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再论骑驴与骑牛——汉文化圈中文人观念比较一例
被引量:
22
1
作者
张伯伟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24,共13页
驴、牛和马是古代的坐骑,但在中国、朝鲜、日本的传统诗文和绘画中,“骑驴”、“骑牛”或“骑马”却有着特殊的象征意味。唐代诗人孟浩然作为一个布衣诗人,他的骑驴在后代形成了一个典范。朝鲜古代文人接受了这种传统,但结合其自身的生...
驴、牛和马是古代的坐骑,但在中国、朝鲜、日本的传统诗文和绘画中,“骑驴”、“骑牛”或“骑马”却有着特殊的象征意味。唐代诗人孟浩然作为一个布衣诗人,他的骑驴在后代形成了一个典范。朝鲜古代文人接受了这种传统,但结合其自身的生活而选择牛为坐骑,其蕴含的精神同于中国诗人之骑驴,都是和骑马相对,表现了在朝与在野、出与处、仕与隐的对峙。有趣的是,尽管在日本诗人笔下也有骑驴的描写,但却消释了驴马相对的政治意味,仅仅是出于对中国诗人外在标志的模仿。从三个国家汉文学中有关骑驴和骑牛的描写中,可看出汉文化圈中文人观念的形成、演变以及东亚文学世界中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骑驴
骑牛
盂
浩然
汉文学
绘画
原文传递
论儒、释、道三教在孟浩然思想中的圆融统一
被引量:
2
2
作者
时花兰
《柳州师专学报》
2008年第1期30-32,共3页
对孟浩然的思想,历来有不同的看法,论文主要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盛唐文化背景、魏晋风流等对诗人的影响来分析儒、释、道三教在诗人思想中的融合统一。孟浩然自幼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儒家对"穷"、"达"的态度孕育了...
对孟浩然的思想,历来有不同的看法,论文主要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盛唐文化背景、魏晋风流等对诗人的影响来分析儒、释、道三教在诗人思想中的融合统一。孟浩然自幼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儒家对"穷"、"达"的态度孕育了他的仕隐思想,盛唐多元文化背景又使他吸收了佛、道精华,以玄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魏晋风度也影响着诗人的性格行为,从而造就了诗人思想中儒、释、道三教的圆融互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盂
浩然
儒
释
道
统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孟诗襄阳地名名胜考释
3
作者
高新伟
《襄樊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94-96,共3页
文章对孟浩然诗中的部分襄阳地名名胜作一考释,认为庞德公祖居渔梁洲,初隐于洄湖,终隐于鹿门山。檀溪源于旄旗山,流经虎头山,在城西一里左右入汉江,至迟在唐宪宗时期已经干涸,今在故址设有檀溪乡。大堤指环城堤防总称,今仅存老龙堤、护...
文章对孟浩然诗中的部分襄阳地名名胜作一考释,认为庞德公祖居渔梁洲,初隐于洄湖,终隐于鹿门山。檀溪源于旄旗山,流经虎头山,在城西一里左右入汉江,至迟在唐宪宗时期已经干涸,今在故址设有檀溪乡。大堤指环城堤防总称,今仅存老龙堤、护城堤。望楚山即今之虎头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盂
浩然
襄阳
地名名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孟洁然入吴越漫游的原因
被引量:
1
4
作者
渠红岩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10-113,共4页
孟浩然诗作中,山水诗约占半数,而这些山水诗大部分是写于其漫游吴越时。在众多的关于孟浩然的研究中,大都是从整体上分析的,而对于其漫游吴越这段重要人生经历则研究得不够全面。本文拟从几个方面分析其漫游原因:(1)仕途失意后...
孟浩然诗作中,山水诗约占半数,而这些山水诗大部分是写于其漫游吴越时。在众多的关于孟浩然的研究中,大都是从整体上分析的,而对于其漫游吴越这段重要人生经历则研究得不够全面。本文拟从几个方面分析其漫游原因:(1)仕途失意后的选择,(2)养真全节的心态;(3)道教的影响;(4)历史文化的传承熏染;(5)自然环境的陶冶,以期对这位盛世隐者有更深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
越
文学研究
唐代诗人
心态
审美观照
道教
文化
自然
盂
浩然
生平事迹
游历活动
原因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盂浩然游浙诗说略
5
作者
卢燕平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53-56,62,共5页
关于盂浩然的游浙诗,研究家诸说不同,该文参照新近的专家研究成果之长加以考析,对诗人的游浙诗按时序作一略述,使之有一个大致完整的面貌。
关键词
盂
浩然
游浙诗
越中
交游
山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兹华斯与孟浩然的诗歌境界比较
6
作者
余艳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422-424,共3页
华兹华斯与孟浩然生活在两个相隔久远的时代和两种迥然相异的文化传统中,居住地域亦相去甚远,他们之间的可比性在于二人有着同样的自然情怀,他们均主张以诗歌入自然,以情感入自然,把自然作为生命家园,在自然中寻求灵魂的净化和生命意义...
