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仑造山带二叠纪岩相古地理特征及盆山转换探讨 被引量:34
1
作者 陈守建 李荣社 +5 位作者 计文化 赵振明 刘荣丽 贾宝华 张振福 王国灿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74-393,共20页
昆仑造山带基本构造-地层格架主要奠基于古生代,是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多次洋陆转换、碰撞造山的结果。早中二叠世是晚古生代昆仑多岛洋盆(昆南洋)伸展裂陷最为强烈期,海相沉积广布,昆北为活动边缘裂谷,大部分区域为滨浅海相沉积,局部为... 昆仑造山带基本构造-地层格架主要奠基于古生代,是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多次洋陆转换、碰撞造山的结果。早中二叠世是晚古生代昆仑多岛洋盆(昆南洋)伸展裂陷最为强烈期,海相沉积广布,昆北为活动边缘裂谷,大部分区域为滨浅海相沉积,局部为火山盆地相沉积;昆中洋岛大部分为海水淹没,发育滨浅海相沉积;康西瓦—木孜塔格—阿尼玛卿一线及其以北昆南区为深海-半深海相沉积。早中二叠世总体表现为南深北浅的多岛小洋盆构造-古地理格局。中二叠世晚期昆仑地区发生了一次显著的汇聚作用(华力西运动),洋盆和活动大陆边缘裂谷闭合,隆升遭受剥蚀,完成了一次盆山转换。晚二叠世早期,大部分地区仍为剥蚀区,局部地区形成陆相红色碎屑岩建造,其后东昆仑东部海水从东南进入,西昆仑东部海水从西北进入,在较局限的区域内沉积了滨浅海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进入了另一个盆山发展时期。笔者通过多年的野外观察、分析测试和综合研究,结合覆盖全区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及其他前人研究成果,选择昆仑造山带晚古生代盆山转换关键时期——二叠纪,对其地层、岩相特征及构造古地理环境进行研究,并探讨了其构造演化,以期对提高昆仑造山带的研究水平和指导找矿工作有所禆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造 二叠纪 岩相特征 构造古地理 多岛洋 转换 构造演化
下载PDF
盆山转换和当代盆地分析中的新问题 被引量:27
2
作者 许效松 徐强 《岩相古地理》 CSCD 1996年第2期24-33,共10页
盆地和造山带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大陆动力学探索的热门和前沿思想的生长点。大陆构造上最突出的和最基本的构造单元:一是盆地系统;二是造山带系统。这两个系统是地壳时空演化的一对孪生体。沉积盆地系统是把堆积空间和各类物源区作为一... 盆地和造山带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大陆动力学探索的热门和前沿思想的生长点。大陆构造上最突出的和最基本的构造单元:一是盆地系统;二是造山带系统。这两个系统是地壳时空演化的一对孪生体。沉积盆地系统是把堆积空间和各类物源区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体系。盆地是地壳构造运动的产物,是地球动力学的响应,而盆地的发生和发展又与造山带是相辅相成的。盆地的性质、类型、演化和盆地性质转换的动力学分析,通过火山岩的性质、蛇绿岩和混染堆积或者是岛弧带的走向等判断,这些信息无疑是重要的因素。沉积地质学的发展所赋予新的研究内容是:通过不同物源堆积体的相互关系可以反馈盆地地球动力学性质和盆山转换的信息,盆地边界的构造要素、不同物源的充填堆积物的生长序列、堆积物的几何形态及其叠置关系等也具有与蛇绿岩同等的重要性。造山带是地壳构造活动和动力转换的记录,它代表陆块间的相互运动、消失的大洋、消失的陆块和大陆边缘盆地,所以造山带就是消失的大洋系统和消失的盆地系统,即盆地转为山系。这种“盆山转换”的耦合关系是当代沉积地质学和大地构造学交叉的前沿。本文提出“盆山转换”的新思路和研究的内涵,并讨论这一理论、方法的基本观点和思路:“板块构造控盆、盆转山和山控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 地分析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北缘—南天山造山带盆-山耦合和构造转换 被引量:30
3
作者 汤良杰 邱海峻 +6 位作者 云露 杨勇 黄太柱 王鹏昊 谢大庆 李萌 蒋华山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5-204,共10页
