
官府
社会动乱
盐铁会议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代货币制度二诂
被引量:
1
4
作者
朱德贵
机构
哈尔滨商业大学
出处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33-35,共3页
文摘
根据新近刊布的考古材料考证,汉初货币的大量铸造,一方面迅速增加了货币的流通量,便于人们交易,另一方面则潜伏着币制混乱等因素。为稳定市场,汉初曾立法规范货币的铸造、流通与管理,而非完全采取"除钱律,民得铸钱"之政策。另外,出土汉简材料多见"罚金"二字,学界一般理解为收取黄金,其实,政府采取的是"以钱代金"的征收办法,而非真正收取黄金。
关键词
盗
铸
以钱代金
罚金
Keywords
furtive foundry
substititing coins for gold
mulct
分类号
F822.9 [经济管理—财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西汉货币制度的两个特征
5
作者
余谦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1985年第5期92-96,共5页
文摘
西汉铸钱是西汉皇室经济的重要收入之一。这种铸币的制造与发行,具有它自己的特征,即货币发行带有浓厚的超经侪色彩;货币制造是奴隶制生产。从这两个特征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汉皇室经济收入之巨大,由此,我们还能从一个侧面看到西汉社会经济的实质所在。
关键词
汉武帝
货币制度
货币制造
铸
币权
汉书
史料
盗
铸
王莽
郡国
谷物价格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唐宋铸币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1
6
作者
石光韬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23-27,共5页
文摘
唐末之际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具有关键意义的阶段,其中铸币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通过对唐宋铸币的统一性与地区性、铸币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以及盗铸等问题的对比研究,发现铸币在唐代统一性较强,而在来代则表现出明显的地区性,但在流通领域中,无论是唐代还是来代,铸币都在发挥着主要作用。由于宋代铸币缩小了标识价值与实际价值之间的差距,在质量上也有所改进,盗铸现象也相应有所减轻。
关键词
唐宋
铸
币
统一性
地区性
盗
铸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初“盗铸”问题浅探
7
作者
王宝宁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2期114-115,共2页
文摘
汉初至武帝元鼎四年,币制频变达十多次,其间“放铸”、“禁铸”几经更替,使得“盗铸”问题凸显,屡禁不止。汉简中有关“铸钱”的律令,正是货币政策变更,盗铸问题严重的反映。汉政府在货币方面的政策,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经济特点,也是中央集权加强的表现。
关键词
币制
盗
铸
汉简
钱律
Keywords
currency policy
pirated coinage
Han bamboo slips
statutes and regulations of currency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隋文帝时期的恶钱问题
8
作者
燕万越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出处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24-27,共4页
文摘
隋朝刚刚建立,隋文帝就面临民间私铸和前朝旧钱流通的问题,对此隋文帝分步骤采取了边关定样、禁旧钱和管控铸币材料的措施加以解决,结束了北魏以来币制混乱的局面。全国统一之后,由于隋文帝一直没有意识到地方铸钱的不可控性,导致盗铸问题反复出现,而此时的隋文帝采取了激进的措施,用严刑峻法抑制恶钱的发展。隋文帝整治恶钱问题既有积极的效果,也存在很多问题,但总的来说他对整治恶钱问题有较大的贡献。
关键词
隋文帝
恶钱问题
民间私
铸
盗
铸
Keywords
Emperor Wen of the Sui Dynasty
problem of bad money
private casting
secret casting
分类号
K241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代“恶钱”问题与民众日常生活的扰动
9
作者
钟兴龙
机构
北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22年第6期54-60,共7页
基金
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代货币流通与乡村民众生活研究(20BZS034)
文摘
恶钱问题是影响唐代货币流通的主要问题之一。唐代恶钱主要有三种情况:私铸和盗铸前朝旧钱、私铸和盗铸当朝钱币和官铸恶钱,以及唐代中后期出现的铅锡钱。唐王朝采取诸多措施均未能解决恶钱问题。恶钱对唐代民众逐渐“被货币化”的日常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恶钱解决了民众日常生活中对货币的需求,而禁断恶钱的措施反而造成市场波动和社会秩序的混乱,甚至造成政治问题。另一方面,恶钱流通造成物价的波动直接扰动了民众日常生活。
关键词
恶钱
私
铸
盗
铸
日常生活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郡国五铢论
10
作者
朱活
机构