华兹华斯与孟浩然生活在两个相隔久远的时代和两种迥然相异的文化传统中,居住地域亦相去甚远,他们之间的可比性在于二人有着同样的自然情怀,他们均主张以诗歌入自然,以情感入自然,把自然作为生命家园,在自然中寻求灵魂的净化和生命意义的升华。二人在自然旨趣上的区别在于:华兹华斯在自然中寻求神性,并在神的怀抱中获得升华了的主体性,得到了“人的自然”;而孟浩然所寻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其中人的主体性并不高扬,在他的诗中,自然是“人化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兹华斯
盂
浩然
自然
诗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孟浩然和魏晋名士风流
7
作者
黄芝栋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07-109,共3页
孟浩然作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深受魏晋名士风流的影响。在生活方式上,倾慕名士风度,赞美隐逸,并且喜爱游赏自然山水;在精神境界上,崇尚自然,追求人格完美和个性自由;在诗歌创作上,深得陶渊明神韵,浑成自然。
关键词
盂
浩然
魏晋名士风度
自然
文学研究
山水田园诗派
文学影响
生活方式
唐代
诗歌创作
人格
个性
精神境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孟浩然“隐鹿门山”说合理的文学史表述
8
作者
赵建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79-81,共3页
两《唐书》及《唐才子传》等皆云孟浩然四十岁游京师前隐于鹿门山,现当代的文学史著作或认同此说,或有新见,各不相同。本文根据现有资料,主要是孟浩然诗,经过考证与分析,认为此问题较为合理的文学史表述为:孟浩然四十岁前绝大部分时间...
两《唐书》及《唐才子传》等皆云孟浩然四十岁游京师前隐于鹿门山,现当代的文学史著作或认同此说,或有新见,各不相同。本文根据现有资料,主要是孟浩然诗,经过考证与分析,认为此问题较为合理的文学史表述为:孟浩然四十岁前绝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涧南园,为学苦读。虽有居于鹿门山的时日,但不会很长,他在鹿门山的住宅,亦不过是偶尔盘桓的别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盂
浩然
隐居
鹿门山
涧南园
文学史表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新意
被引量:
1
9
作者
左汉林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1期53-54,共2页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首句用了驾鹤飞升的典故,赞美孟浩然像仙人一样远去,次句暗用了“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的典故,含有以成仙和放荡称赞孟浩然的深意。唐代士人包括孟浩然在内多不谨细行,孟浩然当时又对前途充满信心,...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首句用了驾鹤飞升的典故,赞美孟浩然像仙人一样远去,次句暗用了“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的典故,含有以成仙和放荡称赞孟浩然的深意。唐代士人包括孟浩然在内多不谨细行,孟浩然当时又对前途充满信心,因此他与李白在黄鹤楼的相见和分别,是一次欢会和壮别。并且,李白的别诗甚少凄苦之句,而多豪迈壮逸之词。由此可见,李白此诗是以飞升成仙、富贵风流称赞孟浩然,情感的基调是开朗的。过去论者多以为此诗表达了李白送故人远行时的惜别怅望之情的说法并不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鹤楼送
盂
浩然
之广陵》
李白
孟
浩然
总体风格
情感基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0
作者
李芸芸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2012年第11期59-59,共1页
1.李白在黄鹤楼为盂浩然饯行,课文描写了哪几个送别场景?
关键词
《黄鹤楼送别》
课时教学设计
盂
浩然
描写
课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11
作者
林青松
《海峡儿童(读写)(3-6年级)》
2012年第3期55-55,共1页
春满人间,绿草赏心,红花悦目,幽静的树林里,鸟语声声,微微润湿的空气中,散发出百花的芳香。
关键词
盂
浩然
黄鹤楼
广陵
鸟语
原文传递
一样流水别样声
12
作者
王春艳
《湖南教育(语文教师)》
2008年第11期45-45,共1页
李白的《送盂浩然之广陵》中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杜甫的七律《登高》中(前半首)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样的滚滚长...
