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卒中后命名性失语症脑损伤定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叶娜 张玉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80-883,共4页
卒中后命名性失语症特指以命名不能为主要症状的卒中后失语综合征,其脑损伤部位一直不明确。近年来,基于MRI T_1WI的脑区定位研究发现,卒中后慢性期命名性失语症病变部位不确定,而急性期命名性失语症病变部位多位于优势半球颞叶;基于弥... 卒中后命名性失语症特指以命名不能为主要症状的卒中后失语综合征,其脑损伤部位一直不明确。近年来,基于MRI T_1WI的脑区定位研究发现,卒中后慢性期命名性失语症病变部位不确定,而急性期命名性失语症病变部位多位于优势半球颞叶;基于弥散张量成像的研究提示,皮质下白质,尤其是左侧额下回白质在命名加工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fMRI的脑网络研究认为,命名性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损伤与一些特定灰质脑区间的连接破坏有关。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语言加工可以划分为不同步骤,每一步又由不同脑区负责,而且对于不同词性,如动词和名词的加工,其过程也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名性失语 卒中后失语 皮质白质 脑网络 图片命名 综述
下载PDF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综合征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灿 吴慧杰 +3 位作者 李金遥 马倩倩 李鸣 杨薇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20-1022,共3页
2011年,Garcia-Monco等将存在胼胝体压部短暂性病变的临床综合征命名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综合征(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 syndrome,RESLES)[1]。RESLES被定义为可逆的胼胝体压部病变,有时也累及脑室周围白质,皮质下白质和基底神经... 2011年,Garcia-Monco等将存在胼胝体压部短暂性病变的临床综合征命名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综合征(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 syndrome,RESLES)[1]。RESLES被定义为可逆的胼胝体压部病变,有时也累及脑室周围白质,皮质下白质和基底神经节。RESLES病例中儿童较多,成人少见,且主要发生在日本等亚洲国家,本质是可逆的细胞毒性水肿,致病原因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胼胝体压部 综合征 可逆性 脑室周围白质 皮质白质 基底神经节 REVERSIBLE 细胞毒性 核磁共振 AEDS
下载PDF
慢性脑缺血对大鼠神经行为学和脑白质病理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晶 邓方 +1 位作者 乔松 冯加纯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646-650,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脑缺血及脑缺血合并高血压对大鼠脑白质行为学和病理学的变化的影响。方法5个月龄的正常Wistar雄性大鼠30只及自发性高血压Wistar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单纯缺血组12只,假缺血组9只,空白对照组9只;高血压+缺血组11只,单纯... 目的观察慢性脑缺血及脑缺血合并高血压对大鼠脑白质行为学和病理学的变化的影响。方法5个月龄的正常Wistar雄性大鼠30只及自发性高血压Wistar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单纯缺血组12只,假缺血组9只,空白对照组9只;高血压+缺血组11只,单纯高血压组9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作慢性前脑缺血模型。术后3个月用Morris水迷宫记录缺血前后大鼠空间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皮质下白质区髓鞘碱性蛋白(MBP)、高分子量神经丝蛋白(NF-H)和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结果:①单纯缺血组、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缺血组的逃避潜伏期均较假缺血组及空白对照组延长(P<0.01);单纯缺血组与单纯高血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缺血组比单纯缺血组及单纯高血压组逃避潜伏期延长趋势更明显。②与假缺血组比较,单纯缺血组、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缺血组皮质下白质GFAP阳性细胞数增多,MBP、NF-H阳性细胞数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缺血组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缺血组GFAP阳性细胞增多、MBP、NF-H阳性细胞减少趋势均较单纯缺血组和单纯高血压组明显。结论慢性脑缺血可导致大鼠空间记忆能力下降;脑白质GFAP表达增多,MBP、NF-H表达减少可能参与其病理生理过程;高血压可以明显加重上述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脑损害 慢性 大鼠 自发性高血压 记忆障碍 病理学 皮质白质
下载PDF
脑梗死合并脑白质疏松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分析
