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盆腔脏器脱垂定量分度法对不同方式分娩初产妇产后近期盆底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27
1
作者 刘俊 唐瑶 +1 位作者 黄娟 王晓东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探讨采用盆腔脏器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评分系统,对不同方式分娩初产妇产后近期盆底功能评价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分娩单胎、足月、头先露活产儿的... 目的探讨采用盆腔脏器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评分系统,对不同方式分娩初产妇产后近期盆底功能评价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分娩单胎、足月、头先露活产儿的2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将采取择期剖宫产分娩的100例初产妇,纳入观察组;而采取阴道分娩的100例初产妇,纳入对照组。对2组初产妇均按照《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2014)》标准进行管理,并采取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2组初产妇均在孕前排除生殖道畸形、压力性尿失禁(SUI)和盆底功能障碍(PFD),孕期无严重内、外科并发症。于产后42d左右,对2组初产妇SUI发生率,POP-Q评分系统中的9项指标:阴道前壁脱垂、阴道后壁脱垂、子宫脱垂分度,以及Ⅰ、Ⅱ类盆底肌纤维肌力分级等进行检测。采用成组t检验,对2组初产妇POP-Q评分系统中的9项指标测定结果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对2组初产妇产后近期SUI发生率及Ⅰ~Ⅲ度阴道前壁脱垂、阴道后壁脱垂、子宫脱垂发生率进行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2组初产妇Ⅰ、Ⅱ类盆底肌纤维肌力分级构成比进行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结果 (1)2组初产妇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主要产科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年龄、孕前人体质量指数(BMI)、孕期体重增加值、新生儿出生体重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与对照组初产妇的POP-Q评分系统测定结果显示:gh(生殖道裂隙),长度分别为(2.8±0.4)cm与(3.0±0.6)cm,pb(会阴体)长度分别为(3.6±0.3)cm与(3.5±0.3)cm,tvl(阴道总长度)分别为(8.4±0.6)cm与(7.4±3.9)cm,Aa点(阴道前壁中线距离处女膜3cm处)分别位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脏器脱垂定量分度 盆底功能障碍 压力性尿失禁 阴道分娩 择期剖宫产 产后期 初产妇
原文传递
基于POP-Q评分系统对不同方式分娩初产妇产后近期盆底功能比较 被引量:15
2
作者 胡婷 刘玲 韩婵娜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17期1879-1882,共4页
目的基于盆腔脏器脱垂(POP)定量分度法(POP-Q)评分,对比不同分娩方式初产妇产后近期盆底功能的差异。方法选取176例剖宫产和198例阴道分娩初产妇,于产后6周进行盆底功能筛查:POP-Q评分、盆底电诊断(阴道压力、肌肉疲劳度、盆底肌力),比... 目的基于盆腔脏器脱垂(POP)定量分度法(POP-Q)评分,对比不同分娩方式初产妇产后近期盆底功能的差异。方法选取176例剖宫产和198例阴道分娩初产妇,于产后6周进行盆底功能筛查:POP-Q评分、盆底电诊断(阴道压力、肌肉疲劳度、盆底肌力),比较两组产后6周POP不同分类、分度的发生情况,压力性尿失禁(SUI)及盆底电诊断异常发生率。结果剖宫产组POP-Q评分中阴道前壁中线离处女膜缘3c m处(Aa)、阴道前壁脱出离处女膜最远处(Ba)、阴道后壁中线离处女膜缘3c m处(Ap)、阴道后壁脱出离处女膜最远处(Bp)、生殖道裂孔(GH)长度、会阴体(PB)长度、阴道总长度(TVL)与阴道分娩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优于阴道分娩组;而两组D点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阴道前壁脱垂率(45.4%)、阴道后壁脱垂率(32.4%)均低于阴道分娩组(85.9%、63.6%)(均P<0.05);而子宫脱垂率(5.7%)与阴道分娩组(8.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POP程度上,剖宫产组阴道前壁脱垂、阴道后壁脱垂分度低于阴道分娩组(均P<0.05),但两组子宫脱垂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UI、阴道压力异常、疲劳度异常、盆底肌力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两种分娩方式下初产妇产后近期子宫脱垂率与分度、SUI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结合POP-Q评分提示,阴道分娩对产后近期盆底功能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剖宫产 阴道分娩 产后近期 盆底功能 盆腔脏器脱垂定量分度
下载PDF
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联合SSLF术治疗老年子宫脱垂患者效果及对复发的影响
3
作者 吴琼 石荟莲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48-250,共3页
目的探究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联合骶棘韧带固定术(SSLF)术治疗老年子宫脱垂患者效果及对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泗县人民医院2020年9月~2023年6月收治的老年子宫脱垂患者60例,按照均等随机单盲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阴道前后... 目的探究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联合骶棘韧带固定术(SSLF)术治疗老年子宫脱垂患者效果及对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泗县人民医院2020年9月~2023年6月收治的老年子宫脱垂患者60例,按照均等随机单盲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SSLF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盆腔脏器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差异,比较手术前后盆底肌超声影像指标(膀胱颈距离、宫颈外口距离、肛提肌裂孔面积)变化,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6和12个月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Aa、Ba、Ap、Bp、C、膀胱颈距离、宫颈外口距离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3、2.766、2.322、2.255、2.439、2.490、2.276,P<0.05)。观察组术后肛提肌裂孔面积(19.93±3.01)显著低于对照组(22.25±3.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9,P=0.006)。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417,P=0.519);而术后总复发率观察组1/30(3.33%)明显低于对照组7/30(2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2,P=0.023)。结论应用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联合SSLF术治疗老年子宫脱垂患者,能有效纠正子宫及阴道位置,改善盆底支持结构,较传统式不增加并发症风险且能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前后壁修补术 骶棘韧带固定术 子宫脱垂 盆腔脏器脱垂定量分度
下载PDF
盆腔脏器脱垂定量分度法评价不同分娩方式初产妇产后盆底损伤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继红 梁旭霞 张春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1年第5期473-476,共4页
目的应用基于盆腔脏器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评分系统对不同分娩方式初产妇产后盆底损伤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6-11~2019-12该院妇产科分娩的初产妇,根据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观察组)和阴道分娩组(对照组),每组120例,于产后6周对两组... 目的应用基于盆腔脏器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评分系统对不同分娩方式初产妇产后盆底损伤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6-11~2019-12该院妇产科分娩的初产妇,根据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观察组)和阴道分娩组(对照组),每组120例,于产后6周对两组产妇行盆底功能检测,并进行POP-Q评分,比较两组盆底电诊断及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率。结果观察组POP-Q评分指标中阴道前壁中线离处女膜缘3 cm处(Aa)、阴道前壁脱出离处女膜最远处(Ba)、阴道后壁中线离处女膜缘3 cm处(Ap)、阴道后壁脱出离处女膜最远处(Bp)、生殖道裂隙(GH)长度、会阴体(PB)长度、阴道总长度(TVL)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点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前壁脱垂、阴道后壁脱垂分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子宫脱垂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SUI、阴道压力异常、肌肉疲劳度异常、盆底肌力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分娩方式初产妇产后近期子宫脱垂率与分度、SUI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结合POP-Q评分提示剖宫产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脏器脱垂定量分度 初产产妇 产后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