文章探讨了塔里木盆地北缘和南天山造山带的盆-山耦合和构造转换过程。塔里木盆地属于典型的叠合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演化。研究表明,在地史时期中,塔里木盆地北缘和相邻南天山造山带经历了多期和复杂的盆山耦合和盆山转换过程,形成多... 文章探讨了塔里木盆地北缘和南天山造山带的盆-山耦合和构造转换过程。塔里木盆地属于典型的叠合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演化。研究表明,在地史时期中,塔里木盆地北缘和相邻南天山造山带经历了多期和复杂的盆山耦合和盆山转换过程,形成多种类型盆山耦合和转换方式。(1)按时间域可划分为:早古生代陆内裂陷盆地-早期伸展造山-晚期挤压造山耦合,晚古生代陆内裂陷盆地-弧后造山-晚期碰撞造山耦合,中生代陆内前陆盆地-挤压造山耦合,古近纪前陆盆地-挤压造山耦合,新近纪—第四纪再旋回前陆盆地-挤压造山耦合;(2)按深度域可划分为:深部地幔俯冲型盆-山耦合,地壳分层滑脱拆离型盆-山耦合,基底滑脱拆离型盆-山耦合,古生代伸展和逆冲推覆型盆-山耦合,中—新生代逆冲推覆型盆-山耦合;(3)按运动学和动力学可划分为:逆冲推覆型盆-山耦合和接触关系、重力滑脱型盆-山耦合和接触关系、走滑转换型盆山耦合和接触关系、深部岩浆上涌焊接型盆-山耦合和接触关系、鳄鱼嘴型盆-山耦合和接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 转换 塔里木地北缘 南天
下载PDF
滇西泥盆纪—三叠纪盆-山转换过程与特提斯构造演化 被引量:23
4
作者 谭富文 潘桂棠 王剑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9-185,共7页
滇西地区以昌宁 -孟连缝合带为古特提斯主洋闭合的位置。晚古生代中生代时期古特提斯经历了一次盆转山和山控盆演变序列的全过程 ,可大致划分为 4个发展阶段 :(1)洋盆扩张阶段 (D- C2 )。古特提斯洋西侧的保山地块属冈瓦纳古陆的东缘 ,... 滇西地区以昌宁 -孟连缝合带为古特提斯主洋闭合的位置。晚古生代中生代时期古特提斯经历了一次盆转山和山控盆演变序列的全过程 ,可大致划分为 4个发展阶段 :(1)洋盆扩张阶段 (D- C2 )。古特提斯洋西侧的保山地块属冈瓦纳古陆的东缘 ,为非火山型被动大陆边缘 ;东侧的思茅地块属扬子地块的西缘部分 ,为火山型被动大陆边缘。 (2 )洋-陆汇聚阶段 (C3- P2 )。昌宁 -孟连洋向东俯冲消减 ,思茅地区转化为弧后扩张盆地 ;墨江一带形成弧后扩张洋盆 ,思茅地块从扬子西缘分离。 (3)弧 -陆碰撞阶段 (T1 - T3)。古特提斯主洋及分支洋盆相继关闭 ,全区发生大规模的造山升隆 ,前期的盆转山过程转入山控盆阶段 ,在哀牢山两侧分别形成了受造山作用控制的兰坪 -思茅弧后前陆盆地和楚雄周缘前陆盆地。(4)陆 -陆碰撞阶段 (J1 - K) ,滇西前陆盆地向陆内拗陷盆地转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 前陆 云南 特提斯构造 作用
下载PDF
试论中国陆相油气侧向源——碰撞造山成岩成矿模式的拓展和运用 被引量:22
5
作者 陈衍景 张静 +1 位作者 刘丛强 何顺东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1-271,共11页
笔者根据我国陆相盆地富油、海相地层贫油、“盆小油量大”、油气与金属—非金属矿床伴生等特点,提出油气成藏物质侧向源的观点,依据碰撞造山成岩成矿与流体作用模式(CPMF)分析盆山转变过程中流体产生、运移、有机—无机分离和富集的机... 笔者根据我国陆相盆地富油、海相地层贫油、“盆小油量大”、油气与金属—非金属矿床伴生等特点,提出油气成藏物质侧向源的观点,依据碰撞造山成岩成矿与流体作用模式(CPMF)分析盆山转变过程中流体产生、运移、有机—无机分离和富集的机制,建立了盆山转换过程流体作用与油气侧向源模式。从油气田富集金属元素,造山带金属矿床成矿流体含烃类等有机组分,盆地沉积所堆积的有机质随盆山转换而形成油气,现代油气盆地与造山带金属矿集区空间耦合等4个方面论证了油气成藏物质侧向源的客观性和流体运移成藏模式的科学性。讨论了中国陆相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提出了今后油气勘查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油气田 转换 油气侧向源 低温热液金属矿床 碰撞造成岩成矿模式 中国
下载PDF
裂变径迹、同位素年龄研究苏皖周边隆起构造抬升 被引量:18