4
作者 陈博 《实用医技杂志》 2020年第1期112-114,共3页
脑梗死为神经内科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是因人体脑组织中局部区域出现供血障碍而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以及脑组织缺氧缺血坏死,其发生原因可能与吸烟、饮食不当、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精神压力等存在一定关联。而脑白质疏松症为人体... 脑梗死为神经内科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是因人体脑组织中局部区域出现供血障碍而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以及脑组织缺氧缺血坏死,其发生原因可能与吸烟、饮食不当、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精神压力等存在一定关联。而脑白质疏松症为人体大脑皮质下白质损害的一种神经影像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质疏松症 脑组织缺氧 人体大脑 供血障碍 皮质白质 神经内科 缺血坏死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病人临床特点的性别差异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黄丽醒 陈红霞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3期367-369,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病人临床特点的性别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7年3月我院神经科收治的57例多发性硬化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57例中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2.17,发病年龄男性为32.61岁±11.80岁,女性为39.44岁±13.18...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病人临床特点的性别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7年3月我院神经科收治的57例多发性硬化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57例中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2.17,发病年龄男性为32.61岁±11.80岁,女性为39.44岁±13.18岁,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病人首发症状出现麻木66.67%,男性为33.33%,男女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58,P=0.018);疾病发展过程中,女性病人疼痛发生率为61.54%,男性为33.33%,女性比男性更易出现疼痛症状;女性比男性更易出现麻木症状(χ2=6.266,P=0.012)。电生理检查中,男性视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异常率分别为77.78%,90%,55.56%;女性患三种诱发电位的异常率分别为70.83%,84.21%,53.33%,两者检出率相近。磁共振检查中,女性大脑皮质下白质病灶的检出率为64.10%,男性检出率为33.33%,女性显著高于男性(χ2=4.700,P=0.030)。结论多发性硬化病人临床特点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更易出现疼痛或麻木症状,大脑皮质下白质病灶检出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性别差异 疼痛 麻木 大脑皮质白质病灶
下载PDF
脑白质高信号与阿尔茨海默病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梁春华 颜学勤 +1 位作者 黄耀辉 肖小华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541-546,共6页
目的 采用定量化软件计算各部位脑白质高信号(WMH)体积,并分析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65例、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67例、认知正常者(NC) 65例。所有参与者... 目的 采用定量化软件计算各部位脑白质高信号(WMH)体积,并分析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65例、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67例、认知正常者(NC) 65例。所有参与者均已完善认知量表评估。通过ITK-SNAP软件分别标注并计算深部皮质下白质高信号(DWMH)、脑室旁白质高信号(PVWMH)和总脑白质高信号WMH体积,比较不同程度认知障碍患者间的各部位WMH体积的差异,通过Spearman偏相关性分析评估各WMH体积与认知评分及不同认知域之间的关系。结果 AD组、MCI组和NC组的DWMH、PVWMH和总WMH体积存在显著差异,AD组的各部位WMH体积最大,健康对照组的各部位WMH体积最小。两两组间比较还发现,在PVWMH和总WMH体积上,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调整年龄、受教育年限、脑血管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混杂因素后,各WMH体积与认知评分呈负相关,其中PVWMH及总WMH体积与认知评分的相关性更强。在单个认知域方面,DWMH、PVWMH和总WMH体积均与定向力、延迟回忆和注意力呈负相关,其中与定向力的相关性最强(r=-0.287、-0.305、-0.312),此外PVWMH和总WMH体积还与计算力障碍相关(r=-0.281、-0.254)。结论 各部位WMH体积与认知障碍密切相关,认知损害越重,WMH体积越大;与DWMH体积相比,PVWMH和总WMH体积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更强。DWMH、PVWMH和总WMH体积均与定向力、延迟回忆和注意力障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深部皮质白质高信号 脑室旁白质高信号 认知障碍
