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8篇文章
< 1 2 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鲁氏菌病诊疗指南(试行) 被引量:306
1
《传染病信息》 2012年第6期323-324,359,共3页
布鲁氏菌病(又称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患病的羊、牛等疫畜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布鲁氏菌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途径传播。急性期病例以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关节疼痛... 布鲁氏菌病(又称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患病的羊、牛等疫畜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布鲁氏菌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途径传播。急性期病例以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关节疼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慢性期病例多表现为关节损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诊疗指南 人畜共患疾病 布鲁氏菌感染 淋巴结肿大 布鲁菌病 皮肤黏膜 关节疼痛
下载PDF
维A酸类药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对策 被引量:99
2
作者 冯素英 林麟 靳培英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85-486,共2页
关键词 维A酸类药 不良反应 妊娠 致畸性 皮肤黏膜
原文传递
抗菌药物联合乌司他丁对酒精性肝病大鼠创伤弧菌脓毒症的作用 被引量:22
3
作者 卢中秋 赵初环 +5 位作者 李惠萍 李海燕 吴斌 李景荣 胡国新 黄唯佳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74-478,共5页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联合乌司他丁对酒精性肝病大鼠创伤弧菌脓毒症的实验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酒精灌胃联合自由饮酒制作大鼠酒精性肝病模型,右下肢皮下注射创伤弧菌感染肝病大鼠,制作酒精性肝病大鼠创伤弧菌脓毒症模型15只,随机分1~3组,分...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联合乌司他丁对酒精性肝病大鼠创伤弧菌脓毒症的实验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酒精灌胃联合自由饮酒制作大鼠酒精性肝病模型,右下肢皮下注射创伤弧菌感染肝病大鼠,制作酒精性肝病大鼠创伤弧菌脓毒症模型15只,随机分1~3组,分别于染菌后12h经腹腔注射药物,1次12h,治疗10d。第1组用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第2组应用头孢哌酮和左氧氟沙星,第3组应用头孢哌酮和左氧氟沙星联合乌司他丁。观察大鼠的活动、皮肤黏膜颜色、右下肢感染创口、存活数等。第1组大鼠死亡后,第2组和第3组治疗10d后颈动脉取血液及患肢病变组织进行细菌培养,取大鼠右大腿肌肉、肝脏、肺脏的电镜标本,观察治疗前后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各组大鼠12h后,皮温升高,右下肢明显肿胀,皮肤发紫,精神萎靡,活动减少,呼吸急促。第1组大鼠均在24~48h内死亡,血液及患肢病变组织培养出创伤弧菌。2、3组大鼠药物治疗后,精神萎靡状态及呼吸急促等明显改善,3~5d后患侧大腿病变处溃破糜烂,10d后两组大鼠均存活,血液及患肢病变组织培养均为阴性。第3组与第2组比较,前者状态恢复好。抗菌药物治疗前后主要脏器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明显减轻,抗菌药物联合乌司他丁对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减轻更为显著。结论应用足量头孢哌酮和左氧氟沙星对酒精性肝病大鼠创伤弧菌脓毒症具有显著的疗效,头孢哌酮和左氧氟沙星联合乌司他丁的疗效更佳,为临床治疗创伤弧菌脓毒症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乌司他丁 抗菌药物 脓毒症 大鼠 超微结构改变 左氧氟沙星 头孢哌酮 创伤弧菌感染 腹腔注射药物 治疗前后 精神萎靡 呼吸急促 组织培养 治疗作用 肝病模型 皮下注射 生理盐水 皮肤黏膜 下肢感染 细菌培养 病变组织
原文传递
核医学科工作人员职业性内照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红波 张庆召 +2 位作者 张震 侯长松 孙全富 《中国辐射卫生》 2016年第2期251-254,共4页
核医学是研究核素和核射线在医学上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其特点是将放射性药物引入机体,因此核医学实践过程中放射线的来源主要是各种放射性药物,为非密封源,可经由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或伤口进入人体,在体内发射β或γ射线... 核医学是研究核素和核射线在医学上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其特点是将放射性药物引入机体,因此核医学实践过程中放射线的来源主要是各种放射性药物,为非密封源,可经由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或伤口进入人体,在体内发射β或γ射线引起内照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科 内照射 工作人员 职业性 放射性药物 医学实践 非密封源 皮肤黏膜