李白的《送盂浩然之广陵》中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杜甫的七律《登高》中(前半首)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样的滚滚长江,同样是借景抒情,诗人表达的感情却不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水
《登高》
借景抒情
黄鹤楼
盂
浩然
长江
李白
七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泡泡填字
13
《初中全科导学》
2010年第9期63-63,共1页
横向 一、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中“烟花三月下扬州”的上句。 二、施耐庵所著《水浒传》中梁山起义军领袖。
关键词
《水浒传》
盂
浩然
黄鹤楼
起义军
施耐庵
李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盛唐诗人与旅游的关系
14
作者
渠正堂
《活力》
2009年第02X期174-174,共1页
一、盛唐诗人旅游的状况 盛唐,是指公元713年至766年。在这个时期,才华横溢的诗人辈出。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盂浩然、王维、高适、王之涣、王昌龄、李颀、崔颢等都活跃在这一时期。这些诗人各有其不同生活经历和风格特点,但他们都...
一、盛唐诗人旅游的状况 盛唐,是指公元713年至766年。在这个时期,才华横溢的诗人辈出。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盂浩然、王维、高适、王之涣、王昌龄、李颀、崔颢等都活跃在这一时期。这些诗人各有其不同生活经历和风格特点,但他们都喜欢旅游。文人旅游成为盛唐盛极一时的社会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唐诗人
文人旅游
风格特点
生活经历
社会风尚
盂
浩然
王之涣
王昌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和《赠汪伦》意境赏析
15
作者
袁见奇
《云南教育》
2003年第13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黄鹤楼送
盂
浩然
之广陵》
《赠汪伦》
意境
古诗
小学
语文
课程标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让人文之光闪耀——《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教学片断实录及反思
16
作者
郑百苗
《云南教育》
2003年第13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黄鹤楼送
盂
浩然
之广陵》
教学片断
小学
语文
教学反思
人文教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论骑驴与骑牛——汉文化圈中文人观念比较一例
被引量:
22
1
作者
张伯伟
机构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
出处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24,共13页
基金
国家"985工程"---"汉语言文学与民族认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成果之一
文摘
驴、牛和马是古代的坐骑,但在中国、朝鲜、日本的传统诗文和绘画中,“骑驴”、“骑牛”或“骑马”却有着特殊的象征意味。唐代诗人孟浩然作为一个布衣诗人,他的骑驴在后代形成了一个典范。朝鲜古代文人接受了这种传统,但结合其自身的生活而选择牛为坐骑,其蕴含的精神同于中国诗人之骑驴,都是和骑马相对,表现了在朝与在野、出与处、仕与隐的对峙。有趣的是,尽管在日本诗人笔下也有骑驴的描写,但却消释了驴马相对的政治意味,仅仅是出于对中国诗人外在标志的模仿。从三个国家汉文学中有关骑驴和骑牛的描写中,可看出汉文化圈中文人观念的形成、演变以及东亚文学世界中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
关键词
骑驴
骑牛
盂
浩然
汉文学
绘画
Keywords
donkey riding
ox riding
Meng Haoran; Chinese language literature; painting
分类号
I106.2-03 [文学—世界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儒、释、道三教在孟浩然思想中的圆融统一
被引量:
2
2
作者
时花兰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柳州师专学报》
2008年第1期30-32,共3页
文摘
对孟浩然的思想,历来有不同的看法,论文主要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盛唐文化背景、魏晋风流等对诗人的影响来分析儒、释、道三教在诗人思想中的融合统一。孟浩然自幼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儒家对"穷"、"达"的态度孕育了他的仕隐思想,盛唐多元文化背景又使他吸收了佛、道精华,以玄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魏晋风度也影响着诗人的性格行为,从而造就了诗人思想中儒、释、道三教的圆融互通。
关键词
盂
浩然
儒
释
道
统一
Keywords
Meng Haoran
Confucianism
Buddhism
Taoism
integration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孟诗襄阳地名名胜考释
3
作者
高新伟
机构
襄樊学院中文系
出处
《襄樊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94-96,共3页
文摘
文章对孟浩然诗中的部分襄阳地名名胜作一考释,认为庞德公祖居渔梁洲,初隐于洄湖,终隐于鹿门山。檀溪源于旄旗山,流经虎头山,在城西一里左右入汉江,至迟在唐宪宗时期已经干涸,今在故址设有檀溪乡。大堤指环城堤防总称,今仅存老龙堤、护城堤。望楚山即今之虎头山。
关键词
盂
浩然
襄阳
地名名胜
Keywords
Meng Hao-ran
Xiangyang