下载PDF
高龄老人不同类型及程度脑白质损害的血管危险因素及与动脉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月菊 李鹏 +3 位作者 侯宝元 董凌燕 李虹 李建中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38-841,共4页
目的分析高龄老人不同程度脑室旁白质损害及皮质下白质损害的血管危险因素及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根据头颅磁共振成像将151例高龄老人脑室旁白质损害和皮质下白质损害严重程度分级,对比分析不同级别患者认知评分、血管危险因素、腔隙... 目的分析高龄老人不同程度脑室旁白质损害及皮质下白质损害的血管危险因素及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根据头颅磁共振成像将151例高龄老人脑室旁白质损害和皮质下白质损害严重程度分级,对比分析不同级别患者认知评分、血管危险因素、腔隙性梗塞数目、颈动脉斑块指数及颅内血管脑血流动力学的差异。结果中重度脑室旁白质损害和皮质下白质损害均表现认知功能障碍(P<0.05),中重度脑室旁白质损害患者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重度皮质下白质损害血脂和腔隙性梗塞数目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重度脑室旁白质损害表现大小动脉硬化(P<0.05),而中重度皮质下白质损害仅表现大动脉硬化(P<0.05)。结论血管危险因素和动脉硬化参与脑室旁白质损害和皮质下白质损害形成既有相似点,又有区别点,脑室旁白质损害和皮质下白质损害均导致认知功能损害,小血管硬化及低灌注状态可能参与脑室旁白质损害的形成,血脂因素和腔隙性梗塞可能涉及皮质下白质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旁白质损害 皮质白质损害 认知障碍 血管危险因素 动脉硬化
下载PDF
脑白质病变部位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沈友进 钟建立 +2 位作者 梁国忻 蔡思莹 许富贵 《基层医学论坛》 2021年第13期1845-1847,共3页
目的研究脑白质病变(WML)部位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20年5月佛山市禅城区永安医院收治的112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患者入院时(发病72 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目的研究脑白质病变(WML)部位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20年5月佛山市禅城区永安医院收治的112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患者入院时(发病72 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WML发病部位[脑室旁白质病变(PWMLs)、皮质下白质病变(DWMLs)]等一般资料,根据改良Rankin预后等级量表(MRS)评分评价ACI患者近期(出院1个月)预后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I患者近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判断WML发病部位与ACI近期预后的关系。结果112例ACI患者出院1个月后64例(57.14%)MRS评分0~2分,纳入预后良好组;48例(42.86%)MRS评分3~5分,纳为预后不良组。预后不良组年龄、白细胞总数、NIHSS评分及糖尿病史、DWMLs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除年龄(OR=1.092,95%CI=1.020~1.169)、糖尿病史(OR=1.005,95%CI=1.001~1.009)、白细胞总数(OR=1.021,95%CI=1.002~1.040)、NIHSS评分(OR=1.260,95%CI=1.090~1.457)外,WML发病部位(OR=2.650,95%CI=1.042~6.739)亦是ACI患者近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ACI患者近期预后不仅与年龄、糖尿病史、白细胞总数及NIHSS评分有关,还与WML发病部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脑室旁白质病变 皮质白质病变 近期预后
下载PDF
皮质下白质脑病脑循环动力学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陆连第 刘雪莲 刘晓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1183-1184,共2页
目的探讨皮质下白质脑病(SAE)脑循环动力学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对70例SAE患者进行影像学及脑循环动力学检查,同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SAE分型Ⅲ型与Ⅰ型和Ⅱ型相比,痰浊阻窍型、瘀血阻络型与其他证型相比脑循环动力学检查平均... 目的探讨皮质下白质脑病(SAE)脑循环动力学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对70例SAE患者进行影像学及脑循环动力学检查,同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SAE分型Ⅲ型与Ⅰ型和Ⅱ型相比,痰浊阻窍型、瘀血阻络型与其他证型相比脑循环动力学检查平均流速及流量显著降低,外周阻力与特性阻抗显著增高;Ⅰ型以瘀血阻络证发生率最高,Ⅱ型以痰浊阻窍证发生率最高,Ⅲ型以瘀血阻络证及肾精亏虚证发生率最高。结论SAE发病程度与微循环有关,SAE中医证型以痰浊阻窍证、瘀血阻络证为主,两证型脑循环动力学平均流速及流量显著降低,外周阻力与特性阻抗显著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白质脑病 脑循环动力学 中医辨证