原文传递
心理护理干预在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2
5
作者 赵晓艳 陶湘雨 陈蓉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4期1722-1723,共2页
我国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中毒,在急性中毒中占第一位,特点是起病急、病情危重、病死率高等,对社会家庭的危害大。有机磷农药中毒主要是通过人体呼吸道及皮肤黏膜进入人体,部分患者由于误服或口服有机... 我国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中毒,在急性中毒中占第一位,特点是起病急、病情危重、病死率高等,对社会家庭的危害大。有机磷农药中毒主要是通过人体呼吸道及皮肤黏膜进入人体,部分患者由于误服或口服有机磷农药造成急性中毒,中毒前后由于患者心理状态不稳定,严重影响患者的疾病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干预 口服农药 人体呼吸道 农药生产 急性中毒 患者心理状态 社会家庭 疾病知识 依从性 皮肤黏膜
下载PDF
抗疱疹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6
作者 林靖雯 陈谦明 周红梅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0-62,共3页
关键词 抗疱疹病毒药物 人类疱疹病毒8型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1型 单纯疱疹病毒2型 巨细胞病毒 皮肤黏膜 口腔黏膜
原文传递
人乳头瘤病毒在宫颈癌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7
作者 薛剑侠 王玉兰 +5 位作者 李晓旭 郭敏红 郝美峰 靳晓乐 韩利强 索玉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4期542-543,共2页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具有高度的种属特异性,人类的皮肤黏膜是其天然宿主,HPV和其他病毒一样,通过整合到宿主细胞的细胞核内发挥其致病作用,但HPV感染有自限性,90%感染HPV的女性可以自愈。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PAPILLOMAVIRUS 高危型 皮肤黏膜 细胞外基质 宿主细胞 自限性 天然宿主 种属特异性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先天性梅毒 被引量:19
8
作者 康丽丽 肖昕 +1 位作者 余明 熊爱华 《中国医刊》 CAS 2005年第10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梅毒 病原学 苍白螺旋体 皮肤黏膜 宫内感染 鉴别诊断
下载PDF
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致严重精神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例 被引量:18
9
作者 龙恩武 《中国药物警戒》 2009年第9期565-566,共2页
病例:患者,男,43岁,因“乏力、纳差、恶心7天,加重3天”,于2008年11月24日来院就诊。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查体:心率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0/80mmHg(1mmHg=0.133kPa),体温37... 病例:患者,男,43岁,因“乏力、纳差、恶心7天,加重3天”,于2008年11月24日来院就诊。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查体:心率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0/80mmHg(1mmHg=0.133kPa),体温37℃;营养中等,步入病房,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对答切题,皮肤黏膜巩膜中度黄染,未见肝掌及蜘蛛痣。乙肝病原学检查结果示: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雷贝拉唑钠 肠溶胶囊 精神 药物过敏史 传染病史 皮肤黏膜 表面抗原
下载PDF
神经白塞病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0
作者 周中和 何祥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神经白塞病 研究进展 皮肤黏膜 病理机制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提肛肌肌瓣对合重叠缝合法治疗产后阴道松弛 被引量:17
11
作者 黄威 高亮 刘晓燕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7-188,共2页
目的探讨一种有效治疗产后阴道松弛的手术方法。方法经阴道口皮肤黏膜交界处切开,剥离阴道黏膜,分离出撕裂的提肛肌,形成两个肌瓣。将两肌瓣对合重叠拉紧缝合后缝合阴道黏膜,并形成阴道黏膜隆突。结果1998年6月至2002年6月将此法用于21... 目的探讨一种有效治疗产后阴道松弛的手术方法。方法经阴道口皮肤黏膜交界处切开,剥离阴道黏膜,分离出撕裂的提肛肌,形成两个肌瓣。将两肌瓣对合重叠拉紧缝合后缝合阴道黏膜,并形成阴道黏膜隆突。结果1998年6月至2002年6月将此法用于21例产后阴道松弛的患者,术后随访16例,随访3个月至2年,患者均感手术后提高了性生活质量。结论此方法可以提高患者性生活质量,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阴道松弛 提肛肌 肌瓣 缝合法 性生活质量 阴道黏膜 2002年 1998年 手术方法 有效治疗 皮肤黏膜 术后随访 阴道口 患者 手术后