Names of places of interest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孟洁然入吴越漫游的原因
被引量:
1
4
作者
渠红岩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10-113,共4页
文摘
孟浩然诗作中,山水诗约占半数,而这些山水诗大部分是写于其漫游吴越时。在众多的关于孟浩然的研究中,大都是从整体上分析的,而对于其漫游吴越这段重要人生经历则研究得不够全面。本文拟从几个方面分析其漫游原因:(1)仕途失意后的选择,(2)养真全节的心态;(3)道教的影响;(4)历史文化的传承熏染;(5)自然环境的陶冶,以期对这位盛世隐者有更深的了解。
关键词
吴
越
文学研究
唐代诗人
心态
审美观照
道教
文化
自然
盂
浩然
生平事迹
游历活动
原因分析
Keywords
disappointment
taoism
culture, natural environment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I206.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盂浩然游浙诗说略
5
作者
卢燕平
机构
绍兴文理学院中文系
出处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53-56,62,共5页
文摘
关于盂浩然的游浙诗,研究家诸说不同,该文参照新近的专家研究成果之长加以考析,对诗人的游浙诗按时序作一略述,使之有一个大致完整的面貌。
关键词
盂
浩然
游浙诗
越中
交游
山阴
Keywords
Meng Haoran
travel in Zhejiang
central Yue
tour
Shanyin County
分类号
I207.3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兹华斯与孟浩然的诗歌境界比较
6
作者
余艳娟
机构
广东行政学院外语教研部
出处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422-424,共3页
文摘
华兹华斯与孟浩然生活在两个相隔久远的时代和两种迥然相异的文化传统中,居住地域亦相去甚远,他们之间的可比性在于二人有着同样的自然情怀,他们均主张以诗歌入自然,以情感入自然,把自然作为生命家园,在自然中寻求灵魂的净化和生命意义的升华。二人在自然旨趣上的区别在于:华兹华斯在自然中寻求神性,并在神的怀抱中获得升华了的主体性,得到了“人的自然”;而孟浩然所寻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其中人的主体性并不高扬,在他的诗中,自然是“人化自然”。
关键词
华兹华斯
盂
浩然
自然
诗性
Keywords
Wordsworth
Meng Haoran
nature
poetic style
分类号
I561.07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I207.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孟浩然和魏晋名士风流
7
作者
黄芝栋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07-109,共3页
文摘
孟浩然作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深受魏晋名士风流的影响。在生活方式上,倾慕名士风度,赞美隐逸,并且喜爱游赏自然山水;在精神境界上,崇尚自然,追求人格完美和个性自由;在诗歌创作上,深得陶渊明神韵,浑成自然。
关键词
盂
浩然
魏晋名士风度
自然
文学研究
山水田园诗派
文学影响
生活方式
唐代
诗歌创作
人格
个性
精神境界
Keywords
Meng Han-ran
Wei & Jin celebrities' casual and elegant life style
nature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I206.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孟浩然“隐鹿门山”说合理的文学史表述
8
作者
赵建成
机构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出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79-81,共3页
文摘
两《唐书》及《唐才子传》等皆云孟浩然四十岁游京师前隐于鹿门山,现当代的文学史著作或认同此说,或有新见,各不相同。本文根据现有资料,主要是孟浩然诗,经过考证与分析,认为此问题较为合理的文学史表述为:孟浩然四十岁前绝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涧南园,为学苦读。虽有居于鹿门山的时日,但不会很长,他在鹿门山的住宅,亦不过是偶尔盘桓的别业。
关键词
盂
浩然
隐居
鹿门山
涧南园
文学史表述
Keywords
Meng Haoran
live as a hermit
LuMen mountain
Jiannanuuan
statement in literary history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新意
被引量:
1
9
作者
左汉林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1期53-54,共2页
文摘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首句用了驾鹤飞升的典故,赞美孟浩然像仙人一样远去,次句暗用了“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的典故,含有以成仙和放荡称赞孟浩然的深意。唐代士人包括孟浩然在内多不谨细行,孟浩然当时又对前途充满信心,因此他与李白在黄鹤楼的相见和分别,是一次欢会和壮别。并且,李白的别诗甚少凄苦之句,而多豪迈壮逸之词。由此可见,李白此诗是以飞升成仙、富贵风流称赞孟浩然,情感的基调是开朗的。过去论者多以为此诗表达了李白送故人远行时的惜别怅望之情的说法并不准确。
关键词
《黄鹤楼送
盂
浩然
之广陵》
李白
孟
浩然
总体风格
情感基调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0
作者
李芸芸
机构
江苏灌南县张店镇中心小学
出处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2012年第11期59-59,共1页
文摘
1.李白在黄鹤楼为盂浩然饯行,课文描写了哪几个送别场景?