6
作者 陈安定 郭彤楼 万景林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9-387,共9页
利用裂变径迹测年、同位素测年等研究了苏皖周边的江南隆起、张八岭隆起、苏鲁隆起在不同地质年代发生的不同级别构造抬升。研究表明,这些隆起虽然出露元古代地层,然而并非持久存在的"古隆起",而是有过"隆升-夷平-沉积-... 利用裂变径迹测年、同位素测年等研究了苏皖周边的江南隆起、张八岭隆起、苏鲁隆起在不同地质年代发生的不同级别构造抬升。研究表明,这些隆起虽然出露元古代地层,然而并非持久存在的"古隆起",而是有过"隆升-夷平-沉积-再隆升"经历的古、今隆起。包括三大隆起在内的苏皖下扬子区曾大面积覆盖古生界、上白垩统、下第三系等沉积物,由于印支—早燕山运动,始新世中期的真武事件(51Ma)和渐新世(38~24Ma)沉积间断等导致了目前海相、陆相盆地的分割和残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变径迹 同位素定年 苏鲁隆起 江南古陆 构造抬升 原型 转换
下载PDF
盆山转换及其成矿作用——以昌都-思茅盆地和金沙江-哀牢山带为例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兴振 杜德勋 王义昭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A01期5-20,共16页
大陆岩石圈构造与大陆地球动力学研究仍是当代地学领域的前沿学科之一。大陆岩石圈的构造单元由造山带系统和盆地系统构成。造山带系统是古洋盆地、古岛弧与古大陆边缘系列盆地的俯冲、消减和碰撞而产生的盆地向山脉的转换带,并叠加有... 大陆岩石圈构造与大陆地球动力学研究仍是当代地学领域的前沿学科之一。大陆岩石圈的构造单元由造山带系统和盆地系统构成。造山带系统是古洋盆地、古岛弧与古大陆边缘系列盆地的俯冲、消减和碰撞而产生的盆地向山脉的转换带,并叠加有继生或衍生的盆地,以及碰撞造山期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 兰坪-思茅 晚古生代 哀牢 前陆 沉积 拉分 昌都 弧后
下载PDF
盆山转换与沉积地质记录——以楚雄前陆盆地分析为例 被引量:12
8
作者 朱同兴 黄志英 尹福光 《岩相古地理》 CSCD 1999年第3期1-15,共15页
楚雄盆地位于扬子陆块的西南边缘,为一中生代周缘型前陆盆地。根据沉积相特征、层序地层结构和古地理演化的详细研究,结合古哀牢山造山带的构造演化,笔者认为楚雄盆地经历了从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沉积到中生代前陆盆地沉积的演化。前... 楚雄盆地位于扬子陆块的西南边缘,为一中生代周缘型前陆盆地。根据沉积相特征、层序地层结构和古地理演化的详细研究,结合古哀牢山造山带的构造演化,笔者认为楚雄盆地经历了从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沉积到中生代前陆盆地沉积的演化。前陆盆地演化的阶段性明显:晚三叠世卡尼期(云南驿组沉积期)和诺利早、中期(罗家大山组沉积期)为前陆复理石沉积;诺利晚期(花果山组沉积期)—古新世(赵家店组沉积期)为前陆磨拉石沉积。磨拉石沉积可分为海相含煤磨拉石和陆相红色磨拉石两种类型。其中陆相磨拉石沉积时间跨度长,分布面积广,沉积厚度大,沉积演化可细分为盆地成形、强烈沉降、回返充填和萎缩消亡四个阶段。随着逆冲造山楔的不断向上生长和向克拉通方向加载,楚雄前陆盆地经历了一个早期向上突然加深、变细和晚期向上变浅、变粗的沉积充填过程;盆地由早期复理石沉积演变为晚期磨拉石沉积;盆地基底形态由早期的窄而深演化为晚期的宽而浅;分布于造山楔前缘的盆地沉降与沉积中心也不断地向北东克拉通方向迁移。古流向、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数据都显示楚雄前陆盆地沉积物的主要物源区为古哀牢山造山带,其次为东部隆起带,因此,盆地沉积物的供给具有明显的双物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 复理石 磨拉石 楚雄 沉积地质记录
下载PDF
盆山转换与造盆、造山过程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许效松 《岩相古地理》 CSCD 1998年第6期1-10,共10页