原文传递
尖锐湿疣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7
12
作者 奚丹 李如觐 赵太娟 《中国性科学》 2008年第5期25-26,28,共3页
关键词 治疗方法 尖锐湿疣 人类乳头瘤病毒 增生性疾病 皮肤黏膜 传播疾病 年发病率 物理疗法
下载PDF
新生儿黄疸120例护理 被引量:17
13
作者 崔艳莉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245-1247,共3页
新生儿黄疸是指出生28d之内新生儿的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尤其是未结合胆红素的升高,所引起的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未结合胆红素 新生儿时期 黄疸指数 胆红素代谢 低体质量儿 溶血性黄疸 胆红素水平 皮肤黏膜 光照疗法
下载PDF
52例水痘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4
14
作者 胡春兰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9年第9期2499-2500,共2页
关键词 临床观察 水痘病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带状疱疹病毒 护理 接触传播 皮肤黏膜 飞沫传播
下载PDF
氢氟酸烧伤的致伤机制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新刚 张元海 韩春茂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95-1297,共3页
氢氟酸(hydrofluoric acid)是一种具有高度危险性的无机酸,现已被广泛用于化学工业、电子制造业、玻璃刻蚀、冶炼及日常保洁等领域.氢氟酸可通过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进入人体,不但对局部组织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还可引起... 氢氟酸(hydrofluoric acid)是一种具有高度危险性的无机酸,现已被广泛用于化学工业、电子制造业、玻璃刻蚀、冶炼及日常保洁等领域.氢氟酸可通过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进入人体,不但对局部组织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还可引起全身毒性反应.2.5%总体表面积(total body surface area,TBSA)的氢氟酸烧伤就可引起死亡[1].在某些地区氢氟酸导致的烧伤发生率已经跃居化学性烧伤的第一位[2].因此,提高对氢氟酸烧伤及其致伤机制的正确认识,恰当及时地处理氢氟酸烧伤患者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就氢氟酸烧伤的致伤机制及治疗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氟酸烧伤 致伤机制 治疗 全身毒性反应 化学性烧伤 化学工业 皮肤黏膜 腐蚀作用
原文传递
恶性肿瘤患者Ⅳ度骨髓抑制的护理36例 被引量:13
16
作者 尉玉芬 赵立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年第6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恶性肿瘤患者 Ⅳ度骨髓抑制 2004年6月 2003年1月 白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 骨髓抑制期 毒性反应 全血减少 皮肤黏膜 效果满意 护理报告 限制性 安全度 化疗后 出现
原文传递
45例莫西沙星不良反应病例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邬丹莲 陈志高 +1 位作者 窦文琴 陈婷婷 《中国药物警戒》 2013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至2011年我院的45例莫西沙星不良反应按照性别、年龄、给药途径等方法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近3年我院莫西沙星不良反应逐年增加,2...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至2011年我院的45例莫西沙星不良反应按照性别、年龄、给药途径等方法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近3年我院莫西沙星不良反应逐年增加,2011年增加量尤为明显,其中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所占比例增加,皮肤黏膜类不良反应所占比例升高且女性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显著增加,年龄因素对莫西沙星不良反应的影响每年基本相似。结论临床应重视莫西沙星的不良反应,特别注意皮肤黏膜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早做好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西沙星 药品不良反应 皮肤黏膜 性别
下载PDF
放射性皮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范明明 陈光伟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9期2283-2285,共3页