山东省博物馆
出处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5-60,共6页
文摘
西汉孝武时期铸行五铢有:郡国五铢、赤仄五铢、上林三官五铢。本文所论者为郡国五铢。该钱迄今各家论述未谛,有待研究。 一 《史记·平准书》“有司言三铢钱轻,易奸诈,乃更请郡国铸五铢钱,周郭其下,令不可磨取鋊焉”。《汉书·食货志》与此略异,如:“周郭其质,令不可得摩取[鋊]”。云云。颜注引孟康曰:“周匝为郭,文漫皆有”。文漫即面背。《书》、《志》所载“有司言三铢钱轻”,与汉《纪》殊异,因此造成泉界论述纷纭。
关键词
郡国五铢钱
颜注
半两钱
盗
铸
《汉书·武帝纪》
《书》
阴文
食货志
劣币
县官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历代反假货币史迹与当前人民币的反假斗争
11
作者
张善熙
机构
成都市钱币学会
出处
《文史杂志》
1999年第5期64-66,共3页
关键词
反假货币
人民币
货币流通
史迹
货币制度
伪造货币集团
交子
盗
铸
没收财产
钱币
分类号
F822 [经济管理—财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代江南地区盗铸问题探析
12
作者
季明稳
机构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
出处
《晋中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79-81,共3页
文摘
唐代正值我国古代货币制度转型的前期,铜钱仍然是主要的货币形式,并在发行量和需求量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而与铜币大量发行相伴随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盗铸的出现。盗铸一直是唐政府的一个棘手问题,盗铸泛滥,其中尤以江南地区最为严重。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与唐代的货币政策密不可分,更与江南地区的地理环境、原铜产量以及人为因素等有重要关系。
关键词
唐代
盗
铸
江南地区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苏州乐桥宋代井藏铜钱
13
作者
张炜
机构
苏州博物馆
出处
《苏州文博论丛》
2019年第1期66-69,共4页
文摘
2011年苏州乐桥发现宋代井藏钱币近两吨,如此大量铜钱出土在苏州还是首次。本文结合这次井藏货币的特点,并查阅文献,考证出这次井藏货币或与北宋崇宁时期官方发行钱币混乱所导致的苏州钱币盗铸案有关。
关键词
当十钱
崇宁
盗
铸
章綖
分类号
K875.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44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斯文忧患余,圣哲垂彖系”——杜甫在湖南的诗歌创作
14
作者
樊维纲
出处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4年第4期28-35,共8页
文摘
杜甫在湖南的三年,是“江湖行路难”的三年,也是“乱离难自救”的三年。当时他贫病交加,居无定所,处境十分困难,但作为一个时代的歌手,他的诗歌创作却从未停止。“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泊岳阳城下》),他一进入湖南就这样庄严地宣告了。他早年曾说过:“诗是吾家事。”把写诗看成是世代相传的事业;到了湖南,这一思想又有新的发展,“斯文忧患余,圣哲垂彖系”(《宿凿石浦》),他要像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的那样,把自己的诗视为优患中的发愤之作,以比于文王蒙难演《易》而作彖辞(《易》之卦辞),孔子莫容赞《易》而作系辞(卦辞传注)。就因为有这样的力量支持着他。
关键词
杜甫
圣哲
诗歌创作
纪行诗
仇注
船工
理想国
《易》
铅铁
盗
铸
分类号
C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觏货币思想研究
15
作者
俞兆鹏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1987年第3期94-97,共4页
文摘
李觏(1009—1059年),是北宋中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他曾提出过一些货币理论,主要集中在《李觏集》卷第十六《富国策》第八篇中。总的说来,李觏的货币思想不算高明,但仍有些可取之处,本文试图做些初步研究。
关键词
货币量
货币思想
李觏
盗
铸
货币起源
贾山
货币数量说
北宋中期
中国货币
商品总量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汉货币的私铸
被引量:
5
16
作者
徐承泰
出处
《江汉考古》
2000年第2期94-98,共5页
关键词
私
铸
居延汉简
东汉时期
简(考古)
铸
钱
盗
铸
钱令
赤侧
货币改革
经济改革
币制改革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莽币制改革简论
被引量:
6
17
作者
孟聚
出处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1期53-58,共6页
文摘
币制改革作为王莽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货币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笔,无论其结果怎样,都是无法否认的历史存在。这次改制尽管没有成功,但是悲剧如同喜剧一样,也是历史借以延伸自己的一种必然而不可排斥的形式。而就其认识意义而言,悲剧的贡献决不在喜剧之下。我们可以肯定:谴责王莽币制改革的失败与探讨其失败的原因,后者要比前者的意义重要得多,这既是草就拙文的目的,也是促成拙文的动因。而愚见当否,尚祈同仁指正。