盆地系统和造山带系统是大陆岩石圈上的两个主要构造单元,其包括地质历史中曾存在的和消失的盆地、大洋、大陆边缘及陆地。因此,盆山转换研究、探索盆转山和山控盆的过程则成为大陆地质的前沿研究领域。沉积地质学通过盆山转换和转换... 盆地系统和造山带系统是大陆岩石圈上的两个主要构造单元,其包括地质历史中曾存在的和消失的盆地、大洋、大陆边缘及陆地。因此,盆山转换研究、探索盆转山和山控盆的过程则成为大陆地质的前沿研究领域。沉积地质学通过盆山转换和转换过程的分析研究,并以大陆边缘为主,对盆地分析、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在盆地沉积相的时空配置和演化、大陆边缘转为前陆盆地过程中,分析海-陆环境在时空上的四个转换过程和自演化序列。盆山转换的另一关键是层序等时格架的建立。层序的等时性应包括层序界面(单一的和复合的界面)、层序和时间损失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 大陆边缘 前陆
下载PDF
中国西部三大海相克拉通含油气盆地沉积-构造转换与生储岩 被引量:17
10
作者 许效松 刘宝珺 +2 位作者 牟传龙 汪正江 万方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66-1073,共8页
从含油气盆地沉积-构造演化的视角和盆地性质转变的动态观出发,把中国西部的油气盆地划分为4种类型,塔里木、四川和鄂尔多斯3个古生代海相盆地具有相似的地质演化和生储体系。泛大陆解体后,震旦纪—早中奥陶世为被动大陆边缘,中晚奥陶... 从含油气盆地沉积-构造演化的视角和盆地性质转变的动态观出发,把中国西部的油气盆地划分为4种类型,塔里木、四川和鄂尔多斯3个古生代海相盆地具有相似的地质演化和生储体系。泛大陆解体后,震旦纪—早中奥陶世为被动大陆边缘,中晚奥陶世至志留纪为夭折前陆盆地,代表三大陆块与周边洋盆的盆山转换。构造演化在克拉通上的地质响应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沉积了2套烃源岩,即大陆边缘和“夭折”的前陆盆地阶段的沉积物;二是形成古隆起、古暴露和古岩溶,并在克拉通上有4个盆山转换面;三是晚古生代海侵盆地阶梯式地上超在早古生代海退盆地序列之上,导致下生上储和封隔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 三大克拉通 早古生代转换 烃源岩与碳酸盐岩储集层
下载PDF
龙门山造山带盆山转换时期的流体及流体迁移特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树根 王国芝 +1 位作者 徐国盛 李国蓉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24,共6页
采用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 ,研究了龙门山造山带盆山转换时期流体特征 ,揭示了造山带内和盆山间流体流动轨迹。盆山转换时期所形成的变质流体为多相盐水流体 ,形成于变形的初期。流体形成温度为 1 3 8.5~ 2 73 .5℃ ,压... 采用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 ,研究了龙门山造山带盆山转换时期流体特征 ,揭示了造山带内和盆山间流体流动轨迹。盆山转换时期所形成的变质流体为多相盐水流体 ,形成于变形的初期。流体形成温度为 1 3 8.5~ 2 73 .5℃ ,压力为 2 2 .5~ 2 7.0 MPa。流体的盐度变化较大 ,介于 5.1 %~ 3 3 .98%间 ,从早期到晚期流体的盐度具有由高到低再升高的特征。流体的δ1 8O介于 0 .1 9‰~ 9.1 4‰间。在造山带内部 ,流体以侧向迁移为主 ,水压裂隙将不同层位发生侧向迁移的流体连通 ,集中向一些部位迁移聚集形成复杂的流体运移网络系统。盆山间具有明显的压力梯度、温度梯度和地形梯度。在盆山接合部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 转换时期 沉积 川西前陆 变质流体 流体迁移 流体包裹体 油气形成
下载PDF
兰坪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演化 被引量:72
12
作者 牟传龙 王剑 +1 位作者 余谦 张立生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0-36,共7页