放射性皮炎(radiodermaatitis)是由于放射线(主要是β和γ射线及X线)照射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性损害。本病主要见于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及从事放射工作而防护不严者。急性放射性皮炎往往由于一次或多次大剂量放射线照射引起,但敏感者... 放射性皮炎(radiodermaatitis)是由于放射线(主要是β和γ射线及X线)照射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性损害。本病主要见于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及从事放射工作而防护不严者。急性放射性皮炎往往由于一次或多次大剂量放射线照射引起,但敏感者即使剂量不很大也可以发病。潜伏期因放射线的剂量和每个人的耐受性不同而长短不定,约8-2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放射性皮炎 放射线照射 大剂量 皮肤黏膜 放射工作 放射治疗 炎症性 Γ射线
下载PDF
单中心780例血友病患者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斌 吴竞生 +3 位作者 丁凯阳 郑昌成 徐修才 孙萍 《血栓与止血学》 2010年第6期264-268,共5页
目的分析780例血友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发病年龄、临床症状、治疗、抗体产生、血液传播疾病等情况。方法对780例确诊的血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和治疗措施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部分患者进行了抗体检测和基因分析。结果 780例... 目的分析780例血友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发病年龄、临床症状、治疗、抗体产生、血液传播疾病等情况。方法对780例确诊的血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和治疗措施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部分患者进行了抗体检测和基因分析。结果 780例血友病患者中A型687例(88.1%),其中重型269例(39.2%),中型302例(44%),轻型106例(15.4%),亚临床型10例(1.4%);B型93例(11.9%),其中重型36例(38.7%),中型42例(45.2%),轻型12例(12.9%),亚临床型3例(3.2%)。患者初次发病的中位年龄为1.9岁(0.1~70岁);确诊中位年龄为5.1岁(0.1~70岁)。有血友病家族史者占33.2%。血友病A/B重型患者均自幼反复自发性出血,以关节、肌肉和皮肤黏膜出血为主,关节畸形者占43.0%;中型患者多为损伤后出血,以皮肤黏膜、关节出血为主,关节畸形者占25.3%;轻型患者以皮肤黏膜损伤后出血为主,关节畸形者占14.4%。对286例血友病A患者进行FⅧ:Ab测定,阳性例数为13例(4.55%)。18/509例血友病患者感染HBV(3.54%),42/509例感染HCV(8.25%),4/509例感染HIV(0.79%),271例(34.74%)不详。81例血友病A患者中3例为FⅧ内含子1倒位(3.7%),其中1例FⅧ:Ab阳性;25例为FⅧ内含子22倒位(30.9%),其中1例FⅧ:Ab阳性。结论本组血友病患者呈家族型分布倾向,诊断存在延迟。血友病A∶B为7.4∶1,以中重型患者为多,关节畸形发病率高。血友病A患者抑制物发生率比国内外报道低,多发生在中重型患者。血液传播疾病感染与患者反复输注未经病毒灭活的FFP、冷沉淀物或全血史有关。FⅧ内含子1/22倒位检测可用于血友病直接基因诊断和家系调查,可能是抑制物物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中心 血友病 患者 亚临床型 回顾性分析 Center HAEMOPHILIA A 关节畸形 血液传播疾病 皮肤黏膜 重型 自发性出血 感染 发病 抑制物 阳性 内含子 治疗措施 诊断 黏膜损伤
下载PDF
白念珠菌对角质形成细胞β防御素-2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段德鉴 蒋献 +3 位作者 冉玉平 李福民 吴琦 周光平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2-204,共3页
目的探讨白念珠菌及其菌体成分对人角质形成细胞β防御素-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解、反复冻融、超声破碎和超速离心等方法制备真菌成分;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白念珠菌及其菌体成分刺激人角质形成细胞24h后β防御素-2m... 目的探讨白念珠菌及其菌体成分对人角质形成细胞β防御素-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解、反复冻融、超声破碎和超速离心等方法制备真菌成分;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白念珠菌及其菌体成分刺激人角质形成细胞24h后β防御素-2mRNA表达。结果正常培养的人角质形成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永生细胞系HaCaT均有β防御素-2mRNA的少量表达,白念珠菌、白念珠菌细胞壁提取物和纯甘露聚糖可以使β防御素-2mRNA表达增强(P值分别<0.01、0.05和0.01),而白念珠菌培养上清液和细胞浆提取物对β防御素-2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白念珠菌可上调角质形成细胞β防御素-2mRNA的表达,甘露聚糖可能是起诱导作用的活性成分。角质形成细胞通过表达β防御素-2在皮肤黏膜的抗感染防御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表达 白念珠菌 防御素 人角质形成细胞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甘露聚糖 永生细胞系 胞壁提取物 培养上清液 反复冻融 超速离心 超声破碎 表达增强 0.05 防御机制 皮肤黏膜 活性成分 诱导作用 体成分 细胞浆 抗感染 过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