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盆炎康栓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内膜细胞NF-κB、Caspase-3、MMP-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魏绍斌 要永卿 +3 位作者 王毅 郭蓉晓 仝崇毅 谭亿民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盆炎康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抗炎作用机理。方法造模成功后,随机分组,治疗组连续直肠给药3周后,选取盆炎康栓高、中剂量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子宫内膜细胞NF-κB、Caspase-3、MMP-2的表达。结果盆炎... 目的探讨盆炎康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抗炎作用机理。方法造模成功后,随机分组,治疗组连续直肠给药3周后,选取盆炎康栓高、中剂量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子宫内膜细胞NF-κB、Caspase-3、MMP-2的表达。结果盆炎康栓能明显增加模型大鼠子宫内膜细胞Caspase-3、MMP-2表达,减少NF-κB的表达。结论盆炎康栓对模型大鼠的抗炎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模型大鼠子宫内膜细胞NF-κB活性,增加Caspase-3、MMP-2的表达,从而减少炎细胞过度浸润及炎症介质的形成,促进炎细胞的凋亡,减轻局部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细胞凋亡 大鼠
下载PDF
盆炎康栓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魏绍斌 曾倩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3-84,共2页
目的:观察盆炎康栓直肠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盆炎康栓,每次1枚,每日2次,早晚大便后塞入肛门;对照组予灌肠合剂,每次50ml,每日1次,每晚或排空大便后直肠给药。两组均治疗1个疗... 目的:观察盆炎康栓直肠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盆炎康栓,每次1枚,每日2次,早晚大便后塞入肛门;对照组予灌肠合剂,每次50ml,每日1次,每晚或排空大便后直肠给药。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非经期用药21天。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65.71%,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总显效率62.50%,总有效率90.63%。结论:盆炎康栓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直肠给药
下载PDF
盆炎康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组织病理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魏绍斌 要永卿 +3 位作者 王毅 郭蓉晓 仝崇毅 谭亿民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56,共2页
目的观察盆炎康栓对模型大鼠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用注入苯酚法造模,各治疗组连续直肠给药3周,采用组织病理检查法观察大鼠子宫内膜形态学的变化。结果盆炎康栓各治疗组炎变程度较模型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盆炎康栓能明显... 目的观察盆炎康栓对模型大鼠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用注入苯酚法造模,各治疗组连续直肠给药3周,采用组织病理检查法观察大鼠子宫内膜形态学的变化。结果盆炎康栓各治疗组炎变程度较模型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盆炎康栓能明显减轻模型大鼠子宫内膜慢性炎症的损伤,减轻炎细胞的过度浸润,减少纤维组织的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选盆炎康栓提取工艺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聪颖 曹蕾 +1 位作者 贺宝莹 宋英 《中药与临床》 2015年第2期30-33,46,共5页
目的:优选盆炎康栓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绿原酸、丹酚酸B及干膏收率作为水提评价指标,以延胡索乙素和干膏收率为醇提评价指标,优选盆炎康栓提取工艺。结果:水提工艺中,提取次数对水提效果有显著影响,而加水量和提取时间... 目的:优选盆炎康栓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绿原酸、丹酚酸B及干膏收率作为水提评价指标,以延胡索乙素和干膏收率为醇提评价指标,优选盆炎康栓提取工艺。结果:水提工艺中,提取次数对水提效果有显著影响,而加水量和提取时间无显著影响。最佳水提工艺为:8倍加水量,提取2次,每次提取1 h。醇提工艺中,乙醇浓度对提取效果有较大影响,而提取时间、加醇量无显著影响。醇提最佳工艺为:60%乙醇,6倍量,每次1.5 h,提取2次。结论:优选的提取方法稳定、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 绿原酸 丹酚酸B 延胡索乙素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盆炎康栓的制备工艺优选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聪颖 宋英 +2 位作者 曹蕾 贺宝莹 唐安玲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1-34,共4页
目的:优选盆炎康栓的制备工艺,为该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绿原酸、丹酚酸B提取量及干膏收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次数、加水量和煎煮时间对盆炎康栓水提工艺的影响;以延胡索乙素提取量及干膏收率的综合评分为... 目的:优选盆炎康栓的制备工艺,为该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绿原酸、丹酚酸B提取量及干膏收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次数、加水量和煎煮时间对盆炎康栓水提工艺的影响;以延胡索乙素提取量及干膏收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加醇量、提取时间和乙醇体积分数对醇提工艺影响。以栓剂成型后的外观、硬度、熔点及溶出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优选盆炎康栓的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水提工艺为加8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 h;绿原酸、丹酚酸B平均提取量分别为2.778,30.314 mg·g-1。最佳醇提工艺为加4倍量60%乙醇提取2次,每次1.5 h;延胡索乙素提取量0.758 mg·g-1。优选的成型工艺为以36型混合脂肪酸甘油酯为基质,聚山梨酯-80加入量1.5%,水浴50℃制栓。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和成型工艺稳定可行,适合盆炎康栓的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工艺 成型工艺 绿原酸 丹酚酸B 延胡索乙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