兰坪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形成和演化与金沙江洋的俯冲消减及洋陆转换过程密切相关,记录了其盆—山转换过程。早二叠世晚期—晚二叠世时期,由于金沙江洋的俯冲消减,形成了金沙江弧—盆系的空间配置,兰坪地区成为弧后盆地。早中三叠世,... 兰坪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形成和演化与金沙江洋的俯冲消减及洋陆转换过程密切相关,记录了其盆—山转换过程。早二叠世晚期—晚二叠世时期,由于金沙江洋的俯冲消减,形成了金沙江弧—盆系的空间配置,兰坪地区成为弧后盆地。早中三叠世,金沙江弧—盆系及东西两侧的昌都—兰坪陆块和中咱—中甸陆块的构造沉积式样发生大的转变,开始了兰坪中新生代盆- 山转换历史。由于弧陆碰撞作用,使得兰坪盆地由弧后盆地转化成弧后前陆盆地。盆地中缺失早三叠世的沉积,发育中三叠世至早白垩世的沉积,其沉积序列反映出由海相到陆相的演化。晚白垩世—早第三纪,由于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持续俯冲挤压,致使研究区的应力变为南北向的走滑拉张,兰坪盆地随之由弧后前陆盆地转化成走滑拉分盆地。盆地中堆积了第三纪的陆相磨拉石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生代 -转换 沉积地演化
下载PDF
大陆造山带盆-山转换的类型及阶段──以秦岭造山带为例 被引量:23
13
作者 杨志华 张传林 +1 位作者 朱立华 邓亚婷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73-282,共10页
盆 山转换是造山带研究中重要的内容。从秦岭和中国西部造山带实际中总结出来的盆 山转换的三种类型、三个阶段,对正确认识秦岭和中国大陆造山带的发展和演化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盆 山转换的第二、第三阶段的提出,有助于重新认识秦... 盆 山转换是造山带研究中重要的内容。从秦岭和中国西部造山带实际中总结出来的盆 山转换的三种类型、三个阶段,对正确认识秦岭和中国大陆造山带的发展和演化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盆 山转换的第二、第三阶段的提出,有助于重新认识秦岭乃至全球陆内造山带的特征和演化规律,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按盆地的属性与造山带之间的转换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及三个阶段:中- 新元古代洋壳或过渡性洋壳盆地与造山带之间的转换,形成古秦岭造山带和古中国板块( 或地台) ;古生代- 三叠纪板内( 或地台) 海相沉积盆地与造山带之间的转换形成中秦岭造山带和联合古陆( 或中国板块) ;印支期以来陆相沉积盆地与造山带之间的转换,形成新秦岭造山带和中国板块( 或地台) 的裂解。按造山带与沉积盆地之间的结构特征,可以分为造山带与沉积盆地走向基本一致的第Ⅰ类型造山带,造山带与沉积盆地走向不一致,甚至相互垂直的第Ⅱ类型造山带,以及深层构造岩片抽拉 逆冲推覆、叠加在陆相沉积盆地之上的第Ⅲ类型造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 大陆造 秦岭
下载PDF
洛扎县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被引量:24
14
作者 钟华明 夏军 +3 位作者 童劲松 鲁如魁 李运怀 徐生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1-457,共7页
在拉康组中发现了早白垩世小型特化类型菊石生物群,为确定该组时代和喜马拉雅地层区划提供了依据。分析结果显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亚(钙)碱性拉斑玄武岩系列火山岩和辉绿玢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大陆边缘裂谷型拉斑玄武岩相似,... 在拉康组中发现了早白垩世小型特化类型菊石生物群,为确定该组时代和喜马拉雅地层区划提供了依据。分析结果显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亚(钙)碱性拉斑玄武岩系列火山岩和辉绿玢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大陆边缘裂谷型拉斑玄武岩相似,表明新特提斯洋在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处于扩张阶段。初步确定晚白垩世宗卓组与下伏地层为不整合接触关系,为研究特提斯沉积盆地由被动陆缘盆地转变为“远缘前陆盆地”提供了依据,即沉积盆地性质转化的时间代表了新特提斯洋的闭合时代。在洛扎一带分布着以库拉抗日巨大岩基为代表的大量SP花岗岩,这些花岗岩是在喜马拉雅造山后碰撞作用阶段地壳快速隆升和大规模伸展拆离背景下地壳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白垩统拉康组 特提斯生物群 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 裂谷型拉斑玄武岩 角度不整合 -转换 sP花岗岩 后碰撞作用 喜马拉雅
