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ostpartum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PSUI)的疗效及对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 of the International Incontinence Advisory Committee...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ostpartum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PSUI)的疗效及对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 of the International Incontinence Advisory Committee,ICI-Q-SF)评分和盆底肌表面电信号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PSUI患者2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32)和研究组(n=132),对照组采取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研究组采取针灸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疗效,对比治疗前后漏尿量、盆底功能、肌力、肌纤维疲劳度、ICI-Q-SF得分、盆底肌表面电信号、尿动力学水平[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最大尿流率(MFR)、达峰时间(Tmax)、咳嗽点膀胱内压(CLPP)]。采用GEE模型评价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ICI-Q-SF评分和盆底肌表面电信号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4%,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6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6周、8周后两组患者阴道收缩压、静息压、盆底肌表面电信号水平(活力)及尿动力学水平均有显著升高,而膀胱颈活动度、尿道旋转角度、漏尿量、ICI-Q-SF评分、盆底肌表面电信号水平(峰值)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6周、8周后,研究组盆底肌力情况及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GEE模型结果显示,治疗时间、治疗方案及两者的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在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可显著改善患者的ICI-Q-SF评分和盆底肌表面电信号,应用价值较高。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压力性尿失禁的初产妇和经产妇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后的表面肌电变化及治疗效果。方法:我们对接受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压力性尿失禁的初产妇和经产妇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研究。运用SA9800治疗仪进行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目的:探讨压力性尿失禁的初产妇和经产妇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后的表面肌电变化及治疗效果。方法:我们对接受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压力性尿失禁的初产妇和经产妇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研究。运用SA9800治疗仪进行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分别测量治疗前后初产妇和经产妇盆底肌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客观评估,运用国际尿失禁简表(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 short form-Chinese,ICIQ-SF-Chinese),以及患者自觉症状改善情况进行主观评估。结果:盆底肌表面肌电变化:初产妇组治疗后前静息阶段表面肌电平均值,初产妇组和经产妇组的快肌测试阶段表面肌电最大值、慢肌测试阶段表面肌电平均值以及耐力评估阶段表面肌电平均值和后静息阶段表面肌电平均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初产妇组经产妇组疗效观察:初产妇组快肌测试阶段的表面肌电最大值、慢肌测试阶段的表面肌电平均值以及耐力评估阶段的表面肌电平均值变化比经产妇显著(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ICIQ-SFChinese评分均有显著性变化,且初产妇组的评分差高于经产妇组;初产妇组自觉症状好转率为91.96%,经产妇组自觉好转率为83.95%。结论: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治疗初产妇和经产妇压力性尿失禁,两者盆底肌表面肌电信号均升高。初产妇盆底肌功能恢复快,治疗效果优于经产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ostpartum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PSUI)的疗效及对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 of the International Incontinence Advisory Committee,ICI-Q-SF)评分和盆底肌表面电信号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PSUI患者2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32)和研究组(n=132),对照组采取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研究组采取针灸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疗效,对比治疗前后漏尿量、盆底功能、肌力、肌纤维疲劳度、ICI-Q-SF得分、盆底肌表面电信号、尿动力学水平[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最大尿流率(MFR)、达峰时间(Tmax)、咳嗽点膀胱内压(CLPP)]。采用GEE模型评价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ICI-Q-SF评分和盆底肌表面电信号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4%,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6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6周、8周后两组患者阴道收缩压、静息压、盆底肌表面电信号水平(活力)及尿动力学水平均有显著升高,而膀胱颈活动度、尿道旋转角度、漏尿量、ICI-Q-SF评分、盆底肌表面电信号水平(峰值)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6周、8周后,研究组盆底肌力情况及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GEE模型结果显示,治疗时间、治疗方案及两者的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在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可显著改善患者的ICI-Q-SF评分和盆底肌表面电信号,应用价值较高。
文摘目的:探讨压力性尿失禁的初产妇和经产妇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后的表面肌电变化及治疗效果。方法:我们对接受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压力性尿失禁的初产妇和经产妇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研究。运用SA9800治疗仪进行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分别测量治疗前后初产妇和经产妇盆底肌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客观评估,运用国际尿失禁简表(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 short form-Chinese,ICIQ-SF-Chinese),以及患者自觉症状改善情况进行主观评估。结果:盆底肌表面肌电变化:初产妇组治疗后前静息阶段表面肌电平均值,初产妇组和经产妇组的快肌测试阶段表面肌电最大值、慢肌测试阶段表面肌电平均值以及耐力评估阶段表面肌电平均值和后静息阶段表面肌电平均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初产妇组经产妇组疗效观察:初产妇组快肌测试阶段的表面肌电最大值、慢肌测试阶段的表面肌电平均值以及耐力评估阶段的表面肌电平均值变化比经产妇显著(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ICIQ-SFChinese评分均有显著性变化,且初产妇组的评分差高于经产妇组;初产妇组自觉症状好转率为91.96%,经产妇组自觉好转率为83.95%。结论: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治疗初产妇和经产妇压力性尿失禁,两者盆底肌表面肌电信号均升高。初产妇盆底肌功能恢复快,治疗效果优于经产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