关键词
币制改革
中国货币史
盗
铸
钱
子母相权
宝货制
汉武帝时代
货币贬值
货币改革
货布
政治实力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南攸县萍乡出土汉代五铢钱铜范研究
18
作者
邱建明
机构
岳麓书社
出处
《中国钱币》
2024年第6期25-32,共8页
文摘
湖南株洲攸县出土有几件五铢钱铜范,之前有研究者从历史文化角度分析,认为其均为西汉郡国五铢钱范,攸县是西汉长沙国郡国五铢铸造地之一[1]。本文从钱币学的角度对这批钱范进行分析,对钱范的特征进行了细微观察,发现株洲市博物馆藏和攸县博物馆藏的其中一件五铢铜范上存在郡国五铢特有的“穿上倒三角纹”符号;对于湖南省博物馆和萍乡博物馆藏的共3套五铢钱铜范,通过分析钱范特点、钱腔文字特征,认为其属于东汉魏晋时期的私铸或盗铸钱范,而非西汉长沙国郡国五铢钱范,且前者可能受到后者的影响。
关键词
博物馆藏
五铢钱
铜范
钱范
盗
铸
钱
湖南株洲
钱币学
湖南攸县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秦汉币制改革略论
19
作者
张诚
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15-21,共7页
文摘
秦汉时期的币制改革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其成功与失败的历史经验教训,对后世的社会经济生活和货币制度产生过重大影响,对这个时期的币制改革一直不乏有人论及,近几年史家对此时期币制改革仍有歧异之见。因此,本文也拟对秦汉时期币制改革的演变及其利弊得失再陈浅见,错误之处,望批评指正。
关键词
币制改革
秦汉时期
食货志
汉书
汉武帝
盗
铸
钱
黄金
中国历史
史记
王莽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刀面文“明”字新解
被引量:
3
20
作者
章水根
机构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出处
《中国钱币》
2016年第1期13-17,共5页
文摘
战国燕、齐之地流通一种刀币,因其面文为"明",学界多称为燕明刀、齐明刀。学者们在使用齐明刀概念时,内涵上是有区别的。本文采用吴良宝先生的意见,把除早期燕明刀以外的所有"明"字方折的刀币皆视为齐明刀。其中尖首束腰、背文为"莒冶某"的齐明刀应是乐毅伐齐期间莒、即墨两地的齐人所铸。而形制上与尖首刀币、燕弧折明刀相近,铸造时间早于乐毅伐齐的齐明刀铸造者是谁还难以断定,还是由齐人铸造的可能性比较大①。而燕明刀、齐明刀铸造时间谁早谁晚,据目前资料还难以断定。
关键词
明刀
乐毅伐齐
尖首刀
背文
即墨
良宝
钟官
齐之
上林三官
盗
铸
钱
分类号
K875.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东汉黄金退出流通领域原因新探
赵振波
《金融科学》
CSSCI
1991
1
原文传递
2
汉唐之际“私铸钱”罪名法定化过程探究
吴海航
蒋宗言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王莽改制失败原因新论
徐泉甫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汉代货币制度二诂
朱德贵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试论西汉货币制度的两个特征
余谦
《江西社会科学》
198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关于唐宋铸币的几个问题
石光韬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汉初“盗铸”问题浅探
王宝宁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略论隋文帝时期的恶钱问题
燕万越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唐代“恶钱”问题与民众日常生活的扰动
钟兴龙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22
0
原文传递
10
郡国五铢论
朱活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9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我国历代反假货币史迹与当前人民币的反假斗争
张善熙
《文史杂志》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唐代江南地区盗铸问题探析
季明稳
《晋中学院学报》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试论苏州乐桥宋代井藏铜钱
张炜
《苏州文博论丛》
2019
0
原文传递
14
“斯文忧患余,圣哲垂彖系”——杜甫在湖南的诗歌创作
樊维纲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李觏货币思想研究
俞兆鹏
《江西社会科学》
198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两汉货币的私铸
徐承泰
《江汉考古》
2000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王莽币制改革简论
孟聚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89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湖南攸县萍乡出土汉代五铢钱铜范研究
邱建明
《中国钱币》
2024
0
原文传递
19
秦汉币制改革略论
张诚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明刀面文“明”字新解
章水根
《中国钱币》
2016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