下载PDF
秦岭—大别陆内造山带构造特征及抽拉构造造山模式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志华 晁会霞 +1 位作者 吴旭 王北颖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71,共9页
秦岭造山带是横贯我国中部著名的大陆造山带,是大陆构造中典型的陆内造山带。这种类型的造山带没有经历洋壳俯冲形成的那种主缝合带性质的造山带;也不是华北与扬子"板块"相互作用形成的对接或碰撞造山带;更不是所谓的复合型... 秦岭造山带是横贯我国中部著名的大陆造山带,是大陆构造中典型的陆内造山带。这种类型的造山带没有经历洋壳俯冲形成的那种主缝合带性质的造山带;也不是华北与扬子"板块"相互作用形成的对接或碰撞造山带;更不是所谓的复合型造山带。从秦岭造山带的组成、不同深度的结构特征、立交桥构造、盆-山转换中的结构样式、商丹带与勉略带的构造特征以及中央造山系(秦岭)中独特的南北向构造,深入讨论这些特征在秦岭造山带中的非板块构造属性;综合分析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秦岭陆内造山带形成的抽拉-逆冲岩片构造(抽拉构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内造 结构特征 -转换 立交桥构造 南北向与东西向构造 抽拉构造 中国秦岭
下载PDF
关于大陆动力学几个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志华 李勇 苏春乾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1997年第S1期1-14,共14页
本文对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密切关注的问题,如大陆裂解和碰撞的经典、非经典、非威尔逊旋回;盆─山转换的多类型多阶段;大陆垂向增生与侧向增生──是拆沉还是抽拉?造山带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大陆岩石圈发展与演化的“力源”等问... 本文对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密切关注的问题,如大陆裂解和碰撞的经典、非经典、非威尔逊旋回;盆─山转换的多类型多阶段;大陆垂向增生与侧向增生──是拆沉还是抽拉?造山带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大陆岩石圈发展与演化的“力源”等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和讨论,同时提出了笔者对上述问题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动力学 威尔逊旋回 -转换 垂向增生与侧向增生 大陆岩石圈结构 “力源”机制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第一、二排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
17
作者 郭文建 李天然 +2 位作者 冀冬生 施联红 韩杨 《地质与资源》 CAS 2023年第5期555-565,623,共12页
盆-山转换带一直是构造地质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开展其构造样式、形成演化及成藏过程解析,对揭示山前复杂构造的控藏作用、指导盆-山转换带的油气勘探均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运用地震资料解释、断层活动定量分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等手... 