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脾肾亏虚与流唾症
- 1
-
-
作者
孙月明
黄铭涵
罗邦水
何友成
-
机构
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
出处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1期198-202,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174365)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J01253)。
-
文摘
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强调脾、肾二脏在唾液的生成、输布、排泄方面的关键作用。流唾症病机总属脾肾亏虚。或是脾气不升,口津乏源,浊邪上干;或为脾阳亏虚,土不制水,口津失运;或属脾虚失摄,口唇痿软,涎满而溢;或因肾阴亏虚,脾中虚热,津为火迫;或肾阳亏虚,关门不利,口津内聚;抑或是肾气亏虚,先天不足,口津内停。临证辨治上应重视脾肾亏虚这一核心病机,以健脾止涎、益肾摄唾为治疗总则。可采用益气健脾、理气化浊,健脾助运、温阳化饮,补中益气、健脾摄涎,补肾滋阴、化浊利水,补益肾气、蠲饮除邪等法治之,以促进津液代谢过程平衡稳定,进而使流唾症逐渐向愈。
-
关键词
流唾症
脾肾亏虚
健脾止涎
益肾摄唾
辨治思路
-
Keywords
Sialorrhea
Spleen-kidney depletion
Fortify the spleen and stop salivation
Reinforce kidney and absorb saliva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idea
-
分类号
R781.7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