关键词
《黄鹤楼送别》
课时教学设计
盂
浩然
描写
课文
分类号
G623.20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11
作者
林青松
机构
三明市三元区实验小学四年一班
出处
《海峡儿童(读写)(3-6年级)》
2012年第3期55-55,共1页
文摘
春满人间,绿草赏心,红花悦目,幽静的树林里,鸟语声声,微微润湿的空气中,散发出百花的芳香。
关键词
盂
浩然
黄鹤楼
广陵
鸟语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一样流水别样声
12
作者
王春艳
机构
邵阳县红石中学
出处
《湖南教育(语文教师)》
2008年第11期45-45,共1页
文摘
李白的《送盂浩然之广陵》中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杜甫的七律《登高》中(前半首)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样的滚滚长江,同样是借景抒情,诗人表达的感情却不一样。
关键词
流水
《登高》
借景抒情
黄鹤楼
盂
浩然
长江
李白
七律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TV86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泡泡填字
13
出处
《初中全科导学》
2010年第9期63-63,共1页
文摘
横向 一、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中“烟花三月下扬州”的上句。 二、施耐庵所著《水浒传》中梁山起义军领袖。
关键词
《水浒传》
盂
浩然
黄鹤楼
起义军
施耐庵
李白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盛唐诗人与旅游的关系
14
作者
渠正堂
机构
焦作大学
出处
《活力》
2009年第02X期174-174,共1页
文摘
一、盛唐诗人旅游的状况 盛唐,是指公元713年至766年。在这个时期,才华横溢的诗人辈出。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盂浩然、王维、高适、王之涣、王昌龄、李颀、崔颢等都活跃在这一时期。这些诗人各有其不同生活经历和风格特点,但他们都喜欢旅游。文人旅游成为盛唐盛极一时的社会风尚。
关键词
盛唐诗人
文人旅游
风格特点
生活经历
社会风尚
盂
浩然
王之涣
王昌龄
分类号
F592.9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I207.2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和《赠汪伦》意境赏析
15
作者
袁见奇
机构
师宗县教师进修学校
出处
《云南教育》
2003年第13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黄鹤楼送
盂
浩然
之广陵》
《赠汪伦》
意境
古诗
小学
语文
课程标准
分类号
G623.203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让人文之光闪耀——《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教学片断实录及反思
16
作者
郑百苗
出处
《云南教育》
2003年第13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黄鹤楼送
盂
浩然
之广陵》
教学片断
小学
语文
教学反思
人文教育
分类号
G623.203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再论骑驴与骑牛——汉文化圈中文人观念比较一例
张伯伟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22
原文传递
2
论儒、释、道三教在孟浩然思想中的圆融统一
时花兰
《柳州师专学报》
200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孟诗襄阳地名名胜考释
高新伟
《襄樊学院学报》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试论孟洁然入吴越漫游的原因
渠红岩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盂浩然游浙诗说略
卢燕平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华兹华斯与孟浩然的诗歌境界比较
余艳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孟浩然和魏晋名士风流
黄芝栋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试论孟浩然“隐鹿门山”说合理的文学史表述
赵建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新意
左汉林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李芸芸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林青松
《海峡儿童(读写)(3-6年级)》
2012
0
原文传递
12
一样流水别样声
王春艳
《湖南教育(语文教师)》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泡泡填字
《初中全科导学》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盛唐诗人与旅游的关系
渠正堂
《活力》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和《赠汪伦》意境赏析
袁见奇
《云南教育》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让人文之光闪耀——《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教学片断实录及反思
郑百苗
《云南教育》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