盆-山转换带一直是构造地质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开展其构造样式、形成演化及成藏过程解析,对揭示山前复杂构造的控藏作用、指导盆-山转换带的油气勘探均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运用地震资料解释、断层活动定量分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等手段,结合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第一、二排构造特征、演化过程、形成机制及控藏机理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南缘中段第一、二排构造主要发育基底卷入与盖层滑脱断层控制的双重构造样式.侏罗纪末期,齐古-昌吉褶皱带初具雏形;古近纪末期,霍玛吐褶皱带开始形成;第四纪,褶皱带被断裂强烈改造,形成断褶带,滑脱层对应力向盆内传递起重要作用.南缘中段发育多套烃源岩,形成了多期差异性的以“自生自储”和“古生新储”为主要组合模式的成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 构造样式 构造演化 油气成藏 -转换
下载PDF
西藏南部聂拉木地区侏罗纪—白垩纪盆—山转换过程中的沉积学响应
18
作者 朱同兴 周铭魁 +2 位作者 冯心涛 邹光富 李建忠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3-297,共5页
西藏南部聂拉木—定日地区沉积地层记录着侏罗纪被动大陆边缘到白垩纪前陆盆地的盆—山转换演化历史。侏罗纪发育巨大的海侵—海退沉积序列,晚侏罗世喜马拉雅特提斯海底扩张速度明显加快,从0.32cm/a上升为1.24cm/a。前陆盆地演化分为早... 西藏南部聂拉木—定日地区沉积地层记录着侏罗纪被动大陆边缘到白垩纪前陆盆地的盆—山转换演化历史。侏罗纪发育巨大的海侵—海退沉积序列,晚侏罗世喜马拉雅特提斯海底扩张速度明显加快,从0.32cm/a上升为1.24cm/a。前陆盆地演化分为早期深水复理石和晚期海相磨拉石两个阶段。前陆早期发育向上急剧加深的深水砂泥质复理石建造、黑色页岩建造和岛弧型火山岩建造沉积;前陆晚期海相磨拉石沉积总体表现为向上变粗、变浅的沉积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记录 -转换 侏罗纪-白垩纪 西藏南部
下载PDF
盆-山转换带构造变形特征及成因机制--以四川盆地东南部桑木场背斜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金赫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6-429,共14页
为了剖析湘鄂西“隔槽式”褶皱带前缘与川东南“隔挡式”褶皱带的叠置关系,探讨四川盆地东南缘盆山转换带构造变形特征及成因机制,基于现有的地震、测井、DEM数字高程及相关地质资料,以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为指导,对切过桑木场背斜的多条... 为了剖析湘鄂西“隔槽式”褶皱带前缘与川东南“隔挡式”褶皱带的叠置关系,探讨四川盆地东南缘盆山转换带构造变形特征及成因机制,基于现有的地震、测井、DEM数字高程及相关地质资料,以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为指导,对切过桑木场背斜的多条二维地震剖面进行了精细的解释,分析了其地质结构特征;利用平衡剖面技术建立了其运动学模型,分析了其构造演化特征。研究认为,桑木场背斜存在分层滑脱变形的变形机制,在垂向上具有相互叠置的结构特征,盖层的变形较为一致,以沿滑脱面的顺层剪切变形为主,背斜的整体构造格局受到盆地基底形态与齐岳山断裂的共同影响。齐岳山断裂是由数条倾向南东的基底逆冲断层组合而成的隐伏断裂系统,在其控制下形成的深部基底构造楔及叠瓦构造相互叠置,共同控制了背斜的变形。进一步分析表明,背斜的变形始于燕山期中期,其构造演化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加作用。在雪峰山西推应力的作用下,湘鄂西“隔槽式”褶皱带由东向西的递进构造变形控制了深部构造楔及叠瓦构造的活动,进而控制了背斜的主体构造形态。位于盆地内部的川东南“隔挡式”褶皱带对背盆山转换带构造变形特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背斜前翼,造成了背斜前翼宽缓,后翼陡窄的构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滑脱变形 地质结构 构造演化 齐岳断裂 -转换 四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