下载PDF
氟西汀治疗有白质脑病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习红 沈鸣九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45-1247,共3页
目的:探讨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有脑部白质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首次卒中患者67例,均经CT或MRI证实。Ⅰ组:仅有原发灶32例。Ⅱ组:除原发病灶伴有白质脑病35例,均以HAMD抑郁量表评分≥8分。两组均以氟西汀每日晨服1粒,连续6... 目的:探讨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有脑部白质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首次卒中患者67例,均经CT或MRI证实。Ⅰ组:仅有原发灶32例。Ⅱ组:除原发病灶伴有白质脑病35例,均以HAMD抑郁量表评分≥8分。两组均以氟西汀每日晨服1粒,连续6周。结果:Ⅰ、Ⅱ组3、6周抑郁症状均有改善,Ⅰ组疗效迅速显著,Ⅱ组见效迟,恢复程度较少。结论:氟西汀治疗PSD(调节5-羟色胺浓度,能改善抑郁症状)对具有白质损害的患者起效慢,疗效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西汀 卒中 抑郁 皮质白质脑病
下载PDF
CT的白质低密度与Binswangers病
11
作者 刘玉茹 《山西临床医药》 1999年第4期289-290,共2页
关键词 皮质白质脑病 CT 诊断 白质低密度
下载PDF
脑叶出血10例临床分析
12
作者 侯静波 《中原医刊》 2006年第6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脑叶出血 临床分析 皮质白质出血 出血患者
下载PDF
皮质下白质出血的病因分析
13
作者 赵俊丽 刘萍 赵为逊 《天津医药》 CAS 2000年第8期485-486,共2页
<正> 脑叶出血(loba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LCH)是指发生在大脑皮质下的白质出血,发病率为16.52%,仅次于壳核出血。我院自1988年6月~1997年1月间共收治558例经CT确诊的脑叶出血,本文就其病因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正> 脑叶出血(loba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LCH)是指发生在大脑皮质下的白质出血,发病率为16.52%,仅次于壳核出血。我院自1988年6月~1997年1月间共收治558例经CT确诊的脑叶出血,本文就其病因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13例、女245例,男女之比为1.28:1。≤20岁36例,21~40岁106例,~60岁174例,~80岁233例,≥81岁9例,平均年龄53岁。有高血压史者246例,另有35例高血压病史不详,住院连续监测发现血压高于正常。有肝硬化史者3例。血液病2例,1例血小板为66×10~9/L,化验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均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白质出血 病因分析 脑叶出血 诊断
下载PDF
你知道脑小血管病么
14
作者 范欣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1年第3期23-23,共1页
很多患者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了脑血管疾病,自己却没有任何察觉。后期随着疾病进展,出现了其他症状才得以重视。其实,应该早期进行排查,寻找危险因素,因为这有可能是脑小血管病。脑小血管病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动脉、微动脉、毛细... 很多患者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了脑血管疾病,自己却没有任何察觉。后期随着疾病进展,出现了其他症状才得以重视。其实,应该早期进行排查,寻找危险因素,因为这有可能是脑小血管病。脑小血管病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腔隙性脑梗死、脑出血、皮质下白质病变、脑微出血和微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腔隙性脑梗死 脑微出血 小静脉 微静脉 微动脉 小动脉 皮质白质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蓓蓓 石正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3736-3740,3744,共6页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CADASIL)是一种中年期发病,表现为阿尔茨海默病和偏瘫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小动脉病,该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先兆偏头痛、频发性皮质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缺血性脑卒...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CADASIL)是一种中年期发病,表现为阿尔茨海默病和偏瘫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小动脉病,该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先兆偏头痛、频发性皮质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缺血性脑卒中、认知能力下降以及精神疾病。近年来,虽然该病在世界各地均有报道,但临床医师对其认识还存在一定不足,误诊率和漏诊率较高。本文总结了该病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表现、病理检查及基因筛查,同时介绍了新出现的CADASIL量表在该病诊断中的应用,以期为临床早期准确诊治CADASIL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梗死和白质脑病 CADASIL量表 诊断 综述
