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孙伟教授益肾清利活络法治疗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 被引量:7
1
作者 王俊 徐梅昌 +3 位作者 邓旭 杨蕾 白牧鑫 孙伟 《吉林中医药》 2017年第3期226-229,共4页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发展到肾衰竭过程中出现的贫血,西医主要运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其中医病机复杂,常以虚实夹杂为主,肾虚精亏为其本,湿热瘀血为其标。在肾虚基础上,湿热瘀血相互为患进一步加重血虚,故孙师提出肾虚精亏为其本...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发展到肾衰竭过程中出现的贫血,西医主要运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其中医病机复杂,常以虚实夹杂为主,肾虚精亏为其本,湿热瘀血为其标。在肾虚基础上,湿热瘀血相互为患进一步加重血虚,故孙师提出肾虚精亏为其本,且易兼夹瘀血、湿热之实邪阻遏气血之运行,故治疗上益其本并治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贫血 孙伟 健脾 化湿
下载PDF
盛梅笑运用益肾清利和络法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 被引量:4
2
作者 陆琳琳 盛梅笑 《中医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1020-1025,共6页
慢性肾炎属本虚标实证,脾肾气虚为其本,湿热、瘀血、风邪搏结于里为其标。湿热蕴滞肾络,脾不升清,肾失封藏是肾炎蛋白尿形成的关键病机。临证以益肾清利和络为治法,强调益肾健脾培本为先,清利湿热贯穿始终,水肿阶段重视活血利水,佐以祛... 慢性肾炎属本虚标实证,脾肾气虚为其本,湿热、瘀血、风邪搏结于里为其标。湿热蕴滞肾络,脾不升清,肾失封藏是肾炎蛋白尿形成的关键病机。临证以益肾清利和络为治法,强调益肾健脾培本为先,清利湿热贯穿始终,水肿阶段重视活血利水,佐以祛风胜湿、摄精固涩,同时善用虫类药搜风剔络。益肾清利和络法联合低剂量雷公藤多苷治疗能够增强疗效,减少雷公藤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蛋白尿 盛梅笑
下载PDF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高坤 赵静 +6 位作者 易岚 郑敏 严谨 刘利华 陈继红 张露 孙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462-3467,共6页
目的观察益肾清利和络泄浊综合疗法长期治疗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4期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接受益肾清利和络泄浊中药治疗并纳入门诊慢病管理系统的共339例CKD 4... 目的观察益肾清利和络泄浊综合疗法长期治疗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4期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接受益肾清利和络泄浊中药治疗并纳入门诊慢病管理系统的共339例CKD 4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为主要观察指标、进入CKD 5期为终点事件,每3个月为1疗程,回顾性与前瞻性相结合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我们观察分析了经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干预的339例CKD 4期患者的临床资料。eGFR在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治疗的前3个月显著升高,而在随后的9个月中eGFR缓慢稳定的增加。在治疗3个月时,患者Scr水平较基线下降,6、9、12个月时Scr较基线水平上升,总体保持稳定。对血红蛋白、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无明显影响。在观察期内,患者WBC、AST,ALT,K皆无显著变化,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经益肾清利和络泄浊综合疗法干预的CKD 4期患者在1年内的eGFR保持稳定,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脏病4期 中医药治疗 临床研究 泄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