下载PDF
12例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8
16
作者 易芳 唐海云 +6 位作者 许宏伟 周琳 胡雅岑 孙启英 姚凌雁 杨欢 周亚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9-554,共6页
目的:分析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the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 目的:分析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the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通过基因确诊的CADASIL患者1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危险因素、MRI影像学特征和Notch3基因突变。结果:12例患者年龄为(47.25±9.49)岁,临床表现以认知障碍(75%)和脑卒中事件(58.3%)最常见,2例表现为脑出血。合并偏头痛少见(25%)。MRI均存在累及脑室旁和深部白质的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和腔隙及血管周围间隙(perivascular spaces,PVS)扩大。WMH主要累及额顶叶(100%)、颞叶(83.3%)、外囊(66.7%)、枕叶(41.6%)、胼胝体(41.6%)和颞极(33.3%);腔隙主要累及额叶(91.6%)、顶叶(83.3%)、颞叶(66.7%)、基底节区(66.7%)、脑干(41.6%)、枕叶(33.3%)、小脑(8.3%);扩大的PVS均位于基底节区(100%),部分累及皮层下(45.4%)。脑出血患者WMH程度较轻(Fezakas评分为1~2分),且外囊无受累。16.7%患者存在颅内大动脉狭窄。12例患者中共检测到8种不同的Notch3基因突变,位于6号外显子的c.1013G>C p.(Cys338Ser)为CADASIL新的致病突变。结论:本组以脑出血为表现的患者脑白质病变较轻,基因型亦有特异性,其临床表型可能与影像学、基因表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 磁共振成像 NOTCH3基因 白质高信号 腔隙 血管周围间隙
下载PDF
CADASIL患者的中枢前庭功能损害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桂萍 唐澍 +2 位作者 刘旸 王朝霞 袁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评价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cerebral autosomald 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的前庭功能状态。方法CADASIL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17名,进行眼震电... 目的评价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cerebral autosomald 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的前庭功能状态。方法CADASIL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17名,进行眼震电图检查,包括凝视性眼震试验、自发性眼震试验、水平扫视试验、水平跟踪试验、水平视动性眼震试验和温度试验,比较两组间结果的差异。结果两组受试者均未发现自发性眼震和凝视性眼震。水平扫视试验中,两组间扫视潜伏期和扫视速度无统计学差异。CADASIL组扫视准确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向左扫视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51,P<0.05)。水平跟踪试验中,CADASIL组跟踪增益值(gain,G)(G左:0.79±0.08,G右:0.76±0.12)小于对照组(G左:0.87±0.04,G右:0.86±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39、-2.911,均P<0.05)。按照跟踪曲线类型将CADASIL组分为跟踪正常亚组和跟踪异常亚组,发现头晕症状与跟踪运动异常有关(P<0.05)。水平视动性眼震试验发现CADASIL组视动性眼震增益值(G左:0.79±0.17,G右:0.78±0.18)小于对照组(G左:0.90±0.08,G右:0.89±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2、-2.335,均P<0.05)。1例患者进行了温度试验,表现为固视抑制失败。结论CADASIL患者存在中枢前庭功能损害,并且与患者的头晕症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梗死和白质脑病 眼震电图 前庭功能检查
下载PDF
中国遗传性脑小血管病临床实践工作建议 被引量:5
18
作者 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 遗传性脑小血管病全国协作组 +3 位作者 袁云 曾进胜 王朝霞 洪道俊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48-859,共12页
遗传性脑小血管病(hereditary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hCSVD)是一组由单基因突变导致的罕见脑小血管疾病。尽管不同类型hCSVD患者的发病年龄存在很大的变异,但青中年起病(≤45岁)的卒中具有重要临床提示价值。患者主要表现为认... 遗传性脑小血管病(hereditary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hCSVD)是一组由单基因突变导致的罕见脑小血管疾病。尽管不同类型hCSVD患者的发病年龄存在很大的变异,但青中年起病(≤45岁)的卒中具有重要临床提示价值。患者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减退、肢体运动障碍、情感障碍等症候群,且多数类型伴随脑外器官的损害。影像学和病理检查显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病变、脑微出血和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具有代表性的病种主要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及白质脑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及白质脑病、HTRA1相关显性遗传性脑小血管病、胶原蛋白4A1/2相关脑小动脉病、视网膜血管病变伴白质脑病和系统性表现、显性遗传性脑淀粉样血管病和Fabry病等。近年来我国学者在这些疾病的诊疗中发现并总结了中国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流程,因此我们组织从事该类疾病诊治和研究的专家,以我国hCSVD相关研究为基础,参考国外相关文献,针对不同类型hCSVD的临床和影像特点、诊治方法提出临床工作建议,以指导临床医师在卒中诊疗工作中能识别hCSVD,使患者及时得到明确诊断和规范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脑小血管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伴皮质梗死及白质脑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脑动脉病伴皮质梗死及白质脑病 HTRA1相关显性遗传性脑小血管病 胶原蛋白4A1/2相关脑小动脉病 视网膜血管病变伴白质脑病和系统性表现 淀粉样前体蛋白相关遗传性脑淀粉样血管病 Fabry病
原文传递
伴皮质下梗死及白质脑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的NOTCH3基因诊断 被引量:6
19
作者 唐晓梅 杨静芳 +4 位作者 冯秀丽 牛小媛 李阳 陈秀云 陈彪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分析伴皮质下梗死及白质脑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的NOTCH3基因突变类型。方法对临床诊断为CADASIL的4例先证者、来自3个家系10例患者及4例无类似临床表现成员、以及10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NOTCH3基因PCR扩增及变性高... 目的分析伴皮质下梗死及白质脑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的NOTCH3基因突变类型。方法对临床诊断为CADASIL的4例先证者、来自3个家系10例患者及4例无类似临床表现成员、以及10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NOTCH3基因PCR扩增及变性高压液相色谱分析(DHPLC)检测;对DH-PLC阳性结果进行DNA双向测序,明确致病性突变或多态类型。结果在CADASIL先证者及其家系患者中共发现134半胱氨酸→酪氨酸(Cys134Tyr)、141精氨酸→半胱氨酸(Arg141Cys)、90精氨酸→半胱氨酸(Arg90Cys)3种突变类型,存在于第3、第4外显子,为杂合错义突变。同时发现15种多态类型。其中家系1和家系2中分别发现1名成员与先证者存在相同位点的NOTCH3基因致病性突变,尚未出现与先证者相应的临床表现,被确定为临床前期患者。结论NOTCH3单基因突变是CADASIL的分子遗传学基础,第3、4外显子可能是中国CADASIL家系的热点突变区。第4外显子Cys134Tyr突变类型为国内首次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梗死及白质脑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 NOTCH3基因 突变
下载PDF
CADASIL的磁共振影像学、临床表现及Notch3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伟 李少武 +3 位作者 李玉香 牛松涛 王拥军 张在强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6期432-436,共5页
目的探讨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和基因突变类型。方法收集非家系CADASIL患者... 目的探讨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和基因突变类型。方法收集非家系CADASIL患者,对其颅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点、临床表现和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录11例患者,其中患有头痛者5例(45.45%)、记忆力下降者5例(45.45%)。11例患者均进行了MRI检查,有脑干损害的患者7例(63.63%),其中脑干损害患者全部存在脑桥病变。进行心理评测的7例患者中存在焦虑和(或)抑郁的患者有4例(57.14%)。5例患者进行了基因检测,其中4例(80%)为Notch3基因外显子4位点突变,1例(20%)为Notch3基因外显子3位点突变。结论头痛是CADASIL患者的重要临床特点;脑桥是CADASIL患者常见的脑干受累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 临床表现 